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 被引量:21
1
作者 谢明星 张丽 +6 位作者 吕清 王新房 韩伟 张静 刘莹莹 付倩 项飞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I0003,共6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心功能正常的HC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二维图像对左心室旋转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心底部旋...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心功能正常的HC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二维图像对左心室旋转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MV-Prot)及其达峰时间、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AP-Prot)及其达峰时间、扭转角度峰值(Ptw)及达峰时间、收缩期末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期末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R)、解旋减半时间(HTU),并比较两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别。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HCM组MV-Prot、AP-Prot、Ptw、AVCtw、MVOtw和HTU测值增加,UntwR测值减低(P均<0.05)。(2)HCM组左心室扭转角度达峰时间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HCM组内左心室旋转心尖部达峰时间较心底部测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应用STI可无创性评价HCM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HCM患者左心室旋转运动力学参数较正常人有明显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肥厚性心肌病 左室扭转 左室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明星 王新房 +8 位作者 黄润青 王静 王良玉 费洪文 杨颖陈立新 庄磊 陈欧迪 卢晓芳 杨亚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评价重构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 2 6例不同病因所致左室形态重构的患者 ,应用RT 3DE采集左室腔立体数据库 ,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收缩末期容积 (ESV)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评价重构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 2 6例不同病因所致左室形态重构的患者 ,应用RT 3DE采集左室腔立体数据库 ,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收缩末期容积 (ESV)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同时应用二维超声 ( 2DE)双平面Simpson’s法和M型 (ME)Teichholz法分别测量左室EF值。在心尖四腔、三腔和两腔心切面上 ,用ME记录二尖瓣瓣环在后间隔、侧壁、后壁、前间隔、下壁、前壁六个位点上运动的平均距离。分别比较RT 3DE与 2DE、ME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RT 3DE能显示完整左室腔的立体形态。RT 3DE测定的LVEF值与二尖瓣瓣环运动的平均距离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r =0 .90 45 ,P <0 .0 0 1) ,与二维法及M型法测量值之间相关性较低(r =0 .73 5 5 ,r =0 .72 18,P <0 .0 1)。结论 RT 3DE为定量分析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的 ,准确可信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室功能 二尖瓣瓣环下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和径向位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丽 谢明星 +4 位作者 韩伟 王新房 吕清 王静 王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探讨正常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58例,取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对各水平旋转及径向位移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并...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探讨正常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58例,取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对各水平旋转及径向位移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并记录心底部与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和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径向位移。结果正常人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左室扭转-位移环均呈"8"字构型。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扭转与径向位移呈线性相关。结论应用2DS技术可无创性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应变 左室 心肌收缩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5 位作者 谢明星 陈立新 庄磊 王静 黄润青 杨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体外右室模型和离体犬右室的容积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12个不规则形状的模拟右室的橡胶水囊及 10例离体犬心脏的右...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体外右室模型和离体犬右室的容积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12个不规则形状的模拟右室的橡胶水囊及 10例离体犬心脏的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 ,结合容积分析软件 ,分别用二、四、八、十六平面法勾画右室内膜面 ,计算右室容积 ;同时用二维超声的Simpson法测量右室容积 ;以注水法测量水囊及右室实际容积作为参照 ,分别将不同平面法的RT 3DE容积测量值、2DE测值与实际容积相比较。结果 在橡胶水囊容积测量 ,RT 3DE各平面法测量的右室容积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 (r =0 .765~ 0 .912 )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DE值与实际值r =0 .5 1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T 3DE各平面法之间相比较 ,八平面与十六平面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它们与两平面、四平面法之间有差异 (P <0 .0 5 )。离体犬右室组RT 3DE各平面法测量的右室容积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 (r =0 .72 8~ 0 .90 6)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DE值与实际值亦呈正相关 ,r =0 .5 0 2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T 3DE各平面法之间相比较 ,八平面与十六平面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 超声心动图 右室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间隔缺损大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明星 王新房 +11 位作者 杨颖 王静 费洪文 黄润青 陈欧迪 王良玉 杨娅 吕清 陈立新 庄磊 卢晓芳 杨亚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 2 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 /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 ,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 ,部分病例的三维...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 2 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 /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 ,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 ,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超声测量值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三维成像能以多种视角观察间隔缺损的全貌并可对缺损面积进行三维测量 ,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 ,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r =0 .78vsr =0 .9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可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整体形态 ,可对缺损面积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静 王新房 +9 位作者 谢明星 杨娅 吕清 杨颖 王良玉 陈欧迪 黄润青 费洪文 陈立新 庄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右室收缩功能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3 2例健康志愿者的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 ,结合容积分析软件 ,采用心尖八平面法勾勒...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检测右室收缩功能 ,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对照 ,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 3DE系统采集 3 2例健康志愿者的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 ,结合容积分析软件 ,采用心尖八平面法勾勒右室舒张末期容积 (R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 (RVESV ) ,并计算右室每搏量 (RVSV )和射血分数(RVEF) ;同时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的收缩期位移 (TASE)、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勾画右室面积变化分数 (FAC) ,比较三维容积法测定的收缩指数与TASE、FAC间的相关性。结果 RT 3DE测量的RVSV、RVEF均与TASE呈显著正相关 (r =0 .90 ;r =0 .83 ) ;RVEF与FAC之间呈正相关 (r =0 .63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能快速简便、准确无创地确定右室容积 ,为临床早期评估右心收缩功能提供了有力手段 ,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三维超声心动图 右室容积 右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心肌重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庄磊 王新房 +7 位作者 谢明星 陈立新 费洪文 杨颖 王静 黄润青 陈欧迪 王良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静脉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测量左室心肌重量的具体方法及其准确性。方法 氟碳气体造影前后采用RT 3DE对 13条实验犬心脏进行探查。根据心尖长轴八平面法勾画左室心肌体积 ,再和心肌密度相乘计算左室重量。... 目的 探讨经静脉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T 3DE)测量左室心肌重量的具体方法及其准确性。方法 氟碳气体造影前后采用RT 3DE对 13条实验犬心脏进行探查。根据心尖长轴八平面法勾画左室心肌体积 ,再和心肌密度相乘计算左室重量。并与犬离体左室称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造影前后RT 3DE左室心肌重量计算结果分别为( 5 7.5 1± 11.42 ) g和 ( 5 4.63± 9.62 ) g ,均与犬离体心脏左室心肌实际称重结果 ( 5 5 .62± 9.3 4)g明显相关 ,但造影后RT 3DE的相关性更好 (r =0 .99vsr =0 .95 )。结论 声学造影RT 3DE可显著提高左室心肌重量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声学造影 左室心肌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测量膀胱容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项飞翔 陈汉荣 +7 位作者 黄幼珍 谢明星 黄三菊 鲁成发 冷松 吴限 林铤 王新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测量膀胱容积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并探讨测量的最佳旋转角度。方法:使用实时三维超声采集10个模拟膀胱的橡胶水囊及33例正常成人的膀胱“锥形”三维数据库,应用其容积分析软件,用不同旋转角度:6°,9°,1...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测量膀胱容积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并探讨测量的最佳旋转角度。方法:使用实时三维超声采集10个模拟膀胱的橡胶水囊及33例正常成人的膀胱“锥形”三维数据库,应用其容积分析软件,用不同旋转角度:6°,9°,15°,30°测量水囊及膀胱容积;同时用二维计算公式测量水囊及膀胱容积,将三维及二维测值与实际值比较。结果:在水囊及成人膀胱容积测量,实时三维超声不同平面间角度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r2>0.9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维超声测值与实际值虽呈正相关(r2>0.85),但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旋转角度之间相比较,水囊及膀胱容积测量时不同旋转角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时三维超声测量误差较二维超声明显为小(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测量膀胱容积准确可靠,重复性高。临床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膀胱容积时,选择平面间角度30°即可提供足够信息,为兼顾准确与简便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靶向微泡击破介导基因转染或药物传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丽 谢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6-1369,共4页
超声靶向微泡击破(UTMD)是一种新兴的靶向给药及基因转运方法 ,以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药物或基因转送的载体,主要作用机制是声孔作用,即胞膜上形成的瞬时孔。超声辐照于靶组织或靶器官,靶部位载基因或载药微泡后靶向释放出基因和药物,提... 超声靶向微泡击破(UTMD)是一种新兴的靶向给药及基因转运方法 ,以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药物或基因转送的载体,主要作用机制是声孔作用,即胞膜上形成的瞬时孔。超声辐照于靶组织或靶器官,靶部位载基因或载药微泡后靶向释放出基因和药物,提高药物和基因转染率。UTMD为现代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的、非病毒性的转运手段。本文对UTMD技术的作用机制、应用进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技术 超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重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5 位作者 谢明星 庄磊 陈立新 黄润青 杨颖 王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25-327,357,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室重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使用RT3DE系统采集10例利用双层橡胶水囊模拟的左室壁及10例离体犬心脏的左室“金字塔”型数据库,结合容积分析软件得出RT3DE左室重量值;同时用2DE的长度面积法...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室重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使用RT3DE系统采集10例利用双层橡胶水囊模拟的左室壁及10例离体犬心脏的左室“金字塔”型数据库,结合容积分析软件得出RT3DE左室重量值;同时用2DE的长度面积法测量左室重量;分别将RT3DE测量值、2DE测值与实际重量相比较。结果:RT3DE各平面法测量的左室重量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左室壁模型r=0.813~0.994,离体犬左室壁r=0.764~0.99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2DE值与实际值亦呈正相关(左室壁模型r=0.628,离体犬左室壁r=0.51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RT3DE各平面法之间相比较,八平面与十六平面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它们与两平面、四平面法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左室重量,为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新的有力的工具。对于左室重量RT3DE测量,八平面法是准确与简便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重量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局部容积与功能的实时三维超声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凌云 谢明星 +4 位作者 王新房 刘莹莹 贺林 付倩 鲍玉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局部容积与功能。方法对36例ASD患者行三维容积成像,应用4D RVQ测量以下诸参数,右室局部容积各指标包括右室流入道部、流出道部、心尖肌小梁部舒张/收缩末期容积(iRV...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局部容积与功能。方法对36例ASD患者行三维容积成像,应用4D RVQ测量以下诸参数,右室局部容积各指标包括右室流入道部、流出道部、心尖肌小梁部舒张/收缩末期容积(iRVEDV、oRVEDV、aRVEDV/iRVESV、oRVESV、aRVESV),整体舒张/收缩末期容积(gRV-EDV/gRVESV)及相应的局部/整体射血分数(iRVEF、oRVEF、aRVEF/gRVEF),并比较各局部容积和局部射血分数;将LA8-plane法与4D RVQ测量的整体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行相关分析。结果4DRVQ法与LA8-plane法测量的gRV-EDV、gRVESV及gRVEF相关良好,r值分别为0.94、0.92及0.80。ASD患者局部收缩、舒张末期容积测值以右室流出道部为低,心尖部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右室流出道部、流入道部及整体射血分数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E可准确评价ASD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容积与功能,且各右室局部收缩功能之间存在差异,整体收缩功能尚未出现变化时,心尖肌小梁部出现早期收缩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实时显像 心室功能 心间隔缺损 心房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无创评价心肌梗死犬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12
作者 王瑶 王新房 +5 位作者 谢明星 张跃力 庄磊 邓斌华 方凌云 吕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无创评价心肌梗死犬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DSE)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对12条犬在冠脉结扎前及冠脉结扎180min-再灌注30min后行DSE。应用RT-3DE获取犬静息状态及输注...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无创评价心肌梗死犬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DSE)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对12条犬在冠脉结扎前及冠脉结扎180min-再灌注30min后行DSE。应用RT-3DE获取犬静息状态及输注多巴酚丁胺(Dob)5,10,20,30,40μg?(kg·min)及终止后5min时的RT-3DE容积数据库,记录心率(HR)。根据心尖长轴八平面法勾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每搏输出量(SV)和每分输出量(CO)。结果:①冠脉结扎前与冠脉结扎180min-再灌注30min后:平均HR在Dob<20μg?(kg·min)时均呈增快趋势,Dob≥20μg?(kg·min)时均明显增快。②冠脉结扎前:平均SV在Dob<20μg?(kg·min)时明显增加,Dob≥20μg?(kg·min)时无明显变化;冠脉结扎180min-再灌注30min后:平均SV在Dob<20μg?(kg·min)时呈增加趋势,Dob≥20μg?(kg·min)时则明显减小。③冠脉结扎前:随Dob剂量的逐级增加,平均CO明显增加;冠脉结扎180min-再灌注30min后:Dob<20μg?(kg·min)时,平均CO呈增加趋势,Dob≥20μg?(kg·min)时,平均CO无明显变化。结论:DSE过程中,正常犬与心肌梗死犬平均HR呈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平均SV及CO呈不同的变化趋势;Dob<20μg?(kg·min)时平均CO的增加主要是由于SV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计算每搏动能进行心功能评价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邢晋放 王新房 +5 位作者 刘望彭 孙鲲 谢明星 吕清 袁霞萍 李爱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09-711,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脏每搏动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杂种犬 10只 ,体重 10 .5~ 18.5kg。利用TomTec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获取和重建 ,采用心导管测量左室压力。以三维彩色多普...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脏每搏动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杂种犬 10只 ,体重 10 .5~ 18.5kg。利用TomTec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获取和重建 ,采用心导管测量左室压力。以三维彩色多普勒重建图像测量收缩期通过主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心脏每搏动能 (Ek)。分别在静息、静注多巴酚丁胺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三种不同的心功能状态下进行实验。结果 静息状态下心功能正常时 ,Ek 为 0 .3 0 g m± 0 .0 9g m ;静注多巴酚丁胺后心功能增强 ,Ek 测值为 0 .5 8g m± 0 .13 g m ,较静息心功能正常状态明显升高 (P <0 .0 5 )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心功能减弱 ,Ek 测值为 0 .15g m± 0 .0 4 g m ,较静息心功能正常状态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血流测值可以计算出心脏每搏动能 (Ek) ,并能够可靠地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 ,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提供了新的无创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心动图 每搏动能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定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的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霞萍 王新房 +1 位作者 刘望彭 康春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评价心肌声学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 (TIC)在定量心肌血流灌注时的各项参数测量的重复性。方法 对 12条犬于注射乙酰胆碱 (Ach)前、后分别重复进行心肌声学造影 ,采用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获取TIC各项参数 ,计算注射Ach前、后即静... 目的 评价心肌声学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 (TIC)在定量心肌血流灌注时的各项参数测量的重复性。方法 对 12条犬于注射乙酰胆碱 (Ach)前、后分别重复进行心肌声学造影 ,采用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获取TIC各项参数 ,计算注射Ach前、后即静息和冠脉最大扩张时各项参数的变异系数。结果 随冠脉血流 (CBF)增加 ,TIC参数中峰值强度 (PI)、曲线下面积 (AUC)和曲线下降斜率 (DS )明显增加 ,峰值时间 (TP)、峰值减半时间 (HT )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 (MTT)明显减小 ,P值均小于 0 .0 0 0 1。在静息和冠脉最大扩张两种状态下 ,TP、PI和MTT的重复性较好 ,变异系数分别为 13 .0 0 %、14 .99%、15 .5 0 % (静息 )和 10 .84%、16.12 %、19.5 8% (冠脉最大扩张 ) ,而HT、AUC和DS的变异系数次之 ,静息和冠脉最大扩张时分别为 2 0 .3 8%、2 2 .5 3 %、2 5 .82 %、和 17.12 %、2 5 .72 %、2 6.0 9%。结论 采用AD技术获得心肌声学造影TIC ,其各项参数的测量重复性较好 ,技术稳定 ,为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提供定量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强度曲线 声学造影 心肌 重复性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末梢血流 被引量:3
15
作者 项飞翔 刘莹莹 +6 位作者 吕清 严天慰 谢明星 张艳容 陈玉媛 李薇玢 王新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1-533,550,共4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DM组,20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组,1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叶间及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DM组,20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组,1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叶间及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对右肾包膜下皮质区血流进行分析,获得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DM组小叶间动脉、DM+EH组叶间动脉及小叶间动脉EDV均低于对照组,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M组及DM+EH组VI、VFI均低于对照组,两者的达峰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DM组及DM+EH组F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其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异常之前,已出现肾脏末梢血管床减少,血流灌注量减低及血流灌注时间延长。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能够准确评价糖尿病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 糖尿病 肾脏末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3/FGFR1嵌合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少兴 郑少萍 +3 位作者 郭峻莉 王才春 黄风迎 郑少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8-440,445,共4页
目的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 目的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及其亚型和脾脏中分泌抗FGFR1抗体的特异B淋巴细胞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发现,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可以有效诱导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而小鼠FGFR1自身蛋白对照组、Ag43蛋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未发现抗自身FGFR1抗体。ELISPOT检测发现,与各对照组相比,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均P<0.01)。ELISA检测发现主要抗体亚型IgG1和IgG2b明显升高。结论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质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抗小鼠FGFR1的自身抗体,可以考虑应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 Ag43基因 疫苗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与全氟丙烷脂质微泡体外显影及耐声压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莹莹 徐金锋 +6 位作者 谢明星 张丽 覃小娟 项飞翔 丁楠 杨畅 项光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目的与全氟丙烷(C3F8)脂质微泡造影剂比较,分析自制液态氟碳(PFOB)脂质纳米粒体外显影及耐声压性的优劣。方法分别制备生物素化PFOB脂质纳米粒及生物素化C3F8脂质微泡,评估其稳定性,并观察其加入亲和素前后的体外显影效果。对2种造影剂... 目的与全氟丙烷(C3F8)脂质微泡造影剂比较,分析自制液态氟碳(PFOB)脂质纳米粒体外显影及耐声压性的优劣。方法分别制备生物素化PFOB脂质纳米粒及生物素化C3F8脂质微泡,评估其稳定性,并观察其加入亲和素前后的体外显影效果。对2种造影剂在低声压(MI=0.28)及高声压(MI=0.56)环境下进行超声辐照,于辐照前及辐照10、20、30 s后观察显影情况及其差异。结果 2种造影剂加入亲和素后均发生聚集现象,粒径均较加入亲和素前明显增大(P均<0.05);且加入亲和素前(t=16.225,P<0.001)、后2种造影剂间粒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6,P<0.001)。稳定性观察期间PFOB脂质微粒内浓度无明显改变,而C3F8脂质微泡随放置时间延长浓度呈减低趋势。加入亲和素后,PFOB脂质纳米粒回声明显增强;C3F8脂质微泡加入亲和素前后显影效果均较好。低声压(MI=0.28)及高声压(MI=0.56)环境下,PFOB脂质纳米粒造影剂显影强度无明显改变,而C3F8脂质微泡显影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呈减低趋势。结论相较于C3F8脂质微泡,PFOB纳米脂质纳米粒造影剂粒径小、耐声压性好,更符合靶向超声造影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氟碳 全氟丙烷 纳米级 耐声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变化的初步观察
18
作者 柯琴梅 冯义柏 +2 位作者 管思明 陈学林 吕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coronaryflowreserve ,CFR) ,初步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中CFR的变化。方法  2 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 2 5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 (FBG)、早餐后 2h血糖 (P2hBG)、糖...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coronaryflowreserve ,CFR) ,初步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中CFR的变化。方法  2 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 2 5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 (FBG)、早餐后 2h血糖 (P2hBG)、糖化血红蛋白A1c (HbA1c)、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甘油三酯(TG)、内皮素 1(ET 1)、静息状态时患者冠状动脉的基础血流速度 (bFV)、潘生丁注射后的最大冠脉血流速度(mFV)及CFR。结果 糖尿病组的FBG、P2hBG、TG及ET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9 1± 3 3)mmol/L与 (5 3± 0 7)mmol/L ;(15 8± 5 0 )mmol/L与 (8 5± 2 4 )mmol/L ;(2 96± 0 5 6 )与 (1 6 9± 0 82 )mmol/L及(15 3 80± 13 5 0 )ng/L与 (76 2 3± 10 78)ng/L ,均P <0 0 1],糖尿病组静息时的基础冠脉血流速度 (bFV)及TC、LDL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而潘生丁注射后mFV及CFR (CFR =mFV/bFV)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分别为 (5 8 1± 7 9)cm/s与 (73 5± 9 8)cm/s及 2 31± 0 4 9与 3 5 8± 0 4 6 ,P均 <0 0 1]。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老年糖尿病 对照组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血流速度 观察 潘生丁 内皮素-1(ET-1) 水平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