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种肿瘤细胞株BLM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易雪 邹萍 +6 位作者 刘凌波 田蕾 刘芳 冯献启 肖娟 仲照东 熊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23-826,共4页
BLM基因的不同突变是导致Bloom综合征(Bloom'ssyndrome)的病因。BLM基因突变使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isterchromaticexchange,SCE)增高,细胞DNA修复功能降低,这样受损的DNA很容易随细胞分裂而传入子细胞,细胞稳定性下降。临床表现为... BLM基因的不同突变是导致Bloom综合征(Bloom'ssyndrome)的病因。BLM基因突变使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isterchromaticexchange,SCE)增高,细胞DNA修复功能降低,这样受损的DNA很容易随细胞分裂而传入子细胞,细胞稳定性下降。临床表现为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易患体质等等。本研究对BLM基因在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中表达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期发现肿瘤新的发生机制,为寻找新的特异分子治疗靶点提供线索。应用PTPCR方法检测正常人造血细胞和六种肿瘤细胞株中BLM基因的mRNA水平,并作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六种肿瘤细胞株均高表达BLMmRNA,但未见BLM基因结构异常,而正常人表达量很低(P<0.01)。结论:在本研究中的6种肿瘤细胞株高表达BLMmRNA,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BLM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性。BLM异常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或是导致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M基因 肿瘤细胞株 JURKAT Raji DAUDI HL-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庆 仲照东 +1 位作者 陈智超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6-502,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红细胞自然沉降性原理,以传统的全骨髓贴壁法为基础,探讨一种改良后简便而高效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采用6孔板培养细胞,将骨髓标本用MSC完全培养液培养48 h,吸取上层无红细胞的上清层,置于新的培养孔以分离获取... 本研究旨在利用红细胞自然沉降性原理,以传统的全骨髓贴壁法为基础,探讨一种改良后简便而高效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采用6孔板培养细胞,将骨髓标本用MSC完全培养液培养48 h,吸取上层无红细胞的上清层,置于新的培养孔以分离获取MSC。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贴壁情况,记录细胞首次贴壁时间、首次传代时间,并以传统全骨髓贴壁法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表面标记;用油红O及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分别对MSC成脂、成骨能力进行鉴定;应用计数板计数法描绘第1代,第3代,第5代MSC增殖曲线。结果表明,用改良法培养的MSC高表达CD90、CD105、CD13、CD44,低表达CD14、CD45、CD34;细胞周期中G0/G1期88.76%,G2/M期3.04%,S期8.2%,符合干细胞周期特征;增殖曲线呈典型"S"型;油红O与碱性磷酸酶染色均为阳性。同时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方法的细胞贴壁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P=0.0004),首次贴壁时间短(P<0.0001)、首次传代时间短(P=0.001)。结论:骨髓标本培养48 h后的上清层中含大量贴壁活性的悬浮MSC,改良方法是一种比传统贴壁法更具有便捷、高效等优点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改良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微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庆 朱晓健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7-230,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微泡(MSC-MV)是MSC在静息或活化状态下释放到胞外的膜分泌体系,包括直径在100-1 000 nm的微粒(microparticle)和40-100 nm的外来体(exosome)。MSC-MV由脂质双分子层膜包被,其内选择性包裹脂质、蛋白质、mRNA及miRNA...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微泡(MSC-MV)是MSC在静息或活化状态下释放到胞外的膜分泌体系,包括直径在100-1 000 nm的微粒(microparticle)和40-100 nm的外来体(exosome)。MSC-MV由脂质双分子层膜包被,其内选择性包裹脂质、蛋白质、mRNA及mi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MSC-MV膜表面携带MSC的某些表面标记,可以通过配受体结合等方式被靶细胞摄取,并具有明确的减轻组织损伤程度、促进损伤组织形态学及功能学修复的作用,且该作用可能由其内含的miRNA外源传递所介导;MSC-MV可能还具有潜在的调节机体免疫、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就MSC-MV的产生机制、组分及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微泡 组织修复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泊甙致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O_2 DNA双链断裂及hMRE11蛋白表达和分布的研究
4
作者 刘凌波 田蕾 +1 位作者 黎纬明 邹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2-735,767,共5页
目的研究依托泊甙(VP-16)作用多药耐药细胞K562/AO2后DNA双链断裂和核内hMRE11蛋白表达与分布,了解hMRE11蛋白在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被DNA靶向化疗药杀伤后的DNA修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药物敏感试验鉴定K562和K562/AO2细... 目的研究依托泊甙(VP-16)作用多药耐药细胞K562/AO2后DNA双链断裂和核内hMRE11蛋白表达与分布,了解hMRE11蛋白在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被DNA靶向化疗药杀伤后的DNA修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药物敏感试验鉴定K562和K562/AO2细胞对VP-16的药敏性,运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检测DNA双链断裂,RT-PCR检测敏感株及耐药株中hMRE11的转录水平,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细胞核中hMRE11蛋白灶(hMRE11protein foci)形成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经100μg/ml VP-16处理后8 h,K562细胞的DNA双链断裂率为(37.27±2.58)%,明显高于K562/AO2细胞(13.28±2.33)%(P<0.05);虽然VP-16处理K562与K562/AO2细胞后hMRE11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hMRE11蛋白却在细胞核中形成散在蛋白灶(foci),这种hMRE11蛋白灶阳性(>5 foci)K562细胞比例(62.33±4.09)%高于K562/AO2细胞(34.73±3.29)%(P<0.01);此时K562细胞周期分布为:S期(47.55±2.35)%,G0/G1期(32.76±1.33)%,G2/M期(19.69±2.11)%;对照组K562细胞周期分布为:S期(21.95±2.91)%,G0/G1期(49.29±0.83)%,G2/M期(28.76±3.72)%。结论依托泊甙致K562和K562/AO2细胞DNA双链断裂后,hMRE11蛋白在胞核内重新分布形成蛋白灶,同时大部分细胞阻滞在S期;而且耐药细胞K562/AO2DNA双链断裂率及核中hMRE11蛋白灶的阳性率均低于敏感株K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依托泊甙 DNA双链断裂 hMRE1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5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25-625,共1页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24日至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就目前实验...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24日至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就目前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专题讲座,将就血液学基础、临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广泛的交流,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学分和论文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血液学 会议 征文通知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学术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通知
6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83-283,共1页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血液学专家就目前血液学研究的前...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血液学专家就目前血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专题讲座,就血液学基础、临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和经验进行广泛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血液学 会议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学术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委员会 血液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7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90-990,共1页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24日至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就目前实验...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24日至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就目前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专题讲座,将就血液学基础、临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广泛的交流,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学分和论文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血液学 会议 征文通知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学术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通知
8
作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8-18,共1页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血液学专家就目前血液学研究的前...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血液学专家就目前血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专题讲座,就血液学基础、临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和经验进行广泛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血液学 会议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学术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委员会 血液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VEGF促小鼠造血干细胞动员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晓健 李翊 +4 位作者 游泳 李青 曾辰 仲照东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正常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正常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GF短期组(5 d)和VEGF长期组(27 d);实验组腹腔注射VEGF 100 ng/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P...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正常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正常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GF短期组(5 d)和VEGF长期组(27 d);实验组腹腔注射VEGF 100 ng/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PBS;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和脾脏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亚群、调节T细胞(Treg)和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的数量,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长期组脾脏形态学改变,测定脾指数。结果表明:注射VEGF后,小鼠外周血WBC数明显升高,第3天达峰值;短期组外周血和脾脏中干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期组脾脏增大,脾指数升高(P<0.05),可见明显髓外造血;给药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没有明显改变,但长期组CD3+细胞比例和CD3+/B220+细胞比值下降;实验组外周血和脾脏CD4+CD25+Treg和Gr-1+CD11b+MDSC水平均增高(P<0.05),在长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外源性VEGF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同时上调多种抑制性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造血干细胞动员 免疫调节 髓源抑制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坤禹 胡豫 +4 位作者 刘莉 张涛 伍钢 Claudia Ruebe Christian Ruebe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组织内高水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调节,以及MMPs/TIMPs表达紊乱与肺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8只TGF-β1转基因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小鼠在出生后8周... 目的探讨肺组织内高水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调节,以及MMPs/TIMPs表达紊乱与肺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8只TGF-β1转基因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小鼠在出生后8周经断头术处死,收集血浆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TGF-β1蛋白浓度,以及MMP-2、MMP-9、MMP-3、MMP-13、TIMP-1、TIMP-2和TIMP-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asson-Goldner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结果在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MMP-2的表达显著降低,TIMP-1、TIMP-2和TIMP-3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转基因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结论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高浓度的TGF-β1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以及增加TIMP-1、TIMP-2、TIMP-3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促进肺纤维化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基因小鼠 肺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mFasL的新型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凌波 邹萍 +2 位作者 徐之良 王良利 胡中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建立表达小鼠 Fas配体 (m Fas L)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串联的双顺反子新型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体系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 m Fas L c DNA基因构建到 IRES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 (PL XIN)中 ,脂质体法将此重组质粒 PL FIN和空载体 ... 为建立表达小鼠 Fas配体 (m Fas L)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串联的双顺反子新型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体系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 m Fas L c DNA基因构建到 IRES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 (PL XIN)中 ,脂质体法将此重组质粒 PL FIN和空载体 PL XIN分别转染包装细胞 (PA317) ,经 G418筛选出抗性包装细胞克隆 ,基因组 DNA PCR测定基因整合情况。并将抗性 PA317克隆培养上清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系 (NIH3T3) ,筛选出高滴度的 PA317细胞系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筛选的 NIH3T3细胞目的基因表达状况 ;以抗性 NIH3T3和 Fas+Yac- 1细胞共培养法检测目的基因的生物学活性。筛选出 12个 PL FIN转染的 PA317细胞克隆中 ,最高产毒效价为 8.5× 10 5CFU(colony- form ing- unit) ;经此上清感染、筛选出的 NIH3T3细胞 ,高表达 m Fas L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5 2 .5 4% ) ;且能显著诱导 Fas+Yac- 1细胞凋亡 (凋亡率高于对照组 49% )。说明成功建立了表达 m Fas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细胞凋亡 mFasL 新型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a)和M_(5b)的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比较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凌波 李蕾 +1 位作者 肖娟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79-1082,共4页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了调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中M5a和M5b两亚型的免疫表型特征和临床行为及其相互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我院58例成人初发急性单...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了调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中M5a和M5b两亚型的免疫表型特征和临床行为及其相互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我院58例成人初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患者单核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呈现一定的异质性,但CD68和CD11b在M5a中的表达高于M5b(P<0.01);M5a和M5b患者的性别、髓外浸润、外周血白细胞数、完全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300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5a和M5b似乎有着各自较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CD68与CD11b的表达在M5a更高,但在目前可用的治疗手段下M5a和M5b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并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M5a AML-M5b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RE11在依托泊甙所致U937细胞DNA双链断裂后的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凌波 田蕾 +3 位作者 黎纬明 李蕾 王利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MRE11在DNA损伤反应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查明hMRE11与依托泊甙所致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DNA双链断裂的关系。在依托泊甙(VP-16)处理U937细胞后,运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检测DNA双链断裂,采用RT-PCR技术检测MRE1... MRE11在DNA损伤反应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查明hMRE11与依托泊甙所致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DNA双链断裂的关系。在依托泊甙(VP-16)处理U937细胞后,运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检测DNA双链断裂,采用RT-PCR技术检测MRE11的转录水平,借助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MRE11蛋白的分布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结果表明:VP-16诱导U937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发生率与其剂量高度相关,从2μg/ml时的(13.0±2.3)%增至20μg/ml时的(32.0±4.3)%(P<0.01)。但VP-16诱导U937细胞前后不同时间内hMRE11mRNA水平未见变化(P>0.05)。hMRE11蛋白丰富而均匀分布于核仁外的细胞核中,但经VP-16处理后则形成独立的核灶(nuclearfocus),并且存在这种核灶的细胞数和细胞中的核灶数量随VP-16的剂量增加而增多。经100μg/mlVP-16处理(2小时)后8小时形成hMRE11蛋白灶的U937细胞数达到(61.54±3.6)%[对照组为(0.47±1.17)%,P<0.01],而且47.55±2.35%的U937细胞[对照组(21.95±2.91)%,P<0.05]停滞于S期,然后逐渐下降。结论:hMRE11蛋白核灶形成可能参与VP-16所致人单核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DNA损伤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RE11 依托泊苷 U937细胞 DNA双链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毅 王小聪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44-948,共5页
本研究构建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mRNA中钓取pir-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与测序载体连接,经过测序鉴定以后,构建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上清病毒浓缩纯化后转... 本研究构建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mRNA中钓取pir-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与测序载体连接,经过测序鉴定以后,构建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上清病毒浓缩纯化后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PIR-B蛋白的表达。同时以含有egfp基因的慢病毒作为转染效率的对照。结果表明:含有pir-b开放阅读框的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成功,序列测定的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含有pir-b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功。Western blot的结果证实外源PIB-B蛋白在293T细胞中正常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以后正常表达PIR-B蛋白,这为以后深入研究pir-b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样免疫球蛋白受体B 慢病毒载体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mFas配体的COS-7细胞诱导Fas^+淋巴瘤细胞系(Yac-1)凋亡
15
作者 刘凌波 邹萍 +1 位作者 陈燕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7-331,共5页
本研究探讨通过Fas配体(Fas ligand,FasL)-Fas途径进行免疫治疗淋巴瘤的可能性。常规转化pBillneo-mFasL至大肠杆菌DH5α,经扩增、质粒抽提和纯化后,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mFasL基因PCR及其产物DNA测序,以鉴定pBillneo-mFasL内mFasL基... 本研究探讨通过Fas配体(Fas ligand,FasL)-Fas途径进行免疫治疗淋巴瘤的可能性。常规转化pBillneo-mFasL至大肠杆菌DH5α,经扩增、质粒抽提和纯化后,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mFasL基因PCR及其产物DNA测序,以鉴定pBillneo-mFasL内mFasL基因一级结构及插入方向;用脂质体法转染 pBillneo-mFasL至猴肾COS-7细胞,G418选择培养后,Western印迹分析外源性mFasL cDNA基因表达水平,将高表达mFasL的COS-7细胞与Fas^+小鼠淋巴瘤细胞系Yac-1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5小时后收集悬浮的Yac-1细胞,用膜联蛋白(annexin)V/PI标记后,借助FCM观察细胞调亡率。结果表明,质粒pBillneo-mFasL的EcoRI酶切获得920 bp和7227 bp产物,Hind Ⅲ酶切获得1293 bp和6807 bp产物,初步证实插入mFasL cDNA片段与理论预计大小一致,并系正向插入;PCR扩增出自起始密码子(ATG)至终止密码子(TAA)后+36 bp的mFasL cDNA全长890 bp序列,DNA测序结果与基因库已知序列完全一致;pBillneo-mFasL转染COS-7细胞,并经G418选择培养后,Western印迹检测到明显mFasL蛋白质表达;当用这种高表达mFasL蛋白质的COS 7细胞与Fas^+ Yac-1细胞以1:1,5:1和10:1混合培养5小时后,用annexin V/PI标记悬浮Yac-1,结果后者调亡率分别为(22±4.8)%,(32.18±7.8)%和(51.8±5.4)%,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FAS配体 基因转染 淋巴瘤细胞系 免疫治疗 细胞凋亡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凋亡
16
作者 刘凌波 邹萍 +2 位作者 徐之良 胡中波 龚非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通过 Fas L - Fas途径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 T细胞 (alloreactive T cells,ARTC)凋亡 ,为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探索新的手段。采用磁性细胞分离系统 (MACS)分离 BAL B/ c小鼠 (H- 2 d)干细胞抗原 ... 通过 Fas L - Fas途径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 T细胞 (alloreactive T cells,ARTC)凋亡 ,为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探索新的手段。采用磁性细胞分离系统 (MACS)分离 BAL B/ c小鼠 (H- 2 d)干细胞抗原 (Sca) - 1+ 早期造血细胞 (early hematopoietic cells,EHC) ,然后与经丝裂霉素 C去增殖的能产生高滴度表达 m Fas L假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 (PA317)共培养 ,进行 m Fas L c DNA基因转移 ;用含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 - 3(IL- 3)和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1周后 ,借助 PCR、RT- PCR、FCM技术检测外源 m Fas L c DNA在扩增的造血细胞 (HC)中的整合与表达效率 ;或与异基因 BAC小鼠 (H- 2 dxb)脾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OWML C) ,6 d后用 Annexin V/ PI标记和 FCM检测 BAC脾细胞凋亡。结果显示 :用 MACS法成功分离出 BAL B/ c小鼠 Sca- 1+ EHC (1× 10 5个 /只 ) ,纯度为 (89.0± 6 .1) % ;经逆转录病毒法对它进行外源 m Fas Lc DNA转染并扩增 1周后 ,细胞总数达 2× 10 6 个 /只 ;基因组 DNA PCR和 RT- PCR证实 HC整合有 m Fas L c DNA和Neor基因 ,并表达外源基因 m RNA;FCM发现 m Fas L+ HC占 (43.9± 5 .6 ) % ,而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配体 FAS抗原 基因转移 T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a)和M_(5b)细胞遗传学与临床表现的比较(英文)
17
作者 刘凌波 李蕾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54-657,共4页
为了比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a)和M_(5b)细胞遗传学差异,并研究其与临床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小时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G显带技术对58例成人初发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进行核型分析,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为了比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a)和M_(5b)细胞遗传学差异,并研究其与临床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小时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G显带技术对58例成人初发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进行核型分析,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58例患者中正常核型28例,异常核型30例,其中正常核型在M5b中出现率高于M5a(P=0.0001),异常核型中11q23异常和+8染色体在M5a中均较M5b常见(P<0.01);临床上异常核型的M5患者常有高白细胞(WBC)计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完全缓解(CR)率低及存活期明显缩短的特征。结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在遗传和临床上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但M5a和M5b似乎具有各自独特的遗传学背景和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M5a AML—M5b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