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习讨论会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燕华 高芳 骆秋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5期58-60,共3页
对于本科实习的 4 6名高护生在整体护理实习阶段采用实习讨论会的教学方法。结果实习讨论会可促进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激发护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亦得以提高。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临床教学 实习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Ly+AML型和My+ALL型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斌 李睿 +1 位作者 吴辉菁 陈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21-424,共4页
为了研究Ly+AML(表达淋巴系抗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My+ALL(表达髓系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急性髓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AL(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预后,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97例... 为了研究Ly+AML(表达淋巴系抗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My+ALL(表达髓系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急性髓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AL(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预后,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97例AL(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采用EGIL(白血病免疫分型欧洲协作组)积分系统,将患者分为5组:ALL43例,AML53例,Ly+AML39例,My+ALL53例,BAL9例。结果表明:Ly+AML(淋系抗原以CD7表达最常见,占53.8%)与My+ALL(髓系抗原以CD13表达最常见,占47.2%)相比,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CD34阳性率及完全缓解(CR)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y+ALL的例数相对更多。ALL与My+ALL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CD34阳性率及CR率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与Ly+AML相比,在白细胞数>100×109/L的例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例数及CD34阳性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R率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患者的CR率相对更高。BAL与Ly+AML和My+ALL相比,虽然BAL患者的CR率(仅37.5%)明显低于前两者(分别低了16.8%和27.8%),但是由于BAL的例数太少,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y+AML的临床化疗可能应兼顾AML+ALL的两方面,因为它的预后因淋系抗原的表达而更差;而对于My+ALL来说,它的预后并没有因髓系抗原的表达而与ALL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考虑采用与ALL相同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Ly+AML My+ALL AML ALL B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窦倩 商海涛 +4 位作者 叶进 徐可树 侯晓华 宋宇虎 刘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腹水肿瘤标志物,并绘制肿瘤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设定肿瘤标志物的临界值... 目的评价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腹水肿瘤标志物,并绘制肿瘤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设定肿瘤标志物的临界值,恶性腹水组癌胚抗原(CEA)、CA19-9、CA15-3高于临界值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均P<0.05),而血清和腹水CA12-5无明显差异;腹水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效能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其中腹水CEA诊断价值最高;与单一肿瘤标志物相比,联合检测腹水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5-3)其诊断价值更高。结论联合检测CEA、CA19-9、CA15-3对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腹水中肿瘤标志物,使用ROC曲线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其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水 良性腹水 鉴别诊断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患者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学军 夏凌辉 +3 位作者 魏文宁 黄加权 胡豫 宋善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中fgl2凝血酶原酶mRN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重型肝炎患者 18例 ,非重型急性肝炎 15例、非重型慢性肝炎 14例 ,应用RT PCR方法对其外周血fgl2凝血酶原酶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中fgl2凝血酶原酶mRN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重型肝炎患者 18例 ,非重型急性肝炎 15例、非重型慢性肝炎 14例 ,应用RT PCR方法对其外周血fgl2凝血酶原酶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重型肝炎组外周血fgl2凝血酶原酶mRNA与 β actinmRNA表达灰度值比值为 1 55±0 2 3 ,明显高于非重型急性肝炎组 (1 3 4± 0 18)、非重型慢性肝炎组 (1 2 9± 0 16)及正常对照组 (1 3 1± 0 12 ) ,均为P <0 0 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坏死可能与fgl2凝血酶原酶的高表达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FGL2 凝血酶原酶基因 表达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在大鼠脑微血管血栓形成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薇 胡豫 +4 位作者 王华芳 刘练金 王雅丹 郑金娥 魏文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皮质微血管血栓模型中组织因子(T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血栓2h、4h、6h、24h组,每组10只,应用光化学法诱导脑皮质微血管梗塞模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大鼠脑皮质微血管血栓模型中组织因子(T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血栓2h、4h、6h、24h组,每组10只,应用光化学法诱导脑皮质微血管梗塞模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脑血栓2h、4h、6h、24h血浆和脑血栓形成局部T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E光镜和电镜观察的病理形态变化显示复制大鼠脑皮质微血管梗塞模型成功。血浆中TF含量4h、6h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血栓局部微血管内皮细胞TF表达阳性,对照组为阴性,血栓6h和24h组TF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高于2h和4h组(P<0.01)。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2h(P<0.01)、4h(P<0.05)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抗凝血酶(AT)活性24h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光化学诱导大鼠脑血栓形成模型操作简单,稳定可靠,与人体血栓形成过程相似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下TF暴露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易化因素增强,表明TF参与大鼠脑皮质微血管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颅内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 凝血致活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F118-310对K562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淡瑜 黎纬明 +4 位作者 金梦迪 崔海燕 卢博 王欣 刘泽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9-993,共5页
目的:探讨PKF118-310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K562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PKF118-310处理K562细胞株,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细胞中β-catenin和TCF-4的存在;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PKF118-310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K562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PKF118-310处理K562细胞株,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细胞中β-catenin和TCF-4的存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β-catenin、TCF-4及BCL9的表达差异。结果:PKF118-310诱导阻滞K562细胞S期而导致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KF118-310处理的K562细胞中存在β-catenin及TCF-4;不同浓度的PKF118-310处理K562细胞株72 h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而β-catenin、TCF及BCL-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KF118-310通过抑制β-catenin/TCF/BCL9转录复合物诱导K562细胞S期阻滞,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PKF118-310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护生为主体的随机性床边护理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杨英 高芳 方云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9期61-62,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在60名护生分管患者阶段采取以护生为主体的随机性床边护理查房,每周1次,每次1~2h,每轮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71.67%~95.00%护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提高学习...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在60名护生分管患者阶段采取以护生为主体的随机性床边护理查房,每周1次,每次1~2h,每轮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71.67%~95.00%护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及口头表达能力和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能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理解透彻等;整体护理考核成绩平均91.7分。结论以护生为主体的随机性床边护理查房的教学方法可激发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护理查房 床边查房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增强Jurkat淋巴瘤细胞对三尖杉酯碱的敏感性
8
作者 李登举 张瑶珍 +1 位作者 李爱香 黄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 ERK)在三尖杉酯碱 ( HRT)诱导 Jurkat淋巴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 MTT)法、流式细胞术和 Western印迹检测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和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研... 目的 研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 ERK)在三尖杉酯碱 ( HRT)诱导 Jurkat淋巴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 MTT)法、流式细胞术和 Western印迹检测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和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研究发现下调磷酸化状态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表达可以增强淋巴瘤细胞系 Jurkat对三尖杉酯碱的敏感性。结论  ERK通路对维系 Jurkat淋巴瘤细胞生存有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胞凋亡 化疗敏感性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三尖杉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新药化疗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菲燕 王华芳 +3 位作者 夏凌辉 王晴晴 千晨静 何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5,共8页
目的:比较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新药化疗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采用新药方案诱导化疗的149例NDMM患者的... 目的:比较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新药化疗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采用新药方案诱导化疗的149例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接受ASCT的患者为移植组,125例未接受ASCT的患者为非移植组,中位随访时间43(1-90)个月。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后比较组间缓解深度、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通过匹配组间的协变量达到均衡,51例患者进入研究,移植组15例,非移植组36例。匹配后,移植组完全缓解(CR)率较非移植组接受维持治疗的CR率高(93.3%vs 42.3%,P=0.004),而深度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3%vs 65.4%,P=0.103;93.3%vs 96.2%,P=1.000)。匹配前,移植组较非移植组3、5年的PFS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 PFS)分别为(89.6%vs 66.5%,P=0.024;69.8%vs 42.7%;未达到vs 51.0个月),3、5年OS率和中位OS(m OS)分别为(100%vs 70.6%,P=0.002;92.3%vs 49.6%;未达到vs 54.0个月);匹配后,移植组较非移植组3、5年PFS率和m PFS分别为(83.6%vs 61.7%,P=0.182;62.7%vs 45.7%;未达到vs 51.0个月),3、5年OS率和m OS分别为(100%vs 65.6%,P=0.018;88.9%vs 46.9%;未达到vs 51.0个月)。亚组分析显示,m SMART 3.0危险分层高危患者中,移植组较非移植组3年PFS率、m PFS为(83.3%vs 41.5%,P=0.091;未达到vs 34.0个月),3年OS率、m OS分别为(100%vs 41.5%,P=0.034;未达到vs 34.0个月)。m SMART 3.0危险分层标危患者中,移植组较非移植组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3.3%vs 76.8%,P=0.672;100%vs 87.2%,P=0.155)。移植后3个月内疗效获深度缓解组较接受维持治疗的非移植患者达深度缓解组3年PFS和OS率为(83.1%vs 56.7%,P=0.323;100%vs 60.5%,P=0.042),两组疗效达总有效缓解的3年PFS和OS率为(83.1%vs 62.5%,P=0.433;100%vs 68.1%,P=0.082)。匹配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 SMART 3.0危险分层标危、ASCT是改善NDMM患者OS的预后因素。结论:在新药时代,ASCT治疗较新药化疗提高了NDMM患者的CR率、延长了OS。接受自体移植的m SMART 3.0高危、疗效达深度缓解的患者相较接受新药化疗的非移植患者OS获益。m SMART 3.0危险分层、自体移植是NDMM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新药时代 倾向性匹配分析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骨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林家民 李娟 张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标志物(bone metabolic markers,BMMs)和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标志物(bone metabolic markers,BMMs)和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60例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碳酸钙D3片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股骨颈、腰椎(L2~L4)骨密度,并分析血清BMMs(TRACP-5b、OC、BAP)和BTMs(CTX、PⅠNP、NTX)变化。评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统计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和第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右股骨颈、腰椎正位(L2~L4)骨密度均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6个月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Ms指标(TRACP-5b、OC)和BTMs(CTX、PⅠNP、NTX)水平显著降低,而BAP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的各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肌肉酸痛、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其中观察组发热和肌肉酸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治疗OP疗效显著,改善血清BMMs和BTMs水平,促进骨形成和提高骨密度,可有效降低OP患者疼痛和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D3 唑来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指标 骨转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spectrin的siRNA对AML-12肝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志军 涂炜 刘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应用特异性siRNA干扰小鼠肝细胞株AML-12中β2-spectrin表达,检测AML-1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方法化学合成β2-spectrin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AML-12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确定其抑制效果。AML-12细胞经TGF-β... 目的应用特异性siRNA干扰小鼠肝细胞株AML-12中β2-spectrin表达,检测AML-1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方法化学合成β2-spectrin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AML-12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确定其抑制效果。AML-12细胞经TGF-β细胞因子处理4h后,转染β2-spectrin特异性siRNA,48h后,BrdU标记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β2-spectrin沉默前后AML-1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周期变化;共聚焦技术检测干扰β2-spectrin表达对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Smad4核定位的影响。结果 siRNA可以高效特异沉默β2-spectr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β2-spectrin沉默促进AML-12细胞增殖,抑制凋亡,S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处理后,Smad3、Smad4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沉默β2-spectrin干扰Smad3、Smad4细胞核内定位。结论沉默β2-spectrin的表达促进AML-12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细胞向S期转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Smad3、Smad4核定位而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进而发挥诱导凋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spectrin AML-12细胞株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