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穴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韩俊洲 徐海波 +5 位作者 唐宏图 王华 官瑾 刘定西 孔祥泉 冯敢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穴位时脑功能区变化。方法将18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电针左侧地仓穴(6例)、左侧合谷穴(6例)、左侧后溪穴(6例),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以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穴位时脑功能区变化。方法将18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电针左侧地仓穴(6例)、左侧合谷穴(6例)、左侧后溪穴(6例),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以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5)分析得出电针不同穴位的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左侧地仓穴、左侧合谷穴信号降低区:双侧额中回,左扣带回;信号升高区:右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右侧脑岛。电针左侧后溪信号降低区:双侧额下回,左侧豆状核,右侧颞中回,右侧小脑扁桃体;信号升高区:右侧尾状核头,右侧扣带回,脑干,小脑蚓,右侧海马回。结论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和地仓穴可引起大脑相应的功能区激活,而电针后溪穴未见和前两者有相似的激活区域,推测穴位与大脑的联系与其所属的经脉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周围性面瘫 穴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俊洲 徐海波 +5 位作者 唐宏图 王华 刘定西 官瑾 孔祥泉 冯敢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电针(EA)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的脑功能区变化,试图从可视化的角度研究穴位功效和主治作用的现代医学原理,从神经学及脑科学角度部分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从而对针灸的现代化和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电针(EA)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的脑功能区变化,试图从可视化的角度研究穴位功效和主治作用的现代医学原理,从神经学及脑科学角度部分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从而对针灸的现代化和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方法筛选6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刺左侧合谷穴,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5)分析得出电针谷穴的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左侧合谷信号降低区:左侧扣带回,双侧额中回,右侧枕中回;信号升高区: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脑岛,左侧中央前回。结论穴位刺激与人脑各区域的确存在一定相关性,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在多个脑区均出现信号的变化,受影响的区域与穴位的功效、主治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电针 合谷穴 周围性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立磁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张向群 徐海波 孔祥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网状内皮系统特异性造影剂———菲立磁增强肝脏扫描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于菲立磁增强前、增强后30分钟、3小时、6小时分别进行肝脏T1W-FLASH,T2W-TSE的扫描。测量增强前、后肝脏实... 目的:探讨网状内皮系统特异性造影剂———菲立磁增强肝脏扫描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于菲立磁增强前、增强后30分钟、3小时、6小时分别进行肝脏T1W-FLASH,T2W-TSE的扫描。测量增强前、后肝脏实质、病灶及背景的信号强度(SI),计算增强前、后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增强后肝脏信号强度在T2W上明显下降(P<0.01)。在T1W上下降不明显。肝脏恶性肿瘤信号强度增强前后无明显变化。TSE-T2W序列上CNR明显提高(较平扫提高58%)。增强后较平扫时多检出5个病灶,病灶最小直径为1cm。结论:①菲立磁增强肝脏扫描可提高CNR值,提高病灶检出率。②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协助治疗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疾病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