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思思 王伟仙 迟洵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5-79,共5页
目的了解感染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专业生活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湖北省11所三甲医院的388名感染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生活品质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同情简表进行... 目的了解感染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专业生活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湖北省11所三甲医院的388名感染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生活品质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同情简表进行调查。结果感染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倦怠、二次创伤和共情满意维度得分分别为(26.16±5.90)分、(22.42±4.91)分、(30.26±8.16)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每日工作时长、收入满意度、饮食状况、自评身体状况、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是倦怠的影响因素;独生子女、学历和自我同情是二次创伤的影响因素;独生子女、工作年限、收入满意度、饮食状况、自评身体状况、社会支持和自我同情是共情满意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感染科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建议针对感染科护士的不同特征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方案,以提高其专业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科 护士 专业生活品质 倦怠 共情疲劳 共情满意 社会支持 自我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认知调查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伟仙 张文斌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63-64,共2页
目的了解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的认知状况,以有效减少感染播散。方法抽取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各150人进行感染风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62.7%住院患者及62.0%家属不了解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相关知识;不同年龄... 目的了解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的认知状况,以有效减少感染播散。方法抽取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各150人进行感染风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62.7%住院患者及62.0%家属不了解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相关知识;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患者及不同学历、职业家属对传染病的感染风险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转变患者和家属的陪护观念,减少陪护率是降低感染科患者及家属感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科 传染病 住院患者 家属 感染风险 认知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急性感染相关肝衰竭临床治愈伴HBsAg血清学转换1例报告
3
作者 全栩枫 熊淑娥 +3 位作者 周文青 周汝霞 刘嘉 郑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6-1449,共4页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约1%可进展至急性肝衰竭,75%的HBV相关急性肝衰竭患者需要接受肝移植或死亡。本研究报道1例HBV急性感染相关肝衰竭患者经过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和HBsAg血清学转换,并动态监测其外周血免疫学变化特征。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4
作者 何子涵 晏蓉 +6 位作者 詹昱新 陈怿 德宗 皮蓉 刘方 汪艳 李素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1-45,共5页
目的总结骨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骨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完成质量评价... 目的总结骨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和数据库中骨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完成质量评价后结合专业知识逐条总结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围绕皮肤、支撑面、活动、失禁/潮湿、营养、自我护理6个方面汇总39条最佳证据。结论总结的证据可用于预防骨科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医护人员需结合临床情境、患者意见,更好地应用和转化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压力性损伤 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预防 管理 SSKINS集束化方案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5
作者 刘方 李素云 +6 位作者 晏蓉 刘云访 万雅莉 陈怿 德宗 皮蓉 何子涵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34,共5页
目的编制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三元交互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3一6月、7一8月分别调查304例、331例乙肝肝... 目的编制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三元交互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3一6月、7一8月分别调查304例、33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12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1.867,RMSEA=0.055,GFI=0.927,CFI=0.918,IFI=0.920,TLI=0.901。最终形成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包括4个维度,共18个条目。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和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0。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0.842,重测信度为0.987。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传染病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效能 问卷 三元交互理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IL-15分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彬 朱珍妮 +9 位作者 李安意 杨雪晟 陶元清 夏幼辰 黄顺梅 宋志韬 王忠东 王宝菊 陆蒙吉 杨东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9,136,共6页
目的对新近建立的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的白细胞介素-15(IL-15)分子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抽提喜马拉雅旱獭脾脏总RNA,RT-PCR扩增旱獭IL-15cDNA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酶切、基因测序鉴定。利用软件分析旱... 目的对新近建立的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的白细胞介素-15(IL-15)分子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抽提喜马拉雅旱獭脾脏总RNA,RT-PCR扩增旱獭IL-15cDNA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酶切、基因测序鉴定。利用软件分析旱獭IL-15与其他哺乳动物IL-15的同源性、种系亲缘关系,并预测蛋白结构。结果 RT-PCR扩增获得大小为489bp的序列,编码162个氨基酸。旱獭IL-15和土拨鼠IL-15同源性最高,和大鼠同源性最低。种系进化树结果提示旱獭IL-15与土拨鼠IL-15亲缘关系最近。旱獭IL-15蛋白构象与土拨鼠IL-15空间构象非常相似。结论克隆了喜马拉雅旱獭IL-15完整编码序列,为更好地利用新型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喜马拉雅旱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白细胞介素-15 结构预测 乙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与复制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宝菊 朱彬 +1 位作者 郭伟娜 杨东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58-1464,共7页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仍无法治愈慢性乙型肝炎。因此,亟待阐明HBV复制和致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进而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或方案。合适的HBV感染与复制模型是上述研究的...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仍无法治愈慢性乙型肝炎。因此,亟待阐明HBV复制和致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进而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或方案。合适的HBV感染与复制模型是上述研究的基础。由于HBV具有严格的种属限制性及组织亲嗜性,使得HBV感染与复制模型的研发受到一定限制。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资助下,国内研究者建立了一系列的细胞和动物模型,就此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细胞模型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染药物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敏 郭伶 吕永宁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6期421-422,共2页
目的 :评价抗感染药物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库提供的1996~ 2 0 0 0年抗感染药物的消费金额资料 ,分析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抗感染药的消费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消费... 目的 :评价抗感染药物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库提供的1996~ 2 0 0 0年抗感染药物的消费金额资料 ,分析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抗感染药的消费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消费金额一直居于首位 ,消费金额最大的是头孢曲松钠 ,用药频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结论 :新的、价格高的、在消费金额中占位靠前的品种不等于使用频率高的品种。药品的使用频率、使用量一般与治疗效果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药物经济学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的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琴 刘嘉 杨东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63-1869,共7页
HBV感染人体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是决定感染结局的关键因素。目前普遍认为,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宿主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病毒持续无法清除。要实现对HBV感染持久免疫控制,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解HBV感染慢性化引起... HBV感染人体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是决定感染结局的关键因素。目前普遍认为,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宿主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病毒持续无法清除。要实现对HBV感染持久免疫控制,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解HBV感染慢性化引起的机体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障碍的机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团队在HBV感染慢性化免疫应答参与机制中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免疫 主动 免疫法 被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启香 熊莉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81-884,共4页
长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HCC的发生发展与表遗传学特别是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关系密切,其发生可能是一个早期分子事件,具有基因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还可对肝癌的... 长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HCC的发生发展与表遗传学特别是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关系密切,其发生可能是一个早期分子事件,具有基因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还可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的监测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BV感染与HCC相关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8例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特征分析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德英 柳丽茗 +5 位作者 邓先锋 张丽华 杨霞 向莉 冯霞 王伟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信息登记表,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时间、自杀原因、自杀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特征。结果 568例自... 目的了解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信息登记表,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时间、自杀原因、自杀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特征。结果 568例自杀未遂患者中女性占64.08%,男女比例为1∶1.78;青年自杀未遂者居多(53.70%)。自杀方式以服毒为主,主要使用的毒物为农药(71.13%),其次为安眠药(16.02%)。家庭矛盾为主要原因(26.94%),其次为婚恋受挫(20.95%)。结论自杀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社会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呼吁全社会及医院积极广泛开展患者心理健康促进及自杀三级预防普及工作,降低自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自杀未遂 服毒 安眠药 护理管理 三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人文环境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望运丹 王伟仙 +3 位作者 胡德英 刘义兰 滕芬 周依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9-102,共4页
从医护方、患者家属方、组织管理方3个方面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人文环境影响因素,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人文环境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建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干预体系提供参考,降低住院患者自杀发生率。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住院患者 自杀 人文环境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新发感染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13
作者 周艳 揭盛华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450-453,共4页
目前,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大多数新发感染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使用普通抗感染药物虽然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不能降低某些疾病的病死率,不断探索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已迫在眉睫。该文对新型流感病... 目前,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大多数新发感染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使用普通抗感染药物虽然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不能降低某些疾病的病死率,不断探索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已迫在眉睫。该文对新型流感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西尼罗河病毒(WHV)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新型病原性腹泻、朊毒体病、立克次体感染等的药物治疗进行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感染病 新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新冠肺炎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燕 郑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3-568,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COVID-19的暴发流行对人民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感染诱发的过度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被认为是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糖皮质激素因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COVID-19的暴发流行对人民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感染诱发的过度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被认为是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糖皮质激素因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已被广泛用于重症COVID-19患者。糖皮质激素曾用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但其对远期预后和死亡率的改善作用仍存在争议,且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对糖皮质激素在COVID-19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仍有较大的争议。该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OVID-19的作用机制、时机、剂量、疗程、剂型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冠肺炎 激素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旱獭Ⅰ型干扰素受体β亚基克隆、表达及功能初步鉴定
15
作者 陶颖 杨东亮 +4 位作者 王宝菊 刘艺 桂文甲 李智 樊和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目的克隆中国旱獭Ⅰ型干扰素受体β亚基(mhIFNAR2)的基因,并进行抗体制备及功能鉴定。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中国旱獭脾组织中扩增得到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RSET-B,表达重组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蛋白常规免疫BALB/c... 目的克隆中国旱獭Ⅰ型干扰素受体β亚基(mhIFNAR2)的基因,并进行抗体制备及功能鉴定。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中国旱獭脾组织中扩增得到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RSET-B,表达重组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其胞外段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鉴定;再通过si RNA阻断的方法检测其功能。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从mhIFNAR2扩增出149~1300 bp片段,其同源性在分析的种属中以土拨鼠最高,可达98.05%。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胞外段mhIFNAR2_((50-181aa))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命名为pRSET-B.mhIFNAR2;其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27 kD,纯化后纯度约为95%,浓度约为160μg/mL。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1∶1000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可见细胞膜、细胞质有表达。合成的三条siRNA,其中有一条起始于277位点的siRNA(siRNA277)与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相比,可以沉默目的基因的表达,并能减弱干扰素的信号通路(P值均<0.05)。结论获得mhIFNAR2的部分序列,成功地制备出抗mhIFNAR2胞外段多克隆抗体,该抗体有较高的效价和特异性,并能用于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的检测。用siRNA277可以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并能阻断干扰素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干扰素αβ 克隆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锋 张芙蓉 +2 位作者 孙继民 何生松 王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83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组...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83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组于入院24h内实施全身亚低温治疗(目标温度为肛温32~35℃,疗程3~10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监测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B蛋白水平。结果 (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2)两组血清NSE、S100B含量在治疗后0、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后48、72h及10d,亚低温治疗组患儿血清NSE、S100B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恢复期亚低温治疗组脑脊液NSE、S100B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B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亚低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潺 彭程 +2 位作者 揭盛华 曾甫珍 杨东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1-684,693,共5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45名肝衰竭患者应用全血浆、低比例(≤25%)或高比例(>25%)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共124人次,比较各种...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45名肝衰竭患者应用全血浆、低比例(≤25%)或高比例(>25%)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共124人次,比较各种方法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可显著改善,其中经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对部分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强于单纯血浆置换方法,并且羟乙基淀粉应用比例≤25%总置换量时对胆红素等的清除效果更显著,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更小。结论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过程中可低比例应用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用血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羟乙基淀粉 血浆置换 血浆吸附 人工肝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莓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庞然 张淑玲 +3 位作者 赵雷 刘双林 董继华 叶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蛇莓乙醇提取物在体外的抗炎作用,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LPS)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系建立炎症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NO的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i NOS、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 目的研究蛇莓乙醇提取物在体外的抗炎作用,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LPS)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系建立炎症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NO的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i NOS、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O-1的蛋白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蛇莓提取物干预后细胞所分泌的炎症介质(TNF-α和NO)与炎症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1),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蛇莓提取物干预后细胞TNF-α、i N-OS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O-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也存在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后HO-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仅有LPS干预时,NF-κB表达增强且集中分布在细胞核,而药物干预时,NF-κB多分布在胞质。结论蛇莓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巨噬细胞表达炎症介质,同时促进HO-1的释放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RAW264.7细胞系 核因子-ΚB 炎症介质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在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屏 李红 +2 位作者 李慧 刘婷 庞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胱抑素C(cytatin C,CysC)在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Cy-sC在肝病领域中的作用。方法设肝衰竭组、慢性肝炎组、正常组,肝衰竭组又进一步分为人工肝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前、治疗后... 目的通过检测胱抑素C(cytatin C,CysC)在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Cy-sC在肝病领域中的作用。方法设肝衰竭组、慢性肝炎组、正常组,肝衰竭组又进一步分为人工肝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前、治疗后2组。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tinine,Cr)、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凝固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比较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CysC、TB、PT水平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衰竭组和慢性肝炎组均高于正常健康组(均P<0.01),肝衰竭组又高于慢性肝炎组(均P<0.01);Cr水平在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CysC水平与TB、PT无相关性(均P>0.05),与Cr呈正相关(r=0.39,P<0.01)。③肝衰竭组中接受PE治疗的患者,其CysC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同时TB水平治疗后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④肝衰竭组CysC异常率为48.0%,Cr异常率为3.3%;正常组、慢性肝炎组CysC和Cr的异常率均为0%。结论 CysC水平既可作为肝脏炎症坏死程度的指标,也可作为反映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早期敏感指标,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可影响CysC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肝衰竭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κ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艳 赵雷 +3 位作者 贾德胜 黄志华 梅红 彭罕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response factor-1,Egr-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α-异硫氰酸萘酯(ANIT)按50 mg/kg 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急...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response factor-1,Egr-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α-异硫氰酸萘酯(ANIT)按50 mg/kg 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别检测灌胃后24、48、72 h 肝组织中 NF-κB p65蛋白表达和 Egr-1 mRNA 表达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模型组24、48、72 h 肝组织 Egr-1 mRNA 表达量分别为(12.73±3.02)×10^(-2)、(8.19±2.29)×10^(-2)、(5.79±0.78)×10^(-2),24、48 h 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72 h 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24、48、72 h肝组织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8.3%、26.5%、2.7%,其中24、48 h 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72 h 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24、48 h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分别与同一时间点的血清 TB、DB、ALT 呈正相关(P 均<0.05);模型组24、48 hEgr-1 mRNA 表达量分别与同一时间点的血清TB、DB、AIT、GGT 呈正相关(P 均<0.05);模型组72 h 肝组织 NF-κB p65、Egr-1 mRNA 表达量与72 h 时血清 TB、DB、ALT、GGT 无相关关系(P 均>0.05);模型组24、48 h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与同一时间点的血清 GGT 亦无相关关系(P 均>0.05);模型组24、48 h 肝组织 Egr-1 mRNA 表达量及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均与同一时间点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分级呈正相关(P 均<0.05);模型组72 h 肝组织 Egr-1 mR-NA 表达量及 NF-κB p65核表达阳性细胞分级均与同一时间点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分级无相关关系(P 均>0.05)。结论 NF-κB和 Egr-1在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肝组织中表达增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参予了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病理过程。[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79-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胆汁淤积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