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唯 刘义兰 +8 位作者 邓先锋 霍晓鹏 孙鹏 杨霞 吴改平 冯霞 谭蓉 何笑笑 廖露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目的 构建医院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质量关怀模式和Kano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质性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小样本预调查形成医院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量表。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 目的 构建医院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质量关怀模式和Kano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质性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小样本预调查形成医院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量表。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2所三甲医院436例急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 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预检分诊关怀满意度,就医关怀满意度,检查、缴费、取药关怀满意度,治疗、抢救、观察关怀满意度,转运关怀满意度及关怀环境与设施满意度6个维度共3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26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量表因子结构稳定。量表总体内容效度指数为0.957,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24~1.000;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8,分半信度为0.960,重测信度为0.876。结论 医院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评价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价医院急诊科人文关怀实施效果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人文关怀 满意度 量表 预检分诊 关怀环境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2
作者 邓先锋 张庆民 +21 位作者 刘义兰 孙鹏 李惠玲 李映兰 甘秀妮 霍晓鹏 朱小平 戴冬梅 谢红珍 郭舒婕 孙琳 于瑞英 张凤英 张玉莲 奚慧琴 杨霞 冯霞 向莉 么颖 张继春 汪唯 王晓洁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3-76,92,共5页
为规范医疗机构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服务,提升急诊服务品质和内涵,切实改善急诊患者就医体验,2024年11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该标准明确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急诊患者... 为规范医疗机构急诊患者人文关怀服务,提升急诊服务品质和内涵,切实改善急诊患者就医体验,2024年11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该标准明确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急诊患者人文关怀基本要求、关怀环境与设施设备及患者就医各环节关怀措施等内容。本文对团体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条目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于使用者理解,促进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人文关怀 急诊管理 关怀环境 关怀措施 护理标准 团体标准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未遂急诊患者再自杀风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3
作者 李乐橙 胡德英 +3 位作者 杨晓雨 热孜婉古丽·热扎克 冯霞 谭蓉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3,共6页
目的总结自杀未遂急诊患者再自杀风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对该人群的自杀预防研究或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相关证据,证据类型包括指南、最佳实践、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检索时... 目的总结自杀未遂急诊患者再自杀风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对该人群的自杀预防研究或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相关证据,证据类型包括指南、最佳实践、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根据主题进行证据提取、归纳和汇总。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1篇最佳实践、2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和10篇系统评价。提取归纳自杀未遂急诊患者再自杀风险管理相关证据共27条,汇总为5个主题,分别为组织支持、快速处理、自杀评估、干预措施、随访与转介。结论医护人员应用证据时应结合国内临床情境,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同时构建多学科协作机制,扩大自杀未遂急诊患者的支持系统,从而降低患者的再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急诊 自杀 自杀风险 自杀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动态管理提高急诊科护士职业满意度 被引量:19
4
作者 向莉 杨瑶 +2 位作者 贺巧玲 南亚星 刘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岗位动态管理对急诊科护士职业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急诊护士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实施岗位动态管理,制定岗位说明书和岗位动态管理方案,加强岗位动态管理人员培训和实施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岗位动态管理前后急诊科64名临床护士的... 目的探讨岗位动态管理对急诊科护士职业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急诊护士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实施岗位动态管理,制定岗位说明书和岗位动态管理方案,加强岗位动态管理人员培训和实施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岗位动态管理前后急诊科64名临床护士的职业满意度。结果岗位动态管理后,急诊科护士总体职业满意度及除专业或社会上交流的机会和工作被称赞或认可外,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均P<0.01)。结论急诊科实施岗位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动态管理 绩效考核管理 急诊科 护士 职业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晓燕 谭维 彭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护生心肺复苏(CPR)操作水平的教学方法。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问题教学法,带教组长根据每位护生操作情况填写问题评估表,护生按照各自评估表反复训... 目的探讨提高护生心肺复苏(CPR)操作水平的教学方法。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问题教学法,带教组长根据每位护生操作情况填写问题评估表,护生按照各自评估表反复训练,直至达标。结果观察组护生心肺复苏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操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问题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心肺复苏操作能力,达到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急诊科 心肺复苏 问题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卫生口诀在急诊科护生手卫生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晓燕 贺巧玲 +3 位作者 黄梅 陈艾华 彭琳 方闯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手卫生口诀在急诊科护生手卫生培训中的作用。方法按实习时间顺序将2011年7~12月急诊科实习护生45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手卫生培训;2012年7~12月急诊科实习护生45名设为观察组,采用手卫生口诀进行培训。结... 目的探讨手卫生口诀在急诊科护生手卫生培训中的作用。方法按实习时间顺序将2011年7~12月急诊科实习护生45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手卫生培训;2012年7~12月急诊科实习护生45名设为观察组,采用手卫生口诀进行培训。结果观察组护生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理论和七步洗手法考试成绩、对手卫生培训的肯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手卫生口诀对急诊科护生进行手卫生培训,能使护生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临床实习 护生 手卫生 口诀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急诊科护生入科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7
作者 吴晓燕 黄梅 李静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急诊科护生入科指导中的作用。方法将进入急诊科进行毕业实习的116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入科指导方法,观察组在护生入科首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在环境、劳动纪律、作息时间、...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急诊科护生入科指导中的作用。方法将进入急诊科进行毕业实习的116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入科指导方法,观察组在护生入科首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在环境、劳动纪律、作息时间、抢救仪器、注意事项、考核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护生对入科指导9个条目的肯定性评价率均相对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思维导图对护生进行入科指导有助于护生尽快进入实习状态,提高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本科 急诊科 实习 思维导图 入科指导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加里-剑桥指南在急诊科护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丽华 阮满真 +5 位作者 李华 向莉 冯霞 刘丽 方闯 贺巧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卡尔加里-剑桥指南(下称指南)在急诊实习护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实习护生63名按入科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接受指南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指导;采用护患沟通满意... 目的探讨卡尔加里-剑桥指南(下称指南)在急诊实习护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实习护生63名按入科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接受指南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指导;采用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A、B卷调查两组护生所服务的患者和两组护生的沟通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总体满意度和11个条目(除外"保护隐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生沟通总体满意度及沟通过程中的8个条目(除外"有礼貌、尊重患者"及"保护隐私"等4个条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指南可有效提高急诊患者及实习护生对沟通过程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本科 急诊科 临床实习 护患沟通 卡尔加里-剑桥指南 技能培训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艾华 陈冬娥 +1 位作者 胡慧 谭维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减轻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水平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79例急诊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分别于患者刚进急诊科、护理3h... 目的探讨减轻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水平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79例急诊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分别于患者刚进急诊科、护理3h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分量表S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刚进急诊科时SAI及TA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SAI评分显著高于TAI(均P<0.01)。护理3h后观察组S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低钾血症患者就诊初期呈高焦虑水平,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焦虑 护理干预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在急诊科心肺复苏操作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琳 夏虹 樊胜霞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32-33,共2页
目的提高护生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水平。方法将2006级护理本科实习生35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组长统一示范→自己练习→参加考试"模式教授CPR;将2007级护理本科实习生38名设为观察组,采用PDCA四步法教授CPR。结果两组... 目的提高护生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水平。方法将2006级护理本科实习生35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组长统一示范→自己练习→参加考试"模式教授CPR;将2007级护理本科实习生38名设为观察组,采用PDCA四步法教授CPR。结果两组CPR出科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四步教学法能增强护生CPR操作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学生 本科生 心肺复苏术 实习 PDCA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急诊科实习护士长一带一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莉 彭琳 +1 位作者 陈艾华 吴婧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68-69,共2页
目的提高本科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方法对到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生156人,第1周安排临床老师带教,学习一般急救护理知识和技术;第2、3周分别由1名护士长一带一教学,重点学习急诊护理管理。结果156名护生(28个小组)共交书面作业28篇,成绩... 目的提高本科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方法对到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生156人,第1周安排临床老师带教,学习一般急救护理知识和技术;第2、3周分别由1名护士长一带一教学,重点学习急诊护理管理。结果156名护生(28个小组)共交书面作业28篇,成绩均达到良好;对护士长一带一教学模式的满意率达86.53%~99.36%。结论护士长一带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本科 护生 急诊科 实习 护士长 一带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患者就诊量的时间序列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晓婉 熊莉娟 +4 位作者 王玉梅 向莉 邓先锋 冯霞 何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2期1855-1859,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患者就诊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为护理管理者动态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患者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了解就诊量的年、季节、月等变化规律及... 目的:分析急诊科患者就诊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为护理管理者动态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患者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了解就诊量的年、季节、月等变化规律及患者就诊时间变化规律,对年就诊量作出预测。结果:急诊科年就诊量逐年上升,有明显的淡旺季,日平均就诊量约为300人次,9时和20时为就诊高峰时刻。结论:急诊科就诊量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护理管理者可结合急诊就诊量变化规律高效、动态地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时间序列 就诊量 人力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简要自杀风险干预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霞 刘莉 +2 位作者 王晓洁 张新丽 韩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简要自杀风险干预能改善自杀未遂患者的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自杀未遂 自杀风险干预 自杀态度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 被引量:26
14
作者 邓先锋 雷艳 +1 位作者 胡德英 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科护士自杀态度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培训前,自杀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可有效改善护士对自杀的态度,规范其患者自杀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知信行理论模式 自杀态度 自杀护理行为 患者自杀预防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8例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特征分析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德英 柳丽茗 +5 位作者 邓先锋 张丽华 杨霞 向莉 冯霞 王伟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信息登记表,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时间、自杀原因、自杀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特征。结果 568例自... 目的了解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信息登记表,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杀时间、自杀原因、自杀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特征。结果 568例自杀未遂患者中女性占64.08%,男女比例为1∶1.78;青年自杀未遂者居多(53.70%)。自杀方式以服毒为主,主要使用的毒物为农药(71.13%),其次为安眠药(16.02%)。家庭矛盾为主要原因(26.94%),其次为婚恋受挫(20.95%)。结论自杀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社会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呼吁全社会及医院积极广泛开展患者心理健康促进及自杀三级预防普及工作,降低自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自杀未遂 服毒 安眠药 护理管理 三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现况调查 被引量:14
16
作者 冯霞 张新丽 +1 位作者 官春燕 邓先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8-61,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为减少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急诊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调查问卷对武汉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9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对护理...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为减少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急诊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调查问卷对武汉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9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定义的了解、发生后的不良影响及学习其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得分分别为3.59±0.93、3.65±0.89、4.42±0.73。94.30%认为护理中断事件对正常工作有影响;90.61%同意护理中断事件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常态;62.42%认为急诊科中断事件发生在夜间;90.60%认为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来源主要是患者和家属;89.93%经常在给患者做治疗时被打断,87.92%经常被"催促实施治疗"、"问路及各种咨询"打断。结论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件相关知识的了解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急诊科是护理中断事件的高发场所且夜间发生较多;护士经常在做治疗时被患者或家属打断。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加强针对性管理,以减少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护理中断事件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干预对急诊科自杀未遂青少年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耿雪 邓先锋 +5 位作者 向莉 冯霞 王晓洁 刘杨 彭婷 陈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的提高急诊科自杀未遂青少年心理弹性,预防再自杀。方法将158例自杀未遂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干预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取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干预至患者出院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 目的提高急诊科自杀未遂青少年心理弹性,预防再自杀。方法将158例自杀未遂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干预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取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心理干预,干预至患者出院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杀意念、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渐进式暴露结合引导式护理可降低青少年自杀意念,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有利于预防青少年再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未遂 急诊科 自杀意念 渐进式暴露 引导式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丽华 刘义兰 +3 位作者 阮满真 李华 向莉 冯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急诊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真实感知体验,为指导急诊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在某大型综合医院对15例急诊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资料收集以现场录音和手写记录相结合,运用Colaizzi现象学... 目的深入了解急诊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真实感知体验,为指导急诊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在某大型综合医院对15例急诊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资料收集以现场录音和手写记录相结合,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患者对人文关怀行为的感知提炼出5个主题:尊重他人;护理服务的及时性;专业知识和技能;心理支持;关注、重视患者。结论急诊患者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具有独特的感受,护士和管理者应重视患者的看法,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急诊 关怀 护士 感知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三甲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22
19
作者 鲁才红 刘义兰 +3 位作者 熊莉娟 胡德英 罗健 邓先锋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9期44-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创建、推进及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举措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定编设岗,规范岗位管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强化护士培训,改革功能制护理为"人文关怀护理"为主题... 目的探讨创建、推进及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举措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定编设岗,规范岗位管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强化护士培训,改革功能制护理为"人文关怀护理"为主题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保障患者安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客观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2010~2013年医院护理三级质控结果、第三方电话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均稳步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护理工作获得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肯定和赞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提升医院美誉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示范工程 护理服务质量 实践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静脉输液排气环节的改进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艾华 向莉 +2 位作者 陈冬娥 李华 冯霞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7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快捷的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将6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 目的探讨快捷的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将6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败的担心情况和输液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5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进排气环节后的静脉输液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减轻了护患心理压力,提高了护患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静脉输液 排气 患者 护士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