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磷酸腺苷剂量与抑制房室结前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战军 杨海玉 +4 位作者 于世龙 曾秋棠 陈志坚 张家明 毛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剂量与房室结(AVN)和房室结双径路(DAVNP)前传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有DAVNP征象,且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20例为组Ⅰ。同期无DA...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剂量与房室结(AVN)和房室结双径路(DAVNP)前传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有DAVNP征象,且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20例为组Ⅰ。同期无DAVNP征象的患者14例为组Ⅱ。测定两组的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周期(WENAVN)及组Ⅰ的快径、慢径和组Ⅱ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ERPAFP、ERPASP和ERPAVN)。在心房起搏下给予递增的ATP剂量。 结果:组Ⅰ、组Ⅱ及两组的WENAVN分别与阻断各自前向传导所需的ATP剂量呈负相关(r= - 0.58,P<0.01 ;r=-0.67,P<0.01;r=-0.58,P<0.01)。组Ⅰ的ERPAFP、ERPAVN及组Ⅰ的ERPANV与阻断各自传导所需的ATP剂量亦呈负相关(r=-0. 75,P<0. 01;r=-0. 41,P<0. 05)。 结论:房室结前传功能越好,前传ERPAVN越短,阻断其传导所需的ATP剂量就越大;ERP是影响快径和慢径对ATP抑制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传导功能 有效不应期 房室结 相关性研究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