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翟忠昌 耿力 +3 位作者 王慧华 杨林杰 杨赛 曾珠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调查心脏移植受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心脏移植门诊随访的161例心脏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 目的调查心脏移植受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心脏移植门诊随访的161例心脏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2条目简明健康测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18.45±4.63)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术后时间、社会支持、抑郁、生活质量、文化程度是心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82.8%。结论心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低水平,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注重提高受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水平,及时关注受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并结合受者的术后时间和文化程度予以针对性指导,提高受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受者 自我管理行为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熊倜修思 严威源 +4 位作者 王怡轩 王国华 史嘉玮 陈思 董念国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中心心脏移植门诊复查的成年患者共132例。所有患者的心脏移植、麻醉、体外循环、免疫抑制等管理方案均...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中心心脏移植门诊复查的成年患者共132例。所有患者的心脏移植、麻醉、体外循环、免疫抑制等管理方案均由同一心脏移植团队实施。采用中国修订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两个神经心理筛查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并诊断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心脏移植围术期特征、住院期间结局和供者特征。排除数据缺失者(n=34)后,最终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分别有48例和50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患者心脏移植手术与术后认知测评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1,4)年。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0.0%(66/132)。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时年龄[(40.2±13.4)岁vs(.46.4±11.0)岁]和认知测评时年龄[(42.3±13.0)岁vs(.49.2±11.2)岁]均更大,男性比例更高(68.0%vs.87.5%),教育程度较低(高中以下)者比例更高(31.9%vs.63.8%),术后住院时间更长[32.0(26.0,38.8)d vs.38.0(20.3,50.0)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测评时年龄越大(OR=1.067,95%CI:1.019~1.117,P=0.005),心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越长(OR=1.051,95%CI:1.006~1.097,P=0.025),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而高中以上教育程度(OR=0.132,95%CI:0.029~0.607,P=0.009)则是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术后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门诊复查时应积极监测其认知功能变化,以早期识别并干预认知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心脏瓣膜疾病临床特点分析
3
作者 马千惠 赵聪 +5 位作者 刘亚兰 陈燕 周诚 史嘉玮 彭华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 研究儿童心脏膜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将患儿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0~14周岁169例诊断为心脏瓣膜异常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 目的 研究儿童心脏膜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将患儿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0~14周岁169例诊断为心脏瓣膜异常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是否针对瓣膜异常行手术干预治疗,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分析两组间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并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出心衰与是否针对瓣膜行手术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心脏膜瓣病主要发生于二尖瓣。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比较,年龄、心衰类型及心衰分级、杵状指、肺炎及咳嗽症状以及心脏形态改变、心律失常、室间隔宽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OR=1.206,95%CI:1.072~1.357,P<0.05)为是否针对瓣膜行手术治疗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心脏瓣膜异常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临床应积极关注并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其病因,制定个体化外科或内科的诊疗方案,避免严重心脏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儿童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岳明叶 史嘉玮 +2 位作者 王慧华 胡玉婷 熊莉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6,共6页
目的构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为识别高危患儿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65例年龄<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预测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决策树、梯度提... 目的构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为识别高危患儿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65例年龄<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预测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决策树、梯度提升决策树、极限梯度提升和朴素贝叶斯共7种机器学习算法,并进行评价和比较。采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性能。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9.4%。7个机器学习模型中,极限梯度提升模型表现最好,AUC为0.914(95%CI:0.849,0.967)。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喂养前机械通气时间、喂养启动时间和月龄等10个因素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极限梯度提升模型构建的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可能有助于临床决策和优化个体化肠内营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 喂养不耐受 机器学习 肠内营养 预测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晶 徐芬 +8 位作者 王慧华 曾珠 杨林杰 胡玉婷 刘兴红 邓永鸿 彭洁婧 冀春霞 肖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5-37,共3页
目的总结6例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6例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包括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呼吸道的管理、抗凝的护理、大供心/小受体的护理、抗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6例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 目的总结6例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6例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包括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呼吸道的管理、抗凝的护理、大供心/小受体的护理、抗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6例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心功能达到Ⅰ级,5例康复出院,出院后持续随访48个月,均恢复良好;1例术后因顽固性低氧血症伴肺部感染在术后59d死亡。结论右位心合并复杂心脏畸形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极端情况,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心脏移植术后病死率较高,护理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全方位关注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位心 心脏移植 抗凝护理 排斥反应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相关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夏天 余文静 李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3-468,共6页
近年来,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受者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脏移植术后继发慢性肾病,并进展... 近年来,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受者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脏移植术后继发慢性肾病,并进展到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受者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因此,识别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干预,对改善心脏移植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心脏移植术后肾损伤相关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改善心脏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肾脏替代治疗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肾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婴儿心脏移植的单中心经验总结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菁 董念国 +1 位作者 孙永丰 周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总结婴儿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1月到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完成婴儿心脏移植4例,受者年龄(4.75±2.75)个月,体重(5.18±1.98)kg,于全身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在... 目的总结婴儿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1月到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完成婴儿心脏移植4例,受者年龄(4.75±2.75)个月,体重(5.18±1.98)kg,于全身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在摘除受体心脏后,深低温停循环下同期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术后延迟关胸,加强脏器功能支持,并防治排斥反应和感染。结果4例患者围术期全部存活。体外循环时间(122.50±32.6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7.00±25.86)min。4例全部延迟关胸,无伤口感染发生。2例因术后移植物功能衰竭行ECMO辅助,辅助时间分别为115 h和253 h,均顺利脱机。3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治疗5~27 d。4例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92~2054 h,均发生了肺部感染。ICU停留时间15~117 d,术后住院时间70~129 d。随访1~6.5年,4例患者心功能良好,无临床排斥反应发生。1例发生癫痫,其余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新发糖尿病、血脂异常、皮肤病变、肿瘤、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等免疫抑制剂相关并发症。结论心脏移植是婴儿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手术及围术期处理有较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脏外科手术 围术期处理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毅 鲁旭然 +6 位作者 刘楠 侯晓彤 孙立忠 吴龙 潘友民 王守凤 赵欣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66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了典型呼吸系统症状,也有一定比例COVID-19患者出现了心血管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且此类患者进展为重症或死亡的概率较高。目前对于COVID-19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也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了典型呼吸系统症状,也有一定比例COVID-19患者出现了心血管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且此类患者进展为重症或死亡的概率较高。目前对于COVID-19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也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文综合目前已有文献,分析与初步探索心血管系统可能的损伤机制,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及传导系统,合并症或伴随情况如低氧血症、炎性反应、应激等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以及药物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系统 多脏器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循环支持桥接心脏移植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史嘉玮 王怡轩 +4 位作者 孙永丰 张菁 蔡杰 刘金平 董念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8-48,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心脏移植术前行机械循环支持(MCS)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09-01到2018-04-30本单位共完成心脏移植520例,其中在移植术前行MCS桥接治疗13例,其中男性12例,年龄11~61(42.25±16.87)岁,体重20~85(66.92±22.25)kg...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心脏移植术前行机械循环支持(MCS)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09-01到2018-04-30本单位共完成心脏移植520例,其中在移植术前行MCS桥接治疗13例,其中男性12例,年龄11~61(42.25±16.87)岁,体重20~85(66.92±22.25)kg,包括单纯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10例,单纯体外模肺氧合(ECMO)辅助2例,ECMO+IABP辅助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机械循环支持 心脏移植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10
作者 吕怡琳 吴荷玉 +3 位作者 李莎 赵诗雨 陈小冉 刘燕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42,共5页
目的构建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为医护人员精准识别和量化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初步筛选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形成量表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和预调查进行修订;最后,采... 目的构建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为医护人员精准识别和量化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初步筛选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形成量表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和预调查进行修订;最后,采取便利抽样法对437例手术患儿进行评估,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最终构建的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包含2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以及35项三级指标。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2,折半信度为0.709,评定者间信度为0.972。量表以25分为诊断阈值,灵敏度为0.860,特异度为0.837;总分25~26分为低危,27~28分为中危,≥29分为高危。结论婴幼儿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术中低体温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新生儿 术中低体温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量表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P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临床价值
11
作者 汪馨 乐田媛 +4 位作者 李陈 罗涵深 蒋丁胜 李毅 方泽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9-616,共8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六跨膜上皮抗原1(six-transmembrane epithelial antigen of prostate 1,STEAP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模式并探究其潜在临床价值。方法构建缺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缺氧细胞模型中... 目的检测前列腺六跨膜上皮抗原1(six-transmembrane epithelial antigen of prostate 1,STEAP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模式并探究其潜在临床价值。方法构建缺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缺氧细胞模型中STEAP1的表达水平。选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治疗并行右心导管检查确诊为肺动脉高压的患者9例,作为肺动脉高压组;另选取无肺部疾病的器官捐献者4例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肺组织中STEAP1的表达水平。通过Sugen5416联合慢性缺氧(SuHx)处理诱导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肺组织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评估模型大鼠肺动脉周围丛状病变和血管肌化程度;采用双色免疫荧光(IF)染色方法将α-SMA与STEAP1共染,检测STEAP1在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组织定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TEAP1可能的下游调控机制。结果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缺氧模型中,STEAP1的表达明显上调;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STEAP1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肺动脉发生明显重构,尤其是肺动脉平滑肌层显著增厚;STEAP1在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增厚的肺动脉平滑肌中层显著表达上调(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STEAP1的下游调控机制富集在凋亡等信号通路。结论STEAP1在肺动脉高压增厚的肺动脉平滑肌中层内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与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重塑的病理机制相关,并有可能通过凋亡等信号通路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对STEAP1的进一步探索有望发现肺动脉高压新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STEAP1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行急诊ECMO加经皮心房分流器桥接心脏移植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文静 杨林杰 +2 位作者 高兴莲 王慧华 曾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35,共4页
总结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急诊体外膜肺氧合加经皮心房分流器桥接心脏移植的护理经验。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护理要点包括:ECMO护理监测技术与观察,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经皮心房分流器植入的并发症... 总结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急诊体外膜肺氧合加经皮心房分流器桥接心脏移植的护理经验。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护理要点包括:ECMO护理监测技术与观察,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经皮心房分流器植入的并发症护理及心脏移植术后预见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心房分流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脏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5
13
作者 翟忠昌 刘玉娥 +1 位作者 王慧华 杨林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0-42,共3页
报告1例左心室辅助人工心脏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出术前患者准备及医护人员培训,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呼吸系统管理、抗凝管理、一氧化氮治疗的护理、泵缆护理、功能康复训练及控制器自我管理是其护理要点。
关键词 人工心脏植入术 左心室辅助装置 一氧化氮治疗 康复训练 自我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度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再次心脏移植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欢 杨林杰 +4 位作者 徐芬 刘兴红 操婉柔 翟忠昌 尹灵鑫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0-42,共3页
总结1例心脏移植术后重度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接受再次心脏移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包括保证体外膜肺氧合安全运行、积极处理低血压和低体温、深度镇静以维持循环和内环境稳定;针对急性肾衰竭积极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纠正容量负荷... 总结1例心脏移植术后重度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接受再次心脏移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包括保证体外膜肺氧合安全运行、积极处理低血压和低体温、深度镇静以维持循环和内环境稳定;针对急性肾衰竭积极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纠正容量负荷;快速实施术前准备和安全转运;针对再次心脏移植术后出血与血栓风险给予预防性护理;针对再次心脏移植术后感染情况实施环境消毒、感染监测、导管评估、基础护理、管道维护,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等。结果患者住院135 d后步行出院,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55%。出院后随访10个月,一般状况良好。提出心脏移植术后重度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接受再次心脏移植患者围术期病情复杂、病死率高,需要严密的监护,针对异常情况需要早发现、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再次移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肾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心脏移植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翟忠昌 刘玉娥 +3 位作者 李燕君 贺芳 项芬 杨林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9-51,共3页
目的总结4例婴儿心脏移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例心脏疾病婴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做好大供心综合征预防护理,俯卧位机械通气的监测与护理,延迟关胸的观察和护理,腹膜透析护理,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观察与... 目的总结4例婴儿心脏移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例心脏疾病婴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做好大供心综合征预防护理,俯卧位机械通气的监测与护理,延迟关胸的观察和护理,腹膜透析护理,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观察与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免疫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例婴儿住院55~131 d。出院时复查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5%~68%。出院后门诊定期复查,随访3~62个月,4例婴儿一般情况可,左心室射血分数53%~70%。结论婴儿心脏移植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人员需掌握婴儿心脏外科术后各项危重症护理技术,多维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婴儿心脏移植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心脏病 心脏移植 延迟关胸 腹膜透析 营养支持 免疫排斥反应 低氧血症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子文 张泰隆 +1 位作者 王寅 董念国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将人体内静脉血液引流至体外,在人工环境下完成红细胞氧合后再重新输入人体,在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中替心肺完成气体交换及全身血液灌注,在心脏移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心脏移植术后循环支持治疗之外,对于...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将人体内静脉血液引流至体外,在人工环境下完成红细胞氧合后再重新输入人体,在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中替心肺完成气体交换及全身血液灌注,在心脏移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心脏移植术后循环支持治疗之外,对于术前存在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也可使用ECMO延长心脏移植的等待时间,并与心脏移植手术桥接。然而,目前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仍存在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治疗时机难以选择等关键问题。本文就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应用的发展历史,儿童心脏移植术前、术后ECMO的使用情况,儿童使用ECMO相关并发症,心室辅助装置(VAD)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促进ECMO在儿童心脏移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儿童 体外膜肺氧合(ECMO) 心室辅助装置(VAD) 循环衰竭 桥接治疗 支持治疗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一例的护理
17
作者 熊彩霞 罗丽波 +2 位作者 屠凤鸣 王时 翟忠昌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总结1例心脏移植术后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母儿安危监测;剖宫产术后产妇生命体征监测及液体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感染的预防;产后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疫苗接种指导。围术期注意监测心脏功能,观察免疫... 总结1例心脏移植术后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母儿安危监测;剖宫产术后产妇生命体征监测及液体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感染的预防;产后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疫苗接种指导。围术期注意监测心脏功能,观察免疫排斥反应,管理免疫抑制药物,经过11 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母婴顺利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母婴情况良好,婴儿发育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妊娠 剖宫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兴红 王慧华 +4 位作者 胡玉婷 李燕君 曾珠 王晶 杨林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6-52,共7页
目的检索并获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 目的检索并获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及12篇系统评价。汇总出27条相关证据,包括患者评估、术前预康复、麻醉与镇痛、口咽净化与机械通气、术后康复、患者督导及教育6个主题。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在证据的应用阶段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患者意愿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围术期 肺部感染 肺炎 并发症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类可注射水凝胶体系及其凝胶化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芹 邱钰智 +2 位作者 乔韡华 董念国 杨亚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259,共17页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硫酸化糖胺聚糖类天然多糖,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表面,具有促进软骨生长、调控生长因子、加快伤口愈合等多种生物功能。近年来,基于硫酸软骨素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硫酸软骨素类可...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硫酸化糖胺聚糖类天然多糖,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表面,具有促进软骨生长、调控生长因子、加快伤口愈合等多种生物功能。近年来,基于硫酸软骨素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硫酸软骨素类可注射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组织工程、药物输送和细胞治疗等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已有较多研究。侧重综述了国内外发展的基于硫酸软骨素的可注射水凝胶的凝胶化体系、凝胶化机制和凝胶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物理热诱导的凝胶化,以及通过形成席夫碱反应、点击化学反应、形成酰胺键和光交联等化学交联、以及酶交联等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方式,并综述了调控体系凝胶化时间、力学性能和组织黏附性的方法。最后对硫酸软骨素可注射水凝胶作为新型生物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化体系和机理 硫酸软骨素 可注射水凝胶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4-5p调控MFG-E8表达参与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样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睿 杜心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研究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对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AVICs)成骨样分化的影响,并寻找调控其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探讨其在钙化性主动脉... 目的研究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对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ortic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AVICs)成骨样分化的影响,并寻找调控其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探讨其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因CAVD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患者的钙化瓣膜标本及因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非钙化瓣膜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FG-E8在钙化瓣膜及非钙化瓣膜中的表达;分离AVICs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MFG-E8及成骨培养液(osteogenic medium,OM)干预,研究MFG-E8在AVICs成骨样分化中的作用;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调控MFG-E8表达的miRNA并对其功能进行检测;real-time PCR检测miRNA在钙化及非钙化瓣膜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与非钙化瓣膜相比,钙化瓣膜中MFG-E8表达显著上调;以siRNA沉默MFG-E8显著抑制了OM诱导的AVICs成骨样分化;miR-214-5p可影响MFG-E8表达从而调控AVICs成骨样分化;相较于非钙化瓣膜,钙化瓣膜中miR-214-5p表达显著下调。结论miR-214-5p通过调控MFG-E8表达参与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成骨样分化,在CAVD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miR-214-5p MFG-E8 成骨样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