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ll样受体4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清 孙鹏 +1 位作者 冯新民 张诗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与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LR4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的分布和表达,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与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LR4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的分布和表达,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缺血脑组织内的浓度。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LR4蛋白在皮质缺血半影区及邻近纹状体区有表达,且在再灌注后1 h即达高峰;IL-1β在再灌注后3 h明显升高[(4.47±2.13)ng/ml],表达高峰在再灌注后12 h[(14.39±2.58)ng/ml]。结论脑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中TLR4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作为重要炎性受体介导脑缺血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肝癌患者的辨证施护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樊华 张喆 +1 位作者 朱锐 曹翠玲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追踪患者生存时间。结果观察对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8.3%,8.3%。结论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追踪患者生存时间。结果观察对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8.3%,8.3%。结论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中医治疗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痰法治疗卒中急性期64例
3
作者 薛卡明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1期772-773,共2页
目的 :观察中医健脾化痰法治疗卒中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64例 ,用中药以健脾化痰法治疗为主要原则进行辨证论治 ,并配合西药对症治疗 ;对照组 42例 ,采用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死亡分... 目的 :观察中医健脾化痰法治疗卒中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64例 ,用中药以健脾化痰法治疗为主要原则进行辨证论治 ,并配合西药对症治疗 ;对照组 42例 ,采用脱水、护脑及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死亡分别为 16,2 9,11,4,4例 ;对照组分别为 8,12 ,9,7,6例。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7.5 %和 69.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卒中急性期以中医健脾化痰法为主要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好 ,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痰法 卒中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黄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张漫 谭晨 +3 位作者 唐庆 范恒 刘星星 王文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7-809,1033-1034,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苦黄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结肠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复方苦黄汤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未行... 目的:研究复方苦黄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结肠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复方苦黄汤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其余3组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共7 d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复方苦黄汤组小鼠给予复方苦黄汤灌胃,地塞米松组小鼠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均以蒸馏水灌胃,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每日给药治疗共7 d,第8天禁食24 h后处死小鼠,观察实验小鼠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及肠道炎症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ROR&#x03A5;t及Foxp3表达。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肠道大体形态和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5),复方苦黄汤组及地塞米松组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ROR&#x03A5;t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Foxp3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复方苦黄汤组及地塞米松组ROR&#x03A5;t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Foxp3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复方苦黄汤可能通过调控肠道ROR&#x03A5;t/Foxp3表达,从而调节结肠炎小鼠Th17/Treg平衡起到减轻结肠黏膜炎症,保护结肠黏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RΓT Foxp3 DSS诱导的结肠炎 复方苦黄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中镇静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刘宇锋 刘德元 艾喜芝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91-129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中镇静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280例,随机分成A、B、C、D 4组各70例,手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0.75μg.kg-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中镇静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280例,随机分成A、B、C、D 4组各70例,手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0.75μg.kg-1;B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1.0μg.kg-1;C组:咪达唑仑0.05mg.kg-1+芬太尼0.75μg.kg-1;D组: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1.0μg.kg-1。观察患者术中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C、D 3组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D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A、B、C组(P<0.05),C、D组血压下降患者明显较A、B组多(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1和芬太尼1.0μg.kg-1可达到理想的术中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芬太尼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泛凋亡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红霞 范恒 杨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22,共6页
目的探索泛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香连丸对UC小鼠泛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调节机制。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香连丸低、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分别予3%葡聚糖硫酸... 目的探索泛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香连丸对UC小鼠泛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调节机制。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香连丸低、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分别予3%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1周,以制备实验性UC小鼠模型。从造模第1天开始,相应各组分别予美沙拉嗪或者香连丸灌胃,连续治疗1周。第8天,取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取部分固定后用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观察,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IFN-γ、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8、p-MLKL、p-RIPK3、Caspase-1、GSDMD-N和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连丸高剂量组UC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损伤程度、IFN-γ、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肠长度及体重增加(均P<0.01)。香连丸通过下调UC小鼠Bax/Bcl-2比值抑制凋亡(P<0.01),通过升高Caspase-8蛋白水平、降低p-MLKL、p-RIPK3蛋白水平抑制坏死性凋亡(均P<0.01),及通过降低Caspase-1、GSDMD-N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焦亡(均P<0.01)。结论香连丸可以从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三方面综合调控泛凋亡途径,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连丸 泛凋亡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晶 沈霖 +2 位作者 杨艳萍 周丕琪 高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1-192,199,共3页
目的:研究慢跑、跳舞等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5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患者每天锻练40—50min,同时每天补充钙;对照组仅每天补充元素钙600mg,为期1年。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检测受试者腰椎和... 目的:研究慢跑、跳舞等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5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患者每天锻练40—50min,同时每天补充钙;对照组仅每天补充元素钙600mg,为期1年。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检测受试者腰椎和股骨上端骨密度,以及血清骨钙素(s-BGP)和尿羟脯氨酸与肌酐(Hyp/Cr)。结果:1年后,运动组腰椎骨密度显著上升(P<0.05),而其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股骨粗隆处骨密度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各处骨密度均明显下降(P<0.05)。运动组s-BGP和Hyp/Cr比值无变化,而对照组则显著上升(P<0.05)。结论:慢跑、跳舞等运动锻炼可通过抑制骨转换而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丢失 运动锻炼 临床研究 防治 绝经后女性 尿羟脯氨酸 血清骨钙素 腰椎骨密度 对照组 运动组 股骨上端 股骨粗隆 补充钙 受试者 1年后 股骨颈 三角区 Hyp BGP 骨转换 慢跑 跳舞 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防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丽晓 刘建国 +2 位作者 王全胜 汪永辉 张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小鼠模型。设血竭素高氯酸盐20、10和5 mg/(kg.d)3个剂量治疗组,将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等渗盐水中灌胃,以胰岛素治疗为...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小鼠模型。设血竭素高氯酸盐20、10和5 mg/(kg.d)3个剂量治疗组,将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等渗盐水中灌胃,以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同时设DN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小鼠肾质量指数、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清除率。用RT-PCR法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连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不同剂量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对SGK1、TGF-β1及FN的mRNA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表达水平低于糖尿病(DM)模型组,其中血竭素高氯酸盐20和10 mg/kg组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的肾质量指数、血清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ECM均较DN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防治小鼠DN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皮质TGF-β1、SGK1及FN的mR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糖尿病肾病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协同转录因子Snail促进乳腺癌转移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阿丽 王全胜 +5 位作者 钟亚华 陈刚 奚玲 谢丛华 周云峰 马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研究表明转录因子Snail是肿瘤转移重要的调节因子,但关于影响Snail调节作用的因素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较少。该研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转录因子Snail调节乳腺癌细胞转移潜能及可... 目的研究表明转录因子Snail是肿瘤转移重要的调节因子,但关于影响Snail调节作用的因素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较少。该研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转录因子Snail调节乳腺癌细胞转移潜能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乳腺上皮性癌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构建正义与反义Snail的腺病毒载体,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癌细胞体外转移潜能;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的改变及TGF-β1调节转录因子Snail表达过程中对MAPK、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TGF-β1、Snail均能使MCF-7细胞伪足增多、增长,细胞体外侵袭力增强,且两者有协同作用;TGF-β1可以刺激Snail及间质标记基因FN、MMP-2、RhoA蛋白表达,同时活化ERK、Akt且其活化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反义Snail能抑制TGF-β1对ER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TGF-β1通过增加Snail、FN、MMP-2、RhoA蛋白的表达和活化ERK、Akt信号通路而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增强;并且TGF-β1的这种作用能被反义Snail所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TGF—β1 SNA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汉光 邱明义 +3 位作者 张茂林 崔天盆 刘玉茂 邱荣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 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15(IL 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 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15(IL 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ADCC)进行检测。结果 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水平升高 ,IL 15分泌减少 ,ADCC功能下降 ,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加味四逆散治疗后 ,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加味四逆散健脾舒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肝郁脾虚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单核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SGK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全胜 张晓丽 +4 位作者 张阿丽 王玉梅 邓安国 朱忠华 冯玉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 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激酶(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ible kinase, SGK) 3种亚型SGK1、SGK2和SGK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培养的HMC分为正常组(5 5 mmol...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 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激酶(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ible kinase, SGK) 3种亚型SGK1、SGK2和SGK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培养的HMC分为正常组(5 5 mmol/L D 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 D -葡萄糖) 和甘露醇对照组(19. 5 mmol/L甘露醇和5. 5 mmol/L D 葡萄糖)。采用RT PCR 方法检测SGK1、SGK2 和SGK3 mRNA 的表达,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高糖及甘露醇刺激下, HMC中SGK1、SGK2和SGK3 mRNA及SGK1 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 05); 其中高糖上调SGK的表达明显高于甘露醇(P<0 .05)。结论 高糖能促进HMC的SGK1、SGK2 和SGK3mRNA及SGK1蛋白的表达, SGK1可能是高糖作用于HMC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中靶分子之一, 由它介导的高糖信号转导途径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糖皮质激素 诱导 激酶 SGK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清热活血方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全胜 张阿丽 +2 位作者 李仁康 王平 邓安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观察滋肾清热活血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 PGN)的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SD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治疗组对比研究。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及各组大鼠肾小球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1(IL- 1)的活... 观察滋肾清热活血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 PGN)的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SD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治疗组对比研究。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及各组大鼠肾小球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1(IL- 1)的活性等。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肾小球系膜细胞 (MC)的增生和系膜基质的积聚明显受到抑制 ,系膜区致密电子物沉积显著减轻 ;肾小球培养上清中 IL- 1活性显著降低。提示 :滋肾清热活血方能抑制 Ms PGN系膜区 MC的增殖及基质的积聚 ,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球分泌的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系膜增生性肾炎 滋肾清热活血方 白细胞介素-1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通结合针刺对高脂血症血清NO NOS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凤霞 陈瑞 毛红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 :观察“固通结合”针刺取穴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等的影响。方法 :将 4 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嘱予低脂饮食 ) :药物组、针刺组和对照组。入院次日测血脂 (TC、TG、HDL、LDL)、NO、NOS ,并计算... 目的 :观察“固通结合”针刺取穴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等的影响。方法 :将 4 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嘱予低脂饮食 ) :药物组、针刺组和对照组。入院次日测血脂 (TC、TG、HDL、LDL)、NO、NOS ,并计算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ApoB/ApoAⅠ )。治疗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针刺组与药物组对脂类代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针刺组与药物组血清NO、NOS在原低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两组间比较 ,针刺组效果更好 (P <0 0 5 )。结论 :针刺调整脂类代谢疗效确切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高脂血症患者血NO、N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固通结合针刺疗法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血清浓度 NO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冬病夏治的护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樊华 刘婷 杨晓玲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同时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结果连续坚持3个疗程后,临床控制51例(17.0%),显效93例(31.0%),有效102例(34.0%),无效54例(18.0%),总有效... 目的探讨药物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同时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结果连续坚持3个疗程后,临床控制51例(17.0%),显效93例(31.0%),有效102例(34.0%),无效54例(18.0%),总有效率82.0%。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显著。配合辨证施护避免了皮肤感染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穴位贴敷法 冬病夏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折模型应用胎盘多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丕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33-1337,1341,共6页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家兔骨折模型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均手术处理,制作骨折模型,治疗组家兔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4mL...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家兔骨折模型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均手术处理,制作骨折模型,治疗组家兔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4mL,所有家兔于4周后处死,观察骨折部位骨痂生长、骨生物力学、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骨钙素(BG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治疗组和模型组均有骨痂组织生长,治疗组及模型组中BMP-2、TGF-β2、BGP、VEGF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治疗组VEGF、BMP-2切片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但治疗组与模型组TGF-β2、BGP阳性细胞数大体相当。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促进骨痂组织的生长,可能与提高BMP-2、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多肽注射液 骨折愈合 骨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鹏治疗咳嗽经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517-517,共1页
关键词 咳嗽 王鹏 中医药疗法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E-cadherin及snail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凤 范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miR-155、Wnt/β-catenin、E-cadherin及snail等相关指标变化,探讨miR-155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将32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miR-155、Wnt/β-catenin、E-cadherin及snail等相关指标变化,探讨miR-155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将32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miR-155抑制剂组、阴性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1周制备UC模型,从第5天开始,miR-155抑制剂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miR-155抑制剂或其阴性对照制剂(8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腹腔注射,连续给药3 d。自造模第1天起,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粪便性状、血便等情况。第8天处死全部小鼠,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测量结肠组织长度变化;HE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miR-155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miR-155、Wnt1、β-catenin、Cyclin D1、E-cadherin及snail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且排列紊乱、黏膜缺损及溃疡形成等,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显著减少(P<0.01),结肠组织miR-155含量明显升高,Wnt1、β-catenin、Cyclin D1和snail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E-cadherin表达量则明显降低(P<0.01);然而,与模型组相比,miR-155抑制剂组结肠组织病变明显改善,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1),结肠组织miR-155含量明显降低,Wnt1、β-catenin、Cyclin D1和snail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E-cadherin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 miR-155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E-cadherin并上调snail表达,介导上皮-间充质转化,加重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MIR-155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E-钙黏蛋白 SNA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