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后放射治疗29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曦 胡娅 +2 位作者 徐炎华 廖晓宏 吴文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74-3975,共2页
目的:评价使用金属被膜内支架术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9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透视监视下支架经口内释放器留置在狭窄的部位,然后行局部放射治疗,DT58~72G... 目的:评价使用金属被膜内支架术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9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透视监视下支架经口内释放器留置在狭窄的部位,然后行局部放射治疗,DT58~72Gy。结果:支架置入后,所有患者均能顺利进食,临床进食缓解率100%,并均能顺利接受放射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提示1年和2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1.4%和17.2%,总生存率分别为75.9%和34.5%。结论:支架置入后放射治疗使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局控率和生存率提高,副作用少,而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磁共振成像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樊宇 刘远康 +2 位作者 江翠萍 夏宇轩 徐向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4,共7页
血液系统肿瘤作为多病灶的全身性肿瘤,早期病灶筛查和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全身磁共振成像(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B-MRI)作为一种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的全身成像技术,对血液系统肿瘤早期病变,包括微小... 血液系统肿瘤作为多病灶的全身性肿瘤,早期病灶筛查和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全身磁共振成像(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B-MRI)作为一种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的全身成像技术,对血液系统肿瘤早期病变,包括微小病灶和转移病灶的检测具有优势,已逐步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及复发预测等方面。本文就WB-MRI在血液系统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淋巴瘤和白血病中的诊疗及预后进展予以综述,并分析这三种血液系统肿瘤在WB-MRI上的异同点,探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在WB-MRI的应用,旨在为临床诊治血液系统肿瘤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磁共振成像 血液系统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白血病 诊断 治疗反应 预后评估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中的放射学
3
作者 徐向阳 Hermann Vogel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关键词 放射学 战争 科学技术 放射性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畸形的MRI诊断(附8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文辉 王琴 +1 位作者 胡久益 谢孝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8例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三维多个重叠薄层采集(3D-MOTSA)MRA检查。6例行Gd-DTPA增强T1WI扫描,其中3例行3D-MOTSA增强MRA检查。结果:小脑4例,额叶...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8例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三维多个重叠薄层采集(3D-MOTSA)MRA检查。6例行Gd-DTPA增强T1WI扫描,其中3例行3D-MOTSA增强MRA检查。结果:小脑4例,额叶、顶叶、枕叶共4例。5例MRI平扫引流静脉为长T1、短T2流空信号,3例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扩张的髓静脉为网状及条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增强呈“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3D-MOTSAMRA检查显示部分引流静脉,髓静脉显示较少。3例3D-MOTSA增强MRA检查引流静脉全程显示,髓静脉显示数目多。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合并症,弥补脑血管造影的不足,3D-MOTSA增强MRA检查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斑块的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喜丰 李刚 +6 位作者 张静 汪敏 肖瑶 沈伟 吕国义 金辉 王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25-242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狭窄斑块特点。方法收集82例MCA粥样硬化M1段狭窄患者,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同侧MCA供血区有无急性缺血性病灶分为症状性狭窄组(52例)和非症状性狭窄组(30例)。对M...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狭窄斑块特点。方法收集82例MCA粥样硬化M1段狭窄患者,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同侧MCA供血区有无急性缺血性病灶分为症状性狭窄组(52例)和非症状性狭窄组(30例)。对MCAM1狭窄段进行HRMRI血管壁成像,记录并分析狭窄部位、斑块分布、信号强度、斑块负荷等特点。结果 MCA粥样硬化性狭窄多发生于M1近端(分叉前段),症状性狭窄组与非症状性狭窄组在M1段近端及远端(分叉后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狭窄组后壁、上壁及环形斑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症状性狭窄组(8.33%vs.3.33%;16.67%vs.3.33%;18.75%vs.3.33%),非症状性狭窄组斑块多位于前壁、下壁(63.34%,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狭窄组混杂信号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症状性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负荷检测症状性狭窄组最小管腔面积明显低于非症状性狭窄组[(0.66±0.25)mm^2 vs.(3.65±0.52)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壁标准化指数、血管总面积、管壁面积明显高于非症状性狭窄组[(89.75±3.62)%vs.(36.78±7.88)%;(6.44±0.99)mm^2 vs.(5.83±0.87)mm^2;(5.78±0.92)mm^2 vs.(2.18±0.6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RI血管壁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MCA M1段血管壁结构,MCA粥样硬化狭窄多位于近端,后壁、上壁和环形斑块、斑块内混杂信号、负荷较大的斑块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大脑中动脉狭窄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和DSA对肝脏肿瘤血管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四斌 胡道予 +4 位作者 谢欢 刘江泽 黄原义 吴文泽 胡久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评价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肝脏肿瘤患者采用MSCT血管成像(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两种方法,对肝动脉、门脉及重要的肝脏血管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中MSCTA观察到12例动脉变异,包... 目的:评价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肝脏肿瘤患者采用MSCT血管成像(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两种方法,对肝动脉、门脉及重要的肝脏血管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中MSCTA观察到12例动脉变异,包括8例肝右动脉的改变,3例肝左动脉的改变,1例腹腔干过早分叉。动脉门脉瘘4例,门脉癌栓3例。30例同时行DSA检查,动脉的数量和所有动脉血管的变异均与MSCTA的结果相一致(准确度96.7%,敏感度92%,特异度100%)。结论:MSCTA能提供有价值的肝脏血管信息,在肝脏肿瘤外科手术或介入术前可作为一种无侵袭性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和经皮乙酸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廖新彬 李明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目的总结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经皮乙酸消融(PAI)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56例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介绍双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和优越性,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更好地配合手... 目的总结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经皮乙酸消融(PAI)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56例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介绍双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和优越性,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更好地配合手术;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严密观察肝肾功能及腹部疼痛等症状。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肿块全部缩小。其中54例缩小1/3,3例缩小1/4,未发生化学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经皮乙酸消融术 巨块型肝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肺部穿刺活检的低剂量参数优选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德珍 徐向阳 +2 位作者 刘祥 邹幼海 龚劲松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评价肺部不同扫描参数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的患者30例(肺穿组),扫描参数为10 mA,120 kV,层厚5 mm,螺距1.5,床速15 mm/s;30例患者(对照组)行胸... 目的:评价肺部不同扫描参数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的患者30例(肺穿组),扫描参数为10 mA,120 kV,层厚5 mm,螺距1.5,床速15 mm/s;30例患者(对照组)行胸部常规智能自动毫安扫描,参数为30~175 mA,平均(82.0±13.5)mA,120 kV,层厚10 mm,螺距1.5,床速30 mm/s;②分别比较两种扫描参数下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及总扫描帧数.结果:30例肺穿患者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下全部穿刺成功.肺穿组的CTDIw和DLP分别为(15.9±8.4)mGy和(2.9±2.3)Gy·c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不仅可以保证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成功,而且能减少患者的受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学 介入性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前庭囊肿的CT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吉六舟 李洪涛 +2 位作者 孙国运 陈涛 刘义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7-668,共2页
笔者搜集我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经CT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结合文献资料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囊肿 鼻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23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新彬 吴文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23例诊断为宫颈妊娠并行子宫动脉造影术及化疗栓塞术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全过程中进行精细临床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介绍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23例诊断为宫颈妊娠并行子宫动脉造影术及化疗栓塞术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全过程中进行精细临床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介绍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和优越性,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以更好地配合手术;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症状。结果22例患者介入术后1个月复查血β-HCG降至正常,B超检查子宫颈恢复正常大小,1例原发性宫颈妊娠而后继发绒毛膜癌,介入治疗后2个月行子宫全切术,术后1周复查β-HCG降至正常。未发生与治疗及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把组织出血控制在最小范围,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螺旋CT三维成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向阳 韩萍 +5 位作者 冯敢生 史河水 田志梁 刘永华 刘刚 代文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技术 ,对 16侧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及 40侧正常耳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表面成像。结果 :16侧患耳畸形为 :外耳道骨性闭...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技术 ,对 16侧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及 40侧正常耳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表面成像。结果 :16侧患耳畸形为 :外耳道骨性闭锁 ,鼓室狭小 ,听小骨发育不良 ,面神经管异常等。小视野密集重建清晰显示了细微结构 ,多平面重建提供多方位信息 ,三维表面成像立体直观地显示形态结构。结论 :螺旋高分辨CT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有利于外、中、内耳正常结构的显示和先天畸形的诊断 ,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畸形 正常颞骨 螺旋CT三维成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多分支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向阳 熊枝繁 +2 位作者 赵志辉 黄德珍 刘祥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多分支窦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复杂性多分支瘘管患者进行CT瘘管造影检查,对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MPR/CPR)及三维表面重建(3D-SSD)处理。结果:CT瘘管造影及其后处理... 目的:探讨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多分支窦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复杂性多分支瘘管患者进行CT瘘管造影检查,对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MPR/CPR)及三维表面重建(3D-SSD)处理。结果:CT瘘管造影及其后处理影像清晰显示了复杂多分支瘘管系统。2例复杂性多分支瘘管患者经CT瘘管造影分别发现为邻近骶髂关节的病变和盆腔内畸胎瘤所致,另有1例显示了复杂性多分支瘘管病变累及骶尾椎,对比剂进入骶管。CT瘘管造影所见与手术一致。结论:CT瘘管造影有利于复杂性多分支瘘管系统的显示及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向阳 熊枝繁 +3 位作者 曹仕琼 黄德珍 刘祥 吴燕茹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腹腔内弥漫性病变,CT表现为粘液样腹水伴有分隔,囊性包块,肝脾表面扇形压迹,肠管受压移... 目的:探讨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腹腔内弥漫性病变,CT表现为粘液样腹水伴有分隔,囊性包块,肝脾表面扇形压迹,肠管受压移位,腹膜外囊性包块。显微镜下可见大粘液池伴血管充血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粘液中有腺上皮细胞。结论:CT能反映腹膜假粘液瘤的病理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直背综合征X线诊断的商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向阳 胡小平 +3 位作者 欧阳伟 龚劲松 童建军 刘祥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结合文献,探讨老年直背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并与100例老年健康者和12例年轻的直背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较年轻的直...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结合文献,探讨老年直背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并与100例老年健康者和12例年轻的直背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较年轻的直背综合征者轻;②X线胸片上,正常老年的胸腔前后径与横径之比为0.48,年轻的直背综合征患者该值为0.31,而老年直背综合征者为0.37。结论: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可因肺气肿而减轻,在X线平片上胸腔前后径与胸腔横径的比值小于0.4即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直背综合征 X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四斌 周文辉 +1 位作者 胡久益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3例共46侧关节盘行斜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T2WI及T2*WI扫描,分析关节盘在开口位和闭口位上的位置变化和关节盘的形态等。结果:46侧关节盘中有17侧(17/46)正常;可复性关节盘...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3例共46侧关节盘行斜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T2WI及T2*WI扫描,分析关节盘在开口位和闭口位上的位置变化和关节盘的形态等。结果:46侧关节盘中有17侧(17/46)正常;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11侧(11/46),主要MRI表现为闭口位时关节盘在髁状突前方,关节结节前下方,开口位时,关节盘回到关节窝正常位置,关节盘可变形伸长,后带膨大,信号基本正常;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15侧(15/46),主要MRI表现为在闭口位和开口位时关节盘位置均位于髁突前方,关节结节前下方,不回到关节窝内,关节盘形态严重变形,出现圆形、折叠型、伸长型等,关节盘信号基本正常;关节盘内侧移位2侧(2/46),外侧移位1侧(1/46),这两种类型主要MRI表现为关节盘变形,呈低信号改变。结论:MRI可以清楚显示关节盘的位置、结构及盘突关系,对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改良造影剂注射方法的效果
16
作者 张杏蓉 邱菊芳 谢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造影剂注射方法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71例患者(共340条下肢)按时间段分为改良组(170条下肢)和对照组(170条下肢),改良组在踝部上方5 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的大隐静脉,采用遥控式高压注射... 目的探讨改良造影剂注射方法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71例患者(共340条下肢)按时间段分为改良组(170条下肢)和对照组(170条下肢),改良组在踝部上方5 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的大隐静脉,采用遥控式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对照组向心穿刺拇趾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浅静脉远端,徒手注射对比剂。并对两组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的疼痛感觉、推注造影剂过程中血管渗漏率、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推注造影剂过程中血管渗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时采用逆心穿刺大隐静脉后连接遥控式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血管渗漏率,节约医疗成本,并可降低护理风险和减少护士受X线直接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心穿刺 大隐静脉 遥控式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 顺行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输尿管囊肿并囊内结石一例
17
作者 李莹 徐向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5,共1页
关键词 双侧输尿管囊肿 囊内结石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先天性疾病 发育不良 泌尿系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一例
18
作者 杨朝湘 饶绘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2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乳头状上皮性肿瘤 囊性 实性 胰腺 左上腹痛 CA-199 占位性病变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病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颈部完全型腮裂瘘管一例
19
作者 徐向阳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4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腮裂瘘管 完全型 颈部 成人 鳃源性囊肿 婴幼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技术检测透明质酸钠对钆喷酸葡胺角膜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根国 毛晓春 +4 位作者 李贵刚 陈辉 樊建中 张少维 杜龙庭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1-804,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及其造影剂,探讨加入增黏剂透明质酸钠对钆喷酸葡胺(Gd-DTPA)角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只兔,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分别点用质量分数23.45%Gd-DTPA滴眼液为Gd-DTPA组、23.4...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及其造影剂,探讨加入增黏剂透明质酸钠对钆喷酸葡胺(Gd-DTPA)角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只兔,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分别点用质量分数23.45%Gd-DTPA滴眼液为Gd-DTPA组、23.45%Gd-DTPA+质量分数0.2%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为透明质酸钠组,每5 min点眼1次,每次50μL,共6次。左眼为正常对照眼,不做任何处理。此后进行MRI连续扫描,观察用药前后兔眼结膜囊、前房、后房及玻璃体内示踪剂的信号变化。结果正常兔眼前房MRI平扫呈均匀低信号。Gd-DTPA组结膜囊信号在用药40 min消失,透明质酸钠组结膜囊内Gd-DTPA信号在用药后60 min消失。与Gd-DTPA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结膜囊内和前房示踪剂信号增强明显,60 min时Gd-DTPA组前房信号增强率为19.63%,透明质酸钠组为53.42%。2组兔点眼后后房及玻璃体信号强度均无变化。结论透明质酸钠可提高与Gd-DTPA性质类似药物的角膜通透性,MRI能够在活体内动态、实时地检测滴眼液的角膜渗透性,是对传统药物代谢检测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透明质酸钠 角膜 钆喷酸葡胺 示踪剂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