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耳念珠菌定植的分离鉴定及防控策略
1
作者 徐丹 熊键 胡志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2-608,共7页
目的 调查某院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耳念珠菌定植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价该病区感染防控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2024年3月某院康复医学科病房收治1例双下肢截瘫患者,导尿管和尿培养均检出耳念珠菌,立即对该患者单间隔离,暂停所在病区患者转入及... 目的 调查某院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耳念珠菌定植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价该病区感染防控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2024年3月某院康复医学科病房收治1例双下肢截瘫患者,导尿管和尿培养均检出耳念珠菌,立即对该患者单间隔离,暂停所在病区患者转入及转出,并对病房环境及进出病房的陪护家属、医生、护士和该病区同一时间住院的患者采样进行真菌培养,使用质谱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和聚类分析。对患者采取接触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使用含有效氯1 000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2%氯己定去定植,以及对患者接触的物品采取终末消毒等防控措施。出院后继续执行上述防控措施并定期复查患者耳念珠菌定植情况。结果 从患者尿、导尿管、腹股沟拭子、肛周拭子和床架边缘拭子分离5株耳念珠菌。蛋白质谱聚类分析显示,5株耳念珠菌为同一来源。此分离株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耐药,对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病区其他人员手部、腋窝和腹股沟处皮肤拭子均未分离出耳念珠菌。经去定植及环境消毒等措施后,第2轮复查采样培养均无耳念珠菌生长。结论 非重症监护病房需根据入院患者特点,从转入初筛、接触预防、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消除定植、环境消毒及社区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积极采取主动防控措施。手卫生、接触隔离和终末消毒是阻断耳念珠菌传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定植 泌尿道 医院感染 主动筛查 去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2
作者 孔曼 陈娟 +4 位作者 周洁 朱文德 万丽敏 熊宇芳 李子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调控机制有关。方法给予乳鼠心肌细胞高低两种浓度(500、100μmol/L)和不同时间(0、4、8、12、24h)过氧化氢(H2O2)刺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调控机制有关。方法给予乳鼠心肌细胞高低两种浓度(500、100μmol/L)和不同时间(0、4、8、12、24h)过氧化氢(H2O2)刺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S标志蛋白p-PERK和CHOP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采用ERS抑制剂化学伴侣PBA(4-phenylbutyric acid)抑制心肌细胞ERS,Western blot检测p-JNK、p-PERK和CHOP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12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①低浓度H2O2可显著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高浓度H2O2则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坏死;100μmol/L H2O2刺激心肌细胞8h时其凋亡率最高。②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时ERS标志蛋白p-PERK和CHOP表达显著增高。③ERS抑制剂PBA预处理心肌细胞,可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p-PERK、CHOP表达及Caspase-3、Caspase-12活性的上调,与单纯H2O2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浓度H2O2可通过促发ERS整合调控机制介导心肌细胞凋亡。这一结果将从ERS整合调控细胞应激的角度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神经元特异性人apoE4(1-272)真核表达质粒及鉴定
3
作者 李子希 卢颖洁 +2 位作者 刘晓峰 冯曾义 陈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构建神经元特异性人apoE4(1-272)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细胞)验证其表达,为后续利用该质粒构建转基因小鼠,并探讨其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实验室已有的人apoE4质... 目的构建神经元特异性人apoE4(1-272)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细胞)验证其表达,为后续利用该质粒构建转基因小鼠,并探讨其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实验室已有的人apoE4质粒为基础,利用Gateway技术设计引物,将人apoE4(1-272)片段克隆至pRP.EX3d载体上,并将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SYN1插入至人apoE4(1-272)片段之前,再借助IRES元件连接EGFP报告基因,构建pRP.EX3d-SYN1-apoE4(1-272)-IRES/EGFP重组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质粒转染至N2a细胞,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poE4(1-27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神经元特异性表达人apoE4(1-272)的真核表达质粒,经测序鉴定各核心元件序列均正确无误,与预期结果相一致,且经转染N2a细胞观察到新构建质粒可顺利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poE表达及分子量均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神经元特异性人apoE4(1-272)片段的表达质粒,并初步鉴定了其表达功能,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4(1-272) 神经元特异性表达 GATEWAY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分析戊型肝炎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媚娜 何伟 +3 位作者 肖卫红 熊银 饶亚华 胡志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3-820,共8页
目的研究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 2前后,HepG 2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为初步探索HEV在宿主细胞内感染机制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HEV感染组HepG 2细胞和对照组HepG 2细胞的RNA进行高通量测序(RNA-... 目的研究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 2前后,HepG 2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为初步探索HEV在宿主细胞内感染机制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HEV感染组HepG 2细胞和对照组HepG 2细胞的RNA进行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以基因表达差异倍数在2倍及以上为标准,从感染组与对照组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32个,其中,感染组相比于对照组,上调表达基因127个,下调表达基因5个。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注释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病毒防御反应、固有免疫应答、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负调控及干扰素应答等过程;主要行使RNA结合、蛋白结合、调节解旋酶活性、NAD+ADP-核糖基转移酶的活性等分子功能。利用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甲型流感、单纯疱疹感染、麻疹、C型肝炎、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病毒致癌、乙型肝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胞质DNA传感通路、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凋亡等通路。结论通过功能及通路筛选,发现DDX58、STAT1、CXCL8、STAT2、TLR3、CXCL10、EIF2AK2、IRF9和IFIH1等基因可能在HEV感染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V HepG 2细胞 RNA-Seq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