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湜 王红祥 +2 位作者 毛红 肖娟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采用RT PCR方法及流式细胞术 ,对 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患者组 )、18例完全缓解白血病细胞 (缓解组 )和 2 1... 为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采用RT PCR方法及流式细胞术 ,对 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患者组 )、18例完全缓解白血病细胞 (缓解组 )和 2 1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对照组 )表面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①患者组和缓解组TRAIL、DR4和DR5表达高 ,而DcR1和DcR2表达低。②缓解组DR5的表达高于患者组。③患者组和缓解组DR5的表达均高于DR4。④患者组AML不同亚型表达TRAIL及其受体相似。结论 :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R5在TRAIL介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重组腺病毒载体产生及操作的新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胡中波 仲照东 +3 位作者 张友山 彭程 卢运萍 邹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1,415,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产生腺病毒的实验方法。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装在穿梭质粒 ,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载体一起电穿孔转染大肠杆菌 ,使之同源重组 ,产生病毒基因组质粒。后Pac酶切 ,脂质体介导转入 2 93细胞以包...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产生腺病毒的实验方法。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装在穿梭质粒 ,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载体一起电穿孔转染大肠杆菌 ,使之同源重组 ,产生病毒基因组质粒。后Pac酶切 ,脂质体介导转入 2 93细胞以包装出病毒。扩增后收获病毒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 ,空斑试验测滴度。结果  5 2个大肠杆菌克隆 ,其中有 1个发生同源重组 ,产生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GFP ,转染 2 93细胞 ,荧光显微镜下产生绿色荧光。病毒纯化后达 10 11pfu/ml。 结论 大肠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的方法可以高效、简便、快捷地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同源重组 腺病毒载体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在鼠脑组织中的选择性分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华芳 胡豫 +4 位作者 孙望强 谢长生 魏文宁 周薇 方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制备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纳米微粒(以下简称PLA纳粒),研究该载体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对鼠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纳米沉积法制备空白及经聚山梨醇80(T-80)表面修饰的PLA纳粒,透射电镜观测其微观形貌、粒径,zeta电位... 制备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纳米微粒(以下简称PLA纳粒),研究该载体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对鼠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纳米沉积法制备空白及经聚山梨醇80(T-80)表面修饰的PLA纳粒,透射电镜观测其微观形貌、粒径,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粒度分布范围和zeta电位值;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PLA纳粒能否进入小鼠脑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中纳粒的分布区域。所制PLA纳粒为规整、均匀的球形颗粒, 其等效粒径为162.1nm, 多分散系数为0.108;T-80修饰的PLA纳粒能特异性地分布于小鼠脑组织,电镜结果显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有纳粒的聚集,神经元间隙也有少量分布。结论:表面修饰的PLA纳粒能较特异性地被鼠脑血管内皮细胞摄取,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该载体可望成为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优良给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微粒 载体 脑组织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小鼠Th1/Th2细胞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璟 廖玉华 +3 位作者 汪朝晖 刘仲平 董继华 王金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deninenucleotidetranslocator,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小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脾淋巴细胞中Th细胞亚...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deninenucleotidetranslocator,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小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脾淋巴细胞中Th细胞亚群分布,ELISA法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IFN γ、IL 4、IL 2、IL 6、TNF α的表达及其抗ANT自身抗体的产生。以不含肽的免疫液免疫小鼠为对照组。结果:DCM组小鼠Th1及Th2细胞亚群较对照组均有增多,以Th2更为显著,且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 1) ;IL 4、IL 6和TNF α表达明显增高,而IFN γ和IL 2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 0 1) ;抗ANT自身抗体均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结论:ANT合成肽诱导扩张型心肌病时Th细胞均被激活,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该病发病机理中起着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Th1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细胞因子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G_2/M周期停滞及其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智超 大西一功 +3 位作者 游泳 罗建明 邹萍 大野龙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2,615,共4页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特点及其机理。方法 将三氧化二砷与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作用后 ,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及活性 ,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 ;同时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药...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特点及其机理。方法 将三氧化二砷与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作用后 ,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及活性 ,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 ;同时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三氧化二砷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②三氧化二砷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较弱 ,但可明显诱导K562细胞在G2 /M期停滞 ,此效应也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③三氧化二砷作用后 ,细胞周期抑制基因p57表达明显上调 ,而细胞周期促进基因cyclinB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 三氧化二砷能有效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其机理主要为诱导细胞G2 /M期周期停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诱导 慢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周期 p5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FasL通路阻抑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中波 邹萍 +2 位作者 李爱香 王良利 刘凌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16-621,共6页
许多白血病和实体瘤细胞通过高表达Fas配体 (FasL)而发生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观察腺病毒载体向肿瘤细胞导入小鼠可溶性Fas(sFas)基因后能否阻抑肿瘤细胞通过FasL发生肿瘤免疫逃逸作用 ,采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 ,利用大肠杆菌内质粒... 许多白血病和实体瘤细胞通过高表达Fas配体 (FasL)而发生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观察腺病毒载体向肿瘤细胞导入小鼠可溶性Fas(sFas)基因后能否阻抑肿瘤细胞通过FasL发生肿瘤免疫逃逸作用 ,采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 ,利用大肠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构建携带小鼠sFas基因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扩增纯化后利用空斑试验测定滴度 ,Western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然后 ,分别感染肿瘤细胞 EL4细胞 ,用氚胸腺嘧啶核苷 ( 3 H thymidine,3 H TdR)掺入法检测其诱导靶细胞YAC 1的凋亡率。结果表明 ,获得了重组成功的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AdsFas和AdEGFP ,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其滴度达到 10 11pfu/ml,Westernblot分析证实前者能够高效表达出sFas蛋白。转染肿瘤细胞EL4细胞之后与YAC 1细胞混合培养 ,导入sFas组的YAC 1凋亡率在效靶比 (E∶T)为 3∶1,10∶1和 30∶1时分别为 6 %、7%和 9% ,与对照组 (分别为 2 8%、37%和4 5 % )相比明显下降 ,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导入EGFP组YAC 1凋亡率 (分别为 30 %、36 %和 4 8% )与对照组相似 ,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腺病毒介导sFas的导入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EL4诱导Fas+细胞 YAC 1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配体 重组腺病毒 肿瘤 免疫逃逸 白血病 FASL 基因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流病房病人的心理障碍调查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14
7
作者 骆秋芳 高芳 高磊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层流病房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轻其心理障碍.方法随机选择60例层流病房病人为层流组,另选60例普通血液病房病人为普通组,比较两组心理障碍发生率,分析层流组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在存在心理... 目的探讨层流病房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轻其心理障碍.方法随机选择60例层流病房病人为层流组,另选60例普通血液病房病人为普通组,比较两组心理障碍发生率,分析层流组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在存在心理障碍的50例层流组病人中抽取4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解释,比较两组心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层流组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χ2=30.86,P<0.01);影响其心理的因素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治疗的信心强弱、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实施干预后第16天,干预组心理障碍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层流病房病人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层流病房 心理疗法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焰 魏文宁 +1 位作者 杨锐 宋善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2-414,共3页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纤维蛋白原 (Fbg)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用蕲蛇酶水解 Fbg,动态观测 96例健康人和 89例 AL 患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结果显示 :AL 组的 Fbg含量和 Fbg分子功能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 (FMPV)较正常组明...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纤维蛋白原 (Fbg)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用蕲蛇酶水解 Fbg,动态观测 96例健康人和 89例 AL 患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结果显示 :AL 组的 Fbg含量和 Fbg分子功能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 (FMPV)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较 APL 不伴 DIC组的 FMPV、Fbg明显减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提示 :Fbg功能的检测对 AL,尤其是 APL 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水平与IL-6和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
9
作者 洪梅 柯琴梅 +3 位作者 魏文宁 胡豫 杨锐 杨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下循环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脂蛋白 (a) [LP (a) ]水平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分析试剂盒检测 6 2例冠心病患者和 5 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 6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LP (a) ,并对心电...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下循环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脂蛋白 (a) [LP (a) ]水平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分析试剂盒检测 6 2例冠心病患者和 5 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 6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LP (a) ,并对心电图 (EKG)ST段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IL 6和血清LP (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ST段异常组和ST段正常组血浆IL 6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1) ;ST段异常组血清LP (a)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ST段正常组血清LP (a)水平有所增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ST段异常组血浆IL 6和血清LP (a)水平均显著高于ST段正常组 (P <0 0 5 ,P <0 0 1)。冠心病患者血浆IL 6和血清LP (a)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循环中IL 6和LP (a)水平显著升高 ,高水平IL 6和LP (a)可能反映血管和心肌损伤的发生 ,LP (a)的增加可能与IL 6刺激肝脏合成LP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电图 ST段 白细胞介素-6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胞白血病细胞表面糖蛋白三聚体的免疫电镜检测
10
作者 刘新月 胡闲石 +1 位作者 刘军 阮幼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0-722,共3页
目的 为毛细胞白血病 (hairycellleukemia,HCL)的诊断提供新方法。 方法 采用对毛细胞白血病有高度特异性的单抗B ly 7(CD10 3)对 5例患者毛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三聚体 (trimericglycoprotein ,TGP)进行免疫电镜研究。 结果  4例HCL患... 目的 为毛细胞白血病 (hairycellleukemia,HCL)的诊断提供新方法。 方法 采用对毛细胞白血病有高度特异性的单抗B ly 7(CD10 3)对 5例患者毛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三聚体 (trimericglycoprotein ,TGP)进行免疫电镜研究。 结果  4例HCL患者毛细胞表达TGP ,镜下显示细胞胞质突起呈现出清晰的黑色边缘 ,与邻近染色阴性的细胞形成明显区别。而 1例伴绒毛淋巴细胞的脾淋巴瘤 (spleniclymphomawithvillouslymphocytes,SLVL)和 6例B淋巴细胞慢性白血病 (B 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 ,B CLL)均显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白血病 单克隆抗体 B-ly-7(CD103) 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标记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芳 彭孝廉 +1 位作者 邹萍 向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标记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初治急性白血病( AL)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免疫标记的检测开展了电镜髓过氧化物酶 ( MPO)、血小板过氧化物酶 ( PPO)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 发现... 目的 探讨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标记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初治急性白血病( AL)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免疫标记的检测开展了电镜髓过氧化物酶 ( MPO)、血小板过氧化物酶 ( PPO)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 发现有 2例细胞学分别诊断为 L1 及 L2 的病例被重新诊断为轻微分化型急性髓系白血病 ( M0 ) ,1例疑诊为急性原巨核细胞白血病的病例通过电镜 PPO阳性得到确诊。结论 白血病细胞免疫标记的检测及电镜细胞化学对急性白血病分类中髓系特征的判断具有敏感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电镜细胞化学 免疫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因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2
作者 方峻 魏文宁 +1 位作者 刘仲萍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9-582,共4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人组织因子 (TF)并研究其在稳定转染的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人TF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TFcDNA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其导入人卵巢癌细胞系A2 780内 ,采用G4 18筛选稳定表达的转染细胞 ... 本研究旨在克隆人组织因子 (TF)并研究其在稳定转染的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人TF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TFcDNA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其导入人卵巢癌细胞系A2 780内 ,采用G4 18筛选稳定表达的转染细胞 ,用流式细胞术和RT PCR进行TF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 :①构建产物经基因测序证实为 pcDNA3 TFcDNA重组体 ;②稳定转染的A2 780细胞内TFmRNA水平显著增高 ,转染细胞为3.91± 0 .2 8,未转染细胞为 0 .97± 0 .2 3(P <0 .0 1) ;③转染细胞表面TF表达显著增高 ,转染细胞为 ( 4 8.5 6±9 5 3) % ,未转染细胞为 ( 2 .73± 1.15 ) % (P <0 .0 1)。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TF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高效表达TF的人卵巢癌细胞系A2 780 /TF ,为研究TF在肿瘤高凝状态、肿瘤生长与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探索抑癌基因治疗新途径建立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 基因表达 真核表达载体 卵巢癌细胞 TF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凝血因子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方峻 夏凌辉 +1 位作者 魏文宁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30-732,共3页
本研究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 (FⅦ )水平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选取 3 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 ,采用一期凝血法分别检测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 1月后血浆凝血因子Ⅶ水平∶因子Ⅶ活性 (FⅦ∶C) ;采用重... 本研究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 (FⅦ )水平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选取 3 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 ,采用一期凝血法分别检测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 1月后血浆凝血因子Ⅶ水平∶因子Ⅶ活性 (FⅦ∶C) ;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一期凝血法检测活化因子Ⅶ (FⅦa)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因子Ⅶ抗原 (FⅦAg)。结果显示 :①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FⅦa、FⅦ∶C和FⅦAg水平分别为 4 .0 0± 0 .86μg/L、( 14 8.5± 4 0 .4 ) %和 ( 99.8± 2 1.1) % ,健康对照则分别为 2 .77± 1.0 2 μg/L、( 113 .1± 3 3 .0 ) %和 ( 73 .7± 18.3 ) % ,尿毒症患者的FⅦa ,FⅦ∶C ,FⅦAg水平与健康对照比较显著增高 (P 值均 <0 .0 5 ) ;②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FⅦa,FⅦ∶C和FⅦAg水平分别为 5 .5 6± 1.4 5 μg/L、( 2 0 0 .8± 68.7) %和 ( 12 4 .1± 19.3 ) % ,与血液透析前相比较 ,FⅦa,FⅦ∶C和FⅦAg水平均显著增高 ( P值均 <0 .0 5 ) ;③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FⅦAg ,FⅦ∶C及FⅦa水平与血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3 7,P <0 .0 5 ;r =0 .4 0 ,P <0 .0 5 ;r =0 .2 8,P <0 .0 5 ) ;与血肌酐水平亦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14 ,P <0 .0 5 ;r =0 .2 3 ,P <0 .0 5 ;r =0 .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 尿毒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荣 杜欣 +1 位作者 陈波斌 邹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在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对脐血干 /祖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CF、Flk2 /Flt3配体 (FL)、TPO、IL 6及IL 6受体的可溶性形式 (sIL 6R)进行不同组合扩增脐血CD3 4 + 细胞。结果 ①SCF +FL + / -TPO组合能有... 目的 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在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对脐血干 /祖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CF、Flk2 /Flt3配体 (FL)、TPO、IL 6及IL 6受体的可溶性形式 (sIL 6R)进行不同组合扩增脐血CD3 4 + 细胞。结果 ①SCF +FL + / -TPO组合能有效快速扩增脐血CD3 4 + 、CD3 4 + Thy 1+ 、CD3 4 + CD3 3 + 及长期培养启始细胞 (LTC IC) ;②该组合同时加入IL 6及sIL 6R后 ,脐血干 /祖细胞显著增殖 ;单独加入IL 6(不含sIL 6R )时 ,早期CD3 4 + 细胞和LTC IC含量无明显增加 ,而且CFU Mix、BFU E的扩增不如CFU GM明显 ;③通过细胞凋亡早期膜变化标记FITC An nexin Ⅴ检测细胞凋亡率 ,加入Flt3L和 /或IL 6+sIL 6R后Annexin Ⅴ阳性细胞由 15 2 %~ 19 1%降至 2 8%~ 3 5%。结论 在SCF +TPO +Flt3L +IL 6+sIL 6R组合的无基质、无血清悬浮体系中 ,脐血既能产生大量定向祖细胞 ,又能保持一定数量的早期造血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脐血 CD34^+细胞 体外扩增 白细胞介素6 IL-6受体 可溶性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在人肺癌细胞中的表达
15
作者 张敏 邹萍 +2 位作者 白明 金阳 陶晓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PPAR γ在肺癌和非癌肺组织中均有表达 ,且肺癌组织的吸光度值较非癌肺组织为高 ;各型肺癌中PPAR γ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小细胞肺癌、鳞癌、大细胞肺癌、腺癌 ;PPAR γ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术后TNM分期有关 ,而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PAR γ在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分子反应性的观察
16
作者 张缨 付恒泰 +1 位作者 杨焰 陈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 了解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分子反应性在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患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反应分析法检测 4 0例RVO患者和 4 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反... 目的 了解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分子反应性在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患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反应分析法检测 4 0例RVO患者和 4 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反应速率 (FMPV)及FMPV与凝固性纤维蛋白原的比值。结果 发现RVO患者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发病机理 纤维蛋白原 浓度 分子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17
作者 宋善俊 王林林 魏文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为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刺激下组织因子 (TF)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膜表面TF蛋白的表达 ,用RT PCR方法检测TFmRNA的表达和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HUVEC核蛋白中核因子κB(NF κB)。... 为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刺激下组织因子 (TF)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膜表面TF蛋白的表达 ,用RT PCR方法检测TFmRNA的表达和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HUVEC核蛋白中核因子κB(NF κB)。结果发现 ,TNF α能刺激HUVEC细胞膜表面TF表达增加 ,其增加与TFmRNA合成增加具有高度一致性 ,且TF表达的增高滞后于mRNA升高数小时之后 ;TF表达增加的同时伴有核蛋白 (κB)显著的活化。结论 :TNF α刺激HUVEC后 ,迅速活化NF κB ,启动TF的转录 ,TFmRNA表达增加 ,TF蛋白合成增加 ,导致TF在HUVEC膜表面表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流式细胞术 凝血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