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a]芘作用下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莫传伟 徐谦 +1 位作者 邬堂春 陈群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5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P不同浓度( 0 ,1 2 5 ,2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P不同浓度( 0 ,1 2 5 ,2 5 ,5 0 ,10 μmol/L)作用6h体外人类肺腺癌A5 49细胞HSP70的表达、细胞凋亡和染色体的损伤。结果:0~10 μmol/L剂量范围内的BaP作用6h时,肺腺癌细胞HSP70的表达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细胞凋亡率由7 15±0 0 7%升高到17 3 6±0 2 2 % ,与对照组相比,染毒浓度为5~10 μmol/L时,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微核率由5 77±0 13 %升高到2 1 90±0 89%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短时间作用BaP的细胞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细胞凋亡主要在高浓度的BaP诱导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肺腺癌细胞A549 热休克蛋白70 染色体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老年人和老年脑梗死患者热休克蛋白70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金醒昉 何燕 +2 位作者 杨莉 邓志军 邬堂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测定健康中老年人及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随年龄而变化的规律和Hsp70变化程度、规律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2例年龄在40~79岁的健康中老年人(健康组)和92例... 目的测定健康中老年人及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随年龄而变化的规律和Hsp70变化程度、规律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2例年龄在40~79岁的健康中老年人(健康组)和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轻型脑梗死组30例、中型脑梗死组31例和重型脑梗死组31例),Westerm blot法检测健康组及脑梗死患者起病后第1、15和30天Hsp70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1)健康组Hsp70水平呈现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趋势,与年龄的增长呈负相关(r=-4.06,P<0.01)。Hsp70的表达与性别不相关(r=-14.45,P=0.36)。(2)轻、中、重型脑梗死组在起病后第1天Hsp70水平达最高峰,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P<0.01);轻型脑梗死组Hsp70水平在第1、15天较重型脑梗死组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3.P<0.01;r=-0.54.P<0.01);随病程延长,Hsp70表达逐渐下降,轻型脑梗死组下降幅度较大(P<0.01);起病后第30天,重型脑梗死组Hsp70水平高于轻型脑梗死组(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健康中老年人Hsp70水平与年龄及年龄增长相关;Hsp70水平动态变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热休克蛋白质70 淋巴细胞 健康状况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磷酸腺苷琼脂糖亲和层析法纯化HSP70多肽复合物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杪 黄畦 +4 位作者 王瑞波 谭皓 柯磊 肖成峰 邬堂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5-247,共3页
采用二磷酸腺苷 (ADP)琼脂糖亲和层析的方法 ,从小鼠肝脏或肿瘤组织中纯化热休克蛋白 (HSP) 70多肽复合物。用 Western blot和硝酸银染色对所纯化的蛋白质进行鉴定 ,表明纯化的蛋白质为均一的 HSP70。为了证实纯化的 HSP70是否为 HSP70... 采用二磷酸腺苷 (ADP)琼脂糖亲和层析的方法 ,从小鼠肝脏或肿瘤组织中纯化热休克蛋白 (HSP) 70多肽复合物。用 Western blot和硝酸银染色对所纯化的蛋白质进行鉴定 ,表明纯化的蛋白质为均一的 HSP70。为了证实纯化的 HSP70是否为 HSP70多肽复合物 ,将此纯化物与 10 mmol/ L ATP,3mm ol/ L Mg Cl2 ,0 .5 mmol/ L Ca Cl2 孵育后 ,用centricon 10滤过并收集小分子片段 ,经反向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发现在 2 15 nm和 2 2 0 nm有很多吸收峰 ,证明此 HSP70为 HSP70多肽复合物。一般情况下 ,采用 ADP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 1g组织可以获得 12 0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腺苷琼脂糖 亲和层析法 纯化 HSP70多肽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预热及其联合作用对人胚肺细胞HSP70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雅娟 陈胜 +3 位作者 肖成峰 王瑞波 邬堂春 贺涵贞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用 Western blot方法探讨苯并 (a)芘、预热及其联合作用对人胚肺 (HEL)二倍体细胞热应激蛋白 70(HSP70 )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 S9活化的 HEL 细胞 ,在不同剂量的 Ba P处理后 ,可轻度诱导 HSP70的表达 ;经 S9活化的 Ba P作用 HEL 细... 用 Western blot方法探讨苯并 (a)芘、预热及其联合作用对人胚肺 (HEL)二倍体细胞热应激蛋白 70(HSP70 )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 S9活化的 HEL 细胞 ,在不同剂量的 Ba P处理后 ,可轻度诱导 HSP70的表达 ;经 S9活化的 Ba P作用 HEL 细胞 3h,HSP70表达抑制 ,呈剂量 -反应关系 ,在较高浓度染毒时抑制作用表现明显 (P<0 .0 5 ) ;预热应激的 HEL 细胞 HSP70表达增加 ,但 Ba P染毒 3h后 HSP70表达并不规律 ,具体表现为低剂量 (10~ 5 0 ) μmol/ L诱导 ,而高剂量 (5 0~ 2 0 0 ) μmol/ L 呈抑制趋势。结果提示 ,体外未经代谢活化的 Ba P可以作为应激原诱导热休克反应 ;HSP70表达降低可能是 Ba P代谢活化产物作用的结果 ,预热诱导 HSP70表达增加很可能掩盖了低浓度时 Ba P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 苯并(A)芘 热应激蛋白70 人胚肺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对小鼠肺组织细胞色素P450 1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增光 文冠华 +2 位作者 高雅娟 杨晓波 邬堂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作用下小鼠肺组织细胞色素P4501A(CYP1A)的表达和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56只,随机分为2组(28只/组),BaP染毒组(4个亚组,7只/亚组),分别以0、0.32、1.58、7.89mg/kg体重腹腔注射BaP,每周染毒4d...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作用下小鼠肺组织细胞色素P4501A(CYP1A)的表达和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56只,随机分为2组(28只/组),BaP染毒组(4个亚组,7只/亚组),分别以0、0.32、1.58、7.89mg/kg体重腹腔注射BaP,每周染毒4d,持续7周;预热染毒组(4个亚组,7只/亚组),每次实验前39℃,预热2h,再用染毒组相同的剂量和时间至染毒结束。其中0mg/kg体重BaP为植物油溶剂;采用West 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CYP1A表达水平,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0.32mg/kg体重BaP染毒时,小鼠肺组织CYP1A表达增加,BaP剂量继续增加,CYP1A表达反而降低;预热应激组CYP1A表达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比相同剂量的BaP染毒组表达水平高;BaP染毒后小鼠肺组织有炎性增生的表现。结论低剂量BaP染毒诱导小鼠肺组织CYP1A表达增加,高剂量BaP染毒则抑制CYP1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细胞色素P450 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人群中CD14单核细胞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蓉 程龙献 +1 位作者 何美安 邬堂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CD14基因启动子区C(-260)→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21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30例正常人(对照组)CD14基因C(-260)→T多态性。结果CC... 目的探讨中国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CD14基因启动子区C(-260)→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21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30例正常人(对照组)CD14基因C(-260)→T多态性。结果CC型、TC型及TT型频率在冠心病组中分别为22%、26%、52%,对照组分别为51%、17%、31%,冠心病组TT型明显高于对照组(52%vs31%)。T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5%和49%。所有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CD14基因C(-260)→T点突变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CD14基因启动子区突变纯合子可能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多态现象(遗传学) 聚舍酶链反应 单核细胞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蛋白60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
作者 袁明纯 丁甫月 +3 位作者 陈胜 肖成峰 李建新 邬堂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热应激蛋白 6 0 (HSP 6 0 )水平 ,探讨HSP 6 0在ITP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Westernblot法检测了 2 9例ITP患儿和 30名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6 0水平。结果 对照组 30名儿童...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热应激蛋白 6 0 (HSP 6 0 )水平 ,探讨HSP 6 0在ITP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Westernblot法检测了 2 9例ITP患儿和 30名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6 0水平。结果 对照组 30名儿童均检测出HSP 6 0 ,而 2 9名ITP患儿中仅有 1人检测到HSP 6 0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HSP 6 0与ITP的发生可能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热应激蛋白60 自身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细胞HSP70蛋白多态性双向电泳-Western blot分析
8
作者 周舫 张巧 +4 位作者 姚武 李志远 何美安 邬堂春 吴逸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9-620,共2页
目的:将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用于HSP70蛋白多态性分析。方法:分离5名志愿者淋巴细胞中的蛋白质组成分,使用2种蛋白酶抑制剂Leupeptin和PMSF进行处理,进行双向电泳,其中第一次等电聚焦电泳时间延长至24h,电泳完毕,一面胶用... 目的:将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用于HSP70蛋白多态性分析。方法:分离5名志愿者淋巴细胞中的蛋白质组成分,使用2种蛋白酶抑制剂Leupeptin和PMSF进行处理,进行双向电泳,其中第一次等电聚焦电泳时间延长至24h,电泳完毕,一面胶用于银染,另一面胶采用Westernblot方法特异性鉴定其中的HSP70成分。结果:运用2-DE和Westernblot,至少可以检测到5种以上HSP70亚型成员。结论:该方法可将HSP70各亚型充分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热应激蛋白70 蛋白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热应激蛋白抗体与高血压及其新旧标准之间的关系
9
作者 梅韬 谢俊刚 +3 位作者 刘效峰 程鹏飞 肖成峰 邬堂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7-609,共3页
应用改进的酶联免疫反应技术测定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抗体的滴度 ,探讨血浆热应激蛋白 (HSP) 6 0、 70、 90 α和 90 β抗体与高血压及新旧标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随机 180名人群中以 18.6 7/ 12 .0 0 k Pa为标准 ,高血压组血浆HSP70抗... 应用改进的酶联免疫反应技术测定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抗体的滴度 ,探讨血浆热应激蛋白 (HSP) 6 0、 70、 90 α和 90 β抗体与高血压及新旧标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随机 180名人群中以 18.6 7/ 12 .0 0 k Pa为标准 ,高血压组血浆HSP70抗体 1∶ 10阳性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 ;以 2 1.33/ 12 .6 7k Pa为标准 ,高血压组 4种热应激蛋白抗体阳性比例也轻度升高 ,但无显著意义 (P>0 .0 5 ) ;按年龄分组 ,随年龄的增加 ,高血压比例和 HSP70抗体阳性比例均增加 ,二者呈一定的相关性 (r=0 .92 84)。提示血浆 HSP70抗体的产生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以 18.6 7/ 12 .0 0k Pa为标准 ,更能准确地划分高血压与正常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蛋白抗体 高血压 血浆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