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璨 郭莲军 殷光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牛磺酸 (2 5 0mg·kg-1·d-1)治疗组 ,持续缺血 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 ,脑梗死...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牛磺酸 (2 5 0mg·kg-1·d-1)治疗组 ,持续缺血 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 ,脑梗死体积 ,脑组织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 ,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etase,NOS)含量及表达 ,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的表达。结果 ①牛磺酸可以改善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 ,减少脑梗死体积 ;②可以提高脑组织SOD活性 ,但对MDA水平未见明显影响 ;③对脑组织NOS含量及表达未见明显影响 ;④明显减少ICAM 1阳性血管计数。结论 牛磺酸可通过增强脑组织SOD活性 ,提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 ,以及减少脑缺血引起的ICAM 1表达 ,从而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NOS ICAM-1 SOD MDA 神经保护作 局灶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玉芹 罗加烈 +2 位作者 聂辉 朱凡 李之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本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了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结果显示:(1)92.3%(60/65)的细胞对ATP敏感,有反应的细胞可记录到三种型式的ATP-激活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型(Fasttype,F型)、快速激活缓慢失活型(Int... 本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了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结果显示:(1)92.3%(60/65)的细胞对ATP敏感,有反应的细胞可记录到三种型式的ATP-激活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型(Fasttype,F型)、快速激活缓慢失活型(Intermediate type,I型)和缓慢激活缓慢失活型(Slow type,S型),三种电流均具有浓度依赖性。(2)动力学特征:三种类型的ATP激活电流上升相从10%到90%的时间:F型:33.6±4.5ms;I型:62.2±9.9ms;S型:302.1±62ms。去敏感相从10%到90%的时间:F型:399.4±58.2ms;S型:>500ms。(3)量-效关系:I型的量-效曲线居中间,F型的下移,S型的上移,三种类型电流的量-效曲线的EC50非常接近。(4)ATP受体的激动剂激活三种类型电流的效能顺序为:ATP>2-MeSATP>α,β-MeATP>UTP>ADP,其拮抗剂PPADS、RB-2和Suramin对这三种电流的拮抗作用基本相同。以上结果提示:三种型式的ATP-激活电流可能是由不同亚单位组合的P2X受体亚型所介导,不同的亚型介导的电流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激活电流 离子型ATP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三叉神经节 药理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聂辉 张玉芹 +2 位作者 程剑侠 罗加烈 李之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为探讨大鼠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电生理学特征及意义,本实验在新鲜分离的大鼠三种初级感觉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外加ATP引起的膜电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受检的细胞绝大多数对ATP敏感,外加... 为探讨大鼠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电生理学特征及意义,本实验在新鲜分离的大鼠三种初级感觉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外加ATP引起的膜电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受检的细胞绝大多数对ATP敏感,外加ATP记录到内向电流,在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记录到三种形式的ATP-激活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型(fasttype,F型)、快速激活缓慢失活型(intermediatetype,I型)和缓慢激活缓慢失活型(slowtype,S型),但在结状神经节神经元主要记录到S型电流,三种形式的电流均具有浓度依赖性;(2)三种形式的ATP-激活电流上升相(risingphase,R)从10%至90%的时间(R10-90)有明显差异(P<0.05),去敏感相(desensitizingphase)从10%至90%的时间(D10-90)也有明显差异(P<0.05);(3)三种形式的电流EC50非常接近,I型的量-效曲线居中间,F型的下移,S型的上移;(4)小细胞的ATP-激活电流多表现为F型特征,大细胞多表现为S型特征,而中等大小的细胞多表现为I型特征,结状神经节神经元电流形式与细胞大小没有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躯体和内脏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类型可能与不同的感觉性质有关;不同形式的ATP激活电流可能由ATP受体的不同亚单位组成的各种亚型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激活电流 离子型ATP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初级感觉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5-羟色胺激活电流及其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旺平 李之望 +1 位作者 茹立强 樊友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3-556,共4页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5-羟色胺激活电流(I5-HT)及其特征。在大多数受检细胞(64/87,73.6%)特别是中、小型细胞,外加5-HT可引起一快去敏感的内向电流,此内向电流可被5-HT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2-甲基-5-羟色胺所模...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5-羟色胺激活电流(I5-HT)及其特征。在大多数受检细胞(64/87,73.6%)特别是中、小型细胞,外加5-HT可引起一快去敏感的内向电流,此内向电流可被5-HT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2-甲基-5-羟色胺所模拟,被5-HT3受体拮抗剂ICS 250-930可逆性阻断。I5-HT浓度-反应曲线的阈浓度为3×10-7mol/L,饱和浓度约为3×10-3mol/L,EC50为21.4+2.2μmol/L,Hill系数为0.96。I5-HT的翻转电位在-2.5 mV左右。胞内透析GDP-β-S证明I5-HT不依赖于G蛋白而存在。本研究结果为了解5-HT3受体介导电流及其特征提供了有关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三叉神经节 神经元 5-羟色胺 受体 特异性激动剂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和乙酰胆碱能神经在大鼠肠道内的分布及其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林 茹立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3-666,共4页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和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观察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AChE三种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内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SP、VIP、AChE阳性神经神经元和纤维均...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和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观察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AChE三种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内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SP、VIP、AChE阳性神经神经元和纤维均分布于肠壁各层,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逐渐增多,但从结肠到直肠则逐渐减少;AChE阳性神经元或纤维在肠壁各层最丰富,其中VIP以粘膜层和粘膜下神经丛较丰富,SP以肠肌丛较丰富;三者的分布密度为AChE>VIP>SP。AChE、SP和VIP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在不同肠段的分布密度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可能与不同肠段肠动力调节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乙酰胆碱酯酶 肠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因对急性分离大鼠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英文)
6
作者 李韶 孙长凯 +3 位作者 张健 李爱萍 朴花 李之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大鼠新鲜分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观察咖啡因对GABA-激活电流(IGABA)的调制作用。结果显示:大部分受检细胞(97.4%,113/116)对外加GABA敏感。1-1000μmol/LGABA引起一剂量依赖性、有明显去敏感作用...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大鼠新鲜分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观察咖啡因对GABA-激活电流(IGABA)的调制作用。结果显示:大部分受检细胞(97.4%,113/116)对外加GABA敏感。1-1000μmol/LGABA引起一剂量依赖性、有明显去敏感作用的内向电流。预加咖啡因(0.01-100μmol/L)30s后再加GABA能明显抑制GABA(100μmol/L)激活电流的幅值。预加咖啡因后GABA量效曲线明显下移;GABA-激活电流的最大值较之对照下降约57%;而Kd值(30μmol/L)几乎不变。该结果提示此种抑制为非竞争性的。预加氨茶碱(theophylline)亦可明显抑制GABA激活电流,同一浓度(10μmol/L)下氨茶碱的抑制作用较咖啡因的抑制作用强。预加安定(diazepam,1μmol/L)对GABA(10μmol/L)激活电流有增强作用,而预加咖啡因(10μmol/L)有拮抗安定增强IGABA的作用。胞内透析H-8后,几乎可以完全消除咖啡因对IGABA的抑制作用。本结果表明咖啡因在初级传入末稍可能产生对抗突触前抑制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GABAA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背根神经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配牙髓的痛感觉神经元的分离及其电生理特征研究
7
作者 谷远征 殷光甫 +3 位作者 赵士洁 刘春明 樊友珍 李之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实验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荧光染料核黄(NY)标记的支配牙髓的痛感觉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将NY注入大鼠的牙髓,急性分离标记的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即支配牙髓之痛敏神经元,测量NY标记细胞的直径,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 实验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荧光染料核黄(NY)标记的支配牙髓的痛感觉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将NY注入大鼠的牙髓,急性分离标记的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即支配牙髓之痛敏神经元,测量NY标记细胞的直径,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牙髓痛感觉神经元进行比较;同时检测NY标记细胞的膜电位,并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HRP标记细胞为中、小细胞,未见大细胞;而NY标记细胞均为小直径细胞,平均直径为24.25±3.10μm。膜片钳实验共检测了35个NY标记细胞,45.7%(16/35)的细胞对外加药物有反应,静息膜电位为45.48±7.55mV,其中25%(4/16)的细胞对外加ATP(10-4mol/L)有反应,为快去敏感内向电流;87.5%(14/16)的细胞对GABA(10-4mol/L)有反应,为慢去敏感内向电流;37.5%(6/16)的细胞对5-HT(10-4mol/L)有反应,均为快去敏感内向电流。结果提示:利用荧光示踪剂NY可以追踪、分离出支配牙髓的痛感觉神经元,其膜电位接近正常TG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且标记细胞对外加药物有反应。结果证明:NY不会影响细胞的生理活性,适用于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利用该标记细胞可对痛感觉神经元膜上的受体及离子通道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 辣根过氧化物酶 全细胞膜片钳 三叉神经节 牙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尚游 吴艳 +3 位作者 姚尚龙 赵丽 孙雪华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4-768,共5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给予大鼠丙泊酚(10、30和75mg·kg-1)腹腔注射,给予脂肪乳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然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其对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30和75mg·kg-1的丙泊酚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给予大鼠丙泊酚(10、30和75mg·kg-1)腹腔注射,给予脂肪乳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然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其对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30和75mg·kg-1的丙泊酚腹腔注射可以损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10mg·kg-1的丙泊酚腹腔注射不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论多次给大鼠腹腔注射丙泊酚重复实施麻醉或镇静可以损害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MORRIS水迷宫 空间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龙宣 茹立强 +2 位作者 殷光甫 林传友 吴红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样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凝聚态 β 淀粉样肽 1~ 4 0片段 (Aβ1 4 0 )注入大鼠海马内建立AD样病变的动物模型 ;用乙酰胆碱酯酶 (AChE)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内胆... 目的 探讨丹参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样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凝聚态 β 淀粉样肽 1~ 4 0片段 (Aβ1 4 0 )注入大鼠海马内建立AD样病变的动物模型 ;用乙酰胆碱酯酶 (AChE)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内胆碱能纤维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结果 造模型 14d后 ,海马内AChE阳性纤维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海马内iNOS的表达上调 ,而nNOS的表达降低。此外 ,各亚区内AChE阳性纤维面积百分比与iNOS细胞数存负性相关。而经丹参酮灌胃处理后 ,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丹参酮能明显地保护AD样大鼠脑内胆碱能系统 ,并能调节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疗法 淀粉样Β蛋白 胆碱能纤维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M7:一种具有离子通道和激酶活性的双功能膜蛋白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舜莲 江慧 施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TRPM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离子通道和蛋白激酶双重结构的双功能蛋白。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对包括Ca2+、Mg2+、K+、Na+在内的众多二价和单价阳离子有通透性;作为一种蛋白激酶其... TRPM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离子通道和蛋白激酶双重结构的双功能蛋白。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对包括Ca2+、Mg2+、K+、Na+在内的众多二价和单价阳离子有通透性;作为一种蛋白激酶其可使自身或底物磷酸化。TRPM7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组成性表达于可兴奋和非可兴奋性细胞的质膜上;参与细胞内Mg2+平衡的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细胞的黏附和迁移等重要生理过程;并成为一些疾病如脑缺血损伤的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归纳近年的研究,对其结构、调控与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M7 通道激酶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东晓 张桂红 +2 位作者 邢莹 高晓群 茹立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4-976,共3页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80只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 10只 ,缺血再灌注组 35只 ,低氧预处理组 35只。低氧预处理组连续吸入V(O2 ) :V(N2 ) =8:923h作低氧预处理 ,12h后...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80只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 10只 ,缺血再灌注组 35只 ,低氧预处理组 35只。低氧预处理组连续吸入V(O2 ) :V(N2 ) =8:923h作低氧预处理 ,12h后再经插线左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作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再灌注组不行低氧预处理 ,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 2h ,6h ,12h ,2 4h ,4 8h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低氧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 1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缺血再灌组相比 ,低氧预处理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 ,缺氧诱导因子 - 1α蛋白的表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脑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甲状腺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彩举 周民涛 +1 位作者 付金厚 李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对甲状腺术后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疗择期行甲状腺手术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术前电针刺激合谷穴30 min;对... 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对甲状腺术后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疗择期行甲状腺手术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术前电针刺激合谷穴30 min;对照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电针刺激前(T0)、术后2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和术后48 h(T4)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抽血测量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组内比较,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T1、T2和T3与T0比较,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T1、T2和T3时间点与观察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组内比较,对照组VAS评分在T1、T2和T3时间点与T0比较,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VAS评分在T1、T2和T3时间点与观察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ACTH和CRP含量比较:组内比较,对照组ACTH和CRP含量在T1、T2和T3时间点与T0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对照组ACTH和CRP含量在T1、T2和T3时间点与观察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患者麻醉诱导前电针刺激预处理,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能为患者提供术后满意的镇痛,其机制可能与电针刺激抑制ACTH和CRP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预处理 甲状腺手术 血流动力学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内脏痛模型大鼠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和CG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国斌 殷光甫 +1 位作者 曹福元 茹立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1-60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内脏痛对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胆碱酯酶(AchE)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chE和CGRP免疫阳性物质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及电针镇痛的机制。方法: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内脏...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内脏痛对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胆碱酯酶(AchE)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chE和CGRP免疫阳性物质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及电针镇痛的机制。方法: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内脏痛组(VP组,10只)和电针+内脏痛组(EA+VP组,10只)。电针取双侧"足三里"穴刺激60 min,运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对福尔马林所诱发的大鼠盆腔内脏痛时,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和CGR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结果:内脏痛组大鼠在注射福尔马林后,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CGR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电针+内脏痛组,结肠壁、背根节和脊髓内AchE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显著低于内脏痛组(P<0.01),CGR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又显著高于内脏痛组(P<0.01)。结论:电针对大鼠急性盆腔内脏痛具有预防性治疗作用,Ach和CGRP可能参与了电针对内脏痛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电针 乙酰胆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3-硝基丙酸预处理后鼠脑海马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红灿 孙圣刚 +1 位作者 李红戈 高晓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 3 硝基丙酸 (3 nitropropionicacid ,3 NPA)预处理后鼠脑海马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变化 ,揭示 3 NPA预处理的机制。方法 :雄性沙土鼠 4 8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12 )和 3 NPA预处理组 (n =36 )。 3 NP... 目的 :探讨小剂量 3 硝基丙酸 (3 nitropropionicacid ,3 NPA)预处理后鼠脑海马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变化 ,揭示 3 NPA预处理的机制。方法 :雄性沙土鼠 4 8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12 )和 3 NPA预处理组 (n =36 )。 3 NPA预处理组腹腔一次性注射 3 NPA 5mg/kg后 1d、3d、5d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海马脑源性Epo的表达变化。结果 :腹腔注射 3 NPA后 1d、3d ,海马区可检测到脑源性Epo的表达 ,腹腔注射 3 NPA后 5d ,海马区Epo的表达极低 ,正常对照组无Epo表达。结论 :脑源性Epo的表达变化和 3 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时间相一致 ,提示Epo的表达与小剂量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3-硝基丙酸 预处理 脑海马 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2基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宪芳 郑瑶 +3 位作者 许强 沈洁 施静 彭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8-782,共5页
以pcDNA3-mSim2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12细胞,探讨位于Down综合征关键位点的Sim2基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神经突起的变化;以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GAP43和SynapsinⅠmRNA表达水平... 以pcDNA3-mSim2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12细胞,探讨位于Down综合征关键位点的Sim2基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神经突起的变化;以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GAP43和SynapsinⅠ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GAP43蛋白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pcDNA3-mSim2转染后,mSim2 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Sim2的PC12细胞突起数量显著减少,长度明显变短;GAP43和SynapsinⅠ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mSim2的PC12细胞GAP4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提示Sim2基因可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分化参与Down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2 PC12细胞 GAP43 SYNAP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im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宪芳 施静 +2 位作者 刘晓春 李伶俐 彭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构建小鼠Sim2(mSim2)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初步阐明Sim2基因在Down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从新生小鼠大脑中扩增mSim2全长阅读开放框(ORF),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 目的:构建小鼠Sim2(mSim2)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初步阐明Sim2基因在Down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从新生小鼠大脑中扩增mSim2全长阅读开放框(ORF),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以脂质体法瞬时转染PC12细胞;RT-PCR方法检测mSim2基因在PC12细胞的表达;流式细胞仪观察mSim2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DNA测序结果表明,mSim2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RT-PCR结果显示,瞬时转染的PC12细胞中有明显的mSim2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mSim2后,处于G0/G1期的PC12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而G2/M期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1)。结论:Sim2基因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参与Down综合征的发生;Sim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Sim2 PC12细胞 细胞周期 唐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激活PI3K/Akt/eNOS通路并促进小型猪缺血心肌血管生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后娟 文莎 +5 位作者 刘正湘 刘涛 刘晓春 刘毓 林敬阳 汪道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82-686,共5页
目的: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在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四跨膜蛋白分子CD151如何参与PI3K信号转导途径尚不清楚。文中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CD151转染心肌梗死小型猪模型对心肌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在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四跨膜蛋白分子CD151如何参与PI3K信号转导途径尚不清楚。文中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CD151转染心肌梗死小型猪模型对心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构建并包装绿色荧光蛋白、CD151、antiCD151重组腺相关病毒,分别注射至缺血心肌组织;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8周后用vWF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注射部位心肌微血管数目,Western blot检测CD151及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蛋白表达。结果:术后8周rAAV-CD151组心肌组织CD15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AAV-GFP组和rAAV-反义CD151组(P<0.05)。rAAV-CD151组微血管密度[(30.20±2.35)个/视野]与正常对照组[(7.60±1.14)个/视野]、rAAV-GFP组[(14.40±1.34)个/视野]相比显著增加,rAAV-反义CD151组微血管密度[(7.20±1.30)个/视野]则明显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CD151表达增高促进了PI3K、p-Akt、p-eNOS的激活,促进NO的生成。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携带CD151基因能有效转染心肌组织,明显增加微血管密度并激活PI3K/Akt/eNOS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CD151基因在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中的作用及血管造影评分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畦 刘正湘 +4 位作者 蓝荣芳 宋玉娥 刘晓春 张欣 汪道文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研究肌肉转染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CD151基因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促血管再生和血运重建的作用。方法:分别包装携带有CD151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CD151,rAAV-GFP)。Wista... 目的:研究肌肉转染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CD151基因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促血管再生和血运重建的作用。方法:分别包装携带有CD151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CD151,rAAV-GFP)。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实验组大鼠左下肢肌肉注射局部转染rAAV-CD151,对照组注射rAAV-GFP,基因转染2周后行股动脉切除术建立左侧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通过后肢血管造影和缺血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检测,观察缺血肢体血管再生和评价血运重建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大鼠局部缺血肢体CD151表达。结果:股动脉切除术4周(基因转染6周)后,后肢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实验组缺血侧血管评分平均为2.56±0.37,对照组平均为1.57±0.39;实验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为(609.00±83.89)/mm2,对照组为(517.00±70.65)/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缺血侧肌肉组织CD151表达为对照组的2.96倍。结论:局部高表达CD151基因能够提高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能力,促进缺血组织的血运重建;CD151将为缺血性疾病的血管再生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模型 动物 重组腺相关病毒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丙酸诱导沙土鼠脑缺血耐受时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红灿 孙圣刚 +2 位作者 李红戈 高晓群 童萼塘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观察 3 硝基丙酸 (3 nitropropionicacid ,3 NPA)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分布、表达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与 3 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关系。方法 阻断沙土鼠... 目的 观察 3 硝基丙酸 (3 nitropropionicacid ,3 NPA)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分布、表达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与 3 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关系。方法 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 GFAP的分布随再灌注时间而变化 ,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海马CA1区主要分布于多形细胞层、辐状层、腔隙层、分子层。 3 NPA预处理后脑缺血再灌注 3dGFAP表达增强 ,7、14d维持在较高水平 ,2 8d时有所下降 ,但与对照组比较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3 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 ,GFAP的表达增强保持在较高水平 ,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活化可能与 3 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星形细胞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预适应的脑保护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晓群 朱红灿 +1 位作者 茹立强 殷光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缺氧缺血 适应 生理学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