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例医疗过失纠纷的类型、死因和发生原因——27年医疗纠纷法医尸检回顾性研究之三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益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1972~ 1998年间 318例医疗纠纷尸检中,有 99例为医疗过失纠纷,其中责任事故 23例( 23.23%),技术事故 76例( 76.77%)。医疗事故死因以各类休克最多见,有 40例,占 40.40% (感染中毒性 23、急性失血性 14、过敏性 3);其次为... 1972~ 1998年间 318例医疗纠纷尸检中,有 99例为医疗过失纠纷,其中责任事故 23例( 23.23%),技术事故 76例( 76.77%)。医疗事故死因以各类休克最多见,有 40例,占 40.40% (感染中毒性 23、急性失血性 14、过敏性 3);其次为药物中毒, 13例,占 17.11%(一般药物 7、麻醉药 6);疾病 12例,占 15.53%(心血管 3、呼吸 1、消化 5、 CNS1、内分泌 2)等。导致纠纷发生的基本原因中,处置错误或失当 57例( 57.58%),漏诊或诊治延误 30例( 30.30%) ,用药错误 12例( 1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过失纠纷 医疗事故 法医尸检 死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鼠强中毒实质性器官组织超微病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传红 刘良 +1 位作者 刘艳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毒鼠强中毒大鼠实质性器官的超微病理变化。方法采用灌胃方法使大鼠毒鼠强染毒,制作大鼠中毒模型,并以健康大鼠灌服生理盐水为对照,提取大鼠的脑皮质、脑干桥脑部、心、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毒鼠强中毒大鼠实质性器官的超微病理变化。方法采用灌胃方法使大鼠毒鼠强染毒,制作大鼠中毒模型,并以健康大鼠灌服生理盐水为对照,提取大鼠的脑皮质、脑干桥脑部、心、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不同浓度的毒鼠强可对心肌细胞、脑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肝细胞造成一定损伤,而对肾、脾组织细胞损伤不明显。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结构模糊,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扩张水肿,且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脑干桥脑部可见多处弥散性软化灶,神经细胞核溶解,神经纤维细胞有坏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有间隙出现,脑干损伤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心肌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坏死、线粒体弥漫性崩解或肿胀、肌丝断裂溶解、肌溶灶普遍存在等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肝细胞表现弥漫性肿胀,细胞模糊,肝窦狭小,内皮细胞肿胀,结构模糊不清,细胞质内线粒体明显肿胀,糖原含量减少,与中毒剂量和时间均呈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心、肝可能为其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 变化研究 器官组织 剂量-反应关系 实质性器官 超微病理变化 组织细胞损伤 心肌细胞坏死 不同浓度 结构模糊 细胞肿胀 脑神经细胞 神经元细胞 神经细胞核 线粒体 中毒模型 生理盐水 健康大鼠 病理观察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死后心肌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洪新 刘亚玲 +6 位作者 邓伟年 董理达 刘艳 刘良 王成毅 彭东兵 秦新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机体的细胞核内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图像系统,选择核面积、积分光密度等7种参数,研究了15只大鼠心肌细胞在死后25~49h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心肌细胞DNA含量测定适合相对较长死亡时间的推... 目的研究机体的细胞核内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图像系统,选择核面积、积分光密度等7种参数,研究了15只大鼠心肌细胞在死后25~49h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心肌细胞DNA含量测定适合相对较长死亡时间的推断。结论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机体死后心肌细胞DNA含量将有可能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图像分析 大鼠 DNA含量 法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抗精神病药联用致锥体外系反应死亡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慧 朱少华 +1 位作者 罗仁俊 秦启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i007-i008,共2页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锥体外系反应 死亡 精神抑郁症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亚慢性中毒对昆明种小鼠肾脏及睾丸的影响 被引量:62
5
作者 刘良 王战勇 +1 位作者 黄光照 刘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为了观察雷公藤甲素肾脏及睾丸的毒性影响 ,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 3个实验组和 1个对照组。6 0 d内 3个实验组的小鼠每 48h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一次 (A组 :0 .0 2 5 mg/ kg,B组 :0 .0 5 mg/ kg,C组 :0 .1mg/ kg)。结果显示 :肾脏病变除... 为了观察雷公藤甲素肾脏及睾丸的毒性影响 ,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 3个实验组和 1个对照组。6 0 d内 3个实验组的小鼠每 48h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一次 (A组 :0 .0 2 5 mg/ kg,B组 :0 .0 5 mg/ kg,C组 :0 .1mg/ kg)。结果显示 :肾脏病变除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外 ,肾小管管腔内出现蛋白管型 ,最后处死的所有实验组动物的 90 %以上肾小球囊壁壁层上皮不同程度地增生 ,BUN检测结果表明 ,B组和 C组均显著性升高 (P<0 .0 5 ) ,提示有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的趋势。说明甲素对小鼠的肾损害可能是亚慢性中毒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睾丸病变明显 ,表现为睾丸萎缩 ,脏器系数降低 ,各级生精细胞变性、坏死 ,数量减少 ,其中以精子、精子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最敏感 ,实验结果还表明甲素对睾丸具有蓄积毒性。提示雷公藤在抗生育作用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亚慢性中毒 肾脏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鼠强中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传红 刘良 +2 位作者 刘艳 周亦武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毒鼠强是急性中枢神经兴奋性杀鼠剂,具有中毒量小、毒作用快、后果严重的特点。由于毒鼠强属违禁药品,对毒鼠强的研究目前多局限于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救治,而缺乏对毒鼠强中毒的系统基础研究。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将毒鼠强的中毒机制... 毒鼠强是急性中枢神经兴奋性杀鼠剂,具有中毒量小、毒作用快、后果严重的特点。由于毒鼠强属违禁药品,对毒鼠强的研究目前多局限于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救治,而缺乏对毒鼠强中毒的系统基础研究。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将毒鼠强的中毒机制、病理变化及有关研究前景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 急性中枢神经兴奋 病理学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猝死心肌c-fos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政 王晓燕 陈新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猝死(SCD)病例心肌c-fos蛋白的表达,探讨免疫组化检测心肌c-fos蛋白作为SCD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86例尸检病例(SCD组46例、冠心病非猝死组20例及阴性对照组20例)心肌c-fos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 目的观察冠心病猝死(SCD)病例心肌c-fos蛋白的表达,探讨免疫组化检测心肌c-fos蛋白作为SCD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86例尸检病例(SCD组46例、冠心病非猝死组20例及阴性对照组20例)心肌c-fos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①自症状出现至死亡的时间>30min的SCD者心肌组织c-fos蛋白呈阳性表达;②自症状出现至死亡的时间≤30min的SCD者仅个别病例心肌组织出现了c-fos蛋白的弱阳性表达;③冠心病非猝死组病例仅有3例出现了微弱的c-fos蛋白阳性表达;④阴性对照组没有出现阳性表达。结论c-fos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自症状出现至死亡时间>30min的SCD案例确诊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猝死 c—fos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