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医学中毒鉴定的挑战与展望
1
作者 周亦武 刘良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法医学中毒鉴定作为法医学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承担着涉及刑事、民事及意外中毒的鉴定工作,对保障公共安全和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发展,毒物种类也日益增多,法医学中毒鉴定面临着更大挑战。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中毒 致死浓度 生物标志物 数据库建设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指南建议
2
作者 袁宇浩 余仲昊 +9 位作者 张佳欣 马龙达 赵枢泉 刘宁国 吴荣奇 张飚 廖信彪 陈新 何光龙 周亦武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类激素,参与多种合成代谢途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已广泛应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胰岛素中毒案件逐渐增多,胰岛素他杀也不再是“杀人无痕”的手段。现今,国内法医学领域对于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类激素,参与多种合成代谢途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已广泛应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胰岛素中毒案件逐渐增多,胰岛素他杀也不再是“杀人无痕”的手段。现今,国内法医学领域对于胰岛素中毒尚无系统的鉴定方案。本文介绍了胰岛素中毒的原因、毒理特性、法医学检验以及实验室检验方法与指标的参考范围,根据鉴定实践及研究结果,参考国内外胰岛素中毒相关研究,旨在为胰岛素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指南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胰岛素 中毒 法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表微生物组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靳铭辉 李亚 易少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皮肤和毛发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外层界面,分布着许多微生物,这些体表微生物具有个体特异性和时空稳定性,可通过接触转移至其他物体表面,易在犯罪现场被发现,有助于构建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联。当样本降解或DNA含量较少而无法获得... 皮肤和毛发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外层界面,分布着许多微生物,这些体表微生物具有个体特异性和时空稳定性,可通过接触转移至其他物体表面,易在犯罪现场被发现,有助于构建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联。当样本降解或DNA含量较少而无法获得足够的人源性DNA证据时,高拷贝的体表微生物组分析在不影响原有的DNA提取和分型情况下,可作为人源性DNA分型的辅助手段,为缩小嫌疑人范围提供信息。本文综述了体表微生物组的法医学特征和分析方法以及体表微生物组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体表微生物组应用于法医学实践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组 个体识别 皮肤 毛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死亡法医学鉴定6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昊 邓伟年 +5 位作者 蔡型文 刘鹏 邢景军 段祎杰 李上勋 周亦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73-475,共3页
1案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2001—2008年鉴定的6例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死亡案例,其中硫酸二甲酯、氟乙酸甲酯、硫化氢、二氯甲烷、氯磺酸、液氨中毒各1例。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气体中毒 尸体解剖 刺激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玲 黄光照 +3 位作者 沈忆文 周兰 刘良 David Fowler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1-364,共4页
近20多年来,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医学界尤其是法医学和儿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随着对SIDS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其病因、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以及致病机制等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虽... 近20多年来,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医学界尤其是法医学和儿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随着对SIDS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其病因、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以及致病机制等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虽说近年来SIDS的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在欧美洲、澳洲等发达国家,SIDS仍然是导致1个月到1岁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SIDS的报道很少见。本文通过总结文献并结合美国马里兰州近20年(1990—2006)来对SIDS的调查研究资料,介绍SIDS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并对SIDS法医学鉴定程序及鉴定要素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婴儿猝死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脂肪栓塞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兰 穆娇 +1 位作者 董红梅 张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死亡的一般情况以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大学法医学鉴定中心1999—2012年20例FES死亡案件,对其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包括致伤方式... 目的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死亡的一般情况以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大学法医学鉴定中心1999—2012年20例FES死亡案件,对其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包括致伤方式、损伤类型、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脂肪栓塞主要见于损伤导致的长骨骨折和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主要类型为肺脂肪栓塞,偶见合并脑脂肪栓塞,症状多出现在伤后和术后较短时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肺小血管内检见大量脂滴并经特殊染色证实。结论 FES死亡案例在损伤类型、脂肪栓塞出现症状时间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规律和特点,在鉴定中应注意进行特殊染色(油红O染色)处理,寻找FES的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栓塞 脂肪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致胸主动脉夹层瘤的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爱枫 王飞翔 张玲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I0008-I0009,共2页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瘤 法医学分析 外伤 交通事故伤 病历记录 意识清楚 呼吸困难 肺呼吸音 车祸伤 上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标记法医学应用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贵森 杨庆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CpG的胞嘧啶在DNA复制后多数被甲基化,5-甲基胞嘧啶的分布是贮存表遗传信息的主要形式。近年来研究表明,DNA甲基化标记具有信息含量丰富、相对稳定、检测和结果处理方便、可与SNP联合分析等优点,是一种新的强有力的遗传分析工具。基因... CpG的胞嘧啶在DNA复制后多数被甲基化,5-甲基胞嘧啶的分布是贮存表遗传信息的主要形式。近年来研究表明,DNA甲基化标记具有信息含量丰富、相对稳定、检测和结果处理方便、可与SNP联合分析等优点,是一种新的强有力的遗传分析工具。基因组的甲基化差异可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酶、重亚硫酸盐转化、Maxam-Gilbert裂解等技术来分析。人类基因组甲基化谱有时空特异性、亲源特异性、病理特异性等特征,在法医亲子鉴定、个人识别等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表遗传学 法医学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鉴定循证实践的局限性及其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舒细记 刘茜 +3 位作者 冯华刚 刘振中 刘丽江 刘良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68,共2页
循证法医学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循证意识薄弱、循证素养有待提高、证据资源匮乏、专业信息共享平台缺乏等局限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循证法医学 ,知其优劣 ,寻找对策 ,将其理论辩证地应用于法医学实践中。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法医学 实践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引发宫内窘迫的死因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旭东 秦启生 陈新山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1-41,45,共2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在妊娠晚期,出现以皮肤瘙痒及黄疸为特征的重要的妊娠并发症,因其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5.4%~11%),从80年代开始,已引起国内普遍重视.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宫内窘迫 死因分析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死亡的法医学鉴定3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来晶 周亦武 +2 位作者 肖爱武 刘良 王华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9-391,F0004,共4页
关键词 法医学鉴定 死亡原因 狂犬病 抗菌素治疗 注射狂犬疫苗 入院诊断 病毒性脑炎 流水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CP法mt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艾红伟 余纯应 +4 位作者 赵贵森 黄代新 柯技 岳霞 杨庆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SSCP法mtDNA分型在法医鉴定实践中的意义。方法PCR扩增mtDNAHV-I和HV-II的序列多态性片段,直接用SSCP技术分型。对70个湖北汉族真三联家系和140例随机个体进行检测,比较家系中mtDNA的单倍型SSCP图谱。统计分析SSCP法用于两个高... 目的探讨SSCP法mtDNA分型在法医鉴定实践中的意义。方法PCR扩增mtDNAHV-I和HV-II的序列多态性片段,直接用SSCP技术分型。对70个湖北汉族真三联家系和140例随机个体进行检测,比较家系中mtDNA的单倍型SSCP图谱。统计分析SSCP法用于两个高变区在母系确定、个人识别中的意义和鉴别能力。结果在70个家系中,母亲和孩子的HV-I、HV-IISSCP带型完全相同;家系中父亲与母子的HV-I图谱不同占98.57%;HV-IISSCP图谱不同占97.13%。140例随机个体的HVI、HVII区分别检出21、16种单倍型,GD值分别为0.9556、0.9356。结论mtDNA-SSCP分型在嫌疑人筛查和母系亲缘关系推断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单链构象多态性 个人识别 母系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型信息SNP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宇轩 胡清清 +1 位作者 马红杜 黄代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71-374,共4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人类基因组中特定部位单个碱基的变异,能够揭示个体表型信息的SNP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表型信息SNP在发色、眼睛颜色、肤色、身高和脸部特征等方面的法医学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综述[文献类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艳 朱传红 +1 位作者 刘良 乐虹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9-251,254,共4页
目的建立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质量评价模型。方法收集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近10年410例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的案例,对影响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质量的10个关键指标,运用SAS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6个能反映所... 目的建立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质量评价模型。方法收集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近10年410例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的案例,对影响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质量的10个关键指标,运用SAS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6个能反映所有原指标变量主要信息的主成分,并依此结果推算出评价法医学系医疗纠纷的鉴定质量评价模型。结论在建立“医疗纠纷鉴定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按影响鉴定质量的主成分设计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模型 医疗纠纷 尸检 鉴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肩损伤的法医学鉴定15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生彦 黄思兴 +2 位作者 赵小红 郑杏斌 朱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shoulderinjury,FSI)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月受理的FSI法医鉴定案件15例,其中肩胛颈骨折15例(首次X线漏诊7例),合并同侧锁骨干骨折13例,锁骨远端骨折2例。均于受伤后至少6个月进行...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shoulderinjury,FSI)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月受理的FSI法医鉴定案件15例,其中肩胛颈骨折15例(首次X线漏诊7例),合并同侧锁骨干骨折13例,锁骨远端骨折2例。均于受伤后至少6个月进行法医学检查,全部进行X线拍片,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结合伤者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的检查情况,从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局部肌力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其功能。结果参照Herscovici的疗效标准:良2例(13%)、可4例(27%)、差9例(60%)。依据GA35-92,GB18667-2002标准,评定为6级2例,7级9例,8级2例,9级1例,10级1例。结论FSI是一种高能量的特殊损伤,合并伤及多发伤发生率高,早期易被掩盖,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法医鉴定时应充分认识FSI的特殊性,全面客观分析,综合评价肩部功能,防止误鉴及漏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肩损伤 法医临床学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及其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帆 周兰 +1 位作者 Ananda Sunnassee 刘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心肌病。近年来对于NVM的临床报道和研究越来越多,已成为临床心血管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NVM较为罕见,但因其猝死发生较多,加上目前我国大...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心肌病。近年来对于NVM的临床报道和研究越来越多,已成为临床心血管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NVM较为罕见,但因其猝死发生较多,加上目前我国大多数法医工作者对此认识不足,同时,现阶段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法医病理学检查方法,且其易与其他类型心脏疾病相混淆,因此对NVM的法医病理学鉴定需要充分的认识和格外谨慎。现重点对NVM的病理学特点、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及与其他类型心脏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综述,并总结其法医学鉴定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肌疾病 综述[文献类型] 心肌致密化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HumFGA、D3S1359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慧 余纯应 +1 位作者 杨庆恩 梅火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7-500,504,共5页
对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的两个高多态性位点 Hum FGA (human alpha fibrinogen,人类 α-纤维蛋白原基因 )、D3S135 9的法医学应用进行研究 ,并通过实际检测案件统计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 :两位点灵敏度高 ,... 对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的两个高多态性位点 Hum FGA (human alpha fibrinogen,人类 α-纤维蛋白原基因 )、D3S135 9的法医学应用进行研究 ,并通过实际检测案件统计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 :两位点灵敏度高 ,分别为 0 .2、 0 .5 ng DNA;同一性和可重复性均较理想 ;种属特异性好 ,常见动物未发现扩增产物 ,仅灵长类动物 (黑叶猴和猕猴 )有扩增条带 ;复合扩增体系效果良好 ;在 35 2次减数分裂中 ,D3S135 9未发现突变 ,Hum FGA检测到 1次 ,突变率为 0 .2 8% ;实际案件统计和应用结果也显示两位点是多态性高 ,实用性强的两个遗传标记系统。Hum FGA和 D3S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人类α-纤维蛋白原基因 D3S1359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线粒体DNA(CA)n重复子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小琦 莫耀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线粒体(mt)DNA514~523位置(CA)n重复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应用。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技术,对河南汉族214例无关个体血样进行mtDNA(CA)n重复子分型。并对5例腐败肌肉及5例角化组...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线粒体(mt)DNA514~523位置(CA)n重复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应用。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技术,对河南汉族214例无关个体血样进行mtDNA(CA)n重复子分型。并对5例腐败肌肉及5例角化组织用Chelex-100、二硫苏糖醇(DTT)联合Chelex-100法和PCR缓冲液法分型技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河南汉族214例无关个体中检出4种等位基因,重复5~8次,基因差异度0.5013。腐败肌肉及角化组织用DTT联合Chelex-100法和PCR缓冲液法均分型成功。结论:mtDNA(CA)n重复子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具有一定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尤其对于腐败肌肉及角化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CA)n重复子 多态性 法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法医学鉴定16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飞翔 张玲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时腰椎如何定位及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注意事项,为规范法医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的被鉴定人,结合其病因、临床表现探讨与外伤的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定位椎体。结果6例为腰椎...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时腰椎如何定位及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注意事项,为规范法医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的被鉴定人,结合其病因、临床表现探讨与外伤的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定位椎体。结果6例为腰椎骶化,10例为骶椎腰化,多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结论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是先天性脊柱畸形,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与外伤无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时应该足够重视,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骶化 骶椎腰化 法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暴力损伤案件330例法医学鉴定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继恒 赵小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损伤的特点及其有关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对2000~2002年间受理的家庭暴力损伤案件的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力类型以拳脚为主(59.09%),其次为随手可得的家庭用品(26.67%)。损伤类型主要为挫、擦伤(80.90%)...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损伤的特点及其有关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对2000~2002年间受理的家庭暴力损伤案件的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力类型以拳脚为主(59.09%),其次为随手可得的家庭用品(26.67%)。损伤类型主要为挫、擦伤(80.90%),其次为挫裂伤、鼓膜穿孔、骨折等。头部(55.45%)及四肢(68.17%)是常见损伤部位。反复伤(8.78%)是家庭暴力的特征性损伤。损伤程度与致伤工具和损伤类型有关,拳脚所致的挫、擦伤多属轻微伤(83.63%),器械所致的挫裂伤、骨折多构成轻伤(14.85%),甚至构成重伤(1.52%)。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女性(93.94%),主要发生在配偶间(84.85%),地点多在家中(80.30%),时间以晚上为发生高峰(68.79%),具有隐蔽性。结论:家庭暴力损伤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致伤工具和受害对象与其他伤害案件有明显区别。准确及时地进行法医学鉴定对揭露和防止家庭暴力犯罪有重要意义,是完善有关法律的重大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损伤 案件 法医学鉴定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