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苈强心调节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TNF-α和IL-10表达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优 李娅 +3 位作者 程翔 姚瑞 王曼 廖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芪苈强心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0表达的效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存活者随机分为梗死组(MI组)和芪苈强心治疗组(MI-Q组),另设假手术组(S... 目的:探讨中药芪苈强心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0表达的效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存活者随机分为梗死组(MI组)和芪苈强心治疗组(MI-Q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MI-Q组术后次日给予芪苈强心生药按4g/(kg·d)溶于生理盐水1.5ml治疗,MI组和S组仅以等量生理盐水同时间点灌胃,分别于术后第1、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心功能,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和IL-10表达。结果:MI组大鼠左室功能明显减低,心肌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TNF-α/IL-10比值明显升高。给予芪苈强心治疗后,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细胞表达TNF-α显著减少,IL-10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减少心肌细胞促炎因子和增加抗炎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中药芪苈强心改善AMI大鼠心功能的免疫药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 急性心肌梗死 TNF-Α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邓又斌 汪道文 +4 位作者 马春桃 黎春雷 杨好意 常青 潘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及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 (AT1)拮抗剂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2 4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 2 4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AT1拮抗剂 (Losartan或Telmisar...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及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 (AT1)拮抗剂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2 4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 2 4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AT1拮抗剂 (Losartan或Telmisartan)服用前和服用 12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冷加压试验和硝酸甘油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变化。结果 冷加压试验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在高血压病组 (- 4.3± 8.7% )显著低于对照组(10 .5± 3.9% ,P <0 .0 0 0 1)。服用AT1拮抗剂后 ,高血压病组冷加压试验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 (13 .7±8.0 % )明显高于服用前 (- 4.3± 8.7% ,P <0 .0 0 0 1) ,冷加压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在 14例血压控制满意的患者中 (从 - 5 .7± 7.7%变为 14.1± 8.8% ,P <0 .0 0 0 1)和 10例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中 (从 - 2 .3±10 .0 %变为 13 .1± 7.0 % ,P =0 .0 0 2 )均得到改善。高血压病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2 3.2± 14.4%比 2 7.2± 13.5 % ,P =0 .2 )。结论 本研究证明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 ,经AT1拮抗剂治疗后 ,冠脉左主干可恢复对冷加压试验的正常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冷加压试验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左室重构的形态学评价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棘 李智贤 +3 位作者 郭盛兰 何云 张棣 刘福元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几何重构的形态学评价指标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球形指数(SI)、D2EL、(D1+D2+D3)E3L、D3-D2、D2-D1、(D2-D1)ED2、2D1EL,进行左室形态学评价,分析各指标与心功能...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几何重构的形态学评价指标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球形指数(SI)、D2EL、(D1+D2+D3)E3L、D3-D2、D2-D1、(D2-D1)ED2、2D1EL,进行左室形态学评价,分析各指标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DCM患者SI显著降低,D2EL、(D1+D2+D3)E3L、2D1EL显著升高,D2-D1增大,但(D2-D1)ED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3-D2出现负值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CM组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显著降低。SI与EF、SV显著正相关,D2EL、(D1+D2+D3)E3L、2D1EL与EF、SV显著负相关。结论:运用多个形态学指标可以较全面地评价DCM左心室几何重构,其中2D1EL可更好地反映左室心尖部球形化,SI与2D1EL相结合可作为左室形态学评价的一个优化指标体系,为临床更全面地了解DCM左心室几何重构及心功能、拟定治疗方案、估测预后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影响及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现青 张嘉莹 +3 位作者 严干新 张存泰 高传玉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影响及其是否存在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嵌记录方法,了解雷诺嗪对兔单个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作用,及在不同刺激频率(1 Hz、3.3 Hz、5 Hz)时对快钠电流的影响。结果30μmmol/L... 目的研究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影响及其是否存在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嵌记录方法,了解雷诺嗪对兔单个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作用,及在不同刺激频率(1 Hz、3.3 Hz、5 Hz)时对快钠电流的影响。结果30μmmol/L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25.6±1.8)μmmol/L,并且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其作用加强,存在使用依赖性。结论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存在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嗪 快钠电流 使用依赖性 晚钠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