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琪 康劲松 +3 位作者 马珩 赵雅桐 余静薇 雷清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超声检查直径小于1 cm,临床触诊阴性的甲状腺结节病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并将细胞病理学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及BRAF基因V600E突变(...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超声检查直径小于1 cm,临床触诊阴性的甲状腺结节病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并将细胞病理学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及BRAF基因V600E突变(BRAF V600E)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1例患者中,细胞病理学结果显示取材失败20例,良性病变14例,可疑恶性2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4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甲状腺髓样癌3例;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良性病例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9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甲状腺髓样癌4例。细胞病理学假阴性病例10例,无假阳性病例,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4.27%。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可对临床触诊阴性的甲状腺肿块进行较准确的术前诊断,结合术后组织病理学及BRAF V600E检测结果,为后续治疗及随访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 超声引导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基因V600E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腹带在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2
作者 雷清华 刘琪 肖志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 研究压腹带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进行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放疗中心进行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的100例患者,... 目的 研究压腹带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进行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放疗中心进行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的100例患者,分为压腹带组和对照组。其中压腹带组40例,穿刺活检过程中使用压腹带;对照组60例,穿刺活检过程中未使用压腹带;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CT扫描次数、成功率、术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受到的辐射剂量。结果 压腹带组穿刺活检组的CT扫描次数中位数为5次,成功率为100%(40/40),术中时间中位数为7.9 min,并发症发生率为10%(4/40),受到的辐射剂量中位数为210.4 mGy·cm;对照组穿刺活检的CT扫描次数中位数为8次,成功率为86.7%(52/60),术中时间中位数为13 min,并发症发生率为40%(24/60),受到的辐射剂量中位数为287.7 mGy·cm。5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中使用压腹带,可明显减少CT扫描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同时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腹带 肺小结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