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体脾细胞诱导同种大鼠移植心脏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成俊 夏穗生 +2 位作者 史晓峰 谢森 唐礼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研究TGF-β1修饰的供者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对同种大鼠移植心脏耐受的诱导及效果。方法:建立同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脂质体转染TGF-β1基因修饰供者脾细胞;观察TGF-β1修饰的脾细胞输注组,单纯脾细胞输注组和假处理组移植心脏存... 目的:研究TGF-β1修饰的供者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对同种大鼠移植心脏耐受的诱导及效果。方法:建立同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脂质体转染TGF-β1基因修饰供者脾细胞;观察TGF-β1修饰的脾细胞输注组,单纯脾细胞输注组和假处理组移植心脏存活天数和病理改变。结果:建立了稳定转染TGF-β1基因的脾细胞;TGF-β1修饰的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17.0±3.3)d,与单纯脾细胞输注组(7.0±1.1)d和假处理组(6.3±1.0)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可明显减轻同种移植心脏的病理损伤。结论: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体脾细胞可诱导同种大鼠移植心脏的耐受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心脏 基因修饰 脾细胞诱导 同种 大鼠 实验研究 耐受 TGF-β1基因 脾细胞输注 特异性输注 供者脾细胞 心脏移植模型 脂质体转染 供体脾细胞 病理改变 稳定转染 存活时间 病理损伤 显著性 单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外周血干细胞在活体肾脏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炳毅 蔡明 +5 位作者 陈忠华 钱叶勇 艾辉胜 詹胜利 周文强 王亚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受体接受全身淋巴结照射(TLI)预处理基础上输注供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后嵌合体形成情况及其与肾移植的相关性。方法5对供受体进入本研究。供体平均年龄40岁,受体平均年龄27岁。HLA-A、B、DR6个抗原中4个抗原错配1...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受体接受全身淋巴结照射(TLI)预处理基础上输注供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后嵌合体形成情况及其与肾移植的相关性。方法5对供受体进入本研究。供体平均年龄40岁,受体平均年龄27岁。HLA-A、B、DR6个抗原中4个抗原错配1例,3个抗原错配2例,1个抗原错配2例。TLI治疗从移植手术前5天开始,90cGy/d,共5天。术中和术后的免疫抑制药物方案与同时期的活体或尸体肾移植相同,但剂量略减少。供体的PBSCs动员使用瑞雪新,150μg/d,共5天,PBSCs采集和输注共2次,分别在移植手术后的第4、7天。术后应用PCR-SSP检测外周血嵌合体阳性率和持续时间。观察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情况、移植肾状态和急性排斥反应频率及GVHD等。结果供体经5天的G-CSF动员后,采集的PBSCs平均数为34×106。移植术后1个月5例受体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供体的HLD-DR抗原成分。2个月后4个HLA抗原错配,其中HLA-DR均错配的受体外周血中嵌合体PCR检测阴性,3个月后HLA-DR均错配和1个HLA-B错配的受体外周血嵌合体检测阴性,受体3、4和5的外周血中供体DNA仍为阳性。PBSCs输注后没有发生GVHD,没有任何感染发生。观察期内没有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正常。免疫抑制剂使用量低于同时期的其他活体肾脏移植和尸体肾脏移植受体。结论非清髓性的TLI治疗可以促进供体PBSCs植入受体造血系统,诱导产生造血嵌合体,而造血嵌合体的形成可以减少肾脏移植的排斥反应,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PBSCs的采集和输注简便、有效,痛苦小,是一种理想的造血干细胞输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体外周血干细胞 活体肾脏移植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水军 龚瑾 +2 位作者 朱长举 宋燕 吴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1 0 4只 ,随机取 8只为正常对照组 (N组 ) ,另 96只随机分为供、受体组 ,两两随机配对后再分为 6组。C1 、C2 、C3 组为实验对照组 ,E1 、E2 ...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1 0 4只 ,随机取 8只为正常对照组 (N组 ) ,另 96只随机分为供、受体组 ,两两随机配对后再分为 6组。C1 、C2 、C3 组为实验对照组 ,E1 、E2 、E3 组为实验组。C1 与E1 、C2 与E2 、C3 与E3 分别行活体供肝肝移植和心跳停搏后 30min、4 5min供肝肝移植 ;N组仅于开腹后抽取下腔静脉血及切取肝组织备检。其中各实验组供肝保存液中加入L Arg(1mmol/L) ,受体鼠在移植后门静脉 (PV)复流前 1 0min从尾静脉注射L Arg(1 0 0mg/kg) ;各实验对照组则用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移植完成后 ,于PV复流后 1h、3h、2 4h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及血浆内皮素 (ET)水平 ,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与N组相比 ,各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大鼠PV复流后 1h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血浆ET水平、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与对应实验对照组相比 ,各实验组在PV复流后 1h、3h、2 4h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血清ALT、AST、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P <0 .0 5 ) ;各实验对照组之间相比 ,C3 、C2 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C1 组 (P <0 .0 5 ) ,C3 组明显低于C2 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左旋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在心肺联合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敦贵 曾凡军 +3 位作者 周鸿敏 周绍棠 郭晖 陈忠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2期79-80,83,共3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在心肺联合移植中的营养治疗作用. 方法: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施行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在肠外营养混合液中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力肽)100~200 ml经深静脉输注. 结果:在长达6个月的肠外和肠内营养过程中,病人的肝功能、...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在心肺联合移植中的营养治疗作用. 方法: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施行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在肠外营养混合液中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力肽)100~200 ml经深静脉输注. 结果:在长达6个月的肠外和肠内营养过程中,病人的肝功能、电解质和心功能均正常,移植的心脏活检和死亡后的病检均显示心内膜和心肌无病理改变,也无排斥反应表现. 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在心肺联合移植中具有营养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移植 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 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 深静脉 心内膜 结论 强化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与ICAM-1单抗对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抗排斥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熊海波 黄祖发 +1 位作者 叶启发 夏穗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研究FTY720与ICAM-1单抗(mAb)对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大鼠腹部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检查、CD4和CD8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检测血中IL-2,IFN-γ,IL-4以及IgM抗体水平。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 目的:研究FTY720与ICAM-1单抗(mAb)对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大鼠腹部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检查、CD4和CD8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检测血中IL-2,IFN-γ,IL-4以及IgM抗体水平。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时间为(2.75±0.43)d。单用ICAM-1mA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无明显延长,单用FTY720大剂量组移植心平均存活(4.25±0.71)d(P<0.01);FTY720与ICAM-1mAb大剂量联合用药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平均(10.25±2.12)d(P<0.01)。联合用药组的病理反应、T细胞浸润及IL-2,IFN-γ,IgM水平明显减轻或降低;IgM水平与移植物存活时间呈负相关(R=-0.754,P<0.01)。结论:FTY720与ICAM-1mAb单一用药对异种移植的抗排斥作用不明显,联合用药可有效延长异种心脏移植的存活时间并能抑制异种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ICAM-1 mAb 异种移植 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 小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和舒莱单一或联合应用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抗排斥的作用
6
作者 熊海波 夏穗生 +2 位作者 黄祖发 叶启发 温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药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作用,评价联合用药的药效。方法:不同剂量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于大鼠心脏移植,术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取移植心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血清IL-2和IL-4水平。结果:... 目的:观察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药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作用,评价联合用药的药效。方法:不同剂量环孢素A和舒莱单一或联合用于大鼠心脏移植,术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取移植心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血清IL-2和IL-4水平。结果:单一及联合用药均能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时间,而且移植心存活时间越长,其发生排斥反应的程度就越轻。在急性排斥时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而移植心长期存活者IL-4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环孢素A和舒莱可有效地抑制同种异体的移植排斥反应,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舒莱 协同作用 心脏移植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胸腺联合移植诱导大鼠同种异体移植免疫耐受
7
作者 熊海波 黄祖发 +1 位作者 叶启发 夏穗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研究心胸腺联合移植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心脏的抗排斥作用。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心胸腺联合移植,通过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学检查、CD4+,CD8+T细胞的浸润及检测血中和移植心中IL-2和IL-4水平,观察移植胸腺的作用。结果:对照组... 目的:研究心胸腺联合移植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心脏的抗排斥作用。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心胸腺联合移植,通过移植心存活时间、病理学检查、CD4+,CD8+T细胞的浸润及检测血中和移植心中IL-2和IL-4水平,观察移植胸腺的作用。结果: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6.0±0.76)d,保留胸腺的大鼠行心胸腺联合移植其移植心平均存活(6.88±0.64)d(P<0.05);胸腺切除后行心胸腺联合移植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达(14.13±5.82)d(P<0.01),短期应用环孢素则可使移植心长期存活;在移植心获长期存活组其移植心及胸腺的病理改变及CD4+,CD8+T细胞的浸润均很轻微,且其血清及移植心组织中的IL-2降至较低水平,而IL-4则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无论保留或切除受体胸腺,心胸腺联合移植均有利于移植心的存活,而且胸腺切除后心胸腺联合移植对移植心有更显著的保护作用,短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则可诱导大鼠对同种异体移植心脏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移植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法探讨
8
作者 张水军 金中奎 程香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采用自制拉钩牵开腹壁,暴露手术野,单人手术放大镜下操作,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32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 100%,平均无肝期为(22.... 目的: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采用自制拉钩牵开腹壁,暴露手术野,单人手术放大镜下操作,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32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 100%,平均无肝期为(22. 48 ± 2.03)min,受体总手术时间为(45. 00 ± 3. 21)min,l周生存率84. 38%。结论:术中建立输液通路,良好的手术野暴露有助于缩短受体无肝期及总手术时间和提高受体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移植 二袖套法 原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绿色荧光蛋白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8
9
作者 成俊 史晓峰 +2 位作者 谢森 唐礼功 夏穗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 (GFP)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扩增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 ,与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 ,构建带有标记基因和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 结... 目的 :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 (GFP)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扩增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 ,与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 ,构建带有标记基因和人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 结果 :构建的新质粒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 ,证实新质粒的构建成功。 结论 :应用RT PCR方法扩增目的DNA片段 ,简单快捷 ;双酶切定向克隆可以保证构建一步到位 ,免去正反向重组体筛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绿色荧光蛋白 真核表达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黄苓甙在体外肝脏灌流复苏大鼠无心跳边缘供肝中的作用
10
作者 龚瑾 兰薇 +5 位作者 龙刚 王西墨 杜江 黄志宇 陈建帆 陈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1-954,960,共5页
目的:探讨野黄苓甙在大鼠体外肝脏灌流复苏无心跳边缘供肝过程中对供肝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无心跳供肝按热缺血时间和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n=8)无心跳供肝的热缺血时间在安全时限内(15... 目的:探讨野黄苓甙在大鼠体外肝脏灌流复苏无心跳边缘供肝过程中对供肝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无心跳供肝按热缺血时间和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n=8)无心跳供肝的热缺血时间在安全时限内(15~20 min),B组(n=8)和C组(n=8)无心跳供肝的热缺血时间均为45 min;3组均采用体外肝脏灌流系统(ECLP)常温灌流6 h,其中C组在灌流液中定时加入定量的野黄芩甙溶液。观察灌流后1 h、3 h和6 h供肝胆汁分泌量的变化以及灌流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在灌流前和灌流后1 h、3 h和6 h分别取3组供肝标本,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B、C 2组供肝在灌流后1 h和3 h胆汁分泌量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随着灌流时间的延长,在灌流后6 h 3组差异不显著(P>0.05),灌流后3 h B和C组差异显著(P<0.05)。灌流液中ALT和ET-1的水平在3个时点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灌流后3 h和6 h差异显著(P<0.05),但在灌流后1 h差异不显著(P>0.05)。超微病理变化显示灌注前与A组相比,B、C 2组供肝的肝细胞线粒体部分膜断裂,嵴疏松溶解,核皱缩变形,染色质粗糙,核仁浓缩甚至裂解。灌流3 h后B、C 2组供肝的超微结构均有明显的恢复,灌流6 h后C组肝细胞结构恢复得更加明显。结论:体外肝脏灌流野黄苓甙能够改善无心跳边缘供肝的功能和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苓甙 体外肝脏灌流 无心跳边缘供肝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