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然 刘晨雨 +1 位作者 邓超华 胡维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系统或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等,其中,NETs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CD4^(+)T细胞的联系,以及通过影响NETs水平和干预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捕网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CD4^(+)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联合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疑原发房角关闭合并老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作者 彭健文 陈威 +4 位作者 黄岚 陈志祺 向思飞 张先林 王军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所测量的房角结构、离焦曲线及Catquest 9SF-CN量表评分,同时填写不良事件表进行安全性研究。结果对于房角结构,治疗3个月后,AS-OCT结果显示两组中央前房深度、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750μm前房角隐窝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夹角均较术前增加(均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离焦曲线,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对照组在+0.5、-0.5、-1.0、-2.0、-3.0、-3.5、-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于Catquest 9SF-CN量表,治疗3个月后,两组术后3个月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过程中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4例)出现了一过性眼压升高,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ACS合并老视患者在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后,房角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与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EDOF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可疑原发房角关闭 老视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在眼科门诊学龄前近视患儿候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江燕 王颖 +1 位作者 汪茵 姜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设计开发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并评价其在学龄前近视患儿眼科门诊候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3—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门诊候诊的107例学龄前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常规候诊的基础上增设游... 目的:设计开发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并评价其在学龄前近视患儿眼科门诊候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3—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门诊候诊的107例学龄前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常规候诊的基础上增设游戏区,应用专科科普创意玩具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候诊措施。比较两组患儿配合诊疗的依从性;两组家长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的知晓率以及对候诊环境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眼科门诊候诊期间均无哭闹、均未要求看手机,诊疗时抗拒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家长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家长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的知晓率以及对候诊环境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在眼科门诊候诊期间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儿诊疗依从性;缓解家长候诊时的焦虑情绪、增加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的知晓率以及对候诊环境的满意度。同时,本研究有效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管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学龄前 科普创意玩具 候诊 眼科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管理软件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江燕 周玉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7期960-963,共4页
根据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工作特点进行需求分析,编写健康教育管理软件,并用于临床实践,实现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对患者信息的采集、存储、统计、维护等信息化管理,满足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需求。有利于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标准化、安全... 根据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工作特点进行需求分析,编写健康教育管理软件,并用于临床实践,实现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对患者信息的采集、存储、统计、维护等信息化管理,满足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需求。有利于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标准化、安全化、高效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健康教育 管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纳米控释系统在眼科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 巍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纳米级聚合物粒子作为药物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一种新的药物控释体系。它与微米颗粒载体的主要区别是超微小体积,它能穿透组织间隙并被细胞吸收,可通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还可通过血脑屏障,因而作为新的控释体系被广泛研究,具有较为广... 纳米级聚合物粒子作为药物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一种新的药物控释体系。它与微米颗粒载体的主要区别是超微小体积,它能穿透组织间隙并被细胞吸收,可通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还可通过血脑屏障,因而作为新的控释体系被广泛研究,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综述了纳米控释系统在眼科药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药物控释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青绿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雪菲 孙京华 张晓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吲哚青绿是一种较安全的吲哚染料 ,已运用于视网膜和脉络膜造影。现又运用于眼前段造影和区分某些透明组织。本文就吲哚青绿在眼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吲哚青绿 造影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与预防 被引量:6
7
作者 艾慧阳 马顺国 刘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防作一总结,旨在加深术者对手术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强调预防及妥善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为探索鼻泪管阻塞新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并发症 处理措施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程萌 陈文莺 黄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5-47,53,共4页
目的总结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MEK)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18眼)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实施DMEK,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改善术后并发症的专科护理。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6~12(8.17±1.82)d。14例在术后2 h... 目的总结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MEK)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18眼)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实施DMEK,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改善术后并发症的专科护理。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6~12(8.17±1.82)d。14例在术后2 h出现高眼压,经放掉部分前房气体解除瞳孔阻滞,利用体位护理后眼压均下降;发生部分脱位5例(27.8%),通过再次前房注气后移植片均能完全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移植片在位,贴附良好,无排斥反应,无内皮功能失代偿,14例患者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大于0.5,4例患者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在0.2~0.5。结论对DMEK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重视术后体位控制以及对于高眼压的处理,对于确保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病变 角膜移植 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 移植片脱位 高眼压 排斥反应 术后体位 眼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笑霄(综述) 李新宇(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8,共7页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是眼科常见疾病,严重的LSCD是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LSCD新疗法的探索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建立LSCD动物模型有助于更深入了解LSCD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目前,LSCD建模的主要方式有机械法、...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是眼科常见疾病,严重的LSCD是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LSCD新疗法的探索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建立LSCD动物模型有助于更深入了解LSCD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目前,LSCD建模的主要方式有机械法、灼烧法、化学法、化学+手术法及基因敲减法。机械法成熟可靠,应用广泛,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机械损伤。其中,使用旋转毛刺工具造模损伤均匀且创伤小,但对于工具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灼烧法造模表型稳定,但操作复杂可控性差。化学法造模快速简单,病因与临床病例的吻合度较高,但损伤的深度及范围不可控。化学+手术法角膜表面光滑平整,但易导致角膜中央与角膜缘厚度不一致,影响新生血管生长。基因敲减法复杂且动物饲养困难,应用较少。虽然造模方法众多,但各研究中的造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建立可靠、成功率高的LSCD动物模型十分必要。本文就近年来常用LSCD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构建合适模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动物模型 造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虹 彭洁 +2 位作者 胡维琨 谢二娟 李贵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 1(aquaporin 1,AQP1)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 5例透明晶状体和 4 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前囊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A... 目的 探讨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 1(aquaporin 1,AQP1)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 5例透明晶状体和 4 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前囊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进行检测。结果 AQP1阳性表达在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图像分析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平均吸光度值低于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平均吸光度值。结论 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表达AQP1,AQP1可能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透明晶状体 晶状体上皮细胞 患者 AQP 水通道蛋白1 前囊膜 细胞膜 表达水平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新宇 王娟 +3 位作者 徐玲娟 胡军 胡维琨 李贵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病例研究,观察2012年3月至12月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28例(28眼),随机分为2组: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14... 目的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病例研究,观察2012年3月至12月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28例(28眼),随机分为2组: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14眼)。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在手术结束时角结膜表面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术后3d取下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术后2h、6h、24h、48h、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的差异,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翼状胬肉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h、6h、24h、48h、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分别为(0.79±0.43)分、(0.88±0.53)分、(0.43±0.51)分、(0.29±0.47)分、(0.14±0.36)分,对照组分别为(2.57±0.51)分、(2.57±0.76)分、(1.86±0.66)分、(1.43±0.51)分、(0.86±0.53)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为P<0.01),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对照组为(1.57±1.34)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为(0.86±1.10)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对照组为(2.68±4.33)mm2,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为(0.17±0.45)mm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随诊2~6个月未见感染、复发、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翼状胬肉 疼痛 角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近视屈光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劲 宋琳 +2 位作者 张虹 刘磊 张晓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14,218,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etinalnervefiberlayerthickness,RNFLT)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检测 116例 (116只眼 )志愿者RNFLT、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etinalnervefiberlayerthickness,RNFLT)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检测 116例 (116只眼 )志愿者RNFLT、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NFLT与近视眼屈光度成负相关关系 (r =- 0 6 4 6 9,P <0 0 0 1) ;RNFLT与眼轴长度也成负相关关系 (r=- 0 6 971,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屈光度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近视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护士创新能力培训效果探讨 被引量:42
13
作者 江燕 孙丽凯 +1 位作者 余云红 蔡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6期71-74,共4页
目的基于CDIO模式设计护理创新培训内容,探讨其对护士创新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在开展创新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大纲,构建护理创新培训内容,并在创新导师的带领下开展理论和... 目的基于CDIO模式设计护理创新培训内容,探讨其对护士创新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在开展创新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大纲,构建护理创新培训内容,并在创新导师的带领下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对133名护理创新团队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前及结束后6个月,对创新团队队员进行创新行为调查。结果培训结束后6个月护理创新团队队员的创新行为程度及得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基于CDIO理念的护理创新培训内容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在职培训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了创新思维的产生,通过护理创新内容的学习,护士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创新 CDIO模式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曲玲 王维亭 +1 位作者 李俊 郭莲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观察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的治疗作用 ,用家兔制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 ,与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能缩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程 ,防止角膜出现深层病变 ,改善预后 ,不留瘢痕。研... 为观察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的治疗作用 ,用家兔制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 ,与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能缩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程 ,防止角膜出现深层病变 ,改善预后 ,不留瘢痕。研究表明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对家兔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 角膜炎 重组人 α1b干扰素滴眼液 H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改良及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铮 闫淑 +6 位作者 刘荣 李贵刚 陈志祺 杨红 裴晗 李涛 李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背景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的体外培养是进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研究的基础,人眼球供体的缺乏是限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主要原因,与人高度同源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已经建立,但其分离方法对细胞损伤较大,影响细胞的... 背景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的体外培养是进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研究的基础,人眼球供体的缺乏是限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主要原因,与人高度同源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已经建立,但其分离方法对细胞损伤较大,影响细胞的培养效率。目的建立和改良大鼠RVECs的培养方法。方法选取5只SD大鼠眼球,获得视网膜,用组织块培养法,将大鼠视网膜用质量分数0.1%胶原酶消化,并加入质量分数20%胎牛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添加物(ECGS),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和后充分吹打,制备细胞及组织悬液,接种于人纤维粘连蛋白(FN)包被的培养瓶中。用Ⅷ因子相关抗体鉴定培养的内皮细胞。结果组织块法消化培养2d可见细胞从组织块游出,培养4d可伸出触角呈梭形,5~6d可融合生长,培养14d后的细胞呈单层生长,培养的细胞Ⅷ因子相关抗体染色阳性。传代培养的细胞接种2h可重新贴壁,恢复融合生长状态。结论视网膜组织块培养并用胶原酶消化可获得活性较强的细胞和碎片,再用高选择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和FN促贴壁进行选择性培养,可获得纯度较高的RVE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TP酶活性及细胞内cAMP和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京华 王净信 +2 位作者 刘常明 谭俊峰 朱雪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培养的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酶)、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ATP酶)和细胞内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Ca2+]i的影响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视网膜下液...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培养的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酶)、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ATP酶)和细胞内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Ca2+]i的影响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视网膜下液转运和吸收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肾上腺素诱导RPE细胞24 h后,采用ATP酶试剂盒检测细胞Na+-K+ATP酶、Ca2+-ATP酶活力,125I-cAMP放免试剂盒检测胞内cAMP浓度,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i,并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0.1~100 nmol/L肾上腺素能显著降低RPE细胞Na+-K+ATP酶活性,并提升Ca2+-ATP酶活性(均P<0.01)。10 nmol/L肾上腺素可明显升高REP细胞内cAMP水平,加入10 nmol/L肾上腺素30 min可明显引起RPE细胞内[Ca2+]i降低,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肾上腺素诱导后的RPE细胞内水肿样改变。结论肾上腺素可能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cAMP途径影响RPE细胞离子与液体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受体 ATP酶 环腺嘌呤核苷酸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rhEGF、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维琨 张虹 +2 位作者 李贵刚 王毓琴 李鹏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1-503,511,518,共5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ET 1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 ,且呈剂量相关性。 10 pmol/L时起作用 ,2 0 0 pmol/L时发挥最大作用。 10ng/mlrhEGF、 2ng/mlbFGF也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联合应用ET 1+rhEGF、ET 1+bFGF、ET 1+rhEGF +bFGF ,细胞吸光度 (A)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A值之和。ET 1、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PCNA表达 ,联合应用时PCNA表达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表达强度之和。结论 ET 1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 ,它和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 ,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RHEGF BFGF 角膜 内皮细胞 RHEGF 内皮素-1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玲娟 赵靖 +2 位作者 谢立信 吴洁 孙大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眼志愿者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FD-OCT测量值为(530.74±31.74)μm,Visante OCT为(554.06±33.32)μm,A超为(531.61±31.76)μm。三种测量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3,P<0.01)。两两比较显示:FD-OCT测量结果与A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与A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和FD-OCT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949),前者所测中央角膜厚度较后者厚(23.32±10.46)μm,两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0.46~26.17μm。结论 A超作为目前角膜厚度测量的金标准,随着检查舒适度、检查速度等要求的提高,使用渐显局限。新的角膜测厚仪的出现,有望改善这些问题,但是诊断分析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测量结果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A超角膜测厚仪 FD-OCT Visante OCT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醋甲唑胺片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及对患者眼压、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袁菁 汪锐 胡维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醋甲唑胺片对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眼压、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60例,210只眼,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手术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醋甲唑胺片对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眼压、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60例,210只眼,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手术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上联合醋甲唑胺片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评价、眼压、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治疗效果和眼压控制率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CLVQOL、自我评价得分、EDV、PSV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眼压控制率高于手术组(P <0.05);眼压、RI水平低于手术组患者(P <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醋甲唑胺片可有效改善青光眼患者症状及眼血流水平,降低眼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醋甲唑胺片 青光眼 眼压 眼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项楠 林晗 +1 位作者 李贵刚 刘恒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6,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f,EG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GB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f,EG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GB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EGB治疗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EGB治疗组给予EGB溶液灌胃12周,模型组和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随后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行计算机图像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Bax在模型组神经节细胞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在EGB治疗组的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减弱;Bcl-2在EGB治疗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GB治疗组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EGB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EGB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BAX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