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情况对受体肝脏移植术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大正 胡伟 张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背景近年来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探讨影响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高危因素成为热点,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受体术前情况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供体术前情况对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变化的影响,为受体肝脏... 背景近年来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探讨影响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高危因素成为热点,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受体术前情况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供体术前情况对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变化的影响,为受体肝脏移植术后病情恢复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术前情况对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DCD肝脏移植供体25例,收集供体的性别、年龄、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术前血清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和受体肝脏移植术前、术后MELD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供体19例、女性供体6例,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分别为(2.80±1.32)%和(1.4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6,P=0.021);供体年龄<45岁15例,≥45岁10例,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分别为(2.73±1.26)%和(2.07±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0,P=0.242);供体ICU治疗时间<5 d 3例,5~10 d 14例,>10 d 8例,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分别为(2.30±1.38)%、(2.85±0.85)%、(2.94±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7,P=0.516)。供体年龄、ICU治疗时间、术前AST、DBiL、WBC、Hb水平、受体肝脏移植术前MELD评分与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344,P=0.093;r=-0.294,P=0.154;r=-0.271,P=0.090;r=-0.181,P=0.386;r=-0.310,P=0.096;r=-0.205,P=0.325;r=-0.219,P=0.294)。供体术前ALT、TBiL水平与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呈负相关(r=-0.301,P=0.044;r=-0.372,P=0.012)。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供体术前ALT、AST、TBiL水平与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相关(P<0.05)。结论 DCD供体术前ALT、AST、TBiT水平越高,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越低,患者恢复越慢。DCD供体术前ALT、AST、TBiT水平是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组织供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参与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钧 何凡 +3 位作者 吴敏 郑翔 李舒媛 陈知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1-584,589,共5页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2组供心存活时间,应用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17、核孤独受体...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2组供心存活时间,应用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17、核孤独受体γt(RORγt)、干扰素-γ(IFN-γ)mRNA在移植术后1、2、3、4、5、6、7、8 d的动态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术后第4天移植心脏内CD4+、CD8+T细胞中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检测显示,在急性排斥反应组中,IL-17和RORγt mRNA的表达都早于IFN-γ,在移植术后第2天即可于移植心脏中检测到,其表达量在术后第4天均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并分别在术后第6天和第7天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急性排斥组移植心脏内有大量CD4+、CD8+T细胞浸润,细胞因子IL-17主要由CD4+T细胞分泌。结论Th17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移植脏器中细胞因子IL-17的检测可作为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预见性和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排斥反应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核孤独受体γt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器官的获取、保存和运输 被引量:11
3
作者 施辉波 王心强 +4 位作者 徐晶 曾梦君 李小勤 张利民 蒋继贫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6-281,共6页
捐献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受者的预后。针对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的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捐献器官的质量和利用率,并降低医疗风险。本文根据2016年欧盟《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对其... 捐献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受者的预后。针对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的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捐献器官的质量和利用率,并降低医疗风险。本文根据2016年欧盟《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对其中第11章器官获取、保存和运输进行解读并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扩大标准供者 器官保存 器官运输 质量控制 器官获取组织(OPO)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肾移植的近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斌 曾凡军 +4 位作者 陈知水 蒋继贫 明长生 张伟杰 陈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or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移植和司法途径标准供者(standard criteria donors,SCD)肾移植的近期存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施行的尸体供肾移植89例,其中DCD供肾移植(DCD组)56例,SC... 目的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or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移植和司法途径标准供者(standard criteria donors,SCD)肾移植的近期存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施行的尸体供肾移植89例,其中DCD供肾移植(DCD组)56例,SCD供肾移植(SCD组)33例。DCD组供肾采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HMP)25例,单纯低温保存31例;SCD组供肾全部采用单纯静态低温保存。DCD组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TAC)+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四联免疫抑制方案,SCD组采用TAC+MMF+Pred三联用药。随访评价2组移植肾6个月、1年存活率与受者6个月、1年存活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以及肾功能状况。结果随访6~15个月。DCD组受者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因假性肾动脉瘤和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切除各1例,受者6个月存活率98.2%,1年存活率94.4%,移植肾6个月存活率94.6%,1年存活率83.3%;SCD组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AMR导致移植肾切除1例,受者6个月存活率97.0%,1年存活率92.9%,移植肾6个月存活率93.9%,1年存活率85.7%。2组受者6个月与1年存活率及移植肾6个月与1年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GF发生率DCD组为21.4%,SCD组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术后1、3、6、12个月血肌酐值,DCD组均显著高于SCD组(P〈0.05),但是2组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供肾移植近期存活效果良好,术后肾功能恢复和维持情况与司法途径SCD供肾移植相当,DCD可以成为扩大尸体肾移植供者池的重要来源,其远期存活效果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供者 肾移植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海灏 赵建平 +9 位作者 张伟杰 曾凡军 陈知水 明长生 刘敦贵 林正斌 魏来 刘斌 蒋继贫 陈忠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有32例检查出病原体,主要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在加强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还应调整免疫抑制剂和加强营养支持。结论器...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有32例检查出病原体,主要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在加强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还应调整免疫抑制剂和加强营养支持。结论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半年。早期、足量的针对病原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调整免疫抑制剂和营养支持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肺部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动物模型中移植肝动脉血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永辉 张颖 +4 位作者 宫念樵 夏穗生 徐文晖 魏正专 黄先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用显微外科技术,模拟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移植肝的动脉血供,观察肝动脉的重要性。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模拟无肝动脉重建和有肝动脉重建的原位肝移植手术,观察两种小鼠模型中移植肝的血供。A组分离结扎肝固有动脉... 目的:用显微外科技术,模拟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移植肝的动脉血供,观察肝动脉的重要性。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模拟无肝动脉重建和有肝动脉重建的原位肝移植手术,观察两种小鼠模型中移植肝的血供。A组分离结扎肝固有动脉,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外,其余的肝周韧带给予缝扎,但不予切断,以阻断除来自肝周的血供。B组除不结扎肝固有动脉外,其余手术步骤与A组相同。术后观察对比小鼠存活率、肝功能和肝组织学改变。结果:40只小鼠,手术成功率为92.5%(37/40),有3只因麻醉及术中误伤大出血而死亡(A组2只,B组1只),其余37只均手术成功。术后两周内生存率A组为55.5%(10/18),B组为100%(19/19)(P<0.05)。A组肝功能检查明显异常,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与B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A组肝组织学有明显的缺血表现,而B组肝功能和组织学检查均正常。结论:肝动脉吻合在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提高该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肝移植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国超 陈知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9-691,共3页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免疫抑制 器官移植 植物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的起源、发展及对器官移植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晖 陈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2,共8页
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Banff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目前世界各器官移植中心均常规依据Banff标准进行移植肾的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诊断。随后移植肾Banff标准的研讨和... 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Banff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目前世界各器官移植中心均常规依据Banff标准进行移植肾的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诊断。随后移植肾Banff标准的研讨和更新模式很快扩展至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肝、移植胰腺和移植小肠等各类移植器官。Banff会议不仅成为包含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研讨的专题会议,而且也为各类移植器官的活检逐步制定了统一的诊断标准,更好地促进了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明确诊断和治疗。本文总结了国际移植病理学研究的历史、Banff会议及Banff标准对器官移植的推动作用,旨在为临床器官移植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病理学 器官移植 Banff会议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诊断标准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性排斥反应 C4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兰 陈知水 马先松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共3页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范引导着我国器官移植健康发展,然而,随着《条例》对器官移植供、受者条件的严格限制,尸体供器官数量迅速下降,亲属活体移植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结合《条例》,就器官来源短缺、保障活体供者安...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范引导着我国器官移植健康发展,然而,随着《条例》对器官移植供、受者条件的严格限制,尸体供器官数量迅速下降,亲属活体移植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结合《条例》,就器官来源短缺、保障活体供者安全、亲属活体供者选择和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作用等问题做出较详细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条例 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浓度雌、孕激素对小鼠H-Y皮肤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星光 周奇 +4 位作者 汪理 张维娜 雒真龙 陈忠华 昌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04-1609,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浓度雌激素(E2)、孕激素(P4)对小鼠H-Y皮肤移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去势模型,每天分别注射E2、P4及E2+P4联合注射,14 d后受鼠行H-Y皮肤移植并继续给药。检测移植前及移植后72 h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目的:探讨妊娠浓度雌激素(E2)、孕激素(P4)对小鼠H-Y皮肤移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去势模型,每天分别注射E2、P4及E2+P4联合注射,14 d后受鼠行H-Y皮肤移植并继续给药。检测移植前及移植后72 h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观察H-Y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情况。结果:E2可提高外周血Treg的比例(P<0.05),移植后Treg的比例进一步升高(P<0.05);P4对Treg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E2+P4联合对Treg的影响与单独应用E2结果相似(P>0.05)。移植后P4对Treg仍无明显影响(P>0.05),而E2+P4联合亦不能进一步提高Treg的比例。细胞因子检测显示,E2、P4均能减少促炎因子分泌,并提高抗炎因子分泌(P<0.05)。两者均能有效延长H-Y皮肤移植物存活(P<0.05),且具有协同效应。结论:P4可通过诱导免疫偏移促进H-Y皮肤移植物的存活。而E2除诱导免疫偏移外,还通过提高Treg水平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雌激素类 孕酮 调节性T细胞 H-Y抗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治疗延长小鼠同种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钧 何凡 +3 位作者 吴敏 郑翔 李舒媛 陈知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 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 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 目的观察应用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 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 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治疗组(每日注射3 g/L anti-IL-6 mAb 0.1 mL)和移植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受鼠移植术后第3、6天外周血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病理分析检测排斥反应程度,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受鼠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6I、FN-γI、L-17、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治疗组外周血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22.0±2.3)d vs(7.7±0.8)d,P<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下降(Stanford 2级);③治疗组移植心脏中IFN-γI、L-6I、L-17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0.05),脾脏及移植心脏中浸润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ti-IL-6 mAb治疗可抑制Th1、Th17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CD4+CD25+Foxp3+T细胞产生,抑制单个核细胞浸润并有效延长小鼠同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白细胞介素6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与疫苗接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松 张伟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低,其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方式和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器官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器官移植受者特定疫苗的接种以及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做一简要述评,以期为器官移植受者的疫苗接种提供参考,并特别关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流行性感冒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 狂犬病疫苗 破伤风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隔离大鼠胰岛移植治疗小鼠药物性糖尿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伟杰 郭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目的 探讨免疫隔离的胰岛异种移植治疗小鼠药物性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新生 Wistar大鼠胰岛分离后包裹在由 THF制成的免疫隔离室内 ,移植给药物诱导的 Balb/ c糖尿病小鼠。移植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 ,观察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免疫隔... 目的 探讨免疫隔离的胰岛异种移植治疗小鼠药物性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新生 Wistar大鼠胰岛分离后包裹在由 THF制成的免疫隔离室内 ,移植给药物诱导的 Balb/ c糖尿病小鼠。移植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 ,观察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免疫隔离及非隔离的胰岛均显示了良好的对葡萄糖加茶碱刺激的反应能力 ,胰岛素的释放量在 2组间无明显差异。移植后免疫隔离胰岛移植组血糖在 3d内降至正常 ,平均维持正常血糖 (72 .8± 3.1) d,多饮、多尿现象明显改善。单纯胰岛移植组血糖降低后仅维持平均 (8.1± 0 .5 ) d。对照组小鼠则持续高血糖状态。组织学检查示免疫隔离室外形成厚度不一的纤维化反应层 ,隔离室内大部分胰岛坏死 ,部分可见残存的胰岛。结论 免疫隔离胰岛异种移植能有效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糖尿病 胰岛移植 免疫隔离 中空纤维 纤维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胰组织移植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璐 黄亚冰 +6 位作者 郭晖 朱珉 王树森 谢林 曾梦华 李荣 陈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50-152,I0005,共4页
目的:研究胚胎胰组织在同种异体内再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并根据不同胎龄、不同移植部位的移植胚胰生长状况,研究大鼠胚胰移植的适合胎龄和移植部位。方法:将远交系SD大鼠妊娠15.5d(E15.5)、E16.5、E17.5和E18.5的胚胰移植到成... 目的:研究胚胎胰组织在同种异体内再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并根据不同胎龄、不同移植部位的移植胚胰生长状况,研究大鼠胚胰移植的适合胎龄和移植部位。方法:将远交系SD大鼠妊娠15.5d(E15.5)、E16.5、E17.5和E18.5的胚胰移植到成年健康SD大鼠的肾包膜下或网膜内。移植后14~21d期间剖腹观察器官生长情况,并取标本行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①E15,5胚胰植入肾包膜21d后,发育良好,腺泡导管分化发育,β细胞增殖并聚集。植入网膜内16d后,有中度排斥反应,发育有限。②E16.5胚胰植入肾包膜下21d后,可见中度排斥,但结构发育较好。③E17.5和E18.5胚胰植入肾包膜下后,16d内就发生重度排斥,生长严重受限,β细胞也未见增殖。④E15.5胚胰移植到小鼠体内,未经任何免疫抑制处理,16d内见到重度排斥表现并导致组织坏死。结论: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时,一定胎龄的胚胰可在同种远交系成年大鼠体内再血管化,并发育为近似正常胰腺组织。E15.5或更早期的胚胰用来移植比较适合,排斥反应较轻,增殖潜力较大。胚胰移植在肾包膜下相对于移植在网膜内的排斥轻、发育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胰 同种异体移植 再血管化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46共刺激通路调控同种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陈栋 张驰 +7 位作者 张艳 黄亚冰 朱珉 刘斌 陈刚 张伟杰 陈知水 陈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CD3/CD46共刺激通路对同种移植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转人CD46的C57BL/6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采用MACS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以阴性对照组作为对照,体外检测CD3、ConA、CD3/CD28、CD3/CD46、CD3/CD28/CD46共... 目的:探讨CD3/CD46共刺激通路对同种移植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转人CD46的C57BL/6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采用MACS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以阴性对照组作为对照,体外检测CD3、ConA、CD3/CD28、CD3/CD46、CD3/CD28/CD46共刺激对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效果,并检测其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并以BALB/c小鼠的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以转人CD46的C57BL/6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进行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M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CD3组或阴性对照组相比,ConA、CD3/CD28、CD3/CD46和CD3/CD28/CD46共刺激后,CD4+T细胞均出现显著增殖反应(P<0.05),而且CD3/CD28/CD46共刺激组的增殖活性较CD3/CD28或CD3/CD46共刺激组显著增高(P<0.05)。CD3/CD28共刺激后,IL-2和γ-IFN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CD3组显著升高(P<0.05),CD3/CD46共刺激后,IL-10和TGFβ-水平较阴性对照组、ConA组、CD3组和CD3/CD28共刺激组显著升高(P<0.05)。CD3/CD46共刺激后可以显著地抑制同种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结论:CD3/CD46共刺激通路可以诱导CD4+T细胞产生IL-10和TGFβ-,抑制同种移植免疫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6 共刺激分子 同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后受者肾动脉破裂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学 张伟杰 +1 位作者 蒋继贫 昌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2-484,498,共4页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破裂的原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同济医院收治的540例DCD供肾移植患者中,12例出现移植肾动脉破裂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破裂的原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同济医院收治的540例DCD供肾移植患者中,12例出现移植肾动脉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出现移植肾动脉破裂。其中3例因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破裂情况(25%,3/12),2例受者死亡,1例进行移植肾切除;9例为术后出现局部感染腐蚀血管引起动脉破裂(75%,9/12),发生1例受者死亡,8例移植肾切除。在9例感染中,共培养出真菌5株,细菌15株。其中真菌包括假丝酵母菌4株(80%,4/5),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1株(20%,1/5);细菌包括屎肠球菌4株(26.67%,4/15),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20.00%,3/15),铜绿假单胞菌3株(20.00%,3/15),大肠埃希菌2株(13.32%,2/15),肺炎克雷伯菌1株(6.67%,1/15),表皮葡萄球菌1株(6.67%,1/15),阴沟肠杆菌1株(6.67%,1/15)。结论 DCD供肾移植中,感染是引起移植肾动脉破裂的主要因素,积极预防和果断处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肾移植 肾动脉破裂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斌 明长生 +1 位作者 曾凡军 林正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62-1963,共2页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减退合并蛋白尿患者,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CAN,分成2组,火把花根治疗组34例,对照组22例,疗程8周,随诊3个月观察蛋白尿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减退合并蛋白尿患者,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CAN,分成2组,火把花根治疗组34例,对照组22例,疗程8周,随诊3个月观察蛋白尿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27/34例(79.5%)蛋白尿完全消失,对照组5/22例(22.7%)蛋白尿消失,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并无明显变化。结论:火把花根片可有效治疗CAN蛋白尿,长期效果需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病 火把花根 蛋白尿 慢性移植肾肾病 火把花根片 治疗组 临床研究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医学到社会:重大疫情带给器官捐献意义的文化转机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博 徐晶 +3 位作者 曾梦君 潘青山 施辉波 蒋继贫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6期675-679,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使过往器官捐献工作中所面临有关“死亡的意义”、医患的互动以及捐献的秩序等议题呈现出了些许不一样的状况。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器官捐献工作所呈现的微妙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加强死亡教育、加强器官捐献“疾痛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使过往器官捐献工作中所面临有关“死亡的意义”、医患的互动以及捐献的秩序等议题呈现出了些许不一样的状况。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器官捐献工作所呈现的微妙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加强死亡教育、加强器官捐献“疾痛故事”的叙述以及对器官捐献中人伦秩序的理解,将有助于器官捐献工作更贴近中国本土文化。未来的器官捐献工作应从医学的领域走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器官捐献 死亡 医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3例次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涂宇豪 郭志良 +3 位作者 萨如拉 朱兰 郭晖 陈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804,共6页
目的总结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穿刺指征及病理诊断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644例肾移植受者的703例次超声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的资料,分析穿刺合格率、并发症、指征性活检的穿刺... 目的总结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穿刺指征及病理诊断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644例肾移植受者的703例次超声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的资料,分析穿刺合格率、并发症、指征性活检的穿刺指征和病理诊断类型。分析监视性活检的应用和病理诊断。结果肾组织穿刺活检合格率为99.9%,穿刺出血并发症包括移植肾周血肿和血尿各1例次。血清肌酐升高(76.8%)和蛋白尿(13.8%)为主要穿刺指征,48例次(6.8%)为评估治疗效果的监视性活检。病理诊断排斥反应共399例次,其中细胞性排斥反应293例次、抗体性排斥反应60例次、混合性排斥反应46例次;原发病复发或新发肾病195例次,主要为IgA肾病144例次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2例次;感染相关肾病共57例次,其中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VAN)56例次;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肾毒性损伤31例次,包括急性CNI肾毒性损伤15例次和慢性CNI肾毒性损伤16例次;其他诊断45例次。结论移植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高及安全性好,现阶段细胞性排斥反应仍然是移植肾指征性活检的最主要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穿刺 活组织检查 排斥反应 血清肌酐 蛋白尿 排斥反应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云学院年中集锦
20
作者 石炳毅 张小东 +6 位作者 胡小鹏 陈知水 陈刚 王长希 黄刚 闫天中 武小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5-738,共4页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携手医邻网共同打造了“移植云学院”,以期加强移植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各中心肾移植技术共同提高、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移植科医师。在上半年授课中,各中心讲师从移植后肾小球肾炎复发的最新进展、预致敏受者肾移植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携手医邻网共同打造了“移植云学院”,以期加强移植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各中心肾移植技术共同提高、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移植科医师。在上半年授课中,各中心讲师从移植后肾小球肾炎复发的最新进展、预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策略、肾移植受者多瘤病毒感染及肾病诊治的误区和对策及活体肾移植供肾质量评估4个议题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肾小球滤过率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IGA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