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跃力 王新房 +5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庄磊 王瑶 邓斌华 方凌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563-565,58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立体空间结构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10只犬活体心脏进行实时三维成像,并应用TomTec公司的三维分析软件加以分析。测量:①二尖瓣环于前外侧连合与后内侧连合间连线距离;...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立体空间结构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10只犬活体心脏进行实时三维成像,并应用TomTec公司的三维分析软件加以分析。测量:①二尖瓣环于前外侧连合与后内侧连合间连线距离;②二尖瓣环于前外侧连合与后内侧连合连线中点的垂直直线距离;③二尖瓣环于前外侧连合、后内侧连合间连线与前叶侧瓣环、后叶侧瓣环顶点间连线之间的距离;④二尖瓣环面积。另通过该犬处死后离体心脏标本测量,验证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准确性。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的各项测值与实际解剖标本之间高度一致,并且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808,0.834,0.796(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反映二尖瓣环的立体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线距 后叶 解剖标本 离体心脏 准确性 连线 Tec公司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高血压对左室心肌扭转-位移环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韩伟 谢明星 +2 位作者 张丽 王静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构建左室心肌扭转-径向位移环(Loop),探讨心动周期中高血压对心室扭转-位移环的影响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和正常人24例,经胸采集心尖水平和心底水平二维图像... 目的运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构建左室心肌扭转-径向位移环(Loop),探讨心动周期中高血压对心室扭转-位移环的影响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和正常人24例,经胸采集心尖水平和心底水平二维图像,运用超声工作站行定量分析,构建左室心肌扭转-径向位移环(Loop),计算心肌扭转角度,径向位移。分析心动周期中扭转与径向位移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的扭转峰值、二尖瓣开放时间点(MVO)扭转值、解旋率、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径向位移,同时分析Loop各形态参数。结果①与正常人比较,高血压患者左室扭转峰值增大(18.26±4.2vs13.82±2.7,P<0.001),解旋率减小[(34±7.0)%/msvs(44±11.9)%/ms,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左室收缩期扭转与径向位移显著线性相关(r=0.97,P<0.05),高血压较正常组Loop收缩期斜率增大(P<0.05)。舒张早期心室解旋约40%,此期径向位移相对较小,二者呈线性相关(r=0.94,P<0.05),Loop图上舒张早期斜率较正常组大(P<0.05)。结论利用STI可以无创性的构建左室扭转-径向位移环。通过分析环的各形态参数,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扭转 旋转 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正常人二尖瓣环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跃力 王新房 +4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王瑶 邓斌华 方凌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正常人二尖瓣环立体形态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 12名正常人心脏进行实时三维成像 ,并应用TomTec公司的三维软件加以分析。结果 二尖瓣环立体形态在心动周期中不断变化...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正常人二尖瓣环立体形态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 12名正常人心脏进行实时三维成像 ,并应用TomTec公司的三维软件加以分析。结果 二尖瓣环立体形态在心动周期中不断变化。最大二尖瓣环面积指数发生于舒张晚期 ,最小二尖瓣环面积指数发生于收缩中期 ,平均二尖瓣环面积缩小 (3 0± 5 ) %。在整个心动周期中二尖瓣环持续呈“马鞍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二尖瓣环 正常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环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跃力 王新房 +3 位作者 谢明星 王瑶 邓斌华 方凌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环的几何形态变化。方法对2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RT-3DE成像,并与12名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其二尖瓣环的几何形态变化。结果心肌梗死患者中,伴有显著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二...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环的几何形态变化。方法对2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RT-3DE成像,并与12名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其二尖瓣环的几何形态变化。结果心肌梗死患者中,伴有显著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二尖瓣环显著扩张;二尖瓣环较正常对照组瓣环平坦;二尖瓣环在心动周期中的面积变化率降低。不伴有显著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二尖瓣环除瓣环高度显著小于正常组外,其瓣环面积、心动周期中面积变化率、周长以及瓣环直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二尖瓣环的大小和形态变化是发生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二尖瓣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犬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侧支循环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智超 王新房 +7 位作者 吕清 谢明星 卢晓芳 张静 方凌云 袁莉 丁尚伟 刘夏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犬的侧支循环。方法结扎12只健康杂种犬左前降支,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即刻、结扎后30min及结扎后180min时行心肌声学造影观察,并计算供血区心肌重量。结果左前降支结扎后所有... 目的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犬的侧支循环。方法结扎12只健康杂种犬左前降支,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即刻、结扎后30min及结扎后180min时行心肌声学造影观察,并计算供血区心肌重量。结果左前降支结扎后所有实验犬均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建立。结扎后30min,侧支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9.65±2.90)g;结扎后180min,侧支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12.58±3.98)g;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很好地显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并获得全面准确的侧支循环区心肌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冠状动脉闭塞 造影剂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16~40周正常胎儿心腔径线的超声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向阳 谢明星 陈欣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81-1883,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人正常妊娠系列孕周 (16~ 40周 )的正常胎儿心腔径线变化规律。方法 以二维超声测量 75 7例正常胎儿心脏各房室内径 ,按孕周分为 12组 ,计算心脏各房室内径的平均值 ,与孕周进行回归相关性比较。结果 各心腔径线与孕周... 目的 评价国人正常妊娠系列孕周 (16~ 40周 )的正常胎儿心腔径线变化规律。方法 以二维超声测量 75 7例正常胎儿心脏各房室内径 ,按孕周分为 12组 ,计算心脏各房室内径的平均值 ,与孕周进行回归相关性比较。结果 各心腔径线与孕周呈显著相关 (P <0 .0 1) ;右心房、心室横径大于左侧心房、心室 (P <0 .0 1)。结论 胎儿各心腔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 ;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lbunex结合经胸多普勒超声评估无复流时冠脉血流速度模式变化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立新 王新房 +2 位作者 谢明星 朱向明 吴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应用Albunex进行心肌声学造影结合经胸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观察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灌注模式的变化,探讨该变化与心肌微血管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杂种犬19只,均结扎左前降支(LAD) 6 0min ,而后分别再... 目的:应用Albunex进行心肌声学造影结合经胸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观察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灌注模式的变化,探讨该变化与心肌微血管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杂种犬19只,均结扎左前降支(LAD) 6 0min ,而后分别再灌注6 0min(n =6 ) ,12 0min (n =6 )和180min(n =7)。LAD结扎后经静脉弹丸式注射Al bunex进行MCE检查,MCE显示的低灌注区为危险区(RAMCE) ,再灌注后MCE检查确定的低灌注区为无复流区(NRAMCE)。若NRAMCE RAMCE比值大于或等于2 5 %时认为发生了无复流现象;若NRAMCE RAMCE比值小于2 5 %时认为心肌复流。多普勒超声使用冠脉血流程序检测IRA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2只犬在实验中死亡,其余17只犬均完成实验方案。复流组共有7支犬,无复流组共有10支犬。再灌注6 0min时,PVs ,VTIs ,cFDs ,PVd ,VTId ,cFDd ,DDR ,cDDD在复流组有所变化,但与基础状态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值均>0 .0 5 ) ;而无复流组的PVs ,VTIs ,cFDs ,PVd ,VTId ,cFDd均明显减小(P值均<0 .0 5 ) ,舒张期最显著的变化是减速度(DDR)明显增大(P <0 .0 1) ,减速时间(DDD)显著减小(P <0 .0 1)。结论:微血管床的损害可以影响心外膜冠脉血流动力学。这种变化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微血管阻力,降低冠脉灌注压的途径来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梗死相关动脉 无复流 Albun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胎盘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和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许杨青 陈欣林 +3 位作者 谢明星 陈佩文 赵胜 胡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本试验采用妊娠晚期大鼠为模式动物探讨超声造影在胎盘的应用价值和初步研究超声造影对大鼠胎盘组织产生的生物效应,为超声造影应用于产科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妊娠晚期(第18~21天)的Wistar大鼠30只,体重为(300±50)g,... 目的本试验采用妊娠晚期大鼠为模式动物探讨超声造影在胎盘的应用价值和初步研究超声造影对大鼠胎盘组织产生的生物效应,为超声造影应用于产科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妊娠晚期(第18~21天)的Wistar大鼠30只,体重为(300±50)g,共分三组进行,A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B组:高剂量造影剂组,注射剂量为23.6 mg/kg(2.0 ml/kg,11.8 mg/ml);C组:低剂量造影组,注射剂量为0.236 mg/kg(2.0 ml/kg,0.118 mg/ml)。在ACUSON 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CPS成像系统下选择每只孕鼠腹中的一只胎鼠的胎盘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完毕后取胎盘组织固定、切片、染色观察三组胎盘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超声造影清晰地显示出了大鼠胎盘绒毛间血流的灌注特点;造影剂不能通过胎血屏障到达胎盘胎儿面及胎鼠;三组胎盘组织切片检查均未见明显母体面毛细血管损伤、红细胞外溢、滋养细胞坏死和空泡形成。结论超声造影清晰地显示出了大鼠胎盘母体面的血管结构;在此次仪器设置条件下,超声造影未对胎盘组织产生明显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胎盘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收缩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功能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周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功能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周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周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第12周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各取2只处死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周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周。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周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周。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对照组组织学无改变,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组织多普勒指标能早期发现这一变化,早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阿霉素 心肌病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定量评价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磊 王新房 +4 位作者 谢明星 王瑶 张跃莉 邓斌华 刘夏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肌造影(CERT3DE)测量存活心肌质量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行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分支造成心肌梗死的杂种犬22只(其中结扎左前降支15只,结扎左回旋支7支),分别于结扎后15min和结扎180min并再灌注30min...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肌造影(CERT3DE)测量存活心肌质量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行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分支造成心肌梗死的杂种犬22只(其中结扎左前降支15只,结扎左回旋支7支),分别于结扎后15min和结扎180min并再灌注30min后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肌造影检查。采用静脉注射氟碳造影剂进行心肌造影,勾划心肌缺血15min后灌注缺损体积和心肌缺血180min、再灌注30min后灌注缺损体积,两者之差即为存活心肌体积,并与犬心肌密度相乘计算其质量。犬处死后采用Evansblue和TTC双重染色确定存活心肌范围并分离称重。结果Evansblue和TTC染色所测存活心肌的实际质量为(6.99±1.16)g,占整个左室质量的百分比为(11.3±1.5)%;CERT3DE所测左室存活心肌质量为(7.26±1.39)g,占整个左室质量的百分比(12.2±2.1)%;CERT3DE所测存活心肌质量和左室质量百分比与犬离体心脏实测结果明显相关(r=0.82,r=0.73)。结论CERT3DE能准确评价犬急性心梗模型的存活心肌质量,有望为临床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性提供一项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造影剂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发展简史:国外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新房 刘夏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共4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创刊于 1985年 ,2 0 0 5年是其创刊 2 0周年 ,许多读者、作者以贺信、论文等多种方式向本刊祝贺。对此 ,编辑部全体同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过去的 2 0年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在反映并促进我国医学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创刊于 1985年 ,2 0 0 5年是其创刊 2 0周年 ,许多读者、作者以贺信、论文等多种方式向本刊祝贺。对此 ,编辑部全体同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过去的 2 0年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在反映并促进我国医学影像技术成熟和发展的同时 ,自身也逐步走向成熟 ,其姊妹刊《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于 2 0 0 4年 9月诞生 ,更标志着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本刊将于本期开始开辟“创刊 2 0周年纪念”专栏 ,并举办各种纪念及学术活动 ,庆祝我国医学影像学的这一大事。希望各位专家积极认真撰稿 ,对学科发展历程进行鸟瞰式回顾 ;同时欢迎撰文对本刊创刊以来所报道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从不同角度展现本刊 2 0年来对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中国医学 超声心动图 国外研究 治疗学 医学影像技术 现代医学 中国 概况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发展简史:国内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新房 刘夏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研究概况 临床应用研究 早期 国内 超声诊断 封闭 中国 中国 先进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实时三平面法左心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智超 王新房 +4 位作者 吕清 谢明星 龙莎 张静 龚静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三平面法左心声学造影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20例患者中,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造影剂,进行超声实时三平面法左心声学造影,记录三平面法中各个切面中左室显影等级及造影剂空间分布情况,观察各个节段心肌显影效果。结...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三平面法左心声学造影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20例患者中,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造影剂,进行超声实时三平面法左心声学造影,记录三平面法中各个切面中左室显影等级及造影剂空间分布情况,观察各个节段心肌显影效果。结果20例患者左室显影等级均为3级,造影剂空间分布均匀,心内膜边界显示清晰;所有患者左室壁心肌均获得了满意的显影效果。结论临床应用超声实时三平面法进行左心声学造影,能从多个切面和角度同时观察心腔和心肌造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造影剂 实时三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后心肌存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桔泉 曹林生 +4 位作者 朱向明 聂绍平 曾秋棠 刘小青 卢晓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梗死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 家犬 12只 ,随机分为TM LR组和对照组 ,每组 6只 ,结扎左前降支中段 ,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 ,TMLR组在梗死区以KTP激光行TMLR。术后动物饲养 2~ 3个月 ,... 目的 研究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梗死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 家犬 12只 ,随机分为TM LR组和对照组 ,每组 6只 ,结扎左前降支中段 ,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 ,TMLR组在梗死区以KTP激光行TMLR。术后动物饲养 2~ 3个月 ,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肌的存活性。结果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TMLR组给予5 μg/(kg·min)多巴酚丁胺后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当多巴酚丁胺剂量增大到 10 μg/(kg·min) ,前壁的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反而又减低 ;而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 5 μg/(kg·min)和 10 μg/(kg·min)后 ,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进行性减低。 结论 KTP激光TMLR后梗死局部部分心肌保持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运重建术 激光 存活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舒张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E’)比值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 目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E’)比值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w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w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w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w。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w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w。EE’比值在6、8、10、12w显著增高(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6w。对照组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功能降低。EE’变化早于组织多普勒收缩指标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脏功能试验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基础声像图与造影声像图诊断子宫肌瘤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杨青 陈欣林 +4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赵胜 胡蕾 杨小红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征分析方法(ROC)评价超声造影中基础声像图与造影声像图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疑似子宫肌瘤症状患者110例,行常规经腹超声检查后进入造影检查条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采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征分析方法(ROC)评价超声造影中基础声像图与造影声像图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疑似子宫肌瘤症状患者110例,行常规经腹超声检查后进入造影检查条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采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两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受试者)分别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条件下对检查结果独立做出诊断,记录诊断结果并用SPSS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图评估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应用Kappa值评估受试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两位受试者在常规超声条件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和0.707,超声造影条件下曲线下面积为0.965和0.985,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1)。受试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高,它们的Kappa值分别为0.816和0.662。结论:超声造影总体上提高了对子宫肌瘤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子宫肿瘤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的收缩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方凌云 谢明星 +7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蒲朝霞 刘夏天 袁莉 邓斌华 王瑶 张跃力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32-35,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在心动周期中的收缩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6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 3例患者因图像质量欠佳而剔除,在其余33例病例,结合三维数据...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在心动周期中的收缩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6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 3例患者因图像质量欠佳而剔除,在其余33例病例,结合三维数据工作站,分别测量缺损面积,缺损长轴及短轴上的最大及最小径,平行及垂直于三尖瓣水平的最大及最小径。计算上述测值的变化率,并将缺损面积的变化率与缺损最大径、年龄、心率、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缺损面积在心动周期的收缩变化显著,变化率从15.2%到76. 9%,平均变化率为49. 0%。缺损呈对称性收缩且与缺损最大径、心率、Qp/Qs无相关性,与年龄呈轻微负相关。结论:RT-3DE可清晰显示ASD缺损的动态收缩变化特征,有助于理解心房水平分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实时显像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实验研究(英文)
18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2 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 2mg·kg-1,共计 8周 (总剂量 16mg·kg-1) ,另 8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 (未注药前 )...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2 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 2mg·kg-1,共计 8周 (总剂量 16mg·kg-1) ,另 8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 (未注药前 )、12周时分别进行兔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 ,以及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 12周时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取 2只进行心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阿霉素组与基础状态相比 ,12周时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扩大(10 .5± 1.3和 15 .8± 2 .1mm ,P <0 .0 5 ) ,收缩期末内径显著扩大 (8.7± 1.0和 10 .3± 1.1mm ,P <0 .0 5 ) ,射血分数显著降低 (6 3.4± 8.4和 38.8±7.6 ,P <0 .0 5 ) ,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 (P <0 .0 1)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变化 (37.6± 7.6和 2 1.2± 6 .7,P >0 .0 5 ) ;对照组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和短周缩短率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阿霉素组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 ,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结论 :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诱导形成非缺血性心肌病模型 ,结果可靠 ,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阿霉素 心肌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松弛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英文)
19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738-742,共5页
目的:E/E’比值(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松弛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松弛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2组:... 目的:E/E’比值(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松弛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松弛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2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1,8周共计16 mg.kg-1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周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周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周。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周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周。E/E’比值在6、8、10、12周显著增高(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6周。对照组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功能降低。E/E’变化早于组织多普勒收缩指标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松弛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阿霉素 心肌病 组织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肺泡?”——超声谐振微泡定向增加组织局部供氧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朱蔚 周翔 +7 位作者 罗燕 彭玉兰 田野 王冬梅 柳晓军 李珂 庄华 解慧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7-1931,共5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声场作用下,微泡是否可能有助于更多地向局部输送氧。方法依据菲克第一定律、玻意耳定律及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建立超声声场作用下的微泡气体交换方程和计算机模拟程序。结果超声辐照加速了微泡内外的气体交换,促进了微泡... 目的探讨在超声声场作用下,微泡是否可能有助于更多地向局部输送氧。方法依据菲克第一定律、玻意耳定律及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建立超声声场作用下的微泡气体交换方程和计算机模拟程序。结果超声辐照加速了微泡内外的气体交换,促进了微泡内O2的快速向外释放。理论分析说明,在超声声场中,微泡的体积收缩和膨胀将加速其内外气体压力的变化和气体交换。结论在高频率交变压力的作用下,超声将加速平衡微泡与周围组织的O2/CO2分压的差异,有助于向局部输送更多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氧气输送 流动肺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