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谢芬 张媛媛 +3 位作者 张春丽 蔡莹 刘茜 胡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3,47,共5页
目的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将200例单指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 目的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将200例单指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结果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及47项三级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后,观察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断指再植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构建并应用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指标有利于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手指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血管危象 断指再植 皮瓣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与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玲 娄湘红 +4 位作者 张艳 熊莉娟 张玲 潘瑛 冯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专科联盟建设项目组,评估共建专科培训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制订个性化的专科共建方案。采取专科制度流程引入,实地理论授课、业务查房、专科疑难病例讨论、操作演示,结合专科进修、... 目的探讨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专科联盟建设项目组,评估共建专科培训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制订个性化的专科共建方案。采取专科制度流程引入,实地理论授课、业务查房、专科疑难病例讨论、操作演示,结合专科进修、线上授课会诊、资料共享等方式,在2所基层医院手外科开展持续3年的专科共建。比较项目实施前后共建专科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及项目组成员职业认同感。结果项目实施后共建专科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操作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项目组成员职业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能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改善基层医院专科护理质量,有效促进基层医院手外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专科联盟 基层医院 医联体 专科质量 职业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娄湘红 林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6-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将护士按职称、学历、个人特征进行高、中、初能级划分,并建立主班护士、责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 目的探讨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6-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将护士按职称、学历、个人特征进行高、中、初能级划分,并建立主班护士、责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总务护士、夜班护士5个工作岗位,护士按能力水平竞争上岗,并建立与各能级相对应的客观量化的绩效考核制度。评估该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结果实施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5.14±1.37)、(97.08±1.26)分及(124.52±9.78)、(132.32±12.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得分也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在保证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级对应 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管理 手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科病区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16
4
作者 娄湘红 李萍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积极性。方法以护理部质量控制内容为依据,根据手外科专科情况制定合适的奖惩激励制度,与护士分级管理联系形成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在科内实施。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数由上年的15起降至4起... 目的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积极性。方法以护理部质量控制内容为依据,根据手外科专科情况制定合适的奖惩激励制度,与护士分级管理联系形成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在科内实施。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数由上年的15起降至4起,护理差错发生数由2起降至0起;在护士分级管理中,低级护士竞争到中级护士3人,中级护士竞争到高级护士2人,高级护士降为中级护士1人;护士对绩效考核实施的满意度为100%。结论新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完善了示范病房对护士分层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示范病房 绩效考核 制度建立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措施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娄湘红 林玲 胡德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自杀 手外科 预防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设置理论在手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瑛 娄湘红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手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名新护士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进行培训,即设置可操作目标,规范岗位培训方法和内容,完善检查考核制度等。结果培训后新护士在科室及医院护理部考核中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结论应用目标... 目的探讨手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名新护士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进行培训,即设置可操作目标,规范岗位培训方法和内容,完善检查考核制度等。结果培训后新护士在科室及医院护理部考核中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结论应用目标设置理论可使培训中各环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升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设置理论 手外科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肖喜玲 杨朝辉 +5 位作者 黄剑 黄厚瑞 王双 夏晓萱 王刚 陈振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根据手外伤后手功能障碍的特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制出一种增强手部肌力和协调性的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方法:通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患手的力学信息,将其输入到虚拟现实环境中驱动虚拟环境的运行,该系统能够智能设置虚拟... 目的:根据手外伤后手功能障碍的特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制出一种增强手部肌力和协调性的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方法:通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患手的力学信息,将其输入到虚拟现实环境中驱动虚拟环境的运行,该系统能够智能设置虚拟环境中执行任务的难度,根据采集到的力学信息作出相应的康复评价。本文从总体构思,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设计,系统实现所采用的力传感器模块、采集模块、虚拟现实模块和评估模块开发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研制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功能康复系统;通过2周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在侧捏力(0.64±0.75N vs 0.09±0.21N)、握力(2.14±1.57N vs 0.81±1.00N)、ADL评分(3.44±2.45 vs 0.67±2.82)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手功能康复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虚拟现实 捏力 手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喜玲 杨朝辉 +3 位作者 夏晓萱 黄涛 黄剑 陈振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通过评价和比较传统手部肌力训练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训练方法对手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断腕断掌再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物理因子、关节活动度... 目的:通过评价和比较传统手部肌力训练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训练方法对手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断腕断掌再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物理因子、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相关性治疗性活动等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主研制的计算机辅助装置进行握力、捏力训练,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弹力治疗带、治疗泥等)进行训练,两组均为每次20min,一周5次,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评定,包括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侧捏力、握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以及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TAM、侧捏力、握力、ADL评分和UEF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侧捏力、握力、ADL、UEFI评分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的TAM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计算辅助肌力训练能更好地增强断腕断掌再植患者的手部力量,更有效地提高手功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腕断掌 捏力 握力 计算机辅助 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手掌毁损伤创面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涛 陈振兵 +3 位作者 丛晓斌 艾方兴 周攀 洪光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08,212,共4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手掌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对7例手掌毁损伤创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桥接手指血运。术后问卷调查患者对皮...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手掌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对7例手掌毁损伤创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桥接手指血运。术后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评测皮瓣痛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mm),检测患者关节活动度TAM值及与健侧的比值。结果 7例手掌皮瓣均存活,远端断指恢复良好血运;4例术后6个月行二期皮瓣修整手术;7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对后期皮瓣外形满意度高(7/7,100%),术后6个月皮瓣恢复两点辨别觉,12个月平均值为(10.75±2.10)mm,皮瓣感觉评级为S3+级,患指关节总TAM值与健侧的比值为(0.82±0.16)。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血流桥接皮瓣可以避免损伤主干血管,是桥接手掌毁损创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 穿支 皮瓣 血流桥接 创面 移植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综合康复训练 被引量:9
10
作者 娄湘红 李萍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6期71-72,共2页
对30例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术后3个月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3.3%,并发症发生率3.3%。提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高效、安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Ⅱ区屈肌腱损伤 外科手术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谢芬 金环 +4 位作者 张媛媛 陈洁 刘茜 古玉霞 刘玉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2023年2-6月行游离皮瓣或单指断指再植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血运监测法评估血运。2023年7-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 目的 探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2023年2-6月行游离皮瓣或单指断指再植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血运监测法评估血运。2023年7-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应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辅助评估血运。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时发现率、误判率、漏诊率;并调查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108例、干预组105例完成研究。干预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误诊率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均分为4.89~5.00分。结论 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能为医护人员提供客观、准确的血运评判依据,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管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游离皮瓣 微血管吻合术 血管危象 血运监测 表皮电子系统 智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手术方法治疗嵌趾甲患者的护理
12
作者 娄湘红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37-38,共2页
对48例(51趾)嵌趾甲患者采用咬骨钳咬除末节趾骨、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的新手术方法治疗,术前合理选用抗生素,做好患足的准备工作,专科化备皮,并加强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新手术方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观察患趾病情变化,... 对48例(51趾)嵌趾甲患者采用咬骨钳咬除末节趾骨、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的新手术方法治疗,术前合理选用抗生素,做好患足的准备工作,专科化备皮,并加强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新手术方法的优点和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观察患趾病情变化,减轻疼痛,保持局部卫生,加强营养,减少嵌趾甲的复发率等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随访26.0个月,47例(50趾)嵌甲治愈,1例(1趾)复发,经再次手术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 嵌趾甲 新型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茜 袁敏 肖黎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67-1672,共6页
目的 :构建科学、敏感、实用的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评估与监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神经外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数据初拟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 目的 :构建科学、敏感、实用的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评估与监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神经外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数据初拟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 :建立了14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包括椎管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等;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专家协调系数为0.106~0.216,第2轮专家咨询后变异系数为0.00~0.22。结论 :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立的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用来评估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德尔菲技术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面自体组织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玲 娄湘红 +3 位作者 袁颖 闫芳 德宗 李素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编制创面自体组织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评估工具,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知信行理论,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患者调查、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编制创面自体组织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 目的编制创面自体组织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评估工具,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知信行理论,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患者调查、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编制创面自体组织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评问卷。结果问卷包括知识、态度及行为3个维度共27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271%;问卷内容效度指数0.972,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24~1.000;问卷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4,分半信度为0.831,重测信度为0.810。结论创面自体组织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问卷信效度良好,经验证性检验后可用于创面自体组织移植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自体组织移植 自我管理 自评问卷 知识 信念 行为 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中断应对资源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5
作者 德宗 刘云访 +1 位作者 林玲 李素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2-56,共5页
目的编制护理中断应对资源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护理中断应对资源研究及管理提供测评工具。方法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提出的6种类型资源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 目的编制护理中断应对资源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护理中断应对资源研究及管理提供测评工具。方法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提出的6种类型资源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和西藏自治区各1所三甲医院547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21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76、RMSEA=0.058、CFI=0.961、NFI=0.940、TLI=0.955)。最终形成的护理中断应对资源问卷包括关键资源、建设性资源、能量资源、宏观资源、社会支持5个维度,共26个条目。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0.980,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0.923~1.000。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0.985,重测信度为0.932。结论护理中断应对资源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价护理人员护理中断应对资源水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护理中断 应对资源 问卷 信度 效度 社会支持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级对应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方案探讨 被引量:30
16
作者 林玲 娄湘红 +2 位作者 陈义璇 潘瑛 佘又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索能级对应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方案实施效果。方法建立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按照学历、年资、能力分为高、中、初、新护士4个能级层次,根据性格特点及能力水平匹配主班、责任护理组长、责任护... 目的探索能级对应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方案实施效果。方法建立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按照学历、年资、能力分为高、中、初、新护士4个能级层次,根据性格特点及能力水平匹配主班、责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3种护理岗位;选取相应人员承担科室质控组长、临床带教组长以及科研组长等;将绩效考核划分为岗位绩效、工作绩效及奖罚绩效三部分。评价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士职业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与能级对应的绩效考核方案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绩效考核 能级对应 人力资源管理 护士职业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病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及减压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孙正义 赵斌 +2 位作者 洪光祥 王丽京 刘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4-167,T002,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及减压后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mRNA,P53mRNA,CASPASE-3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5只同龄Wistar大鼠,置入后路渐进式压迫装置,制作成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5只),慢性脊髓... 目的: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及减压后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mRNA,P53mRNA,CASPASE-3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5只同龄Wistar大鼠,置入后路渐进式压迫装置,制作成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5只),慢性脊髓压迫组(B组25只),减压组(C组25只)。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标记(TUNEL)技术及原位杂交检测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P53mRNA、CASPASE-3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及减压后的表达,分别于损伤后及减压后1、3、7、14、28d对慢性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A、B、C三组均发现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P53mRNA,CASPASE-3的表达,A、B、C三组细胞凋亡率及阳性细胞灰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阳性细胞表达程度与细胞凋亡的减少及神经功能的恢复相一致。结论: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可导致大量的神经细胞凋亡,同时激活内源性保护机制,使脊髓发生适应性改变。减压可能通过激活此机制而减轻神经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慢性 压迫性 细胞凋亡 BCL-2MRNA P53MRNA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 被引量:17
18
作者 林玲 娄湘红 +3 位作者 宋小燕 冯芳 刘彦林 史雯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72-74,共3页
目的提高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遴选人文关怀教师并进行培训,对60名实习护生开展人文关怀临床带教,包括人文关怀理论学习、人文关怀教学查房、人文关怀护理,写关怀日记及人文关怀护理个案,评选关怀之星。评价该方案实施前后护生人... 目的提高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遴选人文关怀教师并进行培训,对60名实习护生开展人文关怀临床带教,包括人文关怀理论学习、人文关怀教学查房、人文关怀护理,写关怀日记及人文关怀护理个案,评选关怀之星。评价该方案实施前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生人文关怀表现的满意度。结果出科时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护生人文关怀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对实习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可加深护生对人文关怀护理的理解,激发护生内在的关爱、同情等情感体验,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能力 临床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进 洪光祥 +3 位作者 康皓 陈振兵 陈燕花 李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4,448,557,共4页
目的研究成体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从成年SD大鼠骨骼肌组织中培养出肌源性干细胞,采用bFGF、EGF诱导出神经球样细胞团,并检测nestin表达。再在贴壁培养条件下,用RA、BDGF诱导分化,并检测NSE、GFAP的表... 目的研究成体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从成年SD大鼠骨骼肌组织中培养出肌源性干细胞,采用bFGF、EGF诱导出神经球样细胞团,并检测nestin表达。再在贴壁培养条件下,用RA、BDGF诱导分化,并检测NSE、GFAP的表达。结果MDSCs能被诱导出神经球样细胞团,并表达nestin。这些细胞进一步诱导,部分细胞表现出神经元样或胶质细胞样形态,并表达NSE或GFAP。结论MDSCs能向神经细胞样细胞分化,有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源性干细胞 转分化 神经球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神经移植体移植修复自体周围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启顺 甘萌 +3 位作者 郑怀远 周学武 周攀 陈振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自体神经移植材料在移植修复周围混合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切除0.5cm右侧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缺损模型。运动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股神经运动支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移植组... 目的比较不同自体神经移植材料在移植修复周围混合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切除0.5cm右侧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缺损模型。运动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股神经运动支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混合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坐骨神经移植修复。分别于术后2、4和8周,采用神经夹捏实验测量神经再生长度,处死动物后取下术侧腓肠肌称取肌肉湿重。术后8周取胫神经远侧吻合口远端3mm神经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同时电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直径及髓鞘的厚度,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片分析,计数神经纤维总数并计算神经纤维的密度。结果神经再生长度,术后2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及混合神经移植组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腓肠肌湿重,术后2、4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重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术后8周时,在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中可见大量神经纤维生长,神经纤维的数量、轴突的密度均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再生神经轴突在运动神经移植组更加成熟。结论不同的神经移植材料对自体神经移植再生效果有着显著影响。运动神经及混合神经移植修复自体周围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优于感觉神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自体神经移植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