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评估及近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宇淼 陈芬 +2 位作者 杨仕俊 王祥 廖玉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在心血管重症病房建立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客观评估系统以更好地进行近期预后判断。方法根据心血管科重症患者特异病因的风险特征及脏器衰竭发展规律,制定病情危重程度评分量表,从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科重症病房选取具备一项特定的急... 目的在心血管重症病房建立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客观评估系统以更好地进行近期预后判断。方法根据心血管科重症患者特异病因的风险特征及脏器衰竭发展规律,制定病情危重程度评分量表,从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科重症病房选取具备一项特定的急性心血管重症疾病或伴有一项脏器功能严重衰竭需要生命支持的患者共320例,采用病情危重程度评分量表对其进行评估,患者评分分值分为≤12分,~18分,~24分及〉24分等4个级别,观察记录各级别患者存活并成功出院的比例,分析危重程度评分与患者近期存活率的关系,评估该量表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入住心血管重症病房的患者随着危重程度评分值的升高,其存活率显著下降,评分≤12分、~18分、~24分及〉24患者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1.9%、75.6%、48.8%、9.4%。结论基于特异心血管病病因及脏器衰竭制定的心血管科危重程度评分较好地反映了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 危重程度评估 近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与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_1受体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6 位作者 王敏 曹红艳 周子华 向光大 侯洁 乐岭 夏邦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检者血清中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 ,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 46例 (糖尿病心肌病组 ) ,2型糖尿病 5 2例 (糖尿病组 ) ,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 5 8例 (高血压组 )及正常对照组 40例。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抗AT1受体自体抗体阳性率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 ,明显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0 0 1)。结论 :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祥贵 冯义柏 +1 位作者 朱利民 周志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 (Hcy) 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 凋亡以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人VSMCs;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Bax、bcl-2mRNA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 (Hcy) 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 凋亡以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人VSMCs;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Bax、bcl-2mRNA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VSMCs在终浓度为 0 (对照组)、100、200、500、1 000μmol/LHcy的培养液中孵育 24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2. 68±0. 23 )%、 ( 2. 79±0 .12 )%、( 8. 45±2. 41 )%、 ( 13. 37±4 .71 )%、(23. 75±5 .56)%, 表明Hcy诱导人VSMCs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 bax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 .86±0. 01、0 .92±0 .03、1. 51±0 .02、1. 82±0 .03、1 .91±0 .02, bcl-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 38±0 .04、1. 32±0 .03、1. 28±0 .03、1 .21±0. 02、1 .09±0. 02, 表明Hcy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VSMCsbax基因表达显著上调, bcl-2基因表达轻度下调, bax/bcl-2比值升高。结论 Hcy诱导人VSMCs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bax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诱导人VSMCs凋亡可能是Hcy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MC BCL-2表达 人血 同型半胱氨酸 诱导 凋亡 BAX基因表达 目的观 应法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心肌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郎明健 曾秋棠 +1 位作者 关思虞 陈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AdVEGF165)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标记BrdU、共培养法转染AdVEGF165基因...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AdVEGF165)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标记BrdU、共培养法转染AdVEGF165基因;收集培养液上清,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VEGF的表达。结扎同种大鼠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将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移植转染心肌细胞(组Ⅰ)、单纯心肌细胞(组Ⅱ)、AdVEGF165(组Ⅲ)和DMEM培养基(组Ⅳ)。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前及移植4周后的心功能。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作HE病理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计数血管密度。结果:AdVEGF165基因转染的心肌细胞表达VEGF高于对照组(P<0.01);超声检测心功能提示转染细胞组(组Ⅰ)心功能障碍轻于其它3组(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移植细胞在移植区存活;HE染色血管计数显示转染组(组Ⅰ)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P<0.01)。结论:AdVEGF165基因转染心肌细胞后表达分泌VEGF增加,可促进梗死区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肌血供,有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能更好地减轻心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 内皮生长因子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在甲亢大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金玲 赵林双 王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观察甲亢心肌肥大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心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AT1-AA在甲亢大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甲... 目的观察甲亢心肌肥大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心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AT1-AA在甲亢大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前2组灌服左甲状腺素钠制备甲亢大鼠模型,甲亢+奥美沙坦组同时给予奥美沙坦。以心脏质量指数(HWI)和心钠肽(ANP)mRNA作为心肌肥大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T1-AA,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PI3K/p-Akt的表达水平;根据AT1-AA检测结果,将甲亢组和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分为AT1-AA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AT1-AA阳性组和阴性组AT1R及PI3K/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HWI增加,ANP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甲亢组大鼠HWI及ANP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P<0.05)。(2)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AT1-AA阳性率及光密度(D)值(61.11%,72.22%和0.44±0.12,0.49±0.08)高于对照组(16.67%和0.28±0.05,P均<0.01)。(3)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AT1R和PI3K/pAkt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与甲亢组相比,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心肌组织PI3K、p-Akt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P<0.05)。(4)甲亢组大鼠中,AT1-AA阳性组PI3K/p-Akt的表达明显高于AT1-AA阴性组(P<0.01);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中,AT1-AA阳性组PI3K/p-Akt的表达较AT1-AA阴性组降低(P<0.05)。结论 AT1-AA可能通过AT1R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甲亢心肌肥大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自身抗体 AKT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体外循环模型用于脑保护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邢建洲 杨辰垣 +3 位作者 于君 陈涛 孙忠东 张凯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 :将小猪体外循环模型用于脑保护的研究。 方法 :16头出生后 6~ 8周、体重 15~ 16kg的约克猪 ,以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流量 6 0~ 10 0ml (kg·min) ,灌注压 8 0~ 13 3kPa(6 0~ 10 0mmHg) ,降温至鼻咽温度 18~ ... 目的 :将小猪体外循环模型用于脑保护的研究。 方法 :16头出生后 6~ 8周、体重 15~ 16kg的约克猪 ,以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流量 6 0~ 10 0ml (kg·min) ,灌注压 8 0~ 13 3kPa(6 0~ 10 0mmHg) ,降温至鼻咽温度 18~ 2 0℃ ,阻断升主动脉起始部、降主动脉、奇静脉、下腔静脉、左右锁骨下动静脉。随机分为顺灌组和逆灌组。顺灌组升主动脉灌注 ,流量 2 0ml (10 0g·min) ,鼻咽温度 18~ 2 0℃ ,持续 12 0min ,复温至鼻咽温度 37℃ ,10 .7~ 16 .0kPa(80~ 12 0mmHg)压力主动脉内灌注 4℃ 10 %甲醛溶液 10 0 0ml固定大脑 ,检查脑超微结构和病理学改变。逆灌组除上腔静脉 2 .7kPa(2 0mmHg)压力逆行脑灌注 ,并记录逆行灌注时脑血流量外 ,其余处理同顺灌组。 结果 :深低温停循环期间 ,与逆灌组相比 ,顺灌组脑灌注流量显著高为 (2 0± 1.6 )ml (10 0g·min)与 (1.2± 0 .9)ml (10 0g·min)(P <0 .0 1) ,除脑桥外 ,海马、扣带回、尾状核、壳核、丘脑、新皮质、中脑灰质和浦肯野细胞等各区病理损害轻。 结论 :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对深低温停循环 12 0min小猪的脑保护作用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与心钠肽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徐金玲 赵林双 王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7,181,共6页
目的:探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产生及变化特征及其与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ANP)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甲亢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2、4和8周留取血标本及心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产生及变化特征及其与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ANP)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甲亢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2、4和8周留取血标本及心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T1-AA,动态观察心脏指数(HWI)、心肌细胞直径(MD)、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ANP mRN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NP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1)甲亢组大鼠在实验2周时HMI即明显增加,并随时间延长进一步加重,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发生严重胶原纤维化,MD和CVF显著增加,表明甲亢大鼠心肌肥大模型建立成功;(2)甲亢组大鼠血清中AT1-AA吸光度值在实验2周即有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上升至实验结束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T1-AA表现出随甲亢心肌肥大病变加重而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3)甲亢组大鼠心肌组织ANP mRNA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血浆中ANP水平变化趋势与其一致,说明AT1-AA可能会引起ANP表达增加;(4)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大鼠血清AT1-AA与心肌肥大相关指标HWI、DM、CVF、血浆ANP和心肌组织ANP mRNA呈显著正相关(r =0.649 ~0.749;均P<0.05).结论:甲亢心肌肥大大鼠AT1-AA可引起ANP表达增加,AT1-AA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甲亢心肌肥大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自身抗体 甲亢 心肌肥大 心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剂量与抑制房室结前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战军 杨海玉 +4 位作者 于世龙 曾秋棠 陈志坚 张家明 毛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剂量与房室结(AVN)和房室结双径路(DAVNP)前传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有DAVNP征象,且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20例为组Ⅰ。同期无DA...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剂量与房室结(AVN)和房室结双径路(DAVNP)前传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有DAVNP征象,且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20例为组Ⅰ。同期无DAVNP征象的患者14例为组Ⅱ。测定两组的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周期(WENAVN)及组Ⅰ的快径、慢径和组Ⅱ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ERPAFP、ERPASP和ERPAVN)。在心房起搏下给予递增的ATP剂量。 结果:组Ⅰ、组Ⅱ及两组的WENAVN分别与阻断各自前向传导所需的ATP剂量呈负相关(r= - 0.58,P<0.01 ;r=-0.67,P<0.01;r=-0.58,P<0.01)。组Ⅰ的ERPAFP、ERPAVN及组Ⅰ的ERPANV与阻断各自传导所需的ATP剂量亦呈负相关(r=-0. 75,P<0. 01;r=-0. 41,P<0. 05)。 结论:房室结前传功能越好,前传ERPAVN越短,阻断其传导所需的ATP剂量就越大;ERP是影响快径和慢径对ATP抑制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传导功能 有效不应期 房室结 相关性研究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质游离钙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峰 廖玉华 +3 位作者 魏宇淼 陈明 周子华 王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52-755,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细胞质游离钙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AT1受体抗体,亲和层析法提取阳性血清中的AT1受体细胞外第...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细胞质游离钙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AT1受体抗体,亲和层析法提取阳性血清中的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同时应用AT1受体胞外第二环肽主动免疫大鼠并提取抗体。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患者及大鼠的AT1受体胞外二环肽抗体分别刺激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培养原代大鼠VSMC,观察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细胞质游离钙水平变化。结果患者及大鼠血清中提取的AT1受体第二环肽抗体均刺激培养VSMC使细胞质游离钙水平升高,作用与AngⅡ类似。进一步实验发现抗体的激动效应能够被AT1受体胞外第二环肽的抗原表位序列及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阻断。结论针对AT1受体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具备激动效应,通过激动AT1受体刺激细胞质钙离子浓度增高,提示该抗体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血管紧张素 抗体 平滑 血管 细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昱东 程龙献 +4 位作者 曾秋棠 毛晓波 连亦田 施莹 鲍夏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92-3095,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和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水平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12周;(2)稳定斑块组(AS组,10只),高脂饮... 目的:研究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和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水平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12周;(2)稳定斑块组(AS组,10只),高脂饮食(含胆固醇1%和猪油5%)喂养12周;(3)易损斑块组(VAP组,10只)高脂饮食喂养12周,于处死前24和48h分别给予两次药物触发。测定各组第0周、12周血脂,12周处死后检测兔血清CaN和RANTES水平,Masson染色法计算校正的斑块面积、易损指数及其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系数。结果:高脂喂养12周后AS组和VAP组的血脂、CaN水平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P<0.01)。VAP组RANTES水平(97.48±12.22)ng/mL明显高于AS组(25.01±4.45)ng/mL和Control组(24.88±5.22)ng/mL(均P<0.01)。与AS组比较,VAP组校正的斑块面积[(52.26±11.58)%vs(32.26±9.76)%]和易损指数(6.25±1.97vs3.24±1.1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S组和VAP组的RANTES水平与两个易损指标均明显正相关(P<0.05);AS组CaN水平与两个易损指标均呈负相关(r=-0.62,-0.67;P<0.05)。结论:RANTES可能是易损斑块预测和干预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绍平 蒋桔泉 +5 位作者 刘小青 曹林生 曾秋棠 朱向明 薛毅 王新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评价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再生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单纯心肌梗死组、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R)组和bFGF组,每组6只。术后... 目的评价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再生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单纯心肌梗死组、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R)组和bFGF组,每组6只。术后第8周,采用第八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形态分析评价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的变化。结果直接血管计数发现,bFGF组镜下总血管计数和直径≥50μm的较大微血管数均高于TMR组和单纯心肌梗死组(P<0.001)。bFGF组的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显色面积和平均吸光度均高于TMR组与单纯心肌梗死组(P<0.001);在TMR基础上在心肌内控制释放bFGF能使总血管数增加近30%,其中直径≥50μm的微血管数增加近60%。结论采用纤维蛋白胶在心肌内控制释放bFGF的血管再生治疗安全可行,能有效促进缺血心肌内的血管再生和侧支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管生成因子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子痫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ERK1/2信号途径的激动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砚文 肖宏 +2 位作者 孙艳香 朱峰 廖玉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0-6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的自身激动性抗体(AT1-AAs)激动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AT1受体并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途径的能力。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提取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的AT1-AAs。培养大鼠主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的自身激动性抗体(AT1-AAs)激动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AT1受体并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途径的能力。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提取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的AT1-AAs。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AT1-AAs刺激培养的细胞。而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中ERK1/2的表达;逆转录PCR检测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应用钙离子的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培养VSMCs,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荧光强度变化以反映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变化。结果 AT1-AAs能够发挥与血管紧张素Ⅱ类似的效应,能够激动AT1受体,促使ERK1/2的磷酸化并促进其下游的c-fos在VSMCs中的表达;并且ERK1/2的磷酸化一定程度依赖于钙离子信号。结论由于ERK1/2信号通过促进血管炎症、纤维化及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重塑,AT1-AAs可能通过该途径参与先兆子痫患者的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自身抗体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VSMCs凋亡与RANTES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艳萍 彭昱东 +3 位作者 周恒 周心涛 李海禹 曾秋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8,295,共6页
目的研究血浆和斑块局部受激活后调节性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ed normal T 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 factor,RANTES)表达水平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cells,VSMCs)凋亡... 目的研究血浆和斑块局部受激活后调节性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ed normal T 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 factor,RANTES)表达水平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cells,VSMCs)凋亡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①空白组(Blank组)和②对照组(Control组):均普通饲料喂养;③稳定斑块组(AS组)和④易损斑块组(VAP组):均高脂饮食。Control和VAP组给予药物触发(蝰蛇毒+组织胺),Blank和AS组给予生理盐水。测定各组血脂和血浆RANTES水平,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RANTES转录和表达水平,TUNEL染色后计算各组斑块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率及其与RANTES水平的相关系数。结果高脂喂养组家兔血脂水平较普通喂养组明显升高(P<0.01)。VAP组RANTES表达水平和凋亡率明显高于AS组(P<0.01)、Control组(P<0.01)和Blank组(P<0.01);AS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和Blank组(P<0.01);但Blank组和Contro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VSMCs凋亡率与RANTES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RANTES过表达可能通过加重斑块局部的炎症反应而诱导斑块内VSM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受激活后调节性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AT_1、α_1、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敏 向光大 侯洁 乐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M2胆碱能受体(M2-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M2胆碱能受体(M2-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结果:慢性肾炎并肾功能不全组抗AT1、α1、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96%、43.93%、50.00%、40.90%,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分别为46.40%、46.40%、67.90%、46.4%,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受体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AngⅡ介导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及AB-CA1表达调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兵 陈志坚 +4 位作者 王彦富 彭红玉 梅春丽 肖华 祝聪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活化对AngⅡ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基因表达、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以构建泡沫细胞模型,以AngⅡ和NF-κB活化抑制剂TPCK孵育细胞;以RT-PCR法、Western blot法测定THP-1源泡沫...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活化对AngⅡ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基因表达、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以构建泡沫细胞模型,以AngⅡ和NF-κB活化抑制剂TPCK孵育细胞;以RT-PCR法、Western blot法测定THP-1源泡沫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状态;采用酶法,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应用液体闪烁技术仪检测胆固醇流出的变化;借助Sandwich ELISA法测定核因子NF-κB活化/核易位情况。结果:AngⅡ可即刻激活NF-κB表达活性,并导致干预24小时后泡沫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若预先用TPCK孵育,则TPCK可抑制AngⅡ对NF-κB的激活,且24小时后泡沫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幅度减小。结论:AngⅡ能引起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含量显著增高(P<0·05)、ABCA1表达显著减少(P<0·05)。机制可能与AngⅡ即刻激活NF-κB信号途径,早期活化的NF-κB可阻遏THP-1源泡沫细胞ABC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继而影响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IP-1 核因子ΚB ATP结合盒转运子A1 对甲苯磺酰-L-苯丙氨酸甲基甲酮 细胞胆固醇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艳萍 苏冠华 +2 位作者 钟禹成 李海禹 曾秋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 MT)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此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 MT)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此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4(IL-4)、IL-6、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利用高频超声检测AMI患者和对照组颈动脉I MT。结果 AMI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患者的I MT、血浆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CD4+CD25+Foxp3+Treg百分率与血浆IL-10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82,P<0.05);CD4+CD25+Foxp3+Treg百分率与颈动脉I MT(r=-0.562,P<0.05)、hs-CRP(r=-0.443,P<0.05)、IL-6(r=-0.307,P<0.05)和TNF-α(r=-0.281,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调节性T细胞失调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免疫失衡、血管重构及炎性反应可能同时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基因突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戎 任法鑫 +6 位作者 杨钧国 袁国会 张守焰 康彩练 李伟 桂乐 李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包括JLNS和RWS)和Brugada综合征(BS)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对4个LQTS家系进行KCNQ1、KCNH2和KCNE1基因检测,对3个BS家系进行SCN5A基因检测。结果在1个LQTS家系中发... 目的研究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包括JLNS和RWS)和Brugada综合征(BS)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对4个LQTS家系进行KCNQ1、KCNH2和KCNE1基因检测,对3个BS家系进行SCN5A基因检测。结果在1个LQTS家系中发现1个KCNQ1基因上错义突变940穴G→A雪穴G314S雪,在Jervell-Longe-Nielsen综合征(JLNS)家系的先证者及其姐姐KCNQ1基因的第15外显子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G643S,还发现1个突变:KCNQ1基因外显子2a的第227位核苷酸C被T代替,其编码的苏氨酸被异亮氨酸所代替。在1个BS家系中发现1个SCN5A基因上的突变N1774S。其余的LQTS家系及BS家系在以上已知基因中均未发现突变。结论发现和JLNS有关的1个SNPs和1个新突变,并发现1个与欧美人群相同的Romano-Ward综合征相关突变,在BS家系中发现1个新的错义突变,丰富了LQTS及BS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基因突变 KCNQl基因 SCN5A基因 Jervell.Longe.Nielsen综合征 Romano-ward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7
18
作者 黎明 陈健 +3 位作者 李裕舒 谷翔 史春志 冯义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补充叶酸对高蛋氨酸(Met)喂养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大鼠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蛋氨酸组(Met)、蛋氨酸+叶酸组(Met+folate),每组10只,分别给... 目的:探讨补充叶酸对高蛋氨酸(Met)喂养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大鼠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蛋氨酸组(Met)、蛋氨酸+叶酸组(Met+folate),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和0.006%的叶酸,饲养45 d,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thcy),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的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结果:高Met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Met+folate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低于Hhcy组(P<0.01);高Met组大鼠主动脉表达的MCP-1明显多于control组(46.41±4.23vs15.73±2.74;P<0.05),而Met+folate组能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的主动脉MCP-1的表达(23.12±4.40vs46.41±4.23;P<0.05)。结论:大鼠喂以高Met饲料45 d,可充分诱导高Hcy血症。而叶酸补充治疗,在显著降低血浆tHcy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Ⅰ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转位酶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病小鼠的异常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被引量:13
19
作者 袁璟 廖玉华 +4 位作者 汪朝晖 张景辉 刘仲萍 董继华 王金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T细胞信号分子的表达,探讨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Balb/c小鼠,建立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T细胞内P56lck的... 目的:通过研究T细胞信号分子的表达,探讨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Balb/c小鼠,建立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T细胞内P56lck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h细胞内IFN-γ和IL-4的含量,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ANT自身抗体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其T细胞表面CD45的表达。以不含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试验期6个月。结果:DCM组小鼠P56lck的基因表达(1369·51±874·05vs47·93±10·21,P<0·01)、IFN-γ和IL-4的百分含量(尤其是IL-4)(8·27±1·29vs5·58±0·59,P<0·01;9·93±1·53vs2·05±0·21,P<0·01)、抗ANT自身抗体的水平(0·105±0·015vs0·006±0·002,P<0·01)、CD45的表达强度(0·154±0·021vs0·026±0·008,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异常的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在ANT肽诱导扩张型心肌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T细胞信号转导 心肌病 腺嘌呤核苷酸移位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心房动作电位及快速起搏所致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利民 冯义柏 曾秋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对家兔在体心房单相动作电位(AMAP)及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时电重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SN组各12只。将电极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房记录AMAP,观察基础状态下、给药...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对家兔在体心房单相动作电位(AMAP)及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时电重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SN组各12只。将电极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房记录AMAP,观察基础状态下、给药后0.5 h及以600次.m in-1心房快速起搏后0.5 h、8 h AMAP及其频率适应性的变化。结果与起搏前相比对照组AERP200 m s在起搏后0.5h缩短21.2 m s,起博后8h缩短21.6m s(P<0.05),且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TSN在基础状态下对AMAPA、AMAPD无明显影响,但使AERP200 m s由(105.9±3.8)m s延长至(114.7±7.2)m s(P<0.05)。起搏后TSN组维持原有的心房肌频率适应性。结论快速心房起搏使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而致电重构,TSN能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减轻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心房起搏 单相动作电位 电重构 钙超载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