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发展现状 被引量:44
1
作者 陶宝明 梁静 曹癸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17-20,共4页
阐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回顾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延续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专科强化培训模式及效果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君芹 曹青 薛晶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5年)强化培训的模式及效果。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与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模式对19名在心内科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进行为期12周的专科强化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进行专科操作、专科理论、心电图、综合技能...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5年)强化培训的模式及效果。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与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模式对19名在心内科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进行为期12周的专科强化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进行专科操作、专科理论、心电图、综合技能考核及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各项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19人中,15人(78.9%)认为有必要进行专科强化培训,3人(15.8%)认为无所谓,1人(5.3%)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专科强化培训。19人中,6人(31.6%)认为专科理论提高较大,8人(42.1%)认为专科操作提高较大,7人(36.8%)认为心电图提高较大,9人(47.4%)认为综合技能提高较大。结论该强化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心血管内科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强化培训 低年资护士 理论 操作 在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合延续护理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艳梅 梁媛 +1 位作者 黄海霞 徐玉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合延续护理对于降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急诊就诊、再住院、死亡以及对患者心衰疾病认知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3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存活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6)及观察组(n=77),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合延续护理对于降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急诊就诊、再住院、死亡以及对患者心衰疾病认知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3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存活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6)及观察组(n=77),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医院-社区联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80 d内急诊就诊、再住院及全因病死率,同时评价两组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合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医院-社区联合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对于心衰疾病的认知以及自我护理效能,降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急诊就诊率、心衰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等复合终点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医院 社区 延续护理 再住院 死亡 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屏 曾秋棠 +2 位作者 邱红梅 汪贵元 张国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应用各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观察药物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阿魏酸钠 0 6 g·kg-1iv可对抗哇巴因、肾上腺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P <0 0 1) ,亦可对抗心肌缺血诱发的...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应用各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观察药物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阿魏酸钠 0 6 g·kg-1iv可对抗哇巴因、肾上腺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P <0 0 1) ,亦可对抗心肌缺血诱发的心律失常 (P <0 0 5 ) ,但不能拮抗乌头碱所诱发的心律失常 (P >0 0 5 )。结论 阿魏酸钠具有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钾离子通道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哇巴因 乌头碱 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安才 成蓓 +1 位作者 谢晓竟 徐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880-884,共5页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2 4只SHR随机分为4组 ,每组 6只。SHR对照组、阿托伐他汀 5 0mg组(5 0mg·kg-1·d-1)、阿托伐他汀 10mg组(10mg·kg-1·d-1)和缬沙坦组 (2 0mg·...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2 4只SHR随机分为4组 ,每组 6只。SHR对照组、阿托伐他汀 5 0mg组(5 0mg·kg-1·d-1)、阿托伐他汀 10mg组(10mg·kg-1·d-1)和缬沙坦组 (2 0mg·kg-1·d-1) ;6只Wistar Kyoto大鼠 (WKY)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共 6周 ,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 2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 (SBP)。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含量 ,放免法测定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 ,并检测心肌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含量和全心重量 (HW )、左室重量 (LVM )及左室重量指数 (LVMI)。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用药前SHR各组SBP均显著高于WKY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给药后第 4、6周 ,阿托伐他汀 5 0mg组SBP明显下降 (P <0 .0 1) ,阿托伐他汀 10mg组不明显 ;缬沙坦组自给药后第 2周 ,SBP明显下降 (P <0 .0 1)。阿托伐他汀5 0mg组TC、TG及LDL C水平较SHR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阿托伐他汀 10mg组仅LDL C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SHR对照组血浆AngⅡ浓度与WKY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心肌AngⅡ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5 ) ;给药 6周后 ,阿托伐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高血压 心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Ⅱ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及心肌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恒 毛晓波 +1 位作者 周心涛 曾秋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4,213,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反应蛋白(CRP)、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I)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择期行PCI的...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反应蛋白(CRP)、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I)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择期行PCI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使用替罗非班组(n=24,PCI术前12~24h)和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组(n=23,PCI术开始时)。术前及术后24h查CRP、CKMB、TnI。观察PCI术后3d出血事件。随访30d,记录MACE。结果与术中替罗非班组比较,早期替罗非班组没有降低术后CRP水平,没有影响术后CKMB、TnI水平(均P>0.05),没有减少术后30d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择期行PCI的NSTE-ACS患者,与术中使用替罗非班比较,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没有更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介入治疗 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早期表达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肖华 陈志坚 +4 位作者 廖玉华 程翔 刘坤 王敏 郭和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和离体心脏灌流模型探讨AMI后TNF-α早期表达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设手术组(MI组)和假手术组(S组)。分10、20、30、60分钟、3、6、12... 目的:通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和离体心脏灌流模型探讨AMI后TNF-α早期表达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设手术组(MI组)和假手术组(S组)。分10、20、30、60分钟、3、6、12小时共7个时间点记录大鼠心电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MI后各时间点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TNF-α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TNF-α对单个心肌细胞胞内钙浓度的影响。结果:与S组相比,MI组心肌组织中TNF-α从10分钟起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表达明显升高(P<0.05)。MI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在各时间点均高于S组(P<0.05),并且与TNF-α分泌的时间窗重叠。200U/mlTNF-α灌流能够引起离体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经2mg/kg依那西普(TNF-α受体螯合剂)预处理后同等浓度的TNF-α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较前明显地减少(P<0.05)。200U/ml的TNF-α可使大鼠心肌细胞胞内钙荧光强度短时间内增加121.0%±13.3%。结论:大鼠急性梗死后TNF-α表达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关,其机制可能与TNF-α使心肌细胞胞内钙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 室性心律失常 离体心脏灌流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祥 李长运 +1 位作者 曾秋棠 曹林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的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方法:用雌性4周龄Wistar大鼠47只分组如下:高糖高脂组27只,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后,随机选其中7只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为对照组,其余20只于第5周开始链脲佐菌素(S...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的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方法:用雌性4周龄Wistar大鼠47只分组如下:高糖高脂组27只,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后,随机选其中7只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为对照组,其余20只于第5周开始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15mg/kg,QW×4),第8周末,1只死亡,2只空腹血糖<16.7mmol/L,被淘汰,17只空腹血糖≥16.7mmol/L并继续高糖高脂饮食20周后,14只存活,为实验组1(其余3只实验过程中,于第19-20周均死于肺部感染);普通饲料组20只,普通饲料喂养,于第5周开始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60mg/kg,1次注射),第8周末,4只死亡(STZ注射1周内死于多脏器衰竭),1只空腹血糖<16.7mmol/L被淘汰,15只空腹血糖≥16.7mmol/L并继续普通饲料喂养20周后,10只存活,为实验组2(其余5只于实验过程中第19-20周死于肺部感染)。通过颈动脉插管,测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彩色多谱勒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处死后称取心脏重量(HW);通过凋亡试剂盒采用过氧化物酶标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I)。结果:实验组1的糖尿病大鼠12只(n=12),实验组2的糖尿病大鼠7只(n=7),其-dp/dtmax≤5250mmHg/s,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就HW、CAI而言,两组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1高于试验组2(P<0.01),两组EF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1死亡率却明显低于实验组2。结论:首次注射STZ20周后,实验组1(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后,STZ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与实验组2(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STZ1次大剂量腹腔注射)相比,实验组1更能成功复制成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模型 心肌病 肥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敏 郎明健 +2 位作者 曾秋棠 杨汉东 闵新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研究纯化的心肌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8h后用流式分选方法(FACS)分选纯化心肌细胞,纯化的心肌细胞继续培养48h。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纯化的心肌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8h后用流式分选方法(FACS)分选纯化心肌细胞,纯化的心肌细胞继续培养48h。分为对照组(空白纯化心肌细胞组)和TGF-β1刺激组,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细胞中TGF-β1、CTGF、纤维连接蛋白(FN)mRNA的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细胞胞浆蛋白中CTGF、FN含量。结果:心肌细胞中有较低水平的CTGF表达,在予以TGF-β1刺激后细胞内CTGFmRNA与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49倍(P<0.01)和3.63倍(P<0.01),FN mRNA与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倍(P<0.01)和4.18倍(P<0.01),而TGF-β1mRNA水平减少34%(P<0.01)。结论:纯化的心肌细胞有CTGF的基础表达,并且TGF-β1可以明显上调其表达,提示心肌细胞主动参与了心肌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心肌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志坚 廖玉华 +5 位作者 唐省三 高翔 刘坤 田苗 王敏 董继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性心肌炎模型的特征。方法:6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只,MCMV腹腔注射)和对照组(24只,3T3细胞裂解液腹腔注射)。在注射后3、7、14、21、28、35、42、49、56、63和70 d,记录心电图,... 目的:探讨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性心肌炎模型的特征。方法:6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只,MCMV腹腔注射)和对照组(24只,3T3细胞裂解液腹腔注射)。在注射后3、7、14、21、28、35、42、49、56、63和70 d,记录心电图,测血清抗心肌β1受体抗体,分批处死小鼠行心肌病理、免疫组化和MCMV DNA检测。结果:实验组心肌炎累积发病25只(25/36,69.4%),死亡4只(4/36,11.1%);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呈现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慢性期心肌间质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急慢性期心肌炎病理积分均在2分或以下;免疫组化示急性期心肌IL-1β和TNF-α蛋白强阳性表达。实验组心律失常累计发生率达50.0%,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急性期以窦性、房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为主,慢性期以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为主。实验组3-7 d时心肌组织可检测到MCMV DNA片段,14-70 d时则不能检测到。实验组前5周血清抗β1受体抗体滴度为0,第6-10周明显升高;对照组前7周该抗体滴度为0,第8-10周轻微升高。结论:MCMV心肌炎并不严重,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具有局灶性和散在性特点,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早期病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直接损伤有关,慢性期病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则可能与抗β1受体抗体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小鼠 BALB/C 心肌炎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海霞 陶宝明 +1 位作者 梁静 曹癸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荷的效果。方法将109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水平。结果干预后照顾者个人负担、责任负担、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荷的效果。方法将109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水平。结果干预后照顾者个人负担、责任负担、负担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可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家庭照顾者 照顾负荷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塑中细胞因子与胶原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张强 廖玉华 +6 位作者 程翔 李彬 葛洪霞 刘英 张玲 王敏 郭和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2-2327,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 I)后心室重塑过程细胞因子与胶原分子的关系。方法:制备雄性W istar大鼠心肌梗死和假手术对照模型,于手术后3 d、1 w、4 w分别观察不同时点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Ⅰ、Ⅲ型胶原及炎症因子的mRNA变化。结果:心...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 I)后心室重塑过程细胞因子与胶原分子的关系。方法:制备雄性W istar大鼠心肌梗死和假手术对照模型,于手术后3 d、1 w、4 w分别观察不同时点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Ⅰ、Ⅲ型胶原及炎症因子的mRNA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第3 d胶原(Ⅰ、Ⅲ型胶原)和细胞因子(TGF-β1、TNF-α)皆上升,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在第4周仍然比非梗死区为高,TGF-β1、TNF-α在第1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同期假手术组(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梗死区和非梗死区TGF-β1、TNF-α均与Ⅰ、Ⅲ型胶原存在相关(P<0.01)。结论:炎症因子参与心室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干预细胞因子可能作为早期防治心室重塑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复建 胶原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趋化因子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葛洪霞 廖玉华 +1 位作者 程翔 李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局部趋化因子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心衰组(MI-HF)、未心衰组(MI-NF)和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组只过线不结扎。于术后3 d...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局部趋化因子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心衰组(MI-HF)、未心衰组(MI-NF)和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组只过线不结扎。于术后3 d、1周、2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将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15 mmHg者归为心衰组。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心肌梗死区(包括梗死周边区)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包括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MIG)、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化时表达下降的因子(RANTES)。HE染色切片进行梗死区淋巴细胞计数分析。结果:AMI大鼠心肌局部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于术后3d开始升高,1周达峰值,且MI-HF组较MI-NF组表达更高(RANTES,0.83±0.05vs0.51±0.19,P<0.05;MIP-1,α1.94±0.30vs1.48±0.33,P<0.05;MIG,1.40±0.27vs0.93±0.28,P<0.05)。RANTES和MIP-1α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显著相关(RANTES,r=0.35,P<0.05;MIP-1α,r=0.40,P<0.05)。结论:AMI后心肌局部趋化因子RANTES、MIP-1α、MIG表达增高,且趋化因子水平与心功能有相关性,趋化因子可能参与了AMI后心衰的病理生理学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炎症趋化因子类 淋巴细胞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彬 黄艳霞 +3 位作者 廖玉华 郭和平 王敏 王秋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58-859,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患者血尿酸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12 2例CHF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 ,采用日本 2 70 0型Olympus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尿酸 (uricacid)浓度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患者血尿酸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12 2例CHF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 ,采用日本 2 70 0型Olympus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尿酸 (uricacid)浓度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e 6,IL 6)的浓度。结果 :(1)CHF患者血清尿酸及血浆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 ,尿酸、TNF α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心功能Ⅲ、Ⅳ级组CHF患者血浆IL 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2 )血清尿酸浓度与血浆TNF α浓度呈正相关 (r =0 2 81,P <0 0 1) ,与IL 6浓度呈正相关 (r =0 183 ,P <0 0 5 )。 (3 )血清尿酸浓度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 (r =0 675 ,P <0 0 1)。结论 :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可以作为CHF患者心功能不全和炎症反应激活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尿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塑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张强 廖玉华 +6 位作者 程翔 李彬 刘英 葛洪霞 张玲 王敏 郭和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后细胞因子TGF-β1及心室重塑指标动态变化及其与重塑的关系。方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术后3天、1周、4周和24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形态学及胚胎基因(β肌球蛋白重...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后细胞因子TGF-β1及心室重塑指标动态变化及其与重塑的关系。方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术后3天、1周、4周和24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形态学及胚胎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Ⅰ、Ⅲ型胶原和TGF-β1的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心肌梗死后第3天胚胎基因β-MHC、胶原、TGF-β1都上升,一直持续到第4周。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在第4周仍然比非梗死区高即使在第24周非梗死区的胶原水平仍然高于假手术组。TGF-β1在第1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到第24周时非梗死区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梗死区TGF-β1与Ⅰ、Ⅲ型胶原、β-MHC存在相关;非梗死区TGF-β1与Ⅰ、Ⅲ型胶原存在相关。结论:TGF-β参与心室重塑病理生理过程并且可能是心室重塑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胚胎基因 心室重塑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变化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建林 马立宁 +6 位作者 张银环 张家明 李大主 林劲 张敬文 王圣 苏哲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分为有心绞痛事件发生56例和无心绞痛事件发生60例。分别测定各组体内D-二聚体、GP水平,分析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之间的差异,检测其与心绞痛事件发生的敏感性。结果高血压组、UAP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有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P<0.01);有心绞痛事件阳性检出率D-二聚体、GPⅡb、GPⅢa敏感性较GPⅠb明显增高。结论 GP、D-二聚体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GPⅡb、GPⅢa可以作为预测心绞痛事件发生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冠心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结直肠癌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调脂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振涛 王宪沛 +3 位作者 曾秋棠 廖玉华 高传玉 李牧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3-865,共3页
目的通过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他汀治疗效果的研究,探讨此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2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线水平、患癌后手术前和手术后阿托伐他汀治... 目的通过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他汀治疗效果的研究,探讨此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2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线水平、患癌后手术前和手术后阿托伐他汀治疗6月测定其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对照组为30例血脂检查TC均≥5.70mmol/L的冠心病患者。结果30例对照组患者在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后,TC、TG、LDL-C均显著下降,并一直持续至12个月(P<0.01),而HDL-C和Lp(a)没有显著变化。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基线水平的TC、TG、LDL-C和HDL-C在其癌症确诊后均明显降低(P<0.01),而Lp(a)却增高(P<0.05),术后继续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TC、TG和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HDL-C升高(P<0.05),Lp(a)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对照组TC和LDL-C显著高于癌症组(P<0.05),后者Lp(a)显著增高(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癌症组LDL-C和HDL-C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TC和Lp(a)水平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患者Lp(a)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其抗肿瘤效应有关,合并冠心病的直结肠癌患者血脂谱的变化为在此类患者中进行调脂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脂蛋白 结直肠癌 他汀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制作的改良方案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书国 毛小波 +2 位作者 张峰 孙正雄 曾秋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建立阿霉素心肌病(Adr-DCM)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Adr-DCM模型建立方法:阿霉素2 mg/kg,腹腔注射,前5次为每3天注射,后5次每7天注射,累计用量为20 mg/kg。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电子显微镜评价心肌超微结构。结果阿... 目的建立阿霉素心肌病(Adr-DCM)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Adr-DCM模型建立方法:阿霉素2 mg/kg,腹腔注射,前5次为每3天注射,后5次每7天注射,累计用量为20 mg/kg。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电子显微镜评价心肌超微结构。结果阿霉素应用4周后即存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10周后大鼠心力衰竭诱导成功率100%,死亡率25%。结论阿霉素多次腹腔注射可以导致大鼠心肌重构和心功能异常,通过改良给药方法,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可以作为心肌病模型制作的新方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力衰竭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国杰 李运伟 +1 位作者 曾秋棠 都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适应组(IP)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组(6只):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20min;IR...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适应组(IP)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组(6只):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20min;IR组(6只):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IP组(6只):结扎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诱导缺血预适应,之后再按IR组操作;IPO组(6只):结扎3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反复6次,再灌注120min。应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P组和IPO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Bax比例升高(P<0.05),而IP组和IP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升高Bcl-2/Bax比值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晓芬 程龙献 +2 位作者 何美安 邬堂春 张存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冠心病病例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各942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冠心病病例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各942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基因型,同时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身高、体重及腰围(WC)等临床参数,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冠心病组MTHFR(C677T)基因CC基因型频率为36.0%、CT基因型频率为45.0%、TT基因型频率为19.0%;正常对照组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7%、43.3%和20.0%。冠心病组MTHFR(C677T)基因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吸烟者、活动少、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中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反之则危险性降低。结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无关,可能不是冠心病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