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季杰 朱静佳 +1 位作者 卓丽军 陶红兵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 调查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管理人员职业成长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9家二、三级公立医院276名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成长量表、个人-组织契合度量... 目的 调查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管理人员职业成长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北省9家二、三级公立医院276名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成长量表、个人-组织契合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完成职业成长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成长的总体得分为(3.29±0.79)分;个人-组织契合度得分与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成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医院类型、性别、是否为医院职能部门与临床业务的兼职人员、个人-组织契合度是影响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成长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成长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院应关注管理人员的个体特征及工作要求,通过完善绩效薪酬体系、营造良好公平的组织氛围、疏通职业晋升通道等途径提高职业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成长 管理人员 影响因素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整合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代高岚歆 尹刚 +1 位作者 李浩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33-2440,共8页
背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其服务主体为整合服务开展提供优质土壤,但既往研究缺乏对相关服务模式的探索和总结。目的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方法于2023... 背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其服务主体为整合服务开展提供优质土壤,但既往研究缺乏对相关服务模式的探索和总结。目的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方法于2023年7—11月,基于关键事件技术法,目的性选取河南省郸城县、安阳市、巩义市的62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围绕整合服务实践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整合服务的4个主题,分别为整合服务主体、整合服务内容、整合服务过程、整合服务障碍。借鉴“鱿鱼”生理构造,提出“鱿鱼模式”,以形象描述县域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该模式中,强调县域医共体的核心指挥作用,家庭医生办公室的协调角色,以及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和乡村医生的服务触角功能。结论“鱿鱼模式”为理解和优化该服务模式提供了直观框架,县域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呈现多元化主体参与、全方位服务内容整合的特点,但仍面临一定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整合服务模式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关键事件技术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性医院协同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妍妍 方鹏骞 +2 位作者 王华 刘继红 廖家智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2期27-28,共2页
管理信息化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直线式管理结构和复杂行政流程与当前医院快速发展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引入协同的理念,通过公开、分析和挖掘有用信息,加强信息的反馈与再利用,建立... 管理信息化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直线式管理结构和复杂行政流程与当前医院快速发展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引入协同的理念,通过公开、分析和挖掘有用信息,加强信息的反馈与再利用,建立信息流通的环路,实现人、数据和流程的协调运作,从而最终实现医院透明化与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坚实的医院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信息化 医院 精细化管理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模式下医院与社区医生信息沟通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方鹏骞 姚瑶 +1 位作者 罗桢妮 胡梦涵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互动模式下,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信息互动情况,为改善两者互动关系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典型性抽样方法,调查了武汉市、恩施市、深圳市和南昌市的医院临床医生。结果院管院办模式下的医院医生与社区医生的沟... 目的了解不同互动模式下,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信息互动情况,为改善两者互动关系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典型性抽样方法,调查了武汉市、恩施市、深圳市和南昌市的医院临床医生。结果院管院办模式下的医院医生与社区医生的沟通状况相对更好。互动模式、性别、职称、医院对本院是否开展双向转诊认知、医生是否知晓对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医生认为是否有必要与社区医生进行病人家族史等信息的沟通均对医生对社区基本情况了解程度有影响。结论医院医生对与社区医生的沟通预期不高,同时沟通意识尚未建立。行政部门可督促医院加强对女性医生,中、低职称医生的宣传教育,同时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互动模式 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ST模型的非营利性医院筹资宏观环境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焦雅辉 孙杨 +1 位作者 张佳慧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3期19-21,共3页
用宏观政策分析、PEST分析方法,对我国非营利性医院筹资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改善了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环境,而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将带来... 用宏观政策分析、PEST分析方法,对我国非营利性医院筹资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改善了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环境,而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将带来现有卫生体系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都将对医院内部资金积累带来限制,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体制的建立将为医院多渠道筹资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医院 筹资 PES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现状、关键因素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佳慧 董四平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文章在分析我国非营利性医院各种融资方式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融资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包括非营利性医院产权归属、补偿机制、规模与区域卫生规划三个方面,并从管理模式、治理结构、财政补偿、医疗保险制度、卫生资源配置和社会筹资... 文章在分析我国非营利性医院各种融资方式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融资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包括非营利性医院产权归属、补偿机制、规模与区域卫生规划三个方面,并从管理模式、治理结构、财政补偿、医疗保险制度、卫生资源配置和社会筹资等方面,构建了促进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的政策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医院 融资 关键因素 政策支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方鹏骞 张佳慧 董四平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估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方法运用Delphi方法构建的非营利性医院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28家医院2005—2007年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三级医院规模发展速度、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效率高于二级医院,但始终处... 目的评估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方法运用Delphi方法构建的非营利性医院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28家医院2005—2007年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三级医院规模发展速度、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效率高于二级医院,但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二级医院资产收益率和收支结余率波动较大。结论总体上非营利性医院财务风险处于安全范围内,但财务杠杆作用发挥不明显;三级医院整体资产收益率仍然成下降趋势,二级医院运营效率偏低,财务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医院 运营效率 财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创新与深化:对我国公立医院治理与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0
8
作者 方鹏骞 刘琴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在初步阶段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如在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惠民便民措施推广以及多元化办医格局推进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基于我国公立医院治理与改革的政策背景,从法人治理、协同治理、医药服务价...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在初步阶段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如在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惠民便民措施推广以及多元化办医格局推进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基于我国公立医院治理与改革的政策背景,从法人治理、协同治理、医药服务价格体系、激励机制以及基于多元化治理理念的公立医院监管五个方面,分析了公立医院治理与改革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公立医院治理与改革的未来趋势作出判断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治理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杜邦模型的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状况宏观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董四平 张佳慧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估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状况。方法运用经典财务分析系统——杜邦模型对全国非营利性医院2002—2007年财务年度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非营利性医院固定资产快速增加,业务收支结余为负,... 目的通过对我国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估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状况。方法运用经典财务分析系统——杜邦模型对全国非营利性医院2002—2007年财务年度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非营利性医院固定资产快速增加,业务收支结余为负,净资产收益率大都为负值,医院基本处于亏损经营状态。结论现阶段非营利性医院成本快速上升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医院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医院 财务状况 宏观分析 杜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医院与其他公共服务领域融资模式借鉴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杨 方鹏骞 张佳慧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在目前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中,非营利性医院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国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医院过分依赖业务收入的发展模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也加重了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负担。在新医改环境下如何... 在目前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中,非营利性医院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国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医院过分依赖业务收入的发展模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也加重了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负担。在新医改环境下如何理顺非营利性医院的融资机制,拓展筹资渠道,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以弥补成本,使医院可以更好地关注社会效益,回归公益性的本途,是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医院 融资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模式下医院医生双向转诊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瑶 刘侃 +1 位作者 罗桢妮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前.我国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模式主要为3类,分别是协议合作、托管、院办院管。本文通过对3种不同互动模式下已实施双向转诊的医院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各种互动模式的城市医院医生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并比较其认知差... 目前.我国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模式主要为3类,分别是协议合作、托管、院办院管。本文通过对3种不同互动模式下已实施双向转诊的医院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各种互动模式的城市医院医生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并比较其认知差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机制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模式医院双向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丛雅婷 戴遥 +1 位作者 鲍欣雨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是县乡村三级机构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起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的知识共享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内部...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是县乡村三级机构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起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的知识共享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管理和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湖北省抽取2个县域医共体,经多阶段抽样选取医共体下的381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团队知识共享调查问卷调查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包括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两个维度。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结果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为(27.84±3.84)分,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维度的平均条目水平得分分别为(5.51±0.79)、(5.61±0.7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异质性指数、团队长作用、团队沟通强度、平台载体使用水平、团队活动强度、成员学习积极性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共享处于良好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通过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活动频次,提高团队沟通能力,采取相关激励措施,拓展知识共享渠道等促进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知识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家庭医生团队 团队知识共享 团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13
作者 丛雅婷 戴遥 +1 位作者 鲍欣雨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效能不高,团队管理现状尚不明确,不同特征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情况亦不明晰。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效能不高,团队管理现状尚不明确,不同特征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情况亦不明晰。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内县域医共体下429个家庭医生团队的1724名主要成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及团队管理结果等。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724名调查对象中,62.9%(1084/1724)的成员感知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为有效,88.7%(1530/1724)的成员感知拥有合理的家庭医生团队人员配置;对团队互动管理的感知方面,团队内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3±5.3)分,团队外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0±5.3)分;对团队管理结果的感知方面,团队目标实现(即团队任务绩效)得分为(33.1±7.4)分(总分为0~36分),团队满意度得分为(22.3±4.9)分(总分为0~24分),团队发展潜力得分为(27.9±6.3)分(总分为0~30分)。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团队管理结果感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感知团队配置管理情况相对良好,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仍有改善空间;家庭医生团队互动管理较佳,团队互动对团队管理结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结果感知较好,感知任务绩效低于满意度和发展能力;不同岗位、职称、年龄段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家庭医生团队 团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建设赋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边颖 尹刚 +1 位作者 张梓洵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26-2432,2448,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开,各地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适宜县域医共体发展的路径,如何依托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成为重要议题。目的了解信息化建设赋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背景随着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开,各地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适宜县域医共体发展的路径,如何依托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成为重要议题。目的了解信息化建设赋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方法于2023年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G县医共体的28名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主题包括医共体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特色/亮点、成效及信息技术在医共体内部管理中的应用等。同时,选取有关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作为二手资料。遵循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访谈资料及二手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经开放性编码提取到概念134个,基本范畴48个;经主轴编码获得6个主范畴;经选择性编码形成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主要分为4个机制,一是上下联动机制,二是医防融合机制,三是数据共享机制,四是基金管理机制。结论G县医共体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医共体统一管理和责任落实,依托信息化赋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单位间的分工协作、服务整合、互联互通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分级诊疗 信息技术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协同机制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
15
作者 张梓洵 尹刚 +1 位作者 边颖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41-2448,共8页
背景我国各地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但医共体内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和总额付费政策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虽已有研究从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的控费效果与控费机制进行研究,但仍有可拓展... 背景我国各地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但医共体内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和总额付费政策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虽已有研究从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的控费效果与控费机制进行研究,但仍有可拓展之处。目的了解紧密型医共体下人头总额预付与DRG支付政策的协同机制与成效。方法于2023年7月,赴殷都区开展实地调研,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紧密型医共体内关键知情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n=28),访谈提纲涉及医保支付改革政策与措施、激励机制、工作感知及优化建议等。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搭建殷都区紧密型医共体人头总额预付和DRG付费的协同机制框架。同时检索2017年1月—2024年7月发布的与殷都区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改革等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n=18),以补充相关政策背景信息。结果形成政策行为、监督行为、服务行为、激励机制4个分析主题,覆盖12个子主题的主题框架。医保支付改革在紧密型医共体治理框架中起关键引导作用,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存在先后的依从关系。医共体内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的协同机制是通过互相补充、完善政策行为、监督行为和对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实现的,对于在紧密型医共体中实现资源整合和“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二者均不可或缺。结论在紧密型医共体内,同时推进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方式改革通过构建整合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发挥政策合力,影响政策行为、监督行为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共同推动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人头总额预付 DRG付费 整体性治理 医保支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破解协同治理壁垒,优化体系生态
16
作者 崔珑严 王敏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21-2425,共5页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如何扩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面和提高其建设水平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政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其发展的关键要素,梳理支付...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如何扩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面和提高其建设水平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政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其发展的关键要素,梳理支付方式、管理体制、服务模式和信息共享等关键壁垒因素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需要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科学且合理制定人头总额预付方案,同时破除支付壁垒、体制壁垒、服务壁垒、信息壁垒等多重壁垒,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攻克难点,才能重塑医疗服务体系生态,真正落实“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让县域居民享受优质、连续、高效的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协同治理 医保支付方式 服务模式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亚专长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17
作者 崔珑严 代高岚歆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20-2725,共6页
培养优秀的全科医生是促进其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的重要保障,而全科医生亚专长培训是弥合初级保健服务与二、三级医疗服务间裂痕的重要举措。本文围绕国内外全科医生亚专长培养模式,系统梳理培训内容、评估方式等核心内容。同时... 培养优秀的全科医生是促进其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的重要保障,而全科医生亚专长培训是弥合初级保健服务与二、三级医疗服务间裂痕的重要举措。本文围绕国内外全科医生亚专长培养模式,系统梳理培训内容、评估方式等核心内容。同时,基于我国全科医生亚专长培训实践情况,总结归纳现存不足与发展阻碍,并借鉴国外全科医生亚专长培养经验,提出可以改善和促进我国全科医生亚专长培养模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亚专长 培养模式 教育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文化与医院文化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柳德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中国企业文化比医院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要早。借鉴中外企业文化有用的经验与做法不少医院作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促进了中国医院文化的发展。不同国度、不同行业的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多元发展。因此,探讨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比医院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要早。借鉴中外企业文化有用的经验与做法不少医院作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促进了中国医院文化的发展。不同国度、不同行业的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多元发展。因此,探讨企业文化与医院文化属性的相同性与相异性,吸收利用合理的部分,是十分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医院文化 相同性 相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卫生投入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6
19
作者 方鹏骞 董四平 肖婧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政府卫生投入方向存在供方或需方两种投入路径,如何进行路径选择是不同医改方案争论的焦点之一。对我国政府卫生投入的制度变迁分析发现,坚持供方和需方共同投入有利于建立均衡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同时这也是传统投入方式路径依... 政府卫生投入方向存在供方或需方两种投入路径,如何进行路径选择是不同医改方案争论的焦点之一。对我国政府卫生投入的制度变迁分析发现,坚持供方和需方共同投入有利于建立均衡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同时这也是传统投入方式路径依赖的结果。对不同投入路径的公共经济分析表明,供方路径和需方路径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而是公共产品混合提供模式下的两种不同方式。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将供方路径和需方路径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政府卫生投入,同时要完善两种投入路径的相关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卫生投入 制度变迁 路径选择 需方路径 供方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实行专科医师制度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贝文 胡善联 +1 位作者 王华 姚诠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建立既符合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师制度办法。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回顾,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就其中关键问题,如专科医师制度的管理框架、专科培训基础、资格认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对上海市... 目的探讨上海市建立既符合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师制度办法。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回顾,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就其中关键问题,如专科医师制度的管理框架、专科培训基础、资格认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对上海市122所二级及以上医院1467名管理人员、临床专家和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总结,提出上海市实行专科医师制度的策略。结果认为行业学会应承担制定标准和资质认定职能的分别占67.17%和66.64%,认为卫生行政部门有必要对行业协会的评定结果进行复审的占45.40%;有72.35%的被调查者认为专科医师培训可以构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67!10%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经费应由政府和个人共同分担;95.6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获得专科医师资质认定证书后需要定期接受资质再认定。结论依据调查结果,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上海实施专科医师制度可采用“行政授权”模式,关键在于克服人事等配套政策上存在的问题。此外,专科医师资格认定模式可归纳为“PPCR”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师 训练 资格认定 卫生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