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FN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衔接化疗治疗小鼠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1 位作者 张桂梅 李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 :研究肿瘤化疗后转染 pCH5 10质粒是否提高疗效 ,以及二者衔接是否需要特定的条件。 方法 :采用瘤细胞接种建立小鼠肿瘤模型 ;通过基因转染 ,观察 pCH5 10对不同接种量所形成的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小鼠肿瘤化疗后立即进行pCH5 1... 目的 :研究肿瘤化疗后转染 pCH5 10质粒是否提高疗效 ,以及二者衔接是否需要特定的条件。 方法 :采用瘤细胞接种建立小鼠肿瘤模型 ;通过基因转染 ,观察 pCH5 10对不同接种量所形成的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小鼠肿瘤化疗后立即进行pCH5 10转染的抑瘤效果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小鼠体内注射化疗药物后 ,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激活功能的影响 ;采用细胞计数的方法 ,观察化疗药物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变化的动力学 ;另外小鼠肿瘤化疗后第5天进行pCH5 10转染 ,观察抑瘤效果。结果 :转染pCH5 10对不同接种量形成的小鼠肿瘤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并呈负相关。化疗药物可使免疫细胞代谢降低 ,活化受阻 ,在化疗后第 3天免疫细胞数降至最低 ,约 10d左右恢复正常 ;化疗后立即连续 10d转染 pCH5 10质粒 ,疗效没有增强 ;化疗 5d后 ,再连续 15d转染 pCH5 10质粒 ,则疗效明显增强。 结论 :化疗后转染 pCH5 10质粒 ,对小鼠肿瘤治疗效果更好 ,但由于化疗既降低免疫细胞数量 ,又抑制其功能 ,化疗后立即转染pCH5 10质粒是不恰当的 ,并且转染治疗时间不宜过短。pCH5 10、化疗和化疗 +pCH5 10三者对肿瘤不同抑制特点的比较显示化疗具有两面性 ,既抑瘤又促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H510质粒 基因转染 化疗 肿瘤 小鼠 重组FN多肽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L真核表达治疗肝细胞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薛胜利 冯作化 +3 位作者 张桂梅 张慧 黎培员 李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 :构建鼠源TRAIL(mTRAIL)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体内、外表达对肝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抑制肝癌生长作用及与重组人FN多肽真核表达质粒pCH5 10协同抑制肝癌生长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及重组DNA技术构建mTRAIL真核表达质粒 ;体内... 目的 :构建鼠源TRAIL(mTRAIL)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体内、外表达对肝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抑制肝癌生长作用及与重组人FN多肽真核表达质粒pCH5 10协同抑制肝癌生长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及重组DNA技术构建mTRAIL真核表达质粒 ;体内、外进行基因转染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率 ,用TdT 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 (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 ;小鼠实体瘤块模型研究基因转染抑制肝癌生长作用。结果 :用RT PCR方法自小鼠脾细胞RNA扩增出TRAIL基因的全长cDNA ,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中获重组质粒pX1;以pX1转染BHK细胞株后攻击肝癌细胞株H2 2细胞 ,可检测到肝癌细胞凋亡 ;肌肉内注射转染质粒DNApX1,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生长 ;pX1与FN多肽真核表达质粒pCH5 10有协同抑制肝癌生长作用。结论 :质粒pX1可在细胞及小鼠体内表达 ;体内、外表达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并可通过该机制抑制肝癌生长 ;与FN多肽真核表达质粒pCH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 TRAIL 重组FN多肽 肝癌 基因治疗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剂量对肿瘤化疗后衔接生物治疗的影响
3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张桂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化疗剂量对肿瘤化疗后衔接生物治疗的影响 ,为实施肿瘤化疗 +生物治疗联合方案时选择化疗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丝裂霉素C(MMC)注射小鼠 ,确定高低 2种不同剂量 ;采用pCH5 10质粒转染、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注射、质粒转... 目的 :探讨化疗剂量对肿瘤化疗后衔接生物治疗的影响 ,为实施肿瘤化疗 +生物治疗联合方案时选择化疗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丝裂霉素C(MMC)注射小鼠 ,确定高低 2种不同剂量 ;采用pCH5 10质粒转染、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注射、质粒转染 +复合物注射 3种不同生物治疗方式衔接不同药物剂量的化疗 ,对H2 2肝癌细胞接种的小鼠进行治疗 ,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MMC的毒性试验确定了 10 0 μg为高剂量 ,5 0 μg为低剂量。肿瘤化疗后衔接不同方式的生物治疗 ,均可提高疗效 ,但高剂量化疗后衔接生物治疗的效果更佳。在低剂量化疗后 ,给予 3种不同生物治疗 ,它们之间的疗效并没有差别 ,而在高剂量化疗后 ,3种不同的生物治疗方式的疗效则出现了显著差异 ,化疗后同时进行pCH5 10质粒转染 +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免疫注射 ,效果最好。结论 :不同的化疗剂量对肿瘤化疗之后进行的生物治疗会产生的影响 ,在高剂量化疗下 ,生物治疗和化疗两者联合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影响 化疗剂量 化疗 生物治疗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的构建、表达及体内趋化和抑瘤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叶仕桥 冯作化 +4 位作者 李东 张桂梅 张慧 黄波 肖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构建重组人FN多肽的真核表达载体 ,研究体内表达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表达质粒 ;体内外进行基因转染 ;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 ;肌肉组织切片与染色观察体内基因转染后的... 目的 :构建重组人FN多肽的真核表达载体 ,研究体内表达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表达质粒 ;体内外进行基因转染 ;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 ;肌肉组织切片与染色观察体内基因转染后的趋化作用 ;小鼠实体瘤模型研究基因转染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将人FNcDNA 5′端非编码区及信号肽编码区、CH5 0多肽编码区cDNA、人FNcDNA的 3′端非编码区重组连接并插入pcDNA3.1质粒 ,构建出pCH5 10。以pCH5 10转染小鼠NIH3T3细胞 ,可以表达产生CH5 0多肽。肌肉内注射转染pCH5 10可对免疫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结论 :质粒pCH5 10可在细胞中及小鼠体内表达 ;体内表达可对免疫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粘连蛋白 重组多肽 肿瘤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肿瘤抗原肽复合物修饰的DC疫苗体内外特异性抗瘤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张桂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4-617,共4页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及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修饰后的体内外特异性抗瘤作用。方法 :采用一定的生化技术 ,从H2 2肝癌细胞中提取肿瘤抗原肽 ,并在体外与Hsp70进行结合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rmGM CSF、rmIL 4诱导的小鼠骨髓细...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及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修饰后的体内外特异性抗瘤作用。方法 :采用一定的生化技术 ,从H2 2肝癌细胞中提取肿瘤抗原肽 ,并在体外与Hsp70进行结合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rmGM CSF、rmIL 4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 ,体外获取大量的DC ,后者经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修饰后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 ,通过MTT法进行检测淋巴细胞的激活 ;收集上述刺激传代培养的淋巴细胞 ,检测其对H2 2瘤细胞和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杀伤功能 ;采用H2 2瘤细胞肌肉接种和H2 2瘤细胞、艾氏腹水癌细胞腹腔接种 ,对接种小鼠给予经体外修饰的DC回输 ,观察其抑制肿瘤的效果。结果 :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可使DC成熟 ,大量分泌IL 12、TNF α、IL 1β等细胞因子 ,并能够使DC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 ;激活后传代培养的淋巴细胞对H2 2瘤细胞能够特异性地杀伤 ,而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无效 ;经Hsp 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修饰后的DC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瘤苗 ,体内能特异性地抑制小鼠H2 2肿瘤生长。结论 :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能够很好地修饰体外诱导获取的DC ,使后者成为一种有效的瘤苗 ,体外能够特异性地激活淋巴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学 Hsp70-肿瘤抗原肽复合物 DC疫苗 特异性抗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体内外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张桂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通过化疗对机体免疫细胞影响的研究 ,探讨肿瘤化疗后衔接生物治疗的最佳时效。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化疗药物对培养的肿瘤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 ;同时还观察化疗药物作用小鼠体内不同时间后 ,其... 目的 :通过化疗对机体免疫细胞影响的研究 ,探讨肿瘤化疗后衔接生物治疗的最佳时效。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化疗药物对培养的肿瘤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 ;同时还观察化疗药物作用小鼠体内不同时间后 ,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代谢和激活功能的影响 ;运用细胞计数的方法 ,观察化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动力学影响 ;另外对经化疗药物注射 2d后的小鼠进行H2 2肝癌细胞接种 ,14d后解剖小鼠观察肿瘤生长。结果 :化疗药物体外对免疫细胞有很强毒性作用 ,体内使免疫细胞代谢降低 ,活化受阻 ,并使免疫细胞动力学发生改变 ,在化疗后第 3天免疫细胞数降至最低 ,约 10d左右恢复正常 ;化疗药物注射小鼠体内 2d后 ,再接种瘤细胞 ,肿瘤生长明显加快。结论 :化疗既降低机体免疫细胞数量 ,又抑制其功能 ,且在其杀瘤作用消失后还具有间接促瘤生长的作用 ,因此 ,化疗后立即实施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主的生物治疗是不恰当的 ,在化疗后间隔较长时间再给予生物治疗也是不恰当的 ,生物治疗应选择在化疗药物作用消失后 ,免疫细胞数降至最低或开始恢复时实施 ,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免疫细胞 生物治疗 肿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重组Endostatin对小鼠种植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黎培员 冯作化 +3 位作者 张桂梅 李东 薛胜利 黄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 :了解化疗联合重组Endostatin对小鼠种植瘤的治疗作用 ,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条件。方法 :构建小鼠En dostatin原核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表达小鼠Endostatin融合蛋白。分离纯化后 ,与丝裂霉素C联合应用 ,治疗种植在小鼠腿部肌肉内... 目的 :了解化疗联合重组Endostatin对小鼠种植瘤的治疗作用 ,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条件。方法 :构建小鼠En dostatin原核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表达小鼠Endostatin融合蛋白。分离纯化后 ,与丝裂霉素C联合应用 ,治疗种植在小鼠腿部肌肉内的小鼠肝癌H2 2肿瘤。观察瘤重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血管密度和肿瘤坏死情况。结论 :单纯应用重组Endostatin治疗种植瘤即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和化疗合用后 ,抑制作用更强 ,肿瘤血管密度减少 ,肿瘤细胞大量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种植瘤 肿瘤 重组Endostatin 化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粒DNA及其协同IFN-γ、CH50在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激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肖徽 冯作化 +1 位作者 张桂梅 李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 :研究真核表达质粒DNA在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激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巨噬细胞 ,检测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NO)分泌水平、FACS检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MTT法测定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以这些指标测定质粒DNA、质粒DNA... 目的 :研究真核表达质粒DNA在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激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巨噬细胞 ,检测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NO)分泌水平、FACS检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MTT法测定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以这些指标测定质粒DNA、质粒DNA IFN γ、质粒DNA CH5 0多肽对体外巨噬细胞的直接激活作用。或腹腔注射质粒DNA ,取腹腔巨噬细胞进行功能检测。结果 :pCH5 10质粒和pcDNA3 1质粒在体内、外均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激活的巨噬细胞表面分子MHC Ⅱ、B7 1表达增加 ,细胞毒作用增强。在体外 ,质粒DNA协同IFN γ对巨噬细胞产生更强的激活作用 ,而CH5 0多肽与质粒DNA没有协同作用 ;腹腔注射质粒DNA后 ,取出巨噬细胞再与IFN γ共培养时 ,巨噬细胞的激活程度没有改变 ,而再与CH5 0作用时 ,巨噬细胞的激活明显增强。结论 :质粒DNA在体内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 ,但在体内、外的作用显然具有不同的机制 ,体外可以直接刺激巨噬细胞 ,且与IFN γ有协同作用 ;体内则是间接激活巨噬细胞 ,这些巨噬细胞随后可被CH5 0多肽进一步激活。真核表达质粒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时 ,除了其表达产物的功能之外 ,质粒自身的免疫激活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肿瘤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巨噬细胞 协同作用 免疫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2-氯腺苷改善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和杀伤功能
9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张桂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79-581,共3页
目的 :研究 2 氯腺苷 ( 2 ClA)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对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试验和细胞毒试验的影响。方法 :运用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通过MTT法检测 2 ClA处理和未处理的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特异性活化... 目的 :研究 2 氯腺苷 ( 2 ClA)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对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试验和细胞毒试验的影响。方法 :运用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通过MTT法检测 2 ClA处理和未处理的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特异性活化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同时还检测 2 ClA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2 ClA对巨噬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采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杀伤活性时 ,2 ClA处理组的OD值要明显低于未经 2 ClA处理的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2 ClA通过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可以消除巨噬细胞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和杀伤试验中所产生的影响 ,使检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腺苷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MTT法 细胞激活 细胞毒 杀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