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对镉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凋亡和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日安 陈华洁 +3 位作者 贺凌飞 陈秉 戴文涛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研究在体外染毒条件下硒对镉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凋亡和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625、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染毒镉转化16HBE细胞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用RT-PCR检测p53,bcl-2和bax表达。结果 0.625、1.25、... 目的研究在体外染毒条件下硒对镉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凋亡和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625、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染毒镉转化16HBE细胞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用RT-PCR检测p53,bcl-2和bax表达。结果 0.625、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染毒镉转化16HBE细胞后,随硒剂量升高细胞凋亡率增高,相关系数r=0.987 9(P<0.01),并且在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剂量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亚硒酸钠可以抑制镉转化16HBE细胞p53和bcl-2的表达(P<0.05或P<0.01),bax表达虽有所增强但P>0.05。进行相关性分析,细胞凋亡与p53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3 6(P<0.01)和-0.862 1(P<0.05),而细胞凋亡与bax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1 8(P<0.05)。p53表达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94 1(P<0.05)。p53、bcl-2表达和bax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 2(P<0.05)和-0.961 3(P<0.01)。结论亚硒酸钠处理镉转化16HBE细胞,通过使p53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p53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镉引起的大鼠肝脏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日安 贺凌飞 +5 位作者 吴志刚 杨成峰 王爱国 鲁文清 杨克敌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和体内染毒条件下Na2SeO3对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体外实验时,制备肝匀浆,用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Na2SeO3分别与2.185、8.750和35.... 目的研究体外和体内染毒条件下Na2SeO3对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体外实验时,制备肝匀浆,用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Na2SeO3分别与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CdCl2联合作用。体内实验时,用3 mg/kg Na2SeO3和1mg/kg CdCl2联合作用,腹腔注射染毒。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定.O2-和.OH。结果在体外染毒时,2.185和8.750μmol/L的Na2SeO3分别对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CdCl2诱导的.O2-和.OH的生成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35.000μmol/L的Na2SeO3与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CdCl2联合作用在脂质过氧化、.O2-和.OH的生成方面,没有显示拮抗作用。在体内染毒时,3 mg/kg Na2SeO3和1 mg/kg CdCl2在.O2-和.OH的生成上存在拮抗作用。结论在适宜的剂量条件下,Na2SeO3对CdCl2诱导.O2-和.OH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阴离子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亚砷酸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来瑞平 魏巍 +2 位作者 余日安 杨成峰 鲁文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观察硒对砷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以人肝肿瘤细胞HepG2为靶细胞,分别以亚硒酸钠(2.5、5.0和10.0μmol/L)和亚砷酸(1.56、3.125、6.25、12.5和25.0μmol/L)为受试物处理HepG2细胞,再以亚硒酸钠与亚砷酸联合处理HepG2细胞,... 目的观察硒对砷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以人肝肿瘤细胞HepG2为靶细胞,分别以亚硒酸钠(2.5、5.0和10.0μmol/L)和亚砷酸(1.56、3.125、6.25、12.5和25.0μmol/L)为受试物处理HepG2细胞,再以亚硒酸钠与亚砷酸联合处理HepG2细胞,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亚硒酸钠、亚砷酸单独及联合染毒对HepG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10.0μmol/L亚硒酸钠使HepG2细胞DNA的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5),2.5、5.0μmol/L亚硒酸钠使Olive尾矩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25、12.5和25.0μmol/L亚砷酸均使HepG2细胞DNA的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25.0μmol/L亚硒酸钠与12.5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与12.5μmol/L亚砷酸单独作用相比,Olive尾矩减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5.0μmol/L亚硒酸钠与25.0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与25.0μmol/L亚砷酸单独作用相比,Olive尾矩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亚硒酸钠对亚砷酸诱导的HepG2细胞DNA损伤的减弱或增强作用与亚硒酸钠和亚砷酸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亚砷酸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代谢产物BPDE的HPLC荧光检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谢虹 刘琳琳 +5 位作者 吴志刚 方国民 戴雯雯 王桂珍 鲁文清 陈学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7,共3页
苯并(a)芘(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在体内可转化为二氢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具有直接致癌性。采用HPLC-荧光检测技术建立BPDE纯品及细胞裂解液中BPDE的测定。以HypersilC18(250mm×46mm,10μm)为色谱柱配C... 苯并(a)芘(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在体内可转化为二氢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具有直接致癌性。采用HPLC-荧光检测技术建立BPDE纯品及细胞裂解液中BPDE的测定。以HypersilC18(250mm×46mm,10μm)为色谱柱配C。8保护柱;以甲醇和水(体积分数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49nm,发射波长为387nm;进样量为20μL;跑样时间为10min。结果:BPDE浓度在0.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形回归方程为Y=424298X+24598,相关系数为0.9921,最低检测限为0.005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2%~4.6%和5.9%~7.4%。HPLC荧光检测方法由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使得BPDE标准品及其和细胞裂解液的混合溶液中的检测限都比紫外检测方法有所提高,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DE HPLC-荧光检测 细胞裂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