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对镉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凋亡和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日安 陈华洁 +3 位作者 贺凌飞 陈秉 戴文涛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研究在体外染毒条件下硒对镉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凋亡和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625、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染毒镉转化16HBE细胞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用RT-PCR检测p53,bcl-2和bax表达。结果 0.625、1.25、... 目的研究在体外染毒条件下硒对镉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凋亡和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625、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染毒镉转化16HBE细胞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用RT-PCR检测p53,bcl-2和bax表达。结果 0.625、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染毒镉转化16HBE细胞后,随硒剂量升高细胞凋亡率增高,相关系数r=0.987 9(P<0.01),并且在1.25、2.5和5.0μmol/L亚硒酸钠剂量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亚硒酸钠可以抑制镉转化16HBE细胞p53和bcl-2的表达(P<0.05或P<0.01),bax表达虽有所增强但P>0.05。进行相关性分析,细胞凋亡与p53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3 6(P<0.01)和-0.862 1(P<0.05),而细胞凋亡与bax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1 8(P<0.05)。p53表达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94 1(P<0.05)。p53、bcl-2表达和bax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 2(P<0.05)和-0.961 3(P<0.01)。结论亚硒酸钠处理镉转化16HBE细胞,通过使p53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p53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军 哈建利 刘爱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并以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并以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MVD。结果COX-2、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阳性比例分别为73.8%(48/65)和70.8%(46/65),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阳性比例11.1%(2/18)和22.2%(4/18)(均P<0.05),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COX-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0,P<0.01)。COX-2与VEGF均阳性表达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MVD为(62.4±21.4),明显高于两者均阴性表达者(34.5±10.3)(P<0.01)。结论COX-2、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VEGF可能参与COX-2促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人群亚健康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国元 邓菁 +5 位作者 程建安 李华文 杨涛 郭立海 鲁翠荣 王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638,643,共4页
目的 探讨教师、铝作业和养路作业 3组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 ,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表格对 14 2 1名志愿者作答卷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 ,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 6 6 2 2 % ... 目的 探讨教师、铝作业和养路作业 3组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 ,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表格对 14 2 1名志愿者作答卷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 ,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 6 6 2 2 % ;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 ,不同职业人群 5 0~岁年龄组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教师、铝作业职业人群随工龄延长 ,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明显增高。电解工、一线养路工和毕业班教师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为 81 0 3%、 92 10 %、 79 12 % ,分别明显高于所属职业人群中的其他组 ,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结论  3组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均较高 ,主要影响因素有 :社会的激烈竞争 ,工作、生活压力过大 ,人际关系处理欠妥 ,缺乏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意识差等 ,故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采取相应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职业人群 发生率 增高 自我保健意识 调查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养路工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睾丸组织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菁 陈国元 +6 位作者 季佳佳 谭皓 虎凤仙 柴莲花 刘卫东 刘四海 易元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将其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 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持续10周。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睾丸制备组织匀浆,分别...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将其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 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持续10周。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睾丸制备组织匀浆,分别测定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睾丸组织中SOD活力下降,MDA含量上升,GSH含量及GST、GSH-px活力下降,NO含量及NOSi、NOS活力均下降。结论CS2染毒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的氧自由基增加,抗氧化能力减弱以及NO合成受抑制,与CS2所致雄性生殖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睾丸 氧自由基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镉引起的大鼠肝脏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日安 贺凌飞 +5 位作者 吴志刚 杨成峰 王爱国 鲁文清 杨克敌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和体内染毒条件下Na2SeO3对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体外实验时,制备肝匀浆,用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Na2SeO3分别与2.185、8.750和35.... 目的研究体外和体内染毒条件下Na2SeO3对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体外实验时,制备肝匀浆,用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Na2SeO3分别与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CdCl2联合作用。体内实验时,用3 mg/kg Na2SeO3和1mg/kg CdCl2联合作用,腹腔注射染毒。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定.O2-和.OH。结果在体外染毒时,2.185和8.750μmol/L的Na2SeO3分别对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CdCl2诱导的.O2-和.OH的生成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35.000μmol/L的Na2SeO3与2.185、8.750和35.000μmol/L的CdCl2联合作用在脂质过氧化、.O2-和.OH的生成方面,没有显示拮抗作用。在体内染毒时,3 mg/kg Na2SeO3和1 mg/kg CdCl2在.O2-和.OH的生成上存在拮抗作用。结论在适宜的剂量条件下,Na2SeO3对CdCl2诱导.O2-和.OH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阴离子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彗星试验检测武汉市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对HepG2 DNA的损伤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爱林 吴建军 鲁文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 研究武汉市主要水源 C江、D湖、H水的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对 Hep G2 DNA的损伤。方法 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染毒 Hep G2后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亦称彗星试验 )检测 DNA损伤。结果 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诱导DNA损伤的最低浓度 ,C江、... 目的 研究武汉市主要水源 C江、D湖、H水的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对 Hep G2 DNA的损伤。方法 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染毒 Hep G2后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亦称彗星试验 )检测 DNA损伤。结果 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诱导DNA损伤的最低浓度 ,C江、D湖、H水丰水期 (8月份 )均为 1.6 7m l/ ml培养液 ,平水期 (3月份 )分别为 16 7、 16 .7、1.6 7m l/ ml培养液 ;最高浓度 (16 7m l/ ml培养液 )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诱导的 Hep G2 DNA迁移度 ,C江、D湖的丰水期均明显高于平水期 (均 P<0 .0 5 ) ;最高浓度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诱导 Hep G2 DNA损伤的强度 ,H水 >D湖和 C江 (均 P<0 .0 1)。结论 武汉市主要水源 C江、D湖、H水的氯化饮水有机提取物对 Hep G2 DNA有损伤作用 ,损伤作用的严重程度 H水 >D湖 >C江 ,丰水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氯化饮水 HEPG2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彗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镉联合作用的不同染毒方式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日安 吴志刚 +3 位作者 王爱国 杨成峰 鲁文清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在联合作用时的不同染毒方式。方法 检测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在同时经口染毒时肝肾组织中的硒、镉含量以及同时腹腔注射染毒时镉在肝组织中的含量和在肝细胞器中的分布。结果 经口染毒时 ,氯化镉对低剂量硒染...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在联合作用时的不同染毒方式。方法 检测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在同时经口染毒时肝肾组织中的硒、镉含量以及同时腹腔注射染毒时镉在肝组织中的含量和在肝细胞器中的分布。结果 经口染毒时 ,氯化镉对低剂量硒染毒时肝肾组织中的硒含量无明显影响 ,低剂量硒在实验早期可使肝肾组织中的镉含量增高 ,在实验后期又使肝肾组织中的镉含量下降 ,高剂量的亚硒酸钠和氯化镉彼此降低其在肝肾组织中的含量。腹腔注射染毒时亚硒酸钠对氯化镉在肝组织中的含量以及在肝细胞器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经口或腹腔注射同时染毒亚硒酸钠和氯化镉仍不失为研究硒镉联合作用的适宜染毒方式。为了避免硒镉形成复合物和硒镉彼此影响吸收 ,采用经口和腹腔注射的混合染毒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经口染毒 染毒方式 腹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锌对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余日安 夏涛 +1 位作者 王爱国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将亚硒酸钠和硫酸锌配伍制备低剂量 (0 .1mg/ kg体重 Na2 Se O3 和 14.8mg/ kg体重 Zn SO4· 7H2 O)和高剂量 (0 .2 mg/ kg体重 Na2 Se O3 和 2 9.6 mg/ kg体重 Zn SO4· 7H2 O)硒锌制剂 ,通过灌胃方式给予 Wistar大鼠 ,6个月后... 将亚硒酸钠和硫酸锌配伍制备低剂量 (0 .1mg/ kg体重 Na2 Se O3 和 14.8mg/ kg体重 Zn SO4· 7H2 O)和高剂量 (0 .2 mg/ kg体重 Na2 Se O3 和 2 9.6 mg/ kg体重 Zn SO4· 7H2 O)硒锌制剂 ,通过灌胃方式给予 Wistar大鼠 ,6个月后用 TUNEL 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剂量和高剂量硒锌均能明显诱导大鼠肾脏细胞凋亡 ,低剂量硒锌对细胞增殖周期不产生明显影响 ,而高剂量硒锌使 G2 / M期细胞减少 ,DNA相对含量下降。研究提示 :一定剂量硒锌能有限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 ,但仍可诱导肾脏细胞凋亡并影响 DNA合成 ,使细胞滞留于 S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氧化应激 肾脏 大鼠 氟中毒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人胎肝细胞细胞周期、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燕 禇启龙 +4 位作者 夏涛 刘俊玲 陈学敏 杨克敌 王爱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 研究氟对人胎肝细胞 (L 0 2细胞 )细胞周期、凋亡及p5 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接触 4 0、 80、 16 0 μg/ml氟化钠 2 4h后 ,MTT法检测L 0 2细胞存活率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构成比 ,Westernblot检测P... 目的 研究氟对人胎肝细胞 (L 0 2细胞 )细胞周期、凋亡及p5 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接触 4 0、 80、 16 0 μg/ml氟化钠 2 4h后 ,MTT法检测L 0 2细胞存活率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构成比 ,Westernblot检测P5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剂量氟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各染氟组S期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多 (P <0 0 1) ,中、高剂量氟染毒组细胞凋亡率和p5 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氟可使L 0 2细胞S期细胞数增多 ,诱导人胎肝细胞凋亡和 p5 3表达 ,并呈剂量 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肝细胞 P53表达 细胞凋亡率 对照组 细胞周期 高剂量 染毒 表达水平 体外培养 氟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亚砷酸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来瑞平 魏巍 +2 位作者 余日安 杨成峰 鲁文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观察硒对砷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以人肝肿瘤细胞HepG2为靶细胞,分别以亚硒酸钠(2.5、5.0和10.0μmol/L)和亚砷酸(1.56、3.125、6.25、12.5和25.0μmol/L)为受试物处理HepG2细胞,再以亚硒酸钠与亚砷酸联合处理HepG2细胞,... 目的观察硒对砷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以人肝肿瘤细胞HepG2为靶细胞,分别以亚硒酸钠(2.5、5.0和10.0μmol/L)和亚砷酸(1.56、3.125、6.25、12.5和25.0μmol/L)为受试物处理HepG2细胞,再以亚硒酸钠与亚砷酸联合处理HepG2细胞,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亚硒酸钠、亚砷酸单独及联合染毒对HepG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10.0μmol/L亚硒酸钠使HepG2细胞DNA的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5),2.5、5.0μmol/L亚硒酸钠使Olive尾矩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25、12.5和25.0μmol/L亚砷酸均使HepG2细胞DNA的Olive尾矩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25.0μmol/L亚硒酸钠与12.5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与12.5μmol/L亚砷酸单独作用相比,Olive尾矩减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5.0μmol/L亚硒酸钠与25.0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与25.0μmol/L亚砷酸单独作用相比,Olive尾矩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亚硒酸钠对亚砷酸诱导的HepG2细胞DNA损伤的减弱或增强作用与亚硒酸钠和亚砷酸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亚砷酸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氟致人肝细胞DNA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涛 邓淑凯 +1 位作者 王爱国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3,26,106,共4页
目的 体外研究氟、硒对人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分别接触一定剂量的氟和(或)硒1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人肝细胞DNA的损伤率。结果 氟组人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氟+硒组(均为P<0.05)... 目的 体外研究氟、硒对人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分别接触一定剂量的氟和(或)硒1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人肝细胞DNA的损伤率。结果 氟组人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氟+硒组(均为P<0.05),硒组DNA损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体外氟可导致人肝细胞DNA损伤,适量的硒对氟所致DNA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DNA损伤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及p53调控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为 黄浩 +2 位作者 黎丽茜 陈联 陈国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对大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及p53调控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Ⅰ)、低浓度组(Ⅱ)、中浓度组(Ⅲ)、高浓度组(Ⅳ),CS2染毒浓度分别为0...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对大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及p53调控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Ⅰ)、低浓度组(Ⅱ)、中浓度组(Ⅲ)、高浓度组(Ⅳ),CS2染毒浓度分别为0、50、250和1 250mg/m3。静式吸入染毒,每周5d,每天2h,共10周,空白对照组仅吸入新鲜空气。染毒结束后记录大鼠体重、睾丸脏器系数、精子计数和精子活动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化学比色法测量大鼠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53、PARP、Bax和Bcl-2蛋白表达含量。结果各CS2染毒组的大鼠体重、睾丸脏器系数、精子相对计数及精子活动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随着CS2染毒浓度的增加,大鼠睾丸组织形态损伤更加明显,中、高浓度组的凋亡指数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脂质过氧化分解产物MDA则明显上升(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CS2染毒组p53蛋白表达含量上升(P<0.01),PARP蛋白仅在高浓度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Bax与Bcl-2蛋白各自呈上升和下降趋势,中、高浓度组Bax与Bcl-2蛋白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氧化应激和p53参与了CS2诱导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P53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在PBDE-47致大鼠海马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儒林 张舜 +6 位作者 李蓓 杨露 张潇 汪超 李佩 夏涛 王爱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7-393,共7页
为了明确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介导的凋亡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ether,PBDE-47)致大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在脑发育的突增期(出生第10天),分别用0 mg·kg^(-1)、1 mg·... 为了明确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介导的凋亡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ether,PBDE-47)致大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在脑发育的突增期(出生第10天),分别用0 mg·kg^(-1)、1 mg·kg^(-1)、5 mg·kg^(-1)和10mg·kg^(-1)PBDE-47进行单次灌胃染毒,并从出生第8天开始每天给予150 mg·kg^(-1)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phenylbutyric acid,PBA),持续3周。仔鼠出生第8周末,从对照组、10 mg·kg^(-1)PBDE-47处理组、150 mg·kg^(-1)PBA处理组和150 mg·kg^(-1)PBA+10mg·kg^(-1)PBDE处理组中随机选取8只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然后将所有动物断头处死,分离大鼠海马组织,观察其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ERS标志分子(GRP78、IRE1和CHOP)和凋亡相关蛋白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 mg·kg^(-1)PBDE-47处理可导致雌性大鼠海马CA4区细胞排列紊乱、锥形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尼氏小体数量减少,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5和10 mg·kg^(-1)PBDE-47处理可显著上调ERS相关蛋白IRE1和CHOP的表达水平(P<0.05),并明显增强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yt c的表达。PBA干预可明显降低PBDE-47诱导的IRE1和CHOP以及Cyt c蛋白的表达水平,提示PBDE-47可通过ERS介导凋亡,导致大鼠海马组织损伤,从而影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雌性SD大鼠 神经毒性 海马损伤 水迷宫实验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致敏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婷 杜勇 +6 位作者 李文芳 黎关炼 邹晓雪 杨琴 董晓虎 周芸 陈卫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用于六氟化硫(SF6)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对豚鼠皮肤的致敏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普通级Dunkin Hartley雄性豚鼠,以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0.5%)混合物为皮肤防护物,以无菌蒸馏水为阴性对照,肉桂醛为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用于六氟化硫(SF6)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对豚鼠皮肤的致敏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普通级Dunkin Hartley雄性豚鼠,以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0.5%)混合物为皮肤防护物,以无菌蒸馏水为阴性对照,肉桂醛为阳性对照,采用局部封闭涂皮试验(BT法)和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于实验第1天分别对豚鼠皮肤封闭涂敷和皮内注射各组溶液进行诱导接触,BT法豚鼠在第7、14天进行同样皮肤封闭涂敷诱导,GPMT法豚鼠于第7天采用局部封闭涂皮进行诱导接触,均在末次诱导致敏后第14天进行皮肤涂敷激发接触,观察激发接触后24、48、72h的皮肤过敏反应情况。结果皮肤防护物BT法检测致敏率为10.00%,GPMT法检测致敏率为9.09%,致敏阳性反应的豚鼠皮肤可见散在或小块红斑;肉桂醛BT法致敏率为50.00%,GPMT法致敏率为100.00%,致敏阳性反应的豚鼠皮肤可见中度至重度的融合红斑、轻中度水肿;蒸馏水组豚鼠皮肤无致敏阳性反应,皮肤表现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结论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0.5%)混合物作为SF6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可使豚鼠皮肤发生轻微的过敏性反应,为轻度致敏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 葡萄糖酸钙 碳酸氢钠 皮肤致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代谢产物BPDE的HPLC荧光检测技术研究
15
作者 谢虹 刘琳琳 +5 位作者 吴志刚 方国民 戴雯雯 王桂珍 鲁文清 陈学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7,共3页
苯并(a)芘(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在体内可转化为二氢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具有直接致癌性。采用HPLC-荧光检测技术建立BPDE纯品及细胞裂解液中BPDE的测定。以HypersilC18(250mm×46mm,10μm)为色谱柱配C... 苯并(a)芘(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在体内可转化为二氢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具有直接致癌性。采用HPLC-荧光检测技术建立BPDE纯品及细胞裂解液中BPDE的测定。以HypersilC18(250mm×46mm,10μm)为色谱柱配C。8保护柱;以甲醇和水(体积分数为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49nm,发射波长为387nm;进样量为20μL;跑样时间为10min。结果:BPDE浓度在0.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形回归方程为Y=424298X+24598,相关系数为0.9921,最低检测限为0.005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2%~4.6%和5.9%~7.4%。HPLC荧光检测方法由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使得BPDE标准品及其和细胞裂解液的混合溶液中的检测限都比紫外检测方法有所提高,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DE HPLC-荧光检测 细胞裂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和陶瓷厂生产性粉尘的致炎性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建文 周婷 +6 位作者 荣怿 周芸 崔秀青 郭嘉丽 邓菁 田峰 陈卫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比较金属矿山和陶瓷厂生产性粉尘刺激巨噬细胞引发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释放情况,为早期发现粉尘对健康损害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为靶细胞,选取瓷厂、钨矿、锡矿3种厂矿作业... 目的比较金属矿山和陶瓷厂生产性粉尘刺激巨噬细胞引发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释放情况,为早期发现粉尘对健康损害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为靶细胞,选取瓷厂、钨矿、锡矿3种厂矿作业点采集的呼吸性生产性粉尘样为实验组,以标准石英为对照组,按37.5、75、150、300μg/mL浓度组染毒细胞6h,测定细胞活力(MTT法)、活性氧(ROS)释放量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TGF-β1、IL-18)的水平。结果瓷厂、钨矿及锡矿粉尘均导致巨噬细胞的存活率下降,释放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IL-18)及抗炎细胞因子(TGF-β1),并随粉尘浓度的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瓷厂粉尘导致巨噬细胞活力下降的能力最强,锡矿粉尘次之,钨矿粉尘最弱;钨矿和锡矿粉尘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能力强于瓷厂粉尘,在低浓度组(37.5、75μg/mL),钨矿和锡矿粉尘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β的能力显著强于标准石英,而在最高浓度组(300μg/mL),标准石英诱导产生IL-1β的能力显著强于瓷厂、钨矿及锡矿粉尘。钨矿和锡矿粉尘在各浓度组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均显著强于标准石英。但钨矿粉尘未能影响巨噬细胞产生TGF-β1的水平,锡矿粉尘未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8。结论不同来源生产性粉尘可引发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其严重程度与前期报道的人群尘肺发病危险度相一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可作为早期预测粉尘对人体健康损害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反应 标准石英 金属矿山粉尘 陶瓷粉尘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中毒对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新颖 于星辰 +2 位作者 张舜 王爱国 刘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5-560,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神经细胞线粒体改变探索氟中毒致神经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设置为对照组和20、40、60mg/LNaF染毒剂量组,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及线粒体内活性氧(MitoROS)水平,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线粒体动力学... 目的通过研究神经细胞线粒体改变探索氟中毒致神经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设置为对照组和20、40、60mg/LNaF染毒剂量组,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及线粒体内活性氧(MitoROS)水平,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线粒体动力学和自噬相关蛋白(Miro1、ATG5和PINK1)及凋亡相关蛋白(PARP、cleaved 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Miro1、ATG5和PINK1蛋白与线粒体共定位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着NaF浓度增加,SH-SY5Y细胞ΔΨm降低(P<0.01),MitoROS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转运蛋白Miro1表达升高(P<0.05),自噬相关蛋白ATG5(P<0.05)和PINK1(P<0.05)表达均升高;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升高(均P<0.05),凋亡相关蛋白PARP(P<0.05)和cleavedCaspase-3(P<0.05)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高剂量氟可促进线粒体的氧化应激、转运和自噬,并诱导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可改善PBDE-47所致PC12细胞的异常自噬与凋亡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博雅 董理鑫 +6 位作者 高慧 杨凯朝 王亚飞 李晓凝 邱海霞 王爱国 张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所致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异常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一系列浓度梯度MT(12.5、25、50、100、200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2 h后,并联合浓度为20μmol/L的PBDE...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所致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异常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一系列浓度梯度MT(12.5、25、50、100、200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2 h后,并联合浓度为20μmol/L的PBDE-47染毒细胞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25μmol/L MT用于后续实验。实验分组为:溶剂对照组(0.5‰DMSO)、20μmol/L PBDE-47处理组、20μmol/L PBDE-47+25μmol/L MT处理组、25μmol/L MT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噬体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阳性着色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自噬关键蛋白自噬相关蛋白7(ATG7)、自噬选择性底物p62、LC3-Ⅱ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活化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3(active caspase-3)和剪切型多(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水平。结果CCK8结果表明,PBDE-47处理组细胞活力相比对照组有所下降(P=0.001);与PBDE-47处理组相比,PBDE-47+25μmol/L MT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上升且在8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与对照组相比,PBDE-47处理后PC12细胞LC3蛋白阳性着色增强;此外,PBDE-47处理组PC12细胞ATG7蛋白水平下降,p62、LC3-Ⅱ、active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PBDE-47处理组相比,PBDE-47+MT处理组LC3蛋白阳性着色减弱;此外,PBDE-47+MT处理组ATG7蛋白水平上升(P=0.034),p62蛋白水平下降(P=0.048),LC3-Ⅱ蛋白水平下降(P=0.018),active caspase-3蛋白水平下降(P<0.001),cleaved PARP蛋白水平下降(P=0.032)。结论PBDE-47可通过诱导PC12细胞自噬损伤引起自噬体蓄积,并能促进细胞凋亡,从而降低细胞存活;褪黑素可改善PBDE-47所致PC12细胞异常自噬与凋亡,进而提高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PBDE-47 神经毒性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武士青 方秦 +2 位作者 李秀秀 田婷婷 吕美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6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2000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有莫西沙星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2000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有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篇RCT,合计3025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后的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后的空洞闭合率、疗程结束后的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可以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因素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蔷 何诗琪 +3 位作者 牟轩汶 何美安 邬堂春 张晓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因素与外周血总白细胞(WBC)及分类WBC计数的相关性。方法研究人群来源于东风-同济(DFTJ)队列第1次随访调查到的38295名东风汽车公司(DMC)离退休职工。排除患有冠心病(CHD)、中风、癌症,严重心电图异常、WBC...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因素与外周血总白细胞(WBC)及分类WBC计数的相关性。方法研究人群来源于东风-同济(DFTJ)队列第1次随访调查到的38295名东风汽车公司(DMC)离退休职工。排除患有冠心病(CHD)、中风、癌症,严重心电图异常、WBC计数和关键协变量缺失的人群后,最终纳入22765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均完成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和血液样本采集。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因素与WBC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各参照组相比,体质指数(BMI)≥28 kg/m ^2 (β=0.307, P <0.001)、男性腰臀比(WHR)≥0.95或女性WHR ≥0.90(β=0.298, P <0.001)、现在吸烟量≥20支/d(β=0.690, P <0.001)、夜间睡眠≥9 h(β=0.058, P =0.013)的人群,其总WBC计数显著升高;而现在饮酒量≥60 g/d(β=-0.230, P <0.001)、运动量≥42 MET-h/周(β=-0.085, P =0.001)的人群,其总WBC计数显著降低。随着低风险生活方式因素增多,其与WBC计数之间的负相关强度逐渐增大。结论中老年人群保持正常BMI和较低WHR、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适量睡眠和较高运动量等低风险生活方式因素与WBC计数降低呈显著相关。随着低风险生活方式因素的增多,其与WBC计数之间的负相关强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生活方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