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大学生抑郁症状与早期创伤、亲子依恋及心理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乐程 龚玉莎 +5 位作者 阎玉娇 吴贤华 朱冬梅 韦霁珊 蒋晓娟 韩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早期创伤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及亲子依恋和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武汉市3所大学某一学院的1~4年级在校大学生共计1137名。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父母依恋量表(IPPA)、心... 目的探讨大学生早期创伤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及亲子依恋和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武汉市3所大学某一学院的1~4年级在校大学生共计1137名。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父母依恋量表(IPPA)、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本调查中大学生抑郁症状(CES-D≥20分认为有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1.0%(231/1099)。CES-D总分与CTQ总分、亲子疏远维度得分呈正相关,与亲子信任和沟通维度得分以及CD-RISC总分呈负相关(均P<0.05)。亲子依恋和心理弹性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其中母子依恋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β=0.10,95%CI:0.052~0.140,P<0.01,占总效应比27.4%)大于父子依恋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β=0.05,95%CI:0.016~0.088,P=0.005,占总效应比13.7%)。结论早期创伤与大学生抑郁症状呈正相关,亲子依恋(尤其母子依恋)和心理弹性可能在两者间存在完全链式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创伤 亲子依恋 心理弹性 抑郁症状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危险因素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谢胜男 李能 +5 位作者 王建敏 郑小璇 杨昌友 纪昌文 杨森焙 张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7-550,559,共5页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危险因素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为先心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Stata 统计软件对2002~2012年间国内外发表的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并计算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危险因素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为先心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Stata 统计软件对2002~2012年间国内外发表的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并计算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评估发表偏倚和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有27篇文献纳入,其中病例组24 949人,对照组79 828人.孕期10个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精神刺激2.977(2.338,3.789)、有害物质暴露1.891(1.254,2.851)、吸烟1.065(1.015,1.117)、饮酒0.960(0.833,1.107)、感冒或发热2.072(1.616,2.656)、用药1.797(1.342,2.405)、糖尿病1.376(1.196,1.583)、孕前肥胖1.197(1.104,1.298)、高龄1.118(1.066,1.174)和不良生育史2.222(1.630,3.028).结论 先心病的发生可能与孕期不良因素暴露、患病、用药、孕母年龄、孕前肥胖和不良生育史有关,应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孕期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移情发展特点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小芳 卞晨阳 +3 位作者 陈艳琳 黄娟 马玉巧 余毅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8-713,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移情发展特点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我国5个地区共抽取15 73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文版(BWAQ-RC)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和移情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青少年移情发展特点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我国5个地区共抽取15 73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文版(BWAQ-RC)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和移情进行评估。结果:女生的移情水平高于男生(P<0.01)。共情关注得分存在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P<0.01)。观点采择对间接攻击、躯体攻击、敌意和愤怒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1);共情关注对间接攻击、言语攻击、敌意和愤怒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01)。采用K-M eans聚类分析,将移情得分划分为无卷入组、高认知移情组、高情感移情组、高认知/情感移情组。其中,无卷入组的躯体攻击得分最高,高认知/移情组躯体攻击得分最低而言语攻击得分最高,高情感移情组的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和攻击总分最高(P<0.05)。结论:移情两种成分的不平衡发展可能与青少年选择不同的攻击形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 移情 观点采择 共情关注 青少年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36月龄城市幼儿性别及家庭因素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国艳 王惠珊 +3 位作者 张建端 连光利 黄小娜 石淑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30~36月龄幼儿性别及家庭环境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以优化儿童成长的教养环境,促进情绪社会性健康发展。方法:采取横断研究设计,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4个大中城市1437名30~36月龄幼儿的母亲为调查对象。用自...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30~36月龄幼儿性别及家庭环境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以优化儿童成长的教养环境,促进情绪社会性健康发展。方法:采取横断研究设计,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4个大中城市1437名30~36月龄幼儿的母亲为调查对象。用自拟社会人口学问卷及中国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量表(Chinese Toddler Social and Emotional Assessment,CTSEA)进行被调查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状况筛查后,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性别、家庭环境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联。结果:1437名幼儿中,疑似社会能力发展偏离者301名,占总人数20.9%,其中男童160名(11.1%),女童141名(9.81%),男童与女童疑似社会能力发展偏离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0,P>0.05);社会能力发展各维度中,女童的依从性[(8.00±2.59)vs.(7.67±2.50),P<0.05]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5.24±1.87)vs.(4.86±1.73),P<0.01]得分高于男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对幼儿的了解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构成等与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不同维度有关。结论:幼儿性别与其社会能力发展过程中依从性及亲社会的同伴关系有关,造就优良的家庭环境,增强父母理性的教育观念并根据幼儿特点进行养育,对幼儿社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家庭因素 情绪 社会能力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长度多态性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莫胜男 戚小兵 +2 位作者 邵珊珊 孙昭 宋然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长度多态性(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length polymorphism,5-HTTLPR)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多个数据库中全面检索相关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长度多态性(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length polymorphism,5-HTTLPR)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多个数据库中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收集2012年10月前有关5-HTTLPR与ASD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及以家系为基础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的数据,采用R软件的Catmap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2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后OR值为1.10(95%CI=0.95~1.26,Pheterogeneity=0.000)。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该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分层分析显示,病例对照研究和TDT研究的合并OR值分别为1.19(95%CI=0.83~1.72)和1.07(95%CI=0.92~1.25);样本量大于150和小于等于150的研究的合并OR值分别为1.14(95%CI=0.98~1.34)和1.09(95%CI=0.92~1.29);美洲人群、欧洲人群和亚洲人群的合并OR值分别为1.25(95%CI=1.12~1.40)、1.03(95%CI=0.84~1.28)和0.81(95%CI=0.66~0.99)。结论 5-HTTLPR与ASD易感性之间不存在明显关联,但这种关系在不同地域人群中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长度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有机磷酸酯内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6
作者 王华伟 施世宇 +6 位作者 刘翎 陈定 吕芷贤 宋紫怡 王友洁 宋璐璐 梅素容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0-639,共10页
本研究以我国城市地区1869名普通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测定人体尿液样品中15种有机磷酸酯(OPEs)代谢物的含量水平,探讨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吸烟、运动频率、家庭收入,以及各类食品... 本研究以我国城市地区1869名普通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测定人体尿液样品中15种有机磷酸酯(OPEs)代谢物的含量水平,探讨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吸烟、运动频率、家庭收入,以及各类食品摄入对尿液中OPEs代谢物含量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尿液中OPEs代谢物的含量水平评估OPEs的每日摄入量(EDI),结合非致癌风险参考剂量(RfD)计算相应的潜在非致癌风险,以风险熵(HQ)和危害指数(HI)来表示OPEs各单体和总体累积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6种OPEs代谢物在人体尿液中的检出率大于60%,以磷酸二丁氧乙酯(BBOEP)和1-羟基-2-丙基(1-氯-2-丙基)磷酸酯(BCIPHIPP)为主,含量分别为0.56 ng/mL和0.36 ng/mL。男性尿液中磷酸二(1,3-二氯-2-丙基)酯(BDCIPP)、BCIPHIPP和BBOEP的含量水平高于女性,而女性尿液中4-羟基苯基-磷酸苯基酯(4-HO-DPHP)的含量高于男性。BCIPHIPP和磷酸二苯酯(DPHP)的含量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而BCIPHIPP和磷酸邻二苯甲酯(DoCP)/磷酸对二苯甲酯(DpCP)的含量水平与家庭收入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较高的运动频率有效降低了尿液中BDCIPP和BCIPHIPP的含量水平。研究人群OPEs的EDI值为104 ng/(kg⋅d)bw,且男性高于女性,磷酸三丁氧乙酯(TBOEP)对于EDI的贡献最大,占总EDI值的55.6%。本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对象的HI值小于1,表明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但整体而言男性的HI值高于女性,且TBOEP是主要的高风险单体,贡献了总HI值的68.9%。综上所述,本研究人群普遍暴露于OPEs,且男性具有更高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表明OPEs暴露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揭示了我国城市居民OPEs的暴露水平及特征,为后续研究及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尿液 影响因素 暴露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多维度影响因素:基于全暴露组关联分析的分年级研究
7
作者 陈芊慧 王皓雪 +5 位作者 朱凯恒 向真 樊红 张娇 王天纯 宋然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0-376,422,共8页
目的从多维度系统探讨不同年级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武汉市某初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每学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学习生活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网络成瘾行为。在调查期... 目的从多维度系统探讨不同年级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武汉市某初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每学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学习生活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网络成瘾行为。在调查期间将学生以年级进行合并,采用全暴露组关联分析策略探讨各维度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结果学习生活情况维度的学习兴趣(OR=0.45~0.50,95%CI:0.29~0.76)和心理健康状况维度的压力水平(OR=1.06,95%CI:1.03~1.10)是3个年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这两个维度中存在网络成瘾的年级特异性影响因素:初一年级为父亲亲合度(OR=0.97,95%CI:0.94~1.00)、曾尝试饮酒(OR=2.33,95%CI:1.54~3.53)和实施欺凌行为(OR=2.16,95%CI:1.04~4.49);初二年级为中高强度体育锻炼(OR=0.50,95%CI:0.31~0.81)、父亲亲合度(OR=0.97,95%CI:0.94~1.00)、遭受欺凌(OR=2.32,95%CI:1.50~3.60)和焦虑症状(OR=2.01,95%CI:1.26~3.20);初三年级为实施欺凌行为(OR=3.19,95%CI:1.31~7.78)和焦虑症状(OR=1.91,95%CI:1.18~3.10)。结论不同年级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防控策略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和干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全暴露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危险因素与子代孤独症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凌子羽 王建敏 +3 位作者 李侠 谢胜男 杨森焙 张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危险因素与子代孤独症的关系。方法运用Stata10.0软件对2005~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孤独症孕期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并计算合并优势比值(OR)及95%可信区间(CI),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危险因素与子代孤独症的关系。方法运用Stata10.0软件对2005~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孤独症孕期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并计算合并优势比值(OR)及95%可信区间(CI),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有23篇文献入选,包括病例组5 619例,对照组140 056例。孕期的7个危险因素合并OR值及95%CI为:孕期反应2.80(1.28~6.41)、孕妇年龄(〉35岁)1.58(1.32~1.91)、孕期疾病史3.35(2.53~4.44)、孕期药物史2.52(1.52~4.19)、先兆流产4.76(3.18~7.14)、胎龄异常3.75(2.95~4.77)、孕期接触有害物质2.12(1.53~3.00)。结论母孕期患病或服药、先兆流产、早产或过期产和接触有害物质等与子代孤独症有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孕期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57
9
作者 丁慧思 韩娟 +5 位作者 张敏莉 王燕玲 雷鸣 王开桥 杨森焙 余晓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8-802,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现状,考察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5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学生共5906人,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评定童年期创伤经历,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评价心理弹性水平... 目的:了解武汉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现状,考察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5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学生共5906人,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评定童年期创伤经历,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评价心理弹性水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筛查抑郁症状。结果:本样本中有16.1%(953/590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症状(CES-D≥16分为有抑郁症状),32.4%(1915/5906)的青少年存在儿童期创伤。有儿童期创伤组青少年(n=1915)CES-D得分高于无儿童期创伤组(n=3991),CD-RISC得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无儿童期创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儿童期创伤经历(OR=2.81,95%CI:2.41~3.29)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心理弹性(51≤CD-RISC≤63:OR=0.53,95%CI:0.44~0.64;64≤CD-RISC≤77:OR=0.32,95%CI:0.26~0.39;78≤CD-RISC≤100:OR=0.17,95%CI:0.13~0.22)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有儿童期创伤经历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抑郁症状,心理弹性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创伤 心理弹性 抑郁症状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创伤经历与抑郁症状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敏莉 韩娟 +5 位作者 丁慧思 王开桥 康纯 龚玉莎 韦霁珊 汪思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创伤经历、抑郁症状及其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10~17岁)中小学生5793例,使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测评创伤经历,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筛检被试的抑郁症状,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评定五种人格特... 目的:探讨青少年创伤经历、抑郁症状及其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10~17岁)中小学生5793例,使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测评创伤经历,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筛检被试的抑郁症状,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评定五种人格特征的水平。结果:本调查中青少年抑郁症状(CES-D≥16分认为有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 2%(937/5793)。CT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ES-D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 CES-D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NEO-FFI神经质人格得分均存在正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人格得分均存在负相关(均P <0. 05)。人格特征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β=0. 22,95%CI:0. 19~0. 25,P <0. 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2. 4%。结论:创伤经历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呈正相关,人格特征可能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经历 抑郁症状 人格特征 中介作用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X1C1基因1249G>T多态性与阅读障碍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俊 莫胜男 +2 位作者 邹丽 宋然然 徐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3-756,758,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DYX1C1基因1249G>T多态性与阅读障碍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收集2011年8月前有关DYX1C1基因1249G>T多态性与阅读障碍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及以家系为基础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采用Catmap软... 目的综合评价DYX1C1基因1249G>T多态性与阅读障碍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收集2011年8月前有关DYX1C1基因1249G>T多态性与阅读障碍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及以家系为基础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采用Catmap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文献7篇。合并病例对照研究和TDT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后OR值为0.68(95%CI=0.28~1.65,P=0.39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病例对照研究合并后OR值为1.15(95%CI=0.74~1.79,P=0.522);TDT研究合并后OR值为0.31(95%CI=0.07~1.41,P=0.130)。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该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该研究提示DYX1C1基因1249G>T多态性与阅读障碍易感性不存在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障碍 DYX1C1 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Cyclin D1、Ki67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福安 杜玉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2,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pin1、Cyclin D1、Ki67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卵巢肿瘤组织病理切片中pin1、Cyclin D1、Ki67的表达水平,其中卵巢恶性肿瘤组31例,对照组22例为卵巢良性肿瘤。收集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pin1、Cyclin D1、Ki67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卵巢肿瘤组织病理切片中pin1、Cyclin D1、Ki67的表达水平,其中卵巢恶性肿瘤组31例,对照组22例为卵巢良性肿瘤。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pin1高表达21例(67.74%),Ki67阳性表达27例(87.10%),Cyclin D1高表达19例(61.29%),对照组中pin1高表达1例(4.54%),Ki67阳性表达3例(13.64%),Cyclin D1高表达2例(9.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统计学分析,卵巢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pin1、Ki67、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n1高表达分别与Ki67阳性表达及Cyclin D1高表达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pin1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pin1基因的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pin1基因表达水平与Ki 67、Cyclin D1表达水平相关,提示pin1基因可能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in1蛋白 KI67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对妊娠期糖尿病再发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苏敏仪 王燕妮 +4 位作者 蒋文秀 张澳 郑丽娟 樊高杰 宋璐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再发之间的关联。方法基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信息系统,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有2次分娩记录且第1次妊娠患有GDM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两次妊娠间体重变... 目的探讨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再发之间的关联。方法基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信息系统,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有2次分娩记录且第1次妊娠患有GDM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定义为第2次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减去前1次妊娠孕前BMI,并将其分为4组(<-1、-1~、1~、≥3 kg/m^(2)),将-1~kg/m^(2)组(体重稳定组)作为参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变化与GDM再发及两次妊娠糖耐量试验血糖值变化的关联。结果在703名研究对象中,有326人(46.4%)再次发生了GDM。与妊娠间BMI变化-1~kg/m^(2)组相比,BMI变化1~kg/m^(2)和≥3 kg/m^(2)组再发GDM的风险增加,比值比(odds ratio,OR)[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16(1.52~3.08)和2.56(1.44~4.56),GDM再发风险随着妊娠间BMI增加而增加(P-trend<0.01)。然而BMI变化<-1 kg/m^(2)组与GDM再发无显著关联,OR(95%CI)为0.95(0.57~1.57)。妊娠间BMI每增加1 kg/m^(2),空腹血糖升高、服糖后1 h血糖升高的风险增加,OR(95%CI)分别为1.15(1.05~1.26)和1.21(1.10~1.33)。结论有GDM史的妇女是GDM再发的高危人群,连续两次妊娠间体重增加可显著增加GDM再发的风险。该研究结果提示,应对有GDM患病史并有再次生育意愿的妇女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体重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减少GDM的再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体重变化 再发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体测量指标评价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伊敏 王蜜源 +4 位作者 韦梦娜 蒋燕芬 夏雯琪 周佳萌 张建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228,共7页
目的旨在建立武汉市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值及参考曲线,并分析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与体成分的相关性,评价其在筛查学龄前儿童肥胖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2023年选取武汉市江汉区及汉阳... 目的旨在建立武汉市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值及参考曲线,并分析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与体成分的相关性,评价其在筛查学龄前儿童肥胖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2023年选取武汉市江汉区及汉阳区2710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应用康娃WS-RT-2U体检仪及皮尺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WC)和臀围,同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和腰围臀围比(WHR);采用InBody 230体成分仪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其体脂率(PBF)、脂肪质量及去脂肪质量。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对儿童体脂率数据进行拟合,构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的百分位数参考值;通过计算脂肪质量指数(FMI)及去脂肪体质量指数(FFMI),对BMI构成进行分解;以建立的PBF P95为肥胖标准参考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BMI、WC、WHtR及WHR在肥胖筛查中的效果。结果在学龄前期,男女童体脂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男童下降幅度大于女童。同性别年龄不同体重状态儿童BMI的差异主要由FMI贡献(56%~82%),且BMI越大FMI贡献比例越高。ROC曲线分析显示,BMI的曲线下面积(AUC)接近1.0(男童=0.942;女童=0.937),显著大于WC、WHtR及WHR的AUC值(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了武汉市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百分位参考值及生长曲线,并发现BMI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筛查最佳评价指标,可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价和肥胖的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学龄前儿童 身体质量指数 腰围 体脂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负担会谈量表测量伤害患者家庭负担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辉 杜玉开 +1 位作者 贾桂珍 刘筱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 探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 (FBS)在伤害患者的家庭负担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FBS量表对 91名因伤害而住院的患者的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 ,评价FBS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FBS量表总的内容一致性信度较高 ,克郎巴哈信度系... 目的 探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 (FBS)在伤害患者的家庭负担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FBS量表对 91名因伤害而住院的患者的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 ,评价FBS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FBS量表总的内容一致性信度较高 ,克郎巴哈信度系数α =0 8931;量表各维度的分半信度系数R和克郎巴哈信度系数α大多在 0 7以上。对量表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的检验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结论 FBS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负担会谈量表 测量 伤害患者 家庭负担 信度 效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害患者的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杜玉开 陈辉 +1 位作者 贾桂珍 刘筱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目的 评价伤害对患者家庭造成的负担 ,分析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 (fami lyburdenscaleofdiseases ,FBS)对 155名伤害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患者患病前后APGAR问卷得分和FBS问卷得... 目的 评价伤害对患者家庭造成的负担 ,分析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 (fami lyburdenscaleofdiseases ,FBS)对 155名伤害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患者患病前后APGAR问卷得分和FBS问卷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伤害在家庭经济、家庭日常生活、家庭休闲娱乐等维度造成的负担较大 ,家庭负担的大小受家庭成员的性别、文化程度影响。结论 伤害对患者家庭造成多维度的影响 ,并造成家庭功能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家庭负担 影响因素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孤独症围孕期危险因素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侠 凌子羽 +5 位作者 王建敏 杨少萍 覃媛媛 谢胜男 杨森焙 张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围孕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多家医疗保健机构确诊的181例1~5岁孤独症患儿及与其地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1例健康儿童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行为及相...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围孕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多家医疗保健机构确诊的181例1~5岁孤独症患儿及与其地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1例健康儿童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妊娠期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儿童孤独症与早产(OR=6.92,95%CI=1.80~26.67)、经产妇(OR=2.29,95%CI=1.14~4.58)、孕前/孕早期补充叶酸(OR=0.07,95%CI=0.01~0.41)、孕早期精神刺激(OR=16.16,95%CI=3.37~77.45)、孕早期患病(OR=9.74,95%CI=1.77~53.52)、孕中期产检异常(OR=6.00,95%CI=1.03~34.80)和孕晚期住院安胎(OR=3.15,95%CI=1.36~7.29)等存在相关性。结论母亲围孕期叶酸补充、精神刺激、患病、住院安胎等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孤独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围孕期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石蕊 武丽 +3 位作者 张涛 曹忠强 姜雪锦 王友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3个办事处的17个行政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过去一年内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 目的研究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3个办事处的17个行政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过去一年内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以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调查中前一年内发生跌倒的老年人共268人,跌倒发生率为13.5%。跌倒主要以不小心摔跤为主,占66.4%。单因素分析发现,抑郁与老人跌倒的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的老年人与非抑郁老年人相比发生跌倒风险增加(OR=1.967,95%CI:1.451~2.667)。结论湖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抑郁是影响老年人跌倒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社会与家庭应关注并积极治疗抑郁老人,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城市农村某社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施东华 方为民 刘筱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 0~ 6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 1998年所有发生意外伤害的 0~ 6岁儿童 ,采用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 0~ 6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 1998年所有发生意外伤害的 0~ 6岁儿童 ,采用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危险因素。结果 该地区 0~ 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 3 5 6 % ,男女比例为 2 6 7∶1。跌伤、烧烫伤和动物咬伤是最常见类型。 13 6 3%的受伤儿童需住院治疗 ,因伤害致残疾者占 1 82 %。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年总收入的 3 94 %。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的照顾者、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儿童性格行为特点等。结论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 0~ 6岁儿童的健康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培训村级医师 ,开展健康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麻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珠海市居民膳食质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秋平 李能 +4 位作者 吴兆伦 肖伟华 陆广智 陈丹丹 林雨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珠海市18~59岁居民的膳食质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按家庭为抽样单位人户调查,收集540户家庭1098名18~59岁居民的个人基本资料和完整的3d饮食记录,采用DBI-07的评分方... 目的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珠海市18~59岁居民的膳食质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按家庭为抽样单位人户调查,收集540户家庭1098名18~59岁居民的个人基本资料和完整的3d饮食记录,采用DBI-07的评分方法评价其膳食质量。结果珠海市18~59岁居民膳食处于中度失衡状态[DQD=(31.43±6.79)],摄人不足为主要问题[LBS=(25.66±5.76)],其中92.62%的人蔬菜水果摄人未达到推荐量,99.73%的人奶类及豆类摄入未达到推荐量,两者处于适宜范围的人数分别为22.95%和1.27%;同时也存在摄人过量问题[HBS=(5.77±4.56)],有70.49%的人调味品和乙醇摄人量超过推荐水平;摄入的食物种类也不全面,有58.29%的人平均每天摄人的食物种类少于8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膳食质量存在差异。结论珠海市居民的膳食质量亟待改善,男性、农村户籍人口、低收入和文化程度偏低等人群是干预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平衡指数 成年人 膳食评价 膳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