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万琳 胡鑫 +3 位作者 赵贤贤 李晓燕 李卓娅 尹丙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研究荷瘤小鼠来源的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在肿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用Percoll分离法从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中分离Gr-1+CD11b+MD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用生... 目的:研究荷瘤小鼠来源的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在肿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用Percoll分离法从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中分离Gr-1+CD11b+MD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用生化法和ELISA技术检测MDSC体外培养上清中抑制性因子NO、ROS和IL-10、TGF-β的含量。结果:MDSC在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中聚集增多,且其在骨髓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脾脏;MDSC可以明显抑制脾脏细胞的增殖,体外培养6小时的MDSC可以分泌大量NO、ROS和IL-10、TGF-β。结论:本实验进一步证实MDSC可以通过分泌大量NO、ROS和IL-10、TGF-β抑制T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抑制细胞 NO ROS IL-10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肿瘤细胞株BLM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易雪 邹萍 +6 位作者 刘凌波 田蕾 刘芳 冯献启 肖娟 仲照东 熊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23-826,共4页
BLM基因的不同突变是导致Bloom综合征(Bloom'ssyndrome)的病因。BLM基因突变使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isterchromaticexchange,SCE)增高,细胞DNA修复功能降低,这样受损的DNA很容易随细胞分裂而传入子细胞,细胞稳定性下降。临床表现为... BLM基因的不同突变是导致Bloom综合征(Bloom'ssyndrome)的病因。BLM基因突变使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isterchromaticexchange,SCE)增高,细胞DNA修复功能降低,这样受损的DNA很容易随细胞分裂而传入子细胞,细胞稳定性下降。临床表现为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易患体质等等。本研究对BLM基因在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中表达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期发现肿瘤新的发生机制,为寻找新的特异分子治疗靶点提供线索。应用PTPCR方法检测正常人造血细胞和六种肿瘤细胞株中BLM基因的mRNA水平,并作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六种肿瘤细胞株均高表达BLMmRNA,但未见BLM基因结构异常,而正常人表达量很低(P<0.01)。结论:在本研究中的6种肿瘤细胞株高表达BLMmRNA,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BLM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性。BLM异常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或是导致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M基因 肿瘤细胞株 JURKAT Raji DAUDI HL-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抗病毒制剂体外抗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道锋 徐莉 +2 位作者 邵静芳 张悦 龚非力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测定复方抗病毒制剂体外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鸡红细胞血凝素滴定法测定不同浓度复方抗病毒制剂在狗肾传代细胞(MDCK)中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用中和实验测定复方抗病毒制剂在Hep-2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 目的测定复方抗病毒制剂体外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鸡红细胞血凝素滴定法测定不同浓度复方抗病毒制剂在狗肾传代细胞(MDCK)中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用中和实验测定复方抗病毒制剂在Hep-2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活性。结果复方抗病毒制剂浓度<1.5 mg.mL-1时对MDCK细胞及Hep-2细胞无明显毒性。浓度>0.15 mg.mL-1能抑制流感病毒的血凝活性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对靶细胞的攻击作用。结论复方抗病毒制剂体外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较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制剂 复方 病毒 流感 合胞病毒 呼吸道 体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gl2凝血酶原酶反义载体的构建及其效应研究
4
作者 孙奕 朱传龙 +4 位作者 张莉 严伟明 罗小平 龚非力 宁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7-661,共5页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表达m fgl2(mouse fibrinogen like prote in 2/m fgl2prothrom inase,以下简称m fgl2)和其效应研究。方法:构建m fgl2反义载体(m fgl2-antisense-pcDNA3.0)并转染Raw264.7细胞,在IFN...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表达m fgl2(mouse fibrinogen like prote in 2/m fgl2prothrom inase,以下简称m fgl2)和其效应研究。方法:构建m fgl2反义载体(m fgl2-antisense-pcDNA3.0)并转染Raw264.7细胞,在IFN-γ刺激下,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分析和m fgl2蛋白功能学检测方法(Procoagu lant activity,PCA)检测m fgl2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及PCA的变化。结果:转染m fgl2-antisense-pcDNA3.0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m fgl2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并使其生物学活性显著下降,并且m fgl2表达水平与其PCA活性变化呈平行关系。结论:m fgl2-antisense-pcD-NA3.0可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表达m fgl2,同时其PCA也显著下降,表明Raw264.7细胞PCA与其表达m fgl2有关,此结果为探讨从基因水平治疗与fgl2高表达相关的疾病如重型乙型肝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时脏器局部的微血栓形成、纤维素沉积、微循环障碍等病理学损伤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gl2 反义载体 表达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纳米血竭和普通血竭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效应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慧芬 杨道锋 +6 位作者 王敏 刘静 文雪 张悦 冯玮 龚非力 沈关心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粒径血竭纳米颗粒在体外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肺癌细胞株A549、肝癌细胞株SMMC7721、卵巢癌细胞株A2780和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和不同粒径纳米血竭分别加入培养的上述肿瘤... 目的观察不同粒径血竭纳米颗粒在体外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肺癌细胞株A549、肝癌细胞株SMMC7721、卵巢癌细胞株A2780和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和不同粒径纳米血竭分别加入培养的上述肿瘤细胞株中,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种细胞的死亡率、凋亡率及其细胞周期,并与普通血竭比较。结果粒径为171,167和23.8 nm的纳米血竭在浓度3.9~31.2 mg.L-1范围对细胞株HL-60的杀伤百分率明显高于普通血竭,其主要作用机制不是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测定表明血竭纳米颗粒主要将HL-60细胞阻滞在G0/G1期。纳米血竭对其他肿瘤细胞的作用与普通血竭差别不明显。结论粒径为171,167和23.8 nm的纳米血竭对肿瘤细胞株HL-60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效率高于非纳米血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纳米 肿瘤细胞 杀瘤效应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5在TRAIL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远方 杨东亮 +1 位作者 陆士新 陈有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研究DR5在介导TRAIL凋亡信号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人DR5细胞外全长结构域重组DR5免疫BALB C小鼠 ,制备抗DR5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 ;采用TRAIL凋亡检测试剂盒 ,检测Jurkat细胞凋亡率及抗DR5单克隆... 目的 :研究DR5在介导TRAIL凋亡信号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人DR5细胞外全长结构域重组DR5免疫BALB C小鼠 ,制备抗DR5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 ;采用TRAIL凋亡检测试剂盒 ,检测Jurkat细胞凋亡率及抗DR5单克隆抗体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阻断率。结果 :DR5在Jurkat细胞表面的表达率为 94 83% ,TRAIL和抗TRAIL单克隆抗体能够诱导Jurkat细胞凋亡 ,呈现明显的剂量相关性 ,TRAIL浓度在 5 0~ 10 0ng ml时 ,杀伤率达 90 %以上。预先用抗DR5单克隆抗体与Jurkat细胞作用后 ,TRAIL对Jurkat细胞的杀伤功能几乎完全被mAb所阻断 ,其平均阻断率达90 4 9%。结论 :DR5在TRAIL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死亡受体5 凋亡 抗DR5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71人-鼠嵌合抗体(D2C)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硕 蒋琳 +4 位作者 叶庆 朱慧芬 杨敬 邵静芳 沈关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65-668,共4页
目的 :构建抗CD71人 鼠嵌合抗体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嵌合抗体。方法 :将鼠源性抗CD71单抗 (75 79)重、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分别克隆至含有人IgG轻、重链恒定区的表达载体pγ Expr和pκ Expr中 ;将嵌合表达载体 (... 目的 :构建抗CD71人 鼠嵌合抗体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嵌合抗体。方法 :将鼠源性抗CD71单抗 (75 79)重、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分别克隆至含有人IgG轻、重链恒定区的表达载体pγ Expr和pκ Expr中 ;将嵌合表达载体 (Chi75 79 pγ Expr和Chi75 79 pκ Expr)经电转染技术共转染至真核细胞 (SP2 0 )中。结果 :经ELISA法检验阳性转染瘤细胞培养上清 ,证明其表达蛋白产物中同时具有人IgG重链恒定区 (Cγ)和轻链恒定区 (Cκ)蛋白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 (FCM)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证明该表达产物能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表达于靶细胞表面的CD71分子。结论 :抗CD71人 鼠嵌合抗体 (D2C)在体外真核细胞表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l 人-鼠嵌合抗体 构建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剂和维甲酸对NB4细胞组织因子和凝血酶调节蛋白mRNA及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辉 胡豫 +5 位作者 洪梅 夏凌辉 郭涛 沈关心 魏文宁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91-395,共5页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组织因子(TF)和凝血酶调节蛋白(TM)mRNA及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以As2O3、ATRA处理NB4细胞,用ELISA动态测定其TF、TM抗原表达及促凝活性(PCA)变化,用逆转录...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组织因子(TF)和凝血酶调节蛋白(TM)mRNA及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以As2O3、ATRA处理NB4细胞,用ELISA动态测定其TF、TM抗原表达及促凝活性(PCA)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F和TM的mRNA转录。结果表明:1μmol/L的As2O3和1μmol/LATRA均可使NB4细胞TF抗原及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渐进性下调;在24、48、72、96和120小时时间点,As2O3组TF抗原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3±1.8,8.6±1.9,10.8±1.5,2.0±0.6和2.6±0.9ng/107;ATRA组TF抗原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4±1.1,11.3±1.8,5.7±1.7,2.8±0.8和2.0±0.6ng/107,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As2O3和ATRA,均可使其PCA下降,As2O3组血凝时间分别为123.5±10.5,156.3±11.6,179.3±15.3,248.9±20.1,312.0±29.8(秒);ATRA组血凝时间分别为76.4±5.6,146.8±10.9,198.2±15.6,265.8±20.6和363.8±31.9(秒);ATRA使NB4细胞TM抗原表达及其mRNA转录上调。结论:As2O3、ATRA可降低TFmRNA转录,下调TF蛋白表达,降低NB4细胞PCA;ATRA增高TM转录及表达,缓解APL患者凝血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全反式维甲酸 NB细胞 组织因子 凝血酶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A反义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抑瘤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晓明 范玮 +3 位作者 蒋易 周李承 郝巧玲 周宜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出 4 2 6bp着色性干皮病A(xerodermapigmentosumgroupA ,XPA)cDNA片段 (2~ 4 2 7bp) ,反向插入pcDNA3 1质粒构建XPA反义RNA表达载体 .经测序证实 ,该片段序列与XPAmRNA对应片段完全互补 .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出 4 2 6bp着色性干皮病A(xerodermapigmentosumgroupA ,XPA)cDNA片段 (2~ 4 2 7bp) ,反向插入pcDNA3 1质粒构建XPA反义RNA表达载体 .经测序证实 ,该片段序列与XPAmRNA对应片段完全互补 .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0 0 0将重组质粒转染肺癌A5 4 9细胞 ,RT PCR检测表明转染XPA反义RNA重组质粒能够抑制肺癌细胞XPAmRNA表达 ;MTT实验表明转染XPA反义RNA的肺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 着色性干皮病A DNA损伤 基因功能 反义RNA 表达载体 抑瘤功能 肿瘤 基因治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导致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天舒 潘世秀 陈璐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观察IL-6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IL-6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h后,观察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IRS-1蛋白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以及PKB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mTOR抑制剂那巴霉素对IL-6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IL-6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IL-6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h后,观察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IRS-1蛋白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以及PKB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mTOR抑制剂那巴霉素对IL-6作用的影响。结果:IL-6使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PKB磷酸化下降约50%,同时明显降低IRS-1蛋白表达(约35%)和酪氨酸磷酸化(约40%)水平。IL-6的上述作用可被那巴霉素逆转。结论:IL-6导致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与IRS-1表达减少和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下降有关,那巴霉素可以逆转IL-6的作用,mTOR可能参与IL-6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胰岛素 蛋白激酶B 西罗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的高效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丙姣 姜晓丹 +2 位作者 李卓娅 龚非力 孙义敏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为了制备 TNF-α特异性抗体 ,用 PCR的方法克隆出 TNF-α片段的编码基因并将之插入 PET- 2 8a (+)原核表达载体 ,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获得 5 0 %~ 6 0 %的高效表达。经 SDS- PAGE电泳 ,切下 TNF-α特异条带 ,直接免疫大白兔 ,制备出 TNF... 为了制备 TNF-α特异性抗体 ,用 PCR的方法克隆出 TNF-α片段的编码基因并将之插入 PET- 2 8a (+)原核表达载体 ,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获得 5 0 %~ 6 0 %的高效表达。经 SDS- PAGE电泳 ,切下 TNF-α特异条带 ,直接免疫大白兔 ,制备出 TNF-α特异性抗体 ,抗体的效价可达 1∶ 6 40 0。利用该抗体成功地检测出 m TNF- NIH3T3细胞膜上的跨膜型 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制备出的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 抗体特异性 mTNF-NIH3T3细胞 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可溶性TNFRⅠ-GFP融合蛋白重组体的构建、表达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玮 李卓娅 +2 位作者 龚非力 姜晓丹 冯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构建并表达 hs TNFR (hum an soluble tum or necrosis factorreceptor ) - 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 p ET2 8a融合蛋白 ,用以检测跨膜型 TNF- α(m TNF- α)。方法 用 PCR从 GFP- p KEN重组质粒中扩增 GFP的 c D-NA... 目的 构建并表达 hs TNFR (hum an soluble tum or necrosis factorreceptor ) - 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 p ET2 8a融合蛋白 ,用以检测跨膜型 TNF- α(m TNF- α)。方法 用 PCR从 GFP- p KEN重组质粒中扩增 GFP的 c D-NA,将其插入 hs TNFR - p ET2 8a重组质粒中 hs TNFR 基因片段的下游 ,获得 hs TNFR - GFP- p ET2 8a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 BL- 2 1,用 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 ,经镍金属螯合层析柱纯化。用 MTT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对 s TNF- α细胞毒效应的抑制活性 ,并用重组融合蛋白直接对转染 TNF基因细胞表面的 m TNF- α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hs TNFR -GFP重组融合蛋白可明显抑制 s TNF- α细胞毒效应 ,且呈剂量依赖性 ;该融合蛋白不但可与 NIH3T3细胞膜上鼠源性m TNF- α结合 ,而且也可与转基因 NIH3T3细胞表面人 m TNF- α结合。结论  hs TNFR - GFP重组融合蛋白具有 TN-FR的生物学活性 ,同时保留 GFP的发光特性 ,可用来检测细胞表达 m 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 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重组融合蛋白 基因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R2基因敲除小鼠H22移植瘤生长特点和Treg数量与功能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锐 杨鹏 江亚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tm TNF-α/TNFR2信号轴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查H22荷瘤鼠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TNFR1及TNFR2的表达。TNFR2敲除BALB/c小鼠和野生型鼠各10只,在TNFR2敲除的BALB/c小鼠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观... 目的观察tm TNF-α/TNFR2信号轴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查H22荷瘤鼠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TNFR1及TNFR2的表达。TNFR2敲除BALB/c小鼠和野生型鼠各10只,在TNFR2敲除的BALB/c小鼠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观察肿瘤直径及肿瘤微环境中Treg的募集数量,同时以野生型小鼠做对照。用tm TNF-α刺激Treg细胞,ELISA检测上清IL-10和TGF-β的含量。结果荷瘤鼠微环境中Treg细胞TNFR2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脾脏Treg细胞(P<0.05),而TNFR1表达未见明显变化;TNFR2基因敲除鼠肿瘤直径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且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数量也明显少于野生型小鼠(P<0.05)。在体外tm TNF-α可以促进Treg细胞产生IL-10和TGF-β(P<0.05)。结论 TNFR2基因敲除小鼠肿瘤生长减缓,肿瘤局部微环境中Treg细胞减少,同时tm TNF-α能够刺激Treg细胞释放抑炎因子IL-10和TGF-β,增强其免疫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型TNF-Α 调节性T细胞 肝癌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分压变化对NK92细胞生存及黏附性的影响
14
作者 曲迅 杨美香 +6 位作者 梁璐 宋海波 杨咏梅 邵倩倩 刘佳 高文娟 龚非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环境中氧分压变化对NK92细胞迁移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K92细胞株分别置于1%、5%、10%、15%及21%氧,5%CO2环境下培养6小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活力,甲苯胺蓝法检测黏附能力;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迁...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环境中氧分压变化对NK92细胞迁移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K92细胞株分别置于1%、5%、10%、15%及21%氧,5%CO2环境下培养6小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活力,甲苯胺蓝法检测黏附能力;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氧分压条件下NK92细胞活率无显著区别;1%、5%、10%氧压下NK92细胞黏附促进率显著高于15%及21%氧压组(P<0.05);10%氧压下NK92细胞CCR1、5、6、7及CXCR4 mRNA的水平显著高于常氧(21%O2)对照组(P<0.05);低氧(1%O2)显著下调NK92细胞CCR5、7、CX3CR1及CXCR4基因的表达,上调HIF-1α及CCR1基因的表达。结论体外培养环境中氧分压变化能影响NK92细胞黏附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但不影响其生存;NK92细胞低氧环境下生存可能与HIF-1α及CCR1基因表达上调有关。体外细胞功能及药物效应的研究不仅要考虑模拟体内的CO浓度,还应考虑氧环境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92细胞 氧分压 凋亡 黏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凋亡
15
作者 刘凌波 邹萍 +2 位作者 徐之良 胡中波 龚非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通过 Fas L - Fas途径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 T细胞 (alloreactive T cells,ARTC)凋亡 ,为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探索新的手段。采用磁性细胞分离系统 (MACS)分离 BAL B/ c小鼠 (H- 2 d)干细胞抗原 ... 通过 Fas L - Fas途径诱导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 T细胞 (alloreactive T cells,ARTC)凋亡 ,为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探索新的手段。采用磁性细胞分离系统 (MACS)分离 BAL B/ c小鼠 (H- 2 d)干细胞抗原 (Sca) - 1+ 早期造血细胞 (early hematopoietic cells,EHC) ,然后与经丝裂霉素 C去增殖的能产生高滴度表达 m Fas L假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 (PA317)共培养 ,进行 m Fas L c DNA基因转移 ;用含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 - 3(IL- 3)和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1周后 ,借助 PCR、RT- PCR、FCM技术检测外源 m Fas L c DNA在扩增的造血细胞 (HC)中的整合与表达效率 ;或与异基因 BAC小鼠 (H- 2 dxb)脾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OWML C) ,6 d后用 Annexin V/ PI标记和 FCM检测 BAC脾细胞凋亡。结果显示 :用 MACS法成功分离出 BAL B/ c小鼠 Sca- 1+ EHC (1× 10 5个 /只 ) ,纯度为 (89.0± 6 .1) % ;经逆转录病毒法对它进行外源 m Fas Lc DNA转染并扩增 1周后 ,细胞总数达 2× 10 6 个 /只 ;基因组 DNA PCR和 RT- PCR证实 HC整合有 m Fas L c DNA和Neor基因 ,并表达外源基因 m RNA;FCM发现 m Fas L+ HC占 (43.9± 5 .6 ) % ,而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配体 FAS抗原 基因转移 T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受体封闭肽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亚萍 尹丙姣 +4 位作者 李卓娅 徐勇 姜小丹 冯玮 熊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5-387,391,共4页
目的 :观察TNF受体封闭肽在体外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NBT的方法检测呼吸爆发 ;用RT PCR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IL 1βmRNA和TNF αmRNA水平 ;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F κBp6 5核转位。 结果 :TNF受体封闭... 目的 :观察TNF受体封闭肽在体外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NBT的方法检测呼吸爆发 ;用RT PCR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IL 1βmRNA和TNF αmRNA水平 ;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F κBp6 5核转位。 结果 :TNF受体封闭肽可完全拮抗TNF α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呼吸爆发 ,明显抑制TNF α诱导的IL 1βmRNA和TNF αmRNA的转录 ,使腹腔巨噬细胞TNF α诱导的NF κBp6 5核转位明显减少。结论 :TNF受体封闭肽在体外能有效抑制TNF α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受体封闭肽 大鼠 腹腔巨噬细胞功能 影响 RT—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与两型TNF-α介导的杀瘤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俊 郑芳 +3 位作者 张健 熊平 徐勇 李卓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讨p53与分泌型和跨膜型TNF介导的杀瘤效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方法确定受试肿瘤细胞p53基因突变情况 ,并分别将野生型p53表达质粒转染p53突变细胞株 ,将突变型p53转染p53无异常的肿瘤细胞 ,检测转染对两型TNF杀瘤效应的... 目的 :探讨p53与分泌型和跨膜型TNF介导的杀瘤效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方法确定受试肿瘤细胞p53基因突变情况 ,并分别将野生型p53表达质粒转染p53突变细胞株 ,将突变型p53转染p53无异常的肿瘤细胞 ,检测转染对两型TNF杀瘤效应的影响。结果 :多数S TNF耐受肿瘤细胞株(Raji、HL 60、K562 )均可检出p53突变 ;转染野生型p53可增强S TNF α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转染突变型p53对S TNF α的胞毒效应有抑制作用 ;而TM TNF α的杀瘤效应不受野生型p53的影响。结论 :TM TNF α与S TNF α相比有更广的杀瘤谱 ,TM TNF α的杀瘤效应并不依赖野生型p53 ,这可能是TM TNF α比S TNF α杀瘤谱更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P53 肿瘤细胞 杀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与Wee1 Hu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真核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华荣 张晓晖 +1 位作者 周新荣 沈关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5-719,共5页
构建Wee1Hu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 ,并对其在真核细胞的表达及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载体 ,脂质体转染胰岛 β细胞株 ,流式细胞仪和免疫沉淀 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 ,共聚焦显微... 构建Wee1Hu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 ,并对其在真核细胞的表达及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载体 ,脂质体转染胰岛 β细胞株 ,流式细胞仪和免疫沉淀 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 ,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融合蛋白在活细胞内的分布 ,3 D结构模建分析其结构特点 ,并用MTT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 .结果显示融合基因在瞬时或稳定转染的真核细胞中均获表达 ,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核区 ,融合蛋白中Wee1Hu的空间构象与天然Wee1Hu完全相同 ,表达融合蛋白的胰岛β细胞可避免其被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杀伤 .结果表明GFP Wee1Hu融合蛋白中 ,可发绿色荧光的分子标签GFP未能影响Wee1Hu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基因 Wee1Hu 凋亡 细胞周期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1L TNF-α突变体重组质粒的构建、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胞毒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丽 万琳 +4 位作者 尹丙姣 杨林 曾庆岭 李清芬 李卓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7-971,975,共6页
目的:研究膜型、分泌型TNF-α的31位氨基酸在其生物学效应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TNF-α结构与生物学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重叠PCR方法将wt TNF-α31位精氨酸(R)密码子(CGC)定点突变替换成亮氨酸(L)密码子(CTC),构建R31L TNF-α-pcDNA3.0... 目的:研究膜型、分泌型TNF-α的31位氨基酸在其生物学效应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TNF-α结构与生物学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重叠PCR方法将wt TNF-α31位精氨酸(R)密码子(CGC)定点突变替换成亮氨酸(L)密码子(CTC),构建R31L TNF-α-pcDNA3.0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瞬时转染COS-7细胞进行表达,通过MTT法检测R31LTNF-α突变体的胞毒效应。结果: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R31LTNF-α正确连接到pcDNA3.0的多克隆位点;TNF-α31位突变可增强sTNF-α的胞毒效应,突变体的CC50值是野生型的1/10,而对mTNF-α的生物学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R31L TNF-α-pcDNA3.0重组质粒,且在真核细胞COS-7中获得表达;TNF-α31位置换成亮氨酸后,主要增强其分泌型分子的胞毒效应,而对其膜分子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TNF-α 分泌型TNF-Α 定点突变 胞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