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甲素对LPS诱导的神经炎症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代玉桥 金道忠 +3 位作者 王春旭 刘正清 雷德亮 李明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8-652,共5页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甲素[10、25、50μg/(kg·d)]预处理5d后,海马注射内毒素(LPS,4μg)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蓖...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甲素[10、25、50μg/(kg·d)]预处理5d后,海马注射内毒素(LPS,4μg)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蓖麻凝集素-1(RCA-1)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PS注射引起注射部位GFAP表达增加,RCA-1阳性细胞增多、变大。而雷公藤甲素[50μg/(kg·d)]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GFAP和RCA-1的表达,其抑制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雷公藤甲素对海马内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神经炎症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与巨结肠同源病的nNOS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2
作者 张霞 董大翠 +1 位作者 王霞 张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了观察nNOS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巨结肠同源病不同肠段中的表达与分布,并进一步研究两种疾病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先天性巨结肠及11例巨结肠同源病肠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10例正常结肠组织... 为了观察nNOS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巨结肠同源病不同肠段中的表达与分布,并进一步研究两种疾病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先天性巨结肠及11例巨结肠同源病肠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10例正常结肠组织作对照。结果表明nNOS在先天性巨结肠、巨结肠同源病的扩张段及对照组均呈阳性反应(P>0.05);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大多数表现为阴性反应,极少出现阳性反应;巨结肠同源病狭窄段可见为数不多的nNOS阳性细胞,且偶见含较多阳性细胞的巨大神经丛。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内的阳性反应,分别与巨结肠同源病狭窄段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述结果说明nNOS的表达在先天性巨结肠和巨结肠同源病中的表达有差异,提示先天性巨结肠和巨结肠同源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巨结肠同源病 免疫组织化学 N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3受体在人胎脑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洪英 董大翠 张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1-415,共5页
为研究维生素D3受体(VDR)在正常人胎脑的分布,进而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与正常人胎脑发育的关系,本实验按合法程序收集2~7月龄正常人胎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VDR在正常人胎脑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阳性产物在... 为研究维生素D3受体(VDR)在正常人胎脑的分布,进而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与正常人胎脑发育的关系,本实验按合法程序收集2~7月龄正常人胎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VDR在正常人胎脑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阳性产物在海马结构存在于胞核,3月龄出现表达的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在额叶皮质以及中脑部位的胞核和胞浆都可存在,其表达随胎龄增长。以上结果表明VDR在2~7月龄的人胎脑额叶皮质、海马结构和中脑有表达,且各部位的表达模式不同,提示1,25-(OH)2D3通过VDR可在人胎脑不同部位发育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受体 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人胎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突变亨廷顿蛋白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方 陈恬 +1 位作者 彭云滔 李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1-644,649,共5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降解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的途径。方法在稳定表达mHtt 160Q的HEK293细胞中使用不同浓度LBP,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性酶标法检测caspase-3活性;使用...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降解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的途径。方法在稳定表达mHtt 160Q的HEK293细胞中使用不同浓度LBP,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性酶标法检测caspase-3活性;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Image Pro Plus 6.0分析LBP对HEK293-160Q细胞中mHtt的影响并同时使用RT-PCR法检测LBP是否影响其mRNA水平;使用LBP、MG132及氯喹,分组处理HEK293-160Q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组细胞中mHtt的变化。结果 LBP能提高HEK293-160Q细胞活力,降低caspase-3活性;LBP能减少细胞中mHtt且不改变其mRNA;不同药物处理HEK293-160Q细胞后,发现与只使用LBP相比,同时使用LBP与MG132会显著降低mHtt的降解,而同时使用LBP与氯喹则对mHtt的降解没有影响。结论 LBP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mHtt,减轻mHtt所引起的细胞毒性继而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亨廷顿蛋白 枸杞多糖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自噬溶酶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通过PTEN/AKT减轻突变亨廷顿蛋白细胞毒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希凡 陈恬 +1 位作者 方方 李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减轻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21在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以及HEK293-160Q细胞中的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PTEN是否为miR-21的靶基... 目的探讨miR-21减轻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21在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以及HEK293-160Q细胞中的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PTEN是否为miR-21的靶基因;转染miR-21 mimics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性酶标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Ser-473位点磷酸化的AKT以及AKT。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及HEK293-20Q细胞相比,HD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及HEK293-160Q细胞中miR-21均显著降低;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TEN为miR-21靶基因;在HEK293-160Q细胞中转染miR-21 mimics后PTEN显著降低、p-AKT-Ser 473/AKT显著升高。结论miR-21能通过降低PTEN来提高p-AKT-Ser 473/AKT,减轻mHtt所引起的细胞毒性继而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亨廷顿蛋白 MIR-21 PTEN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