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 |
李传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0
|
|
2
|
戴名世的历史评论浅议 |
李传印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曾国藩与中国科技的近代化 |
张超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1
|
|
4
|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补释 |
刘金华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0 |
|
5
|
历史学科融合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
吕涛宇
易谦柳
|
《教学与管理》
|
2021 |
7
|
|
6
|
“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
田勤耘
罗家祥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10
|
|
7
|
儒学与汉代社会性别制度的理论建构——以“女祸史观”下末喜、妲己和褒姒的史事撰述为中心 |
夏增民
池明霞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环境意识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
李传印
陈得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史学传统的现代转换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
李传印
邓锐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2
|
|
10
|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推论汉初女性社会地位 |
夏增民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1
|
曾布与北宋哲宗、徽宗统治时期的政局演变 |
罗家祥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9
|
|
12
|
北宋晚期的政局演变与武将命运--以王厚军事活动为例 |
罗家祥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秦汉简牍“九九残表”述论 |
刘金华
|
《文博》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4
|
宋元荆楚地区的官学 |
雷家宏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5
|
汉代物价考(二)——以汉简为中心 |
刘金华
|
《文博》
|
2008 |
4
|
|
16
|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与史学的互动及其特点 |
李传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7
|
论陆贾与贾谊:性格与思想 |
夏增民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8
|
遣使巡行制度与汉代儒学传播 |
夏增民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2
|
|
19
|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 |
李传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20
|
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初探 |
李琼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