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方法新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炜 王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015-1017,共3页
泪道阻塞疾病为眼科常见病,传统治疗多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及泪道探通术。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泪道支架和泪道内窥镜得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泪道阻塞疾病的治疗。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后,效果稳定可靠... 泪道阻塞疾病为眼科常见病,传统治疗多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及泪道探通术。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泪道支架和泪道内窥镜得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泪道阻塞疾病的治疗。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后,效果稳定可靠;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鼻腔泪囊吻合术也得以在内镜下治疗;泪道探通术简单易行,受器械及场地影响较小,结合激光置管等辅助治疗疗效肯定,新型材料支架的应用也为泪道探通术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国外发达国家近年已开始将经泪小点泪道内窥镜用于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使手术医师有了更多的选择。泪道内窥镜技术在阻塞性泪道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道探通术 泪道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性穿孔(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姜冬玲 张明昌 胡燕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988-991,共4页
目的: 观察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性穿孔的临床效果, 了解此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局限性。方法: 对 6 例(6 眼)角膜溃疡性穿孔的患者采用多层羊膜移植治疗, 溃疡穿孔范围 0.5 ̄2mm。用羊膜填塞穿孔、铺平溃疡并覆盖于溃疡表面。术... 目的: 观察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性穿孔的临床效果, 了解此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局限性。方法: 对 6 例(6 眼)角膜溃疡性穿孔的患者采用多层羊膜移植治疗, 溃疡穿孔范围 0.5 ̄2mm。用羊膜填塞穿孔、铺平溃疡并覆盖于溃疡表面。术后随访 5~19mo。结果: 术后 1d6 位患者的前房均形成, 随访期间深度正常且始终未消失。羊膜植片手术后 3wk 上皮化。手术后 1mo内, 穿孔区角膜厚度逐渐增加, 溃疡周边的浸润也逐渐吸收。术后 2mo 溃疡瘢痕愈合, 有新生血管长入, 表面光滑;溃疡区的角膜厚度稳定, 恢复正常。术后 6 例视力均无提高。随访期间溃疡未出现复发及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较小的角膜溃疡性穿孔是有效、安全的, 但此方法术后角膜溃疡是瘢痕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角膜溃疡 羊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甲酸钠滴眼液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被引量:8
3
作者 于静 张明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滴眼液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03/2009-12在钟祥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60例60眼上皮型HSK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滴眼液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03/2009-12在钟祥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60例60眼上皮型HSK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8次/d;试验组采用膦甲酸钠滴眼液,6次/d,用药时间均为14d。观察治疗后3,7,10,14d的角膜溃疡面积、眼部症状体征评分,统计治愈率。随访2a,统计随访期间上皮型HSK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溃疡面积、眼部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的角膜溃疡面积、眼部症状体征评分和治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2a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是13%,2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膦甲酸钠滴眼液在治疗上皮型HSK的近期疗效与更昔洛韦滴眼液相同,但中期复发率低于更昔洛韦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膦甲酸钠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琳玲 姜发纲 李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金丝桃素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处理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处理组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的金丝桃素,对照组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生理盐水,48...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金丝桃素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处理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处理组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的金丝桃素,对照组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生理盐水,48h后经前房灌注升高眼压达100mmHg(1kPa=7.5mmHg),持续90min,24h后取材。正常组不做上述处理直接取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测量视网膜总厚度及内层厚度;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结果处理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分别为(56.6±2.1)×10-6mmol.g-1、(84.1±2.7)×10-6mmol.g-1和(17.1±2.3)×10-6mmol.g-1,处理组视网膜谷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长450μm视网膜片段的RGC数分别为(22.30±0.83)、(15.50±0.56)和(25.50±0.67),处理组和正常组RGC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RGC层及内核层内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金丝桃素能减缓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谷氨酸水平的升高、减轻RGC的凋亡,对视网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谷氨酸 急性高眼压 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和IOL植入术治疗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群 曾水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治疗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39例(39眼),被分为两组,Ⅰ组须用抗青光眼药控制眼压,Ⅱ组不须用抗青光眼...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治疗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39例(39眼),被分为两组,Ⅰ组须用抗青光眼药控制眼压,Ⅱ组不须用抗青光眼药控制眼压,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mo。结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3moⅠ组眼压为15.72±3.02mmHg,Ⅱ组为16.30±3.81mmHg,两组眼压均比术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别(P<0.05)。Ⅰ组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64±0.45mm加深至术后3mo的3.21±0.41mm,Ⅱ组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92±0.52mm加深至术后3mo的3.18±0.39mm,两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比术前明显加深,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房角明显增宽。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不仅能提高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青光眼视力,而且可彻底解除闭角型青光眼的瞳孔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前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角膜接触镜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香琼 范文 +4 位作者 李婧 艾彪 汪红莲 史芳玲 张光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表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我科接受LASEK的患者102例(193眼)术后所配戴的角膜接触...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表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我科接受LASEK的患者102例(193眼)术后所配戴的角膜接触镜上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并观察培养阳性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所有患者102例193眼中无病原体生长者90例177眼,有沙眼衣原体生长者9例13眼(阳性率6.74%),有细菌生长者3例3眼(阳性率1.5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藤黄微球菌阳性各1眼(分别占0.52%);3种细菌均对泰能、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敏感,藤黄微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LASEK围手术期局部合理应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对防治LASEK术后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指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切口矫正原有散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群 曾水清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在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做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联合对侧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矫正白内障患者原有散光的疗效。方法 23例(28只眼)术前散光(-1.50~-4.15 D)的白内障患者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在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做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联... 目的探讨在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做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联合对侧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矫正白内障患者原有散光的疗效。方法 23例(28只眼)术前散光(-1.50~-4.15 D)的白内障患者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在最高屈光度的子午线做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联合对侧弧形角膜切开术,分析术后的裸眼视力和矫正原有散光的效果。结果角膜地形图显示该术式可使术前(-2.36±1.25)D 的散光降为术后3个月(-0.58±0.71)D的散光。结论最高屈光度子午线做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联合弧形角膜切开术对原存有-1.50~-4.15 D 的散光矫正疗效好,该术式是屈光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散光矫正较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角膜地形图 白内障 弧形角膜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琳玲 姜发纲 李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金丝桃素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挑选3只为空白对照组,16只为金丝桃素处理组、16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的金丝桃素(金丝桃素处理组)和生...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金丝桃素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挑选3只为空白对照组,16只为金丝桃素处理组、16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的金丝桃素(金丝桃素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对照组),并分别于12,24,48h和72h后经前房灌注升高眼压达100mmHg(1kPa=7.5mmHg),持续90min,24h后取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视网膜谷氨酸含量。结果:急性高眼压兔视网膜谷氨酸含量比正常兔显著升高(P<0.05)。急性高眼压兔金丝桃素预处理48h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最低,为(5.66±0.21)×10-5mmol/g,同期生理盐水对照后为(8.41±0.27)×10-5mmol/g,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丝桃素玻璃体腔注射能降低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对视网膜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谷氨酸 急性高眼压 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移植治疗春季角结膜炎的角膜缘病变(英文)
9
作者 姜冬玲 张明昌 胡燕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62-764,共3页
目的:评估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环形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缘病变为主的春季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10 例(20 眼)以角膜缘病变为特征的春季角结膜炎患者,采用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环形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方法予以治疗。术后随访 5... 目的:评估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环形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缘病变为主的春季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10 例(20 眼)以角膜缘病变为特征的春季角结膜炎患者,采用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环形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方法予以治疗。术后随访 5~21mo,观察其症状、体征的改变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痒感、分泌物多、异物感等症状基本消失;手术后 1wk 内,畏光、流泪明显,后逐渐减轻,手术 1mo 后基本消失。角膜缘黄褐色或污红色胶样结节手术清除后在随访期间未复发;角膜上皮点状着色(11 眼),角膜溃疡(3 眼)于手术后 1wk 内愈合染色转阴且在随访期间未复发;术后球结膜充血逐渐减轻,19 眼手术1mo 后充血基本消失,且角膜缘羊膜移植区的球结膜较正常偏白,但有 1 眼术后球结膜充血间断反复约 5mo 并伴有轻度痒感,药物可减轻该眼的痒和充血,但多次出现反复。所有病例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缘病变为主的春季角结膜炎是有效安全的,但应严格选择手术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 角膜缘 春季角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移植治疗早期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研究(英文)
10
作者 姜冬玲 张明昌 胡燕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评估环形角膜缘球结膜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早期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了解此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2002-06/2005-06,我院住院的24例(30眼)早期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环形球结膜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5~3... 目的:评估环形角膜缘球结膜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早期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了解此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2002-06/2005-06,我院住院的24例(30眼)早期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环形球结膜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5~30mo。本组病例的特点是溃疡局限性:溃疡侵犯角膜缘范围在30!~120",深度在1/3 ̄1/2角膜厚度,宽约2~5mm。结果:手术后所有病例眼部疼痛等症状迅速减轻,拆线后基本消失;角膜溶解得到控制。溃疡区的角膜厚度,术后2~3mo基本稳定,部分恢复正常,部分较正常薄,平均增加约1/3角膜厚度。角膜的透明性和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及复发。结论:球结膜环形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蚕蚀性角膜溃疡是有效、安全、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蚀性角膜溃疡 早期 羊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移植后颌下淋巴结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11
作者 陈晓敏 张明昌 胡燕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569-572,577,共5页
目的探讨可诱导的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ICOS)在大鼠角膜移植后颌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SML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大鼠角膜移植后SMLN中IC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可诱导的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ICOS)在大鼠角膜移植后颌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SML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大鼠角膜移植后SMLN中IC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OS蛋白在SMLN中的表达部位。结果ICOS在正常的SMLN中无表达;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术后SMLN中的ICOS 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从第1天起即呈明显上升趋势,第7天达到高峰,分别从第5天和第3天开始,同一时间点上的表达水平在同种异体移植组明显高于自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和异体移植组术后第5天、7天、14天SMLN中IC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419和0.4907、0.2022和0.7348、0.1339和0.3190;术后第3天、7天、14天IC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08和0.3957、0.1028和0.8366、0.0476和0.39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ICOS阳性表达见于SMLN的副皮质区,位于细胞胞浆中,表现为胞浆和胞膜呈棕黄色。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ICOS在SMLN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在同种异体角膜术后的排斥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淋巴结 同种异体移植 自体移植 可诱导的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状角膜营养不良近亲结婚的家系中新的CHST6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敏 张明昌 +1 位作者 赵心悦 许康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了解斑状角膜营养不良近亲婚配家系遗传结构特征,探讨斑状角膜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与CHST6基因突变的关系以及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该斑状角膜营养不良的家系所有成员都经过详细病史询问、严格的眼科检查,留存外眼像。患者术中切除... 目的了解斑状角膜营养不良近亲婚配家系遗传结构特征,探讨斑状角膜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与CHST6基因突变的关系以及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该斑状角膜营养不良的家系所有成员都经过详细病史询问、严格的眼科检查,留存外眼像。患者术中切除的病变角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标准方法行HE染色,采集7名成员外周血各5 mL,提取RNA,逆转录生成cDNA,对其产物测序,CHST6测序结果与正常人群进行比对。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Ⅱ1和Ⅱ4的基因型为隐性纯合子。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先证者角膜基质中有大量的淀粉样物质沉积。斑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中2例患者在两条等位CHST6基因上存在相同的点突变(1072T>C),余表型正常且与先证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员均是该突变基因的携带者。结论 2例患者的两条等位CHST6基因上存在相同点突变(1072T>C),基因型为隐性纯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ST6等位基因相同点突变 斑状角膜营养不良 近亲结婚 基因测序 CHST6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减轻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伟 程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06-1407,共2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患者17例17眼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2mgTA,随...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患者17例17眼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2mgTA,随访1a,监测患者视力、黄斑厚度。结果:随访发现,15眼(88%)视力得到明显改善,从术前0.114±0.068增加到术后的0.184±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央黄斑区的厚度从术前的514.0±67.4μm减少到术后的442.0±61.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例患者出现短期眼压升高,并无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以及眼内炎的发生。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能长期有效减缓RVO引起的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曲安奈德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静 张明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大鼠角膜烧伤后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2只,建立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实验组,每组8只(16眼)。模型建立后,实验组大鼠在结膜下注射不同剂量的苦参碱(0.2mg...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大鼠角膜烧伤后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2只,建立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实验组,每组8只(16眼)。模型建立后,实验组大鼠在结膜下注射不同剂量的苦参碱(0.2mg、0.4mg、0.8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裂隙灯下动态观察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并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观察周期为21d。于造模后4d、7d、14d、21d取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实验组大鼠角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采集各组大鼠的角膜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计算其平均光密度值;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结果碱烧伤后4d、7d、14d、21d,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新生血管面积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14d时,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实验组新生血管密度计数(17.83±2.32、11.00±2.37、10.87±2.41)明显低于对照组(21.11±2.14)(P<0.05);各实验组角膜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VEGF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苦参碱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的新生血管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角膜新生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