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软组织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聂秀
邓仲端
+4 位作者
杨秀萍
孙晖
官阳
贺骏
潘华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研究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骨软化症患者的肿块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骨软化症、低磷酸盐血症,高磷酸盐尿,...
目的研究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骨软化症患者的肿块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骨软化症、低磷酸盐血症,高磷酸盐尿,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血钙浓度正常。经99mTc-OCT(奥曲肽)检查指导临床发现左腘窝区小肿块并切除之。术后3天,血磷恢复正常。光镜下肿瘤主要由肥胖的梭形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具有丰富的血管,可见血管外皮瘤样血管、散在脂肪岛、明显的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边缘有不完整的膜状骨样或软骨样组织。电镜下见梭形细胞内含数量不等的细颗粒状电子致密物,其中部分为结晶样高电子致密度颗粒。免疫组化显示多核细胞和单核间质细胞CD68阳性。结论该例为肿瘤源性骨软化症,其病理类型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外科切除后治愈,99mTc-OCT对于指导临床发现小的隐蔽病灶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
低磷酸盐血症
高磷酸盐尿
99mTc-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晓丹
金旭斌
+2 位作者
郑丽端
程波
戴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预后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例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病史、临床资料;大体检查、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免疫结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预后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例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病史、临床资料;大体检查、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免疫结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肿瘤分别位于耳周(4例)及腭部(2例);都表现为表浅单发性肿块,1例有创伤史。组织学表现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呈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改变;病变内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所有病例血管内皮细胞Vimentin、CD31、CD34阳性,SMA显示血管周围完整的肌外周细胞层,S-100、PanCK染色血管内皮细胞阴性。手术治疗后1例复发,均无转移。结论: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血管病变,可能与局部创伤有关。手术局部完全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若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准确的术前和术中诊断对手术完整切除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组织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聂秀
邓仲端
杨秀萍
孙晖
官阳
贺骏
潘华雄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病理科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病理
学教研室
华中科技大学
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电镜室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7-561,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骨软化症患者的肿块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顽固性骨软化症、低磷酸盐血症,高磷酸盐尿,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血钙浓度正常。经99mTc-OCT(奥曲肽)检查指导临床发现左腘窝区小肿块并切除之。术后3天,血磷恢复正常。光镜下肿瘤主要由肥胖的梭形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具有丰富的血管,可见血管外皮瘤样血管、散在脂肪岛、明显的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边缘有不完整的膜状骨样或软骨样组织。电镜下见梭形细胞内含数量不等的细颗粒状电子致密物,其中部分为结晶样高电子致密度颗粒。免疫组化显示多核细胞和单核间质细胞CD68阳性。结论该例为肿瘤源性骨软化症,其病理类型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混合结缔组织亚型。外科切除后治愈,99mTc-OCT对于指导临床发现小的隐蔽病灶很有价值。
关键词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
低磷酸盐血症
高磷酸盐尿
99mTc-OCT
Keywords
oncogenic osteomalacia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hypophosphatemia
phosphaturia
99 mTc-OCT
分类号
R738 [医药卫生—肿瘤]
R681.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晓丹
金旭斌
郑丽端
程波
戴琳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附属
协和医院
口腔科
华中科技大学
附属
协和医院
病理科
武汉市第一
医院
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7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370405)
武汉市卫计委临床医学科研项目(编号:WX13A04)
文摘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预后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例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病史、临床资料;大体检查、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免疫结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肿瘤分别位于耳周(4例)及腭部(2例);都表现为表浅单发性肿块,1例有创伤史。组织学表现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呈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改变;病变内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所有病例血管内皮细胞Vimentin、CD31、CD34阳性,SMA显示血管周围完整的肌外周细胞层,S-100、PanCK染色血管内皮细胞阴性。手术治疗后1例复发,均无转移。结论: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血管病变,可能与局部创伤有关。手术局部完全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若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准确的术前和术中诊断对手术完整切除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
临床病理特征
Keywords
Epithelioid hemangioma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软组织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聂秀
邓仲端
杨秀萍
孙晖
官阳
贺骏
潘华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郑晓丹
金旭斌
郑丽端
程波
戴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