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祥 户富栋 +2 位作者 谢志江 钟禹成 何传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并观察果糖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500ml5%果糖...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并观察果糖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500ml5%果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3h输完,1次/d,共3d。静脉滴注第0h、1h、2h、3h测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连测3d;给药前和停药后1d定时测空腹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并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等。结果静脉滴注过程中,试验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呈轻缓上升趋势,2h左右达峰值,平均升高值分别为0.03mmol/L和0.50mU/L,随后均缓和下降;而对照组静脉滴注开始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就缓慢持续下降,并在静脉滴注结束时达谷值,血糖与胰岛素平均下降值分别为0.06mmol/L和0.22mU/L。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升高(4.2±10.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显效5例,改善16例,无效9例,对照组分别为3、9、18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果糖注射液不引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明显波动,并对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果糖 血糖 胰岛素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卓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英 程翔 廖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存活鼠随机分为地尔硫卓组(D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分别在术后1、2和4wk检测各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心肌炎症...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存活鼠随机分为地尔硫卓组(D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分别在术后1、2和4wk检测各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及致炎因子IL-1β、TNF-α、IL-6及抗炎因子IL-10、TGF-β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超声心动图显示D组射血分数和左室重量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致炎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减少,抗炎因子IL-10、TGF-β呈现低水平表达。结论地尔硫卓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细胞浸润和致炎因子表达,保护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卓 缺血/再灌注 细胞因子 炎症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钙反常模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地尔硫卓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英 程翔 廖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钙反常模型诱导心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地尔硫卓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钙反常灌流(无钙灌流液5min,立即换正常钙灌流液灌流30min),建立心肌细胞钙超载模型。设立钙超载组、正常对照组、无钙... 目的探讨心肌钙反常模型诱导心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地尔硫卓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钙反常灌流(无钙灌流液5min,立即换正常钙灌流液灌流30min),建立心肌细胞钙超载模型。设立钙超载组、正常对照组、无钙对照组、钙超载给药组(地尔硫卓)和无钙给药组。电镜和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原子分光光度计检测心肌钙离子浓度,RT-PCR法测心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TGF-β1和IL-10的表达。结果钙超载组光镜下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细胞膜、细胞核和线粒体明显破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IL-1β和IL-6明显增高,而TGF-β1和IL-10无明显变化。钙超载给药组(地尔硫卓)显示心肌损伤明显改善,TNF-α、IL-1β和IL-6明显下降。正常对照组、无钙对照组和无钙给药组心肌光镜和电镜下无明显差异,心肌Ca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钙反常模型诱导心肌表达TNF-α、IL-1β和IL-6,对TGF-β1和IL-10无明显影响,地尔硫卓能抑制心肌细胞钙超载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卓 钙超载 炎症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心力衰竭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廖玉华 程翔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5-327,共3页
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伴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深入而发展,从针对水钠潴留的利尿剂,针对血流动力学异常和(或)泵衰竭的扩血管药和(或)强心剂,针对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的神经激素拮抗剂,推动了心衰的治疗进展.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 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伴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深入而发展,从针对水钠潴留的利尿剂,针对血流动力学异常和(或)泵衰竭的扩血管药和(或)强心剂,针对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的神经激素拮抗剂,推动了心衰的治疗进展.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心衰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对心衰与炎症的认识,心衰时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拓宽了心衰治疗的新视野.本文就心衰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子免疫学 生理机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炎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VEGF基因转染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家明 卢永昕 +3 位作者 曾秋棠 毛晓波 关思虞 王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2-655,T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生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大鼠BMSCs,以BrdU标记细胞;制备、抽提、纯化质粒PAdTrack/VEGF165。结扎冠状动...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生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大鼠BMSCs,以BrdU标记细胞;制备、抽提、纯化质粒PAdTrack/VEGF165。结扎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随机将其分为4组(n=12),进行心肌内BMSCs移植和/或VEGF165转染,组Ⅰ:BMSCs移植+VEGF165转染;组Ⅱ:BMSCs移值;组Ⅲ:VEGF165转染;组Ⅳ:DMEM注射作为对照组。4周后行免疫组化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组Ⅰ和组Ⅱ梗死及缺血心肌处可见大量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其中缺血心肌处部分移植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形成新生毛细血管。Ⅷ因子染色阳性的新生血管密度分布为组Ⅰ>组Ⅲ>组Ⅱ>组Ⅳ(P均<0.01)。细胞移植和基因转染治疗后室壁厚度和室壁运动幅度改善,EF值增加幅度(△EF)组Ⅰ>组Ⅱ>组Ⅲ>组Ⅳ(P均<0.01)。结论: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VEGF基因转染能进一步增强大鼠梗死缺血区血管再生、改善室壁厚度和心功能,有利于心肌梗死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梗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纪言 张宇辉 +12 位作者 肖文良 魏琰 郭小梅 齐丽彤 董吁钢 赵水平 周淑娴 丁春华 黄恺 陈晞明 陈晓平 杨新春 霍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8-714,共7页
目的:评估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分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73例,按2:1随机接受海博麦布(试验组,n=248)或安慰剂(对照组,n=125)20... 目的:评估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分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73例,按2:1随机接受海博麦布(试验组,n=248)或安慰剂(对照组,n=125)20 mg/d治疗12周(治疗评价期)。延伸期持续40周,两组均口服海博麦布20 mg/d。主要疗效终点为第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疗效终点为治疗评价期和延伸期其他血脂指标的变化率,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第12周试验组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为(-10.23±13.58)%,显著优于对照组(4.34±15.88)%,P<0.05。试验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总胆固醇(TC)和载脂蛋白B(Apo B)的变化率分别为(-10.81±12.28)%、(-7.92±9.88)%和(-12.06±11.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2±15.90)%、(2.18±11.68)%和(0.51±13.37)%(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AI变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第12周分别为4.55%和8.40%,在延伸期分别为4.43%和7.07%,未发现新的或加重的与海博麦布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海博麦布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non-HDL-C、TC和Apo B水平,降脂效果可长期持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海博麦布 随机对照试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基因对ApoE-knockout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治校 林静 +3 位作者 陈彬 何少林 马絮明 李大主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FOXP3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FOXP3-siRNA慢病毒载体,免疫磁珠分选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利用Westernblot方法对构建的载体进行功能性研究。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OXP3-siRNA... 目的:研究FOXP3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FOXP3-siRNA慢病毒载体,免疫磁珠分选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利用Westernblot方法对构建的载体进行功能性研究。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和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注射组。比较各组小鼠的斑块面积和不同组织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脾细胞炎性因子浓度;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不同组织中FOXP3转录水平和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注射组比较,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小鼠斑块面积明显增加(P<0.05);Foxp3+ CD4+ CD25+Treg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P<0.05),功能下降;Foxp3蛋白表达和FOXP3转录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比较,输注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组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1);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P<0.01),功能增强;Foxp3蛋白表达和FOXP3转录水平增高(P<0.01)。结论:FOXP3可能通过调控体内炎症反应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APOE-/-小鼠 siRNA 慢病毒载体 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及柚皮素对高脂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颖 袁斌 +1 位作者 周春阳 程龙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及柚皮素对高脂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δ,PPAR-δ)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对照组、柚皮苷和柚皮素高...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及柚皮素对高脂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δ,PPAR-δ)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对照组、柚皮苷和柚皮素高剂量及低剂量组。除普通饲料组外,其余各组通过高脂乳剂灌胃,建立高脂模型。然后再分别给予0.5%的羧甲基纤维素(CMC)或不同剂量的柚皮素或柚皮苷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应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δ的表达,测定血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结果: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柚皮苷和柚皮素组血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柚皮素及柚皮苷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δmRNA的表达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PAR-δ与甘油三脂(r=0.158,P<0.05)、总胆固醇水平(r=0.147,P<0.05)呈正相关。结论:高剂量的柚皮苷与柚皮素可降低血脂水平,上调PPAR-δ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柚皮素 高脂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THP1细胞Notch1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文波 李大主 +4 位作者 丁世芳 何少林 王妍 黎明 冯义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对Notch1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经氟波酯(PMA...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对Notch1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经氟波酯(PMA)刺激转化为巨噬细胞后给予不同浓度ox-LDL刺激,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检测不同浓度ox-LDL刺激后细胞表面Notch1 mRNA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测定Notch1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ve molecule-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分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浓度。结果 ox-LDL诱导48 h后巨噬细胞形态发生树突样细胞改变;与对照组相比,ox-LDL能刺激巨噬细胞表面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培养上清液中VCAM-1和MCP-1表达升高(P<0.05),在50 mg/L浓度下诱导最佳。结论 ox-LDL能够刺激THP1细胞诱导Notch1表达增加,同时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VCAM-1和MCP-1的分泌,ox-LDL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部分由Notch1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型LDL脂蛋白类 NOTCH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卓对刀豆凝集素诱导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英 程翔 廖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刀豆凝集素(ConA)诱导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对照组、ConA组和地尔硫卓-ConA处理组。ELISA测定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单个核细胞在ConA的刺激下,其上...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刀豆凝集素(ConA)诱导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对照组、ConA组和地尔硫卓-ConA处理组。ELISA测定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单个核细胞在ConA的刺激下,其上清液中IL-10、TNF-α、IL-6急剧增高,IL-1β低水平表达,TGF-β1未见明显表达。地尔硫卓干预后,IL-10、TNF-α、IL-6的浓度明显减低。结论地尔硫卓能抑制ConA所诱导的单个核细胞IL-10、TNF-α、IL-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卓 细胞因子 单个核细胞 刀豆凝集素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