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状态下聚吡咯膜的电化学阻抗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胜 邱于兵 郭兴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1-609,共9页
用恒电流法分别聚合了掺杂对甲苯磺酸根(pTS-)和十二烷基磺酸根(DS-)的聚吡咯膜(PPy/pTS和PPy/DS),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测试了聚吡咯膜在NaCl溶液中‘过电位’电化学过程前后及不同电位下聚吡咯膜的电化学性能.同时,... 用恒电流法分别聚合了掺杂对甲苯磺酸根(pTS-)和十二烷基磺酸根(DS-)的聚吡咯膜(PPy/pTS和PPy/DS),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测试了聚吡咯膜在NaCl溶液中‘过电位’电化学过程前后及不同电位下聚吡咯膜的电化学性能.同时,通过嵌入和脱出Na+和Cl-离子的聚吡咯膜在特定溶液中电化学阻抗图谱,研究了离子的嵌入对聚吡咯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电位’现象可以提高聚吡咯膜的离子电导率和膜电容,Cl-离子的嵌入能提高PPy/pTS的电导率,而Na+离子的嵌入对聚吡咯膜的电导率影响不大.另外,嵌入离子对聚吡咯膜形貌的改变会对聚吡咯膜的离子传导率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膜的电化学阻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聚吡咯 电化学阻抗 离子交换 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碳钢缝隙腐蚀的电化学噪声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骞 邱于兵 郭兴蓬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9,共6页
应用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Q235碳钢在NaHCO3+NaCl溶液中的缝隙腐蚀行为.结果显示,缝隙腐蚀过程可以被清楚地划分为3个阶段:孕育期、快速转换期和稳定发展期.电化学噪声的特征和噪声电阻在各阶段有着显著的变化.缝隙外、内表... 应用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Q235碳钢在NaHCO3+NaCl溶液中的缝隙腐蚀行为.结果显示,缝隙腐蚀过程可以被清楚地划分为3个阶段:孕育期、快速转换期和稳定发展期.电化学噪声的特征和噪声电阻在各阶段有着显著的变化.缝隙外、内表面积比(r)对缝隙腐蚀的孕育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r越大,孕育期越长.但是,在缝隙腐蚀稳定发展期,r较小时,缝隙外电极表面处于活性溶解状态,缝隙内外电位差很小,缝隙内腐蚀速率较小;倘如r很大时,则缝隙外电极表面处于钝态,缝隙内外电位差大,最终将导致严重的缝隙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缝隙腐蚀 外内表面积比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分子在受限条件下的液晶相行为(Ⅱ)某些化学受限环境对液晶相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王小涛 毕曙光 +2 位作者 彭海炎 廖永贵 解孝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综述了液晶分子在与聚合物嵌段、碳纳米管(CNT)和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等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学受限环境下的液晶相行为。聚合物嵌段微区的受限作用使侧链液晶嵌段共聚物的液晶有序度减小,相变温度降低。由于碳纳米管的受限作用,液... 综述了液晶分子在与聚合物嵌段、碳纳米管(CNT)和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等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学受限环境下的液晶相行为。聚合物嵌段微区的受限作用使侧链液晶嵌段共聚物的液晶有序度减小,相变温度降低。由于碳纳米管的受限作用,液晶聚合物接枝CNTs的有序结构被破坏,液晶性丧失。POSS以共价键的方式引入到液晶分子中,明显提高了液晶相的稳定性。但是当POSS含量高于某临界值后使液晶分子表现出单向性液晶相行为,甚至使其丧失液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化学受限 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氢通量法用于油气管线在线腐蚀监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向录 张德平 +1 位作者 董泽华 刘富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98-3106,共9页
通过恒电位阳极极化和失重法考察了不同pH、温度和H2S浓度下Q235A钢在弱酸性介质中的氢渗透电流密度与腐蚀速率的变化情况,着重探讨了各影响因素下氢渗透电流与失重腐蚀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为氢通量技术用于油气管道非侵入式腐蚀监测提... 通过恒电位阳极极化和失重法考察了不同pH、温度和H2S浓度下Q235A钢在弱酸性介质中的氢渗透电流密度与腐蚀速率的变化情况,着重探讨了各影响因素下氢渗透电流与失重腐蚀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为氢通量技术用于油气管道非侵入式腐蚀监测提供依据。研究发现:随着pH降低或介质温度升高,Q235A钢的腐蚀速率与氢渗透电流均逐步增大,且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随着H2S浓度增加,Q235A钢的腐蚀速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但氢渗透电流则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当H2S浓度在5~200 mg·L-1范围内,腐蚀速率与氢电流符合二阶多项式函数关系。通过自制的氢通量探针监测实验管道内腐蚀时,发现过厚的管壁降低了氢电流测量灵敏度,但采用恒电位阶跃法得到的氢渗透电量(氢通量)则与失重腐蚀速率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表明渗氢电量法可用于测量油气管道的内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电化学 石油 氢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全国络合(均相)催化学术讨论会(第一轮通知)
5
作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7-177,共1页
受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络合催化学科组委托,经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第十届全国络合(均相)催化学术讨论会定于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系和湖北大学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 受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络合催化学科组委托,经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第十届全国络合(均相)催化学术讨论会定于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系和湖北大学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本届会议是催化工作者的一次聚会,将全面展示和总结两年来我国络合催化及相关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深入讨论和交流催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促进我国催化学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会议组委会热情邀请全国催化工作者投稿并莅临本届学术讨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络合催化 均相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化学会 学术委员会 分子合成 湖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g-MAH对聚丙烯/氢氧化镁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生鹏 龙涛 周兴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67,共5页
以马来酸酐接枝的SEBS(SEBS-g-MAH)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PP/SEBS-g-MAH/氢氧化镁(MH)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DSC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SEBS-g-MAH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晶行为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的加入充当了MH粒... 以马来酸酐接枝的SEBS(SEBS-g-MAH)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PP/SEBS-g-MAH/氢氧化镁(MH)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DSC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SEBS-g-MAH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晶行为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的加入充当了MH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层,提高了纳米MH粒子在PP中的均匀分散性,改善了两者的界面相互作用和PP/MH复合体系的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氢氧化镁 微观结构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复合的丙烯酸树脂共混物激光全息记录材料
7
作者 郑成赋 程芳 +3 位作者 张建军 周兴平 曾繁涤 解孝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6-389,共4页
以通用的激光全息记录材料丙烯酸树脂为基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P(MMA-co-MAAM))进行溶液共混,制备了丙烯酸树脂/P(MMA-co-MAAM)共混物。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与P(MMA-co-MAAM)共聚物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P(MMA-c... 以通用的激光全息记录材料丙烯酸树脂为基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P(MMA-co-MAAM))进行溶液共混,制备了丙烯酸树脂/P(MMA-co-MAAM)共混物。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与P(MMA-co-MAAM)共聚物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P(MMA-co-MAAM)共聚物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激光全息记录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冲击性和耐磨性,所制备的激光全息图通过激光打印机后,其表面结构完整、防伪图像清晰,光衍射效率(η)达到10.8%,高于GB/T22258-2008所规定的η≥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记录材料 丙烯酸树脂 氢键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改性氢氧化镁晶须复合材料的研究
8
作者 刘生鹏 程均 +2 位作者 应继儒 周兴平 解孝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31,共4页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MH)晶须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得到了聚苯乙烯改性的氢氧化镁晶须(MMH)。将MMH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熔融复合制备了HIPS/MMH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苯...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MH)晶须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得到了聚苯乙烯改性的氢氧化镁晶须(MMH)。将MMH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熔融复合制备了HIPS/MMH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包覆在MH表面,并形成了共价键结合;原位聚合改性改善了MH在HIPS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强了MH和HIPS的界面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HIPS/MMH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氢氧化镁晶须 原位聚合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EBS对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乐平 周兴平 解孝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8,34,共5页
利用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SEBS)作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滑石粉(PP/Talc)复合材料;研究了MA-SEBS对PP/Talc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热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A-... 利用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SEBS)作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滑石粉(PP/Talc)复合材料;研究了MA-SEBS对PP/Talc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热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A-SEBS提高了PP/Talc复合材料中PP相的熔点,降低了PP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MA-SEBS增强了Talc与PP的界面黏附性,使Talc在加工过程中更易于剥离。MA-SEBS的存在提高了PP/Talc复合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 热行为 力学性能 增容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超声波在线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瑾朝 周兴平 黄乐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3-190,共8页
热固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是化学交联和物理凝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传统的红外光谱、介电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热分析和流变测试等离线分析方法相比,超声波在线监测法能够合理预测体系固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参数,实现... 热固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是化学交联和物理凝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传统的红外光谱、介电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热分析和流变测试等离线分析方法相比,超声波在线监测法能够合理预测体系固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参数,实现对复合材料固化行为的实时反馈及完整表述。文中介绍了超声波在线监测技术的测试原理,综述了国内外采用超声波在线监测法研究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体系力学状态转变过程和固化动力学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在线监测 树脂基复合材料 力学状态转变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OE共混物的毛细管和转矩流变行为 被引量:8
11
作者 应继儒 刘生鹏 解孝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130,134,共4页
利用高压双管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体系的流变行为,探讨了转速、剪切速率、温度及共混物的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熔体流变学结果基本一致,共混物熔体表... 利用高压双管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体系的流变行为,探讨了转速、剪切速率、温度及共混物的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熔体流变学结果基本一致,共混物熔体表现为假塑性流变行为。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和非牛顿指数表现为负偏差行为,粘流活化能则表现出正负偏差行为,说明PP与POE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OE共混物 转矩流变 毛细管流变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入水硫酸钡动态结垢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古昕 刘宏芳 +1 位作者 齐公台 侯艳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在线显微成像及统计分析技术手段,设计模拟油田注水系统的动态条件下金属材料表面硫酸钡的结垢规律。并借助AFM及SEM技术分析结垢状况及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高流速下硫酸钡结垢程度最大,管壁粗糙度越大,结垢越严重... 采用在线显微成像及统计分析技术手段,设计模拟油田注水系统的动态条件下金属材料表面硫酸钡的结垢规律。并借助AFM及SEM技术分析结垢状况及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高流速下硫酸钡结垢程度最大,管壁粗糙度越大,结垢越严重。对于BaSO4垢,在实验速度为1.2 m/s时处于一种过渡状态,此时晶核生长和流体的冲刷破坏达到动态平衡。在80℃,1.97 m/s流速下最容易形成致密的垢层,形成稳定垢层需要的时间为90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注水 硫酸钡 结垢机理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在线监测端羟基聚丁二烯/甲苯二异氰酸酯体系的固化过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瑾朝 张爱清 +4 位作者 罗志华 朱鸿茂 曾繁涤 周兴平 解孝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49-1652,共4页
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在线监测了端羟基聚丁二烯/甲苯二异氰酸酯(HTPB/TDI)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过程,测定了固化过程中超声波的声速与衰减,计算了体系的纵向储能模量和固化度,由此确定了体系的凝胶化、硬化以及固化终点时间。与红外... 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在线监测了端羟基聚丁二烯/甲苯二异氰酸酯(HTPB/TDI)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过程,测定了固化过程中超声波的声速与衰减,计算了体系的纵向储能模量和固化度,由此确定了体系的凝胶化、硬化以及固化终点时间。与红外光谱法相比,超声波法通过表征固化体系模量的变化更合理地揭示了体系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两方面协同作用的固化机理,对HTPB/TDI体系硬化后的固化过程监测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在线监测 端羟基聚丁二烯 固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离子对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婷 王浩伟 +2 位作者 余军 董泽华 郭兴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30,共11页
基于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SSRT),采用恒电流极化、电化学噪声(ECN)与电化学阻抗(EIS)等方法,研究7A04铝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以及Ce^(3+)对其SCC的缓蚀作用,探讨Ce^(3+)对裂纹孕育与发展过程的抑制... 基于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SSRT),采用恒电流极化、电化学噪声(ECN)与电化学阻抗(EIS)等方法,研究7A04铝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以及Ce^(3+)对其SCC的缓蚀作用,探讨Ce^(3+)对裂纹孕育与发展过程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阳极还是阴极极化,均会促进7A04的SCC倾向,前者增加了裂尖的阳极溶解,后者则加速了裂尖的氢脆效应。Ce^(3+)的加入能延缓7A04的SCC断裂时间,但其有效性仅限于裂纹的萌生阶段。由于Ce^(3+)能够抑制铝合金表面的亚稳态点蚀发育和长大,因而使裂纹的孕育时间显著延长,降低了SCC的敏感性。不过一旦裂纹进入扩展阶段或者试样表面有预裂纹,则由于Ce^(3+)很难迁移到裂纹尖端或在裂尖区难以成膜,不能对裂纹的生长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因而无法降低7A04的SCC发展速率。SEM分析表明7A04铝合金光滑试样SCC主要源于亚稳态或稳态点蚀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应力腐蚀 电化学噪声 点蚀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输送管道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海涛 张斐 +4 位作者 王垚 张天遂 何勇君 刘宏芳 罗艳龙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6,共7页
从管道腐蚀沉积物中培养并富集了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主的细菌,采用电化学方法、腐蚀失重法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X60管线钢在含SRB介质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管道沉积物以Fe_(3)O_(4),FeS和Fe_(2)O_(3)等形式存在;在含有SRB的... 从管道腐蚀沉积物中培养并富集了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主的细菌,采用电化学方法、腐蚀失重法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X60管线钢在含SRB介质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管道沉积物以Fe_(3)O_(4),FeS和Fe_(2)O_(3)等形式存在;在含有SRB的菌液中培养14天后,试样表面形成大量疏松多孔的腐蚀产物并可以看到SRB细菌的聚集体,EDS结果分析表明该体系腐蚀产物中含有较多的S元素。极化曲线分析和失重分析均表明含有成品油的SRB菌液中腐蚀程度比单纯的菌液环境更严重,腐蚀速率约是SRB菌液中的1.7倍,成品油的存在促进了SRB对金属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60管线钢 硫酸盐还原菌 管道腐蚀 成品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对加成型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丽芸 谭必恩 +2 位作者 曾一兵 张廉正 潘慧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9,共6页
采用同轴源型原子氧发生装置对有机硅橡胶进行地面模拟试验,经扫描电镜(SEM)、X光电子能谱(XPS)、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较低的基胶制备的硅橡胶具有较好的抗原子氧辐照能力;而添加有经硅酸钾... 采用同轴源型原子氧发生装置对有机硅橡胶进行地面模拟试验,经扫描电镜(SEM)、X光电子能谱(XPS)、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较低的基胶制备的硅橡胶具有较好的抗原子氧辐照能力;而添加有经硅酸钾包覆处理的ZnO填料的有机硅橡胶则耐原子氧作用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氧辐照 加成型有机硅橡胶 热控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转化制芳烃气水油三相体系中各类产物的色谱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爱明 倪友明 +3 位作者 余韵 吴小岭 李涛 李光兴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408-1412,共5页
讨论了甲醇转化制芳烃过程中气水油三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即:用配备T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在线分析C1-C5的各种烯烃和烷烃及CO,CO2等气相产物,用配备FID检测器的GC-112A气相色谱分析含各种芳烃的油相和含未反应甲醇的水相。油相和... 讨论了甲醇转化制芳烃过程中气水油三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即:用配备T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在线分析C1-C5的各种烯烃和烷烃及CO,CO2等气相产物,用配备FID检测器的GC-112A气相色谱分析含各种芳烃的油相和含未反应甲醇的水相。油相和水相中各组分含量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4.0%,两相中总的标样回收率为95.0%-97.6%,满足样品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要求,若三类样品同时分析,完成1次分析仅需要2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芳烃 催化转化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自组装多晶金表面AFM图像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屈钧娥 郭兴蓬 +2 位作者 陈振宇 宋功武 张修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5,共7页
本文针对多晶粗糙电极表面自组装膜(SAM)体系,提出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相图分形维数进行表征的新方法。首先对自组装多晶金电极进行了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乙醇自组装液中十二烷基硫醇(C12SH)浓度增大,自组装膜中缺陷面积减少... 本文针对多晶粗糙电极表面自组装膜(SAM)体系,提出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相图分形维数进行表征的新方法。首先对自组装多晶金电极进行了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乙醇自组装液中十二烷基硫醇(C12SH)浓度增大,自组装膜中缺陷面积减少,趋向于形成完整致密的单分子层吸附膜。而对组装电极AFM图像的分形研究表明,在不同C12SH浓度条件下,电极表面高度图分形维数无明显变化,相图却呈现不同的分形特征,且体现的变化规律与交流阻抗测试结果一致,证实了AFM相图分形维数表征法研究粗糙金表面硫醇自组装膜吸附行为的可行性,为粗糙表面分子吸附行为的AFM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表面 自组装膜 AFM相图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l/OIH的合成、表征及其甲醇氧化羰化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辉 莫婉玲 +2 位作者 李志强 胡江林 李光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57-1961,共5页
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负载的CuCl/席夫碱配合物催化剂CuCl/OIH,考察了制备条件对OIH载体及其合成中间产物的影响。采用FTIR、NMR、EA、TGA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负载催化剂CuCl/OIH用于甲醇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 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负载的CuCl/席夫碱配合物催化剂CuCl/OIH,考察了制备条件对OIH载体及其合成中间产物的影响。采用FTIR、NMR、EA、TGA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负载催化剂CuCl/OIH用于甲醇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结果表明,负载催化剂CuCl/OIH与CuCl催化剂相比,碳酸二甲酯(DMC)产率提高了25%,负载催化剂循环使用四次后铜流失率仅为2.3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CuCl/席夫碱配合物 碳酸二甲酯 氧化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金属Salen配合物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丽娟 梅付名 李光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20,共5页
对负载金属salen配合物从负载方法、适用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不同负载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并对这类催化剂工业化应用前景和拟解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属salen配合物 催化剂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