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暴露组学与生命健康专辑”引言
1
作者 刘心昱 梅素容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回答“环境和人体中存在哪些污染物,这些‘暴露’因素如何影响健康”等一系列科学问题,暴露组学(exposomics)应运而生。暴露...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回答“环境和人体中存在哪些污染物,这些‘暴露’因素如何影响健康”等一系列科学问题,暴露组学(exposomics)应运而生。暴露组学关注个体一生所有暴露的测量及这些暴露如何与疾病建立联系,代谢组学(metabolomics)可从代谢水平阐明暴露对健康的影响,发现疾病风险因子和疾病标志物,二者结合促进了以组学为手段的暴露-疾病关系的研究,能很好地探讨污染暴露、生命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个体 疾病标志物 暴露组 代谢水平 代谢组学 风险因子 生命健康 内在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有机磷酸酯内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2
作者 王华伟 施世宇 +6 位作者 刘翎 陈定 吕芷贤 宋紫怡 王友洁 宋璐璐 梅素容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0-639,共10页
本研究以我国城市地区1869名普通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测定人体尿液样品中15种有机磷酸酯(OPEs)代谢物的含量水平,探讨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吸烟、运动频率、家庭收入,以及各类食品... 本研究以我国城市地区1869名普通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测定人体尿液样品中15种有机磷酸酯(OPEs)代谢物的含量水平,探讨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吸烟、运动频率、家庭收入,以及各类食品摄入对尿液中OPEs代谢物含量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尿液中OPEs代谢物的含量水平评估OPEs的每日摄入量(EDI),结合非致癌风险参考剂量(RfD)计算相应的潜在非致癌风险,以风险熵(HQ)和危害指数(HI)来表示OPEs各单体和总体累积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6种OPEs代谢物在人体尿液中的检出率大于60%,以磷酸二丁氧乙酯(BBOEP)和1-羟基-2-丙基(1-氯-2-丙基)磷酸酯(BCIPHIPP)为主,含量分别为0.56 ng/mL和0.36 ng/mL。男性尿液中磷酸二(1,3-二氯-2-丙基)酯(BDCIPP)、BCIPHIPP和BBOEP的含量水平高于女性,而女性尿液中4-羟基苯基-磷酸苯基酯(4-HO-DPHP)的含量高于男性。BCIPHIPP和磷酸二苯酯(DPHP)的含量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而BCIPHIPP和磷酸邻二苯甲酯(DoCP)/磷酸对二苯甲酯(DpCP)的含量水平与家庭收入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较高的运动频率有效降低了尿液中BDCIPP和BCIPHIPP的含量水平。研究人群OPEs的EDI值为104 ng/(kg⋅d)bw,且男性高于女性,磷酸三丁氧乙酯(TBOEP)对于EDI的贡献最大,占总EDI值的55.6%。本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对象的HI值小于1,表明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但整体而言男性的HI值高于女性,且TBOEP是主要的高风险单体,贡献了总HI值的68.9%。综上所述,本研究人群普遍暴露于OPEs,且男性具有更高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表明OPEs暴露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揭示了我国城市居民OPEs的暴露水平及特征,为后续研究及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尿液 影响因素 暴露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中97种典型化学污染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明烨 曹衍 +6 位作者 李想 寇婧 徐启彤 阳思洁 郑志义 刘俊 梅素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3,I0007-I0010,共11页
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市60名普通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GC-MS/MS)同时测定人血清样品中97种典型化学污染物的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和饮食对血清中化学污染物浓度... 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市60名普通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GC-MS/MS)同时测定人血清样品中97种典型化学污染物的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和饮食对血清中化学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合已知的生物监测当量(BEs)和人类生物监测(HBM)值计算危害商(HQ)和危害指数(HI)来评估化学污染物单一和累积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人体血清中主要检出的污染物为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及多环芳烃(PAHs),其中六氯苯(100.0%)、五氯苯酚(100.0%)、p,p′-滴滴伊(100.0%)、PCB-138(100.0%)、PCB-153(98.3%)、β-六六六(91.7%)、芴(85.0%)和蒽(75.0%)的检出率大于70%。女性血清中β-六六六的浓度水平高于男性;年龄与p,p′-滴滴伊、PCB-138、PCB-153和β-六六六暴露水平呈正相关;p,p′-滴滴伊和β-六六六暴露水平增高可能与肉类摄入频率高有关,蔬菜摄入频率高的人群具有较高的血清五氯苯酚暴露水平。6.7%的成人血清中五氯苯酚HQ大于1,在研究人群中未观察到六氯苯和p,p-滴滴伊暴露的风险,28.3%的研究对象HI值大于1。总体而言,该地区普通成人广泛暴露于各种化学污染物,性别、年龄和饮食可能是影响化学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且化学污染物单一和复合暴露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化学污染物 血清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武汉市普通人群血清中35种有机氯农药与多氯联苯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想 王丽梅 +6 位作者 宋璐璐 万政策 寇婧 张明烨 吕永曼 王友洁 梅素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1-468,共8页
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是两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环境介质中长期存在,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人体的高暴露风险。OCPs和PCBs对人体存在诸多健康危害,精准定量人体内OCPs和PCBs的暴露水平是健康效应评价的关键... 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是两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环境介质中长期存在,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人体的高暴露风险。OCPs和PCBs对人体存在诸多健康危害,精准定量人体内OCPs和PCBs的暴露水平是健康效应评价的关键。该研究基于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GC-MS/MS)建立了同时检测100μL血清中35种OCPs和PCBs的分析方法。血清样品经尿素沉淀蛋白后,采用Oasis■HLB小柱净化,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1∶1,v/v)洗脱,氮吹近干,正己烷定容,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CPs和PCBs在0.05~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在1.2~71.4 ng/L之间。35种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在72.6%~14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了武汉市普通人群血清样本中OCPs和PCBs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武汉市普通人群广泛暴露于OCPs和PCBs,且以OCPs为主。有8种OCPs和7种PCBs检出率高于50%,其中p,p′-滴滴伊、p,p′-滴滴滴和甲氧滴滴涕检出率达100%,非类二噁英PCBs是PCBs的主要成分。血清中OCPs浓度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在60岁以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清中PCBs浓度无统计学差异。该方法样本用量少,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环境健康研究中大量人群血清样本中痕量OCPs和PCBs的生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血清样本 浓度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子代0-2岁BMIZ轨迹的关联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青 熊欣 +3 位作者 夏玮 徐顺清 李媛媛 荆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9-614,62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人群出生队列研究,探索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子代出生至2岁内体格发育轨迹的关联,为健康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于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的1831对母婴对,并随访至子代2岁。按照美... 目的基于大样本人群出生队列研究,探索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子代出生至2岁内体格发育轨迹的关联,为健康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于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的1831对母婴对,并随访至子代2岁。按照美国医学研究所2009年指南对不同孕期增重速率进行分类。采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估算儿童0~2岁的身体质量指数Z分数(BMIZ)轨迹。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估算不同孕期增重速率与子代BMIZ轨迹的关联。结果通过BMIZ轨迹模拟识别出5个组:稳定慢生长组、赶上生长组、生长适宜组、稳定快生长组和生长过快组。以孕早期增重速率适宜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孕早期增重速率过低可显著增加子代出现赶上生长轨迹(OR=1.45,95%CI:1.13~1.87)和稳定快生长轨迹(OR=1.22,95%CI:1.01~1.47)的风险,而孕早期增重速率过高可显著降低子代出现赶上生长轨迹的可能性(OR=0.72,95%CI:0.58~0.89)。以孕晚期增重速率适宜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孕晚期增重速率过高与降低子代出现稳定慢生长轨迹的风险有关(OR=0.76,95%CI:0.59~0.98)。结论过低或过高的孕期增重速率可影响子代BMIZ发育轨迹,提示孕妇控制合理孕期增重对子代健康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增重 身体质量指数Z分数 生长发育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7-1/Sart3融合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6
作者 黄方敏 郑启新 +1 位作者 吕斌 鲍同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构建人共刺激分子CD80 (B7 1)、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 3(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并分别在原核和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从人胎盘组织抽提的总RNA中克隆Sart3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 (第 1~ 12 81bp) ... 目的 构建人共刺激分子CD80 (B7 1)、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 3(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并分别在原核和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从人胎盘组织抽提的总RNA中克隆Sart3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 (第 1~ 12 81bp) ,此段序列包括已报道的能诱导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抗原表位。然后将不含终止密码子的B7 1cDNA和Sart3cDNA共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N1,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重组成功后 ,分别转染大肠杆菌和人成纤维细胞 ,利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检测B7和Sart3的表达。结果 构建人B7、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B7、Sart3相应序列 (NM_0 0 5 191、NM_0 14 70 6 )一致 ,阅读框无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在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表面有明显的荧光增强 ,免疫印迹发现融合蛋白可以与抗B7抗体反应 ,融合蛋白分子量与B7 Sart3 EGFP的预测分子量相当。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 ,并在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将SART3蛋白作为肿瘤疫苗应用于骨肉瘤的生物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t3基因 B7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RT-PCR技术 共刺激分子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血清中多环芳烃浓度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估
7
作者 王立攀 邓志勇 +5 位作者 施世宇 王华伟 刘康安 李想 张明烨 梅素容 《色谱》 2025年第10期1136-1144,I0006,I0007,共11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中。儿童及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对PAHs更为敏感,其体内PAHs的暴露状况及相关健康风险亟需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我国西部地区某市1096...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中。儿童及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对PAHs更为敏感,其体内PAHs的暴露状况及相关健康风险亟需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我国西部地区某市1096名6~18岁儿童及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GC-MS/MS)同时测定血清中12种PAHs的浓度,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因素和饮食习惯对血清中PAHs浓度的影响。根据血清中PAHs的浓度估算其每日总摄入量(TEDI),结合参考剂量(RfD)计算风险熵(HQ),以评估个体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同时,通过计算苯并[a]芘当量(BaPeq)浓度进一步评估其致癌风险。结果表明,6种PAHs的检出率大于50%,依次为蒽(87.2%)、菲(76.3%)、芴(69.3%)、苊(62.1%)、芘(54.3%)和苊烯(53.7%),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菲,中位数质量浓度为3.03 ng/mL。年龄与这6种PAHs浓度均呈正相关;超重及肥胖者的苊烯和苊浓度较低;母亲教育水平越高,子女血清PAHs浓度越低;蔬菜摄入可增大苊浓度,而牛奶摄入可减小苊、苊烯和菲浓度;饮用桶装水与蒽和菲浓度升高相关。风险评估显示,芘的HQ均小于1,提示芘的非致癌风险较低;蒽和菲贡献了约85%的总BaPeq浓度,是主要的致癌风险单体。综上所述,该地区儿童及青少年普遍暴露于PAHs,年龄、体重质量指数(BMI)、母亲教育水平和饮食可能是影响血清中PAHs浓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所纳入人群非致癌风险总体较低,蒽和菲是最具致癌潜力的单体,未来应加强对儿童及青少年PAHs长期低剂量暴露的监测与健康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环芳烃 血清 儿童 青少年 暴露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