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在石油行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琪真 范存政 +4 位作者 李豪 闫宝强 闫志君 余刚 刘德明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9,77,共11页
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的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具有长距离、高灵敏、高空间分辨率、低成本、无源、抗电磁干扰等显著优势,非常契合石油行业中的地震勘探和管道监测等需求。从石油行业的应用需求出发,介绍了光纤DAS技术的基本原... 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的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具有长距离、高灵敏、高空间分辨率、低成本、无源、抗电磁干扰等显著优势,非常契合石油行业中的地震勘探和管道监测等需求。从石油行业的应用需求出发,介绍了光纤DA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解调技术,并阐述了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在信噪比增强、探测距离扩展和采样率提升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在光纤DAS技术商用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不同企业和机构研发的DAS产品的特点、性能和应用潜力。同时,重点针对光纤DAS技术在VSP测井、微地震探测和管道泛感知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案列进行了阐述,展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光纤DAS技术在未来石油行业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应加强数据超保真和多分量检波DAS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 井中地球物理 VSP 微地震 地震波检测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超快碟片激光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海林 董静 +3 位作者 刘贺言 郝婧婕 朱晓 张金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30,共19页
自从碟片激光技术诞生以来,超快碟片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和能量获得了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超快碟片激光器在基础科研、工业生产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本文对碟片激光技术的概念、锁模碟片振荡器以及超快碟片放大器进行了详细介... 自从碟片激光技术诞生以来,超快碟片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功率和能量获得了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超快碟片激光器在基础科研、工业生产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本文对碟片激光技术的概念、锁模碟片振荡器以及超快碟片放大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超快碟片激光器未来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碟片技术 锁模碟片振荡器 碟片再生放大器 碟片多通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硒化钨界面态调控的类脑人工突触创新实验设计
3
作者 王海珍 任俊文 李德慧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4,共9页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计算机面临高能耗和低计算效率的挑战,无法满足当前更高效、快速的应用需求。类似于人脑的神经形态计算体系因其可实现“运算-存储”一体化,是实现大规模高密度并行...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计算机面临高能耗和低计算效率的挑战,无法满足当前更高效、快速的应用需求。类似于人脑的神经形态计算体系因其可实现“运算-存储”一体化,是实现大规模高密度并行运算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基于忆阻器原理模拟生物突触功能的类脑人工突触器件可以为类脑计算提供硬件支持。近年来,二维材料逐渐被用作类脑人工突触的候选材料,其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其与层数相关的带隙特征、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栅压调控的光电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对生物突触可塑性功能的模拟。因此,该文设计了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体管的类脑人工突触创新实验。基于二硒化钨材料,采用等离子体处理二氧化硅/硅衬底表面引入界面态用以制备类脑人工突触晶体管器件。通过调控栅压极性,实现器件高低阻态转换,并且通过调节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来调控生物突触可塑性功能。该实验囊括了器件制备及表征和测试等手段,并且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二硒化钨 界面态 类脑人工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古瑞琴 付会兵 +2 位作者 赵雨农 李华曜 刘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重金属离子是水体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水体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与实时监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化学修饰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易集成等特点,... 重金属离子是水体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水体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与实时监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化学修饰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易集成等特点,可满足工业现场和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对重金属离子的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需求。本文围绕化学修饰电极的设计理论与制备方法,对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用化学修饰电极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化学修饰电极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检测 重金属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型大面阵自由曲面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特邀) 被引量:2
5
作者 钱壮 莫言 +3 位作者 樊润东 谈昊 冀慧茹 马冬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51,共9页
针对超大面阵红外遥感探测的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自由曲面的超大矩形视场制冷型离三反光学系统。系统采用一个偶次非球面反射镜和两个自由曲面反射镜组成二次成像的结构,具有实出瞳并与冷光阑匹配,能够实现100%的冷光阑效率。与其他离... 针对超大面阵红外遥感探测的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自由曲面的超大矩形视场制冷型离三反光学系统。系统采用一个偶次非球面反射镜和两个自由曲面反射镜组成二次成像的结构,具有实出瞳并与冷光阑匹配,能够实现100%的冷光阑效率。与其他离轴三反系统相比,该系统最大特点在于其适配了4 k分辨率的大面阵红外探测器,具有视场大、无遮拦、成像质量好等技术特点。系统焦距为150 mm,工作波段为1.5~5μm,工作F数为5,视场为30°×25°。结构上,主镜采用偶次非球面,次镜和三镜采用XY多项式自由曲面,以校正大视场下的各种像差,系统在各个视场下调制传递函数在25 lp/mm处均大于0.4,满足大面阵红外探测器的成像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离轴三反 自由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TiO_(2)纳米线忆阻器的制备及阻变存储机制
6
作者 余志强 徐佳敏 +5 位作者 韩旭 陈诚 曲信儒 唐锦 孙子君 徐智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49,共7页
本工作采用简单高效的一步水热法工艺制备了具有一维有序结构的金红石TiO_(2)纳米线阵列,设计了Au/TiO_(2)/FTO器件结构的金红石TiO_(2)纳米线忆阻器,系统研究了器件的阻变存储特性和存储机制,构建了器件基于氧空位迁移的非线性阻变存... 本工作采用简单高效的一步水热法工艺制备了具有一维有序结构的金红石TiO_(2)纳米线阵列,设计了Au/TiO_(2)/FTO器件结构的金红石TiO_(2)纳米线忆阻器,系统研究了器件的阻变存储特性和存储机制,构建了器件基于氧空位迁移的非线性阻变存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Au/TiO_(2)/FTO结构金红石TiO_(2)纳米线忆阻器具有非易失性的双极性阻变存储特性,器件的阻变开关比可以稳定地保持在10^(2)以上。此外,器件在低阻态时满足线性的欧姆导电特性,在高阻态时服从陷阱控制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传导机制,而器件的阻变存储行为则遵循基于氧空位迁移的非线性离子迁移阻变存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红石TiO_(2)纳米线忆阻器在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线 忆阻器 非易失性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光场调控专题导读
7
作者 杨原牧 张诚 陈潋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矢量光场,即具有可任意设计的波前和偏振态分布的光场,因其具有复用维度高、紧聚焦能力强、光场操控自由度大、手性筛选等特点,相较于均匀标量场具有更大的调控自由度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如今,微纳光... 矢量光场,即具有可任意设计的波前和偏振态分布的光场,因其具有复用维度高、紧聚焦能力强、光场操控自由度大、手性筛选等特点,相较于均匀标量场具有更大的调控自由度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如今,微纳光学的快速发展更为拓宽矢量光场调控的自由度、维度、尺度等方面提供全新契机。《光电工程》于2024年组织的“矢量光场调控”专题共收到10篇来稿,包括7篇综述和3篇原创论文,旨在展现近年来矢量光场调控的国内外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让读者对矢量光场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应用前景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光场 光场调控 专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短距光纤通信系统的多维自适应传输技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明 陈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6-170,共15页
基于中短距光纤通信系统特点,开展了3种高性能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第一种方案在传统的比特与功率加载(BPL)的基础上引入前向纠错编码维度,实现三维自适应调制编码。该算法基于查找表分配调制与编码格式,比BPL算法的复杂度更低,传... 基于中短距光纤通信系统特点,开展了3种高性能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第一种方案在传统的比特与功率加载(BPL)的基础上引入前向纠错编码维度,实现三维自适应调制编码。该算法基于查找表分配调制与编码格式,比BPL算法的复杂度更低,传输速率更高。同样基于查找表,第二种方案借助于分块预编码实现了和传统BPL相同的速率,但削减了最高2 dB的信号功率峰均比,提高了功率效率。第三种方案采用概率整形(PS)QAM作为调制格式,以合理的复杂度为代价换取整形增益与几乎无限精细的调制粒度。依靠自适应分块预编码,在不降低速率的条件下,限制PS-QAM的数目以降低复杂度。实验表明,第三种方案实现了远优于BPL方案的速率与更高的接收机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自适应调制编码 离散多音调制 比特与功率加载 前向纠错编码 预编码 概率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构表面结构色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墨馨 王丹燕 张诚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0-926,共27页
与传统化学颜料滤光片相比,基于微纳光学结构的滤光片所呈现的颜色不仅纯度高、亮度大而且不易褪色,更重要的是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因在光学装饰、彩色显示、成像以及光伏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 与传统化学颜料滤光片相比,基于微纳光学结构的滤光片所呈现的颜色不仅纯度高、亮度大而且不易褪色,更重要的是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因在光学装饰、彩色显示、成像以及光伏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进步,基于不同共振机理的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相继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超构表面产生结构色的三种典型共振机理,然后介绍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在全彩显示、全息成像、信息加密以及彩色光伏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超构表面结构色滤光片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色滤光片 导膜共振 等离子体激元共振 米氏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