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语用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根辉 李德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4-8,共5页
计算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计算语言学分支,主要从计算的角度研究语言理解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哲学和语言学角度的语用学研究成果为计算语用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形式语用学的发展又为建立科学的计算模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文章在已有研究... 计算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计算语言学分支,主要从计算的角度研究语言理解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哲学和语言学角度的语用学研究成果为计算语用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形式语用学的发展又为建立科学的计算模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语言学领域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论题和形式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探讨了计算语用学研究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计算语用学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语言理解与推理的关系、溯因推理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信任推理、动态语境的构建等。这项工作为计算语用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语用学 语用推理 溯因推理 信任推理 动态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及其亲属语言的“日”和“首”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树先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8-258,共11页
研究汉语词义的发展,文章主张首先整理汉语内部材料,然后在类型学的视野下,观察人类自然语言词义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文章讨论汉语里"日"和"首"早期的语音面貌,并探讨这两个词的语义... 研究汉语词义的发展,文章主张首先整理汉语内部材料,然后在类型学的视野下,观察人类自然语言词义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文章讨论汉语里"日"和"首"早期的语音面貌,并探讨这两个词的语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 比较 语义演变 类型学“日”“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词义研究:“薪柴”与“燃烧”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树先 《汉语学报》 2008年第4期2-15,共14页
研究汉语词义的发展,我们主张首先整理汉语内部材料,然后在类型学的视野下,观察人类自然语言词义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本文讨论汉语里表示"薪柴"跟"燃烧"的一组词,这组词有共同的来源。
关键词 比较词义 薪柴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辞规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4
作者 唐厚广 车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5-239,共5页
自陈望道提出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两大分野以来,修辞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性修辞特别是辞格研究上,而对一般性修辞则仅仅提出了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等标准,着重于词语的锤炼、句式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像特殊性修... 自陈望道提出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两大分野以来,修辞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性修辞特别是辞格研究上,而对一般性修辞则仅仅提出了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等标准,着重于词语的锤炼、句式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像特殊性修辞研究那样深入、系统,因而造成了修辞学体系的严重失衡。20世纪80年代,在吴士文的倡导和带领下,进一步开展了对一般性修辞特别是辞规的研究,探讨了辞规建立的理论基础、事实依据及目的,提出了辞规的定义及特点,区分了辞规与辞格,明确了辞规建立的途径等,拟建了50多个辞规。这些研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修辞学,使其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但辞规的研究还处在草创期,在辞规的定名、定量、定性及分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规 一般性修辞 回顾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多义疑问词“怎么”的词义排歧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牛长伟 程邦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7,34,共7页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多义疑问词的词义识别尚存改进空间。以"怎么"为例,其可表全称解读(任指)、存在解读(虚指)和疑问解读(询问状况、性状、方式和原因)。目前主流机器翻译系统在处理"怎么"的识别情况上仍需改进。该...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多义疑问词的词义识别尚存改进空间。以"怎么"为例,其可表全称解读(任指)、存在解读(虚指)和疑问解读(询问状况、性状、方式和原因)。目前主流机器翻译系统在处理"怎么"的识别情况上仍需改进。该文从词义排歧的角度出发,尝试总结"怎么"的三类解读所处的句法环境的特征,确立复杂句法环境中其语义表现,进而构建一个基于规则的词义排歧模型,制定词义排歧决策表,为提高机器对该类词的识别率提供一种思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决策表,并对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怎么 句法环境 词义排歧 语义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材料,研求新知——读周赛华教授《明清等韵图新探》
6
作者 黄仁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捧读周赛华教授新著《明清等韵图新探》(商务印书馆2023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探》),心中感佩油然而生。“绝学”是最近一些年来的一个高频词,发展绝学甚至上升到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传统小学中,音韵书历来被称“天书”,音韵... 捧读周赛华教授新著《明清等韵图新探》(商务印书馆2023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探》),心中感佩油然而生。“绝学”是最近一些年来的一个高频词,发展绝学甚至上升到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传统小学中,音韵书历来被称“天书”,音韵学亦因此被称“绝学”,作为其中一个有机内容的等韵学更是绝中之“绝”。等韵图是等韵学的研究核心,《新探》致力于明清等韵图研究,是明清等韵学研究的一部力作,其特点可用“两多一广”来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韵图 等韵学 传统小学 高频词 商务印书馆 音韵学 明清 绝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亲疏度论古钞本《玉篇》声母系统特征及分合关系
7
作者 姜永超 黄仁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8,共15页
成书于公元543年的《玉篇》是研究南北朝时期雅言的重要材料。已有研究中有24个声母存在分合争议。将相关分析和距离聚类分析相结合,考察每个声母或共性声母与其他声母的亲疏度发现:1)相似度、亲疏度与诸家无分合争议的声母结论基本相同... 成书于公元543年的《玉篇》是研究南北朝时期雅言的重要材料。已有研究中有24个声母存在分合争议。将相关分析和距离聚类分析相结合,考察每个声母或共性声母与其他声母的亲疏度发现:1)相似度、亲疏度与诸家无分合争议的声母结论基本相同;2)每组声母具有不同的分化速度,以匣云为参照,帮非、滂敷、透彻等不分;以清心为参照,端知等不分;3)共性声母聚类说明轻重唇音、舌头舌上音不分,精组与二等莊组分;4)声母亲疏度说明泥娘最为相似,两母不分,而日母处于二级聚类结果,相对于泥娘二母,泥日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钞本《玉篇》 声母系统 相关性 亲疏聚类 参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核心词看汉缅语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树先 《语言科学》 2005年第3期90-108,共19页
核心词是亲属语言比较的基础,本文运用语义场-词族-词的比较方法证明汉语和缅甸语有特殊的亲密关系:汉语和缅甸语既有发生学的关系,又有长期接触的关系。
关键词 核心词 汉语 缅甸语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晓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3-146,共4页
客方言并非完全来源于古北方汉语,客方言的形成是北方移民语言与华南土著居民语言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客家方言音韵极接近唐五代至宋初时的中原地区语言,但词汇则受南方土著语言影响深刻。客家与畲族关系极其密切,其共同来源具有... 客方言并非完全来源于古北方汉语,客方言的形成是北方移民语言与华南土著居民语言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客家方言音韵极接近唐五代至宋初时的中原地区语言,但词汇则受南方土著语言影响深刻。客家与畲族关系极其密切,其共同来源具有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话 来源 核心词 客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义发展论说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树先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2-14,95,共14页
本文探讨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几个问题。派出和派进讨论词义发展的方向。词义的发展演变是有方向的,有的词语会从原先的意思发展出别的意思,我们称之为"派出";派出的意思叫"派出义",具有这些派出义的词就是"派... 本文探讨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几个问题。派出和派进讨论词义发展的方向。词义的发展演变是有方向的,有的词语会从原先的意思发展出别的意思,我们称之为"派出";派出的意思叫"派出义",具有这些派出义的词就是"派出词"。与之相对应,有些词义,在语言里原本没有词语来表达它,就会从别的词语里派生出一个意思来表达它,也就是说,某一个概念由别的词发展而来,我们把这种词义的演变现象称作"派进";由别的词派生进来的意思叫"派进义",这类派生进来的词就是"派进词"。从语言的发展来看,具有派生功能的这些词语是古老的;而派进的词是后起的。从数量来看,语言里,"派进词"数量最为庞大。假借是文字问题,但跟词义演变有密切关系,滥言假借是不可取的。深层对应是历史比较的一种方法,亲属语言同音词的比较,学者所界定的同音词,可能也有语义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演变 方向 派出 派进 假借 深层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核心词“足”研究
11
作者 黄树先 《语言科学》 2007年第2期84-90,共7页
运用比较法可以确立语言的亲属关系,重建语言的早期面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研究者尝试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文章运用“语义场-词族-词”三级比较法来整理汉语核心词“足”,并将其与汉藏语系的亲属语言进行比较。
关键词 历史比较 语义场 词族 “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慧琳添修之《妙法莲花经音义》脱字校正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仁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5,96,共9页
慧琳添修之《妙法莲花经音义》跟玄应《妙法莲华经音义》关系十分密切,有明显的再修特征。慧琳本脱字的发现和解决从玄应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据支持。
关键词 慧琳音义 玄应音义 妙法莲花经音 义脱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所名探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树先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21,共20页
语言里的住所名是丰富的。从穴住开始,人类就会对其居住地进行观察,进而给予一个名称。从语言词义演变看,不同的语言,住所的命名方式有明显的一致性。文章在全面整理汉语文献材料、方言资料的基础上,跟其他自然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
关键词 住所名 比较词义 跨语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玄应“音义”校勘举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义 黄仁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4,共6页
《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玄应"音义"存在文字讹失问题。勘正这些讹失,对玄应音义的校勘及相关研究工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阿毗达磨俱舍论》 玄应《大唐众经音义》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法莲华经》之玄应“音义”校勘举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仁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2,96,共5页
《妙法莲华经》之玄应"音义"存在文字讹、脱、倒的情况。勘正这些讹失,对深化玄应《大唐众经音义》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妙法莲华经》 玄应《大唐众经音义》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树先 《汉语学报》 2009年第4期2-15,共14页
汉语词义的研究应该在整理好汉语内部材料的基础上,跟其他语言进行比较。本文讨论汉语表示"道路"的词语的早期面貌,探讨该词义发展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 比较词义 “径” 词义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释书音义信息的标注
17
作者 黄仁瑄 姜永超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注释书是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义材料是汉语音义学的重要研究依据。XML等网络本体语言能够很好地标识注释书中的音义内容,标记时需要注意信息标注的广度、深度、准确性和规范性等问题。
关键词 汉语音义学 注释书 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汉语疑问词“什么”的语义识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长伟 程邦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0,共7页
汉语疑问词具有多义性,至少有三种通用解读:疑问解读、存在解读(虚指)和全称解读(任指)。该文从汉语疑问词的词义排歧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汉语疑问词三种解读所处的句法环境的共同特征,确立其在复杂句法环境中的强势解读,进而构建一个基... 汉语疑问词具有多义性,至少有三种通用解读:疑问解读、存在解读(虚指)和全称解读(任指)。该文从汉语疑问词的词义排歧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汉语疑问词三种解读所处的句法环境的共同特征,确立其在复杂句法环境中的强势解读,进而构建一个基于规则的汉语疑问词的语义识别模型,为制订词义排歧决策表提供依据。该文以词义最多的疑问词"什么"为例,尝试通过这一思路,来构建基于规则的"什么"的语义识别模型和词义排歧决策表,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 语义识别模型 词义排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