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东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100,共7页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文章利用金登(Kingdon)的多源流理论对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加剧是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东盟各国政府在应对气...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文章利用金登(Kingdon)的多源流理论对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加剧是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东盟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方案的选择上较为统一,差异和分歧主要体现在具体措施和执行细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气候变化政策 多源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日本推动印太小多边安全机制的路径、动因与影响
2
作者 王竞超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56,174,共22页
近十年来,印太小多边安全机制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影响地区局势与安全架构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作为诸多小多边机制的重要推动方,通过与其他成员国塑造共同身份、引导议题设置、修补美国与盟伴国家关系等路径,在机制构建与发展方面发挥... 近十年来,印太小多边安全机制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影响地区局势与安全架构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作为诸多小多边机制的重要推动方,通过与其他成员国塑造共同身份、引导议题设置、修补美国与盟伴国家关系等路径,在机制构建与发展方面发挥了其独有作用。从本质上看,日本推动印太小多边机制的动力在于更好地推进其国家安全战略。日本意图借助小多边机制夯实本国防卫力量、巩固并强化日美同盟,通过与其他成员国营造共有威胁认知、提升小多边安全合作水平,塑造于己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与战略态势。从单元层次看,印太小多边机制为日本推进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较明显的“助力”。从国际体系层次看,诸多小多边机制使日美等国着力打造的印太安全合作体系形成双边、小多边、多边三大合作层次,达到同频共振的效应,冲击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安全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交 国家安全战略 印太安全 小多边机制 安全机制 亚太安全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准同盟”:日菲海洋安全合作的演进、动因与前景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竞超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I0003,共21页
2011年日菲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海洋安全合作得以快速发展,在共同身份塑造、合作机制构建、海上演训开展、海洋安全技术与装备援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日菲强化安全合作并非偶然现象,除了受美国同盟体系转型、安全承诺... 2011年日菲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海洋安全合作得以快速发展,在共同身份塑造、合作机制构建、海上演训开展、海洋安全技术与装备援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日菲强化安全合作并非偶然现象,除了受美国同盟体系转型、安全承诺下降等外部压力的影响,也受两国亟须共同应对安全议题,协作推进彼此对外战略等内生动力的驱动。在以上多重因素推动下,日菲安全互动进一步升温,呈现向“准同盟”发展的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日菲协同打造东海、台海、南海“三海”联动机制的趋向日渐清晰,势必对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外部安全环境带来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菲关系 美菲关系 海洋安全合作 印太战略 准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跨领域防卫合作评估:战略考量与现实挑战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竞超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90-110,I0004,共22页
近年来亚太安全局势波诡云谲,大国摩擦趋于激烈。在此背景下,美日意图融合陆、海、空等传统领域与太空、网络、电磁频谱等新领域,大力推进跨领域防卫合作。两国合作动向蕴含多重战略考量:赋予美日同盟新的战略意涵,强化其遏制能力与应... 近年来亚太安全局势波诡云谲,大国摩擦趋于激烈。在此背景下,美日意图融合陆、海、空等传统领域与太空、网络、电磁频谱等新领域,大力推进跨领域防卫合作。两国合作动向蕴含多重战略考量:赋予美日同盟新的战略意涵,强化其遏制能力与应对能力;多维度重塑美日印太安全合作体系,强化对中俄战略威慑能力;日本欲借与美合作构建自身跨领域防卫体系。美日合作也面临制度、法理、经济等多层面挑战。在中美博弈趋于长期化、美日军事一体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美日跨领域协同防卫合作将会继续发展,并将对中国周边、亚太乃至世界安全局势造成明显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领域防卫合作 安全合作 美日同盟 印太战略 太空 网络 电磁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