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电网在线稳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7
1
作者 吕东晓 李勇 +3 位作者 肖昌育 卢放 黄永皓 何南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7,41,共5页
介绍了华中电网在线稳定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该系统以大系统理论和 EMS实时信息为基础 ,采用了分层决策和分层控制的控制模式 ,实现了全网各稳定控制装置间的统一协调 ,以达到区域性的最佳控制。该系统能在 5~10 min内将全... 介绍了华中电网在线稳定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该系统以大系统理论和 EMS实时信息为基础 ,采用了分层决策和分层控制的控制模式 ,实现了全网各稳定控制装置间的统一协调 ,以达到区域性的最佳控制。该系统能在 5~10 min内将全网稳定控制装置的策略表刷新一次 ,可以满足在线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自动控制论 策略表 在线稳定控制系统 华中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电网协调电压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江澜 汤卫东 +4 位作者 肖小刚 汪剑波 王健 郭庆来 孙宏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1,共5页
提出了适用于华中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方案,华中网调和所辖下级省、市调按照各自的调度权限进行优化电压控制,并通过边界上选取的协调变量进行协调。同时,华中网调能向国调三峡机组提出调压方向期望,国调在考虑网调调压期望条件下进行优... 提出了适用于华中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方案,华中网调和所辖下级省、市调按照各自的调度权限进行优化电压控制,并通过边界上选取的协调变量进行协调。同时,华中网调能向国调三峡机组提出调压方向期望,国调在考虑网调调压期望条件下进行优化控制并给出三峡机组的电压协调约束区间,网调再在此窄的区间内进行优化控制。采用快速的无功补偿设备平抑特高压电网的电压波动,并根据运行方式的改变实时下发特高压近区电网电压运行限值。基于该设计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即将在华中电网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压控制 特高压输电 电压控制 协调 优化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综述 被引量:24
3
作者 石俊杰 孟碧波 顾锦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22,共6页
简要介绍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发展现状,对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当前的热点与难点 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下一步研究、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调度自动化 数据网络 安全防护 电力市场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原子变换的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林 林涛 +2 位作者 曹健 胡伟 徐遐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3,96,共6页
时频原子变换具有理想的复带通滤波特性,对基频带滤波能够获取同步复相量并同时阻隔其他频带分量的干扰。滤波频域带宽和计算数据窗长度均实现与带通中心的频率解耦,通过尺度参数灵活控制滤波的时域和频域特性。时频原子滤波函数的实部... 时频原子变换具有理想的复带通滤波特性,对基频带滤波能够获取同步复相量并同时阻隔其他频带分量的干扰。滤波频域带宽和计算数据窗长度均实现与带通中心的频率解耦,通过尺度参数灵活控制滤波的时域和频域特性。时频原子滤波函数的实部和虚部具有一致的幅频特性,对系统频率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提出基于时频原子变换的同步相量测量方法,通过构造新的时频原子函数和选择最优尺度参数,能够在定间隔采样下,精确获取信号基波幅值、频率和相角,而不受信号中同时存在的大范围频偏、谐波、噪声和带外干扰的影响,且无需增加频率跟踪和滤波环节。在动态特性方面,该方法对幅值阶跃、频率阶跃和相角阶跃均具有快速响应速度,且运算量小,便于实时分析。MATLAB和EMTDC/PSCAD仿真结果均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原子变换 复带通滤波 同步相量 谐波 带外干扰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电网稳定计算用负荷模型参数仿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勇 徐友平 +1 位作者 肖华 姜文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20,38,共5页
负荷模型是影响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重要因素。为探讨目前华中电网调度部门实际使用的负荷模型及其参数的准确性,指导科学建模工作,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计算了华中电网各配电网的等值阻抗,仿真结果表明目前应用的等值负荷模型... 负荷模型是影响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重要因素。为探讨目前华中电网调度部门实际使用的负荷模型及其参数的准确性,指导科学建模工作,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计算了华中电网各配电网的等值阻抗,仿真结果表明目前应用的等值负荷模型参数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配电网络结构、运行电压、等值阻抗处理方法等因素对负荷模型等值的准确性均有影响,利用仿真得到的负荷模型等值参数可减少电压稳定问题突出的电网所需要的稳定措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电网 负荷模型 配电网络 等值阻抗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网络计算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夏成军 周良松 +3 位作者 彭波 胡会骏 卢放 黄要桂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基于“在线预算、实时匹配”和“集中管理、区域控制”的思想,该文提出一个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的分布式网络计算框架,采用按区域分配预想故障集的负载分配策略,可以获得较大的并行加速比。文中还给出了用Socket进行分布式网络... 基于“在线预算、实时匹配”和“集中管理、区域控制”的思想,该文提出一个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的分布式网络计算框架,采用按区域分配预想故障集的负载分配策略,可以获得较大的并行加速比。文中还给出了用Socket进行分布式网络计算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处理 网络计算 并行计算 暂态稳定控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电网外送电力安全自动装置配置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进霞 曾玉 +2 位作者 张立平 凌煦 陈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97-99,共3页
针对江西电网“三站四线”500 kV电力外送网络结构,根据系统潮流稳定计算结论,提出了江西电网的稳定控制措施,从设计角度介绍了江西电网外送电力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原则、配置方案、实施通道及厂站端的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其目的主要是为... 针对江西电网“三站四线”500 kV电力外送网络结构,根据系统潮流稳定计算结论,提出了江西电网的稳定控制措施,从设计角度介绍了江西电网外送电力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原则、配置方案、实施通道及厂站端的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江西电网电力外送网络的安全稳定水平,满足电力系统的三道防线。在实际选用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时,宜优先选用有成熟经验、简单、可靠、有效的分散式装置,不同控制对象的各类装置应协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送电力 稳定控制 安全自动装置配置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器试验数据的自动校核与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锐 李勇 +5 位作者 杨嘉伟 齐索妮 姜曼 奚江惠 陆继明 毛承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9-143,共5页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人工参与量大的现状,开发出一套基于数据库的PSS试验数据的自动校核与优化软件,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自动校核、PSS相位补偿参数的优化及有无PSS阶跃响应指标的自动计算与判断等功能,提高了...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人工参与量大的现状,开发出一套基于数据库的PSS试验数据的自动校核与优化软件,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自动校核、PSS相位补偿参数的优化及有无PSS阶跃响应指标的自动计算与判断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使PSS试验数据的处理简单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试验数据 自动校核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电网迎峰度夏方式的省际潮流 被引量:2
9
作者 奚江惠 胡济洲 李胜洪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共4页
高温大负荷、水电大发是华中电网迎峰度夏方式的两大基本特征,又与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紧密结合,其对运行方式安排的影响必然会体现在电网省际断面的潮流分布方面。在总结华中电网2010年迎峰度夏方式基本特点基础上,给出了华中电网... 高温大负荷、水电大发是华中电网迎峰度夏方式的两大基本特征,又与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紧密结合,其对运行方式安排的影响必然会体现在电网省际断面的潮流分布方面。在总结华中电网2010年迎峰度夏方式基本特点基础上,给出了华中电网2010年迎峰度夏方式省际断面潮流分布情况,并与年度运行方式和电网运行稳定规定进行了对比。迎峰度夏大负荷期间,华中电网省际断面呈现输送裕度较大且受三峡电站出力影响较大的特点,充分反映了资源优化配置需求,为有效做好运行方式安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峰度夏 省际断面潮流 输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561光纤电流纵差保护在华中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锋 刘天斌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REL-561 光纤电流纵差保护 华中电网 继电保护 高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层规划的无功优化模型及其混合算法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淑芬 万仲平 +2 位作者 樊恒 肖昌育 黄要桂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25,共4页
建立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二层规划数学模型。基于二层规划模型和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的特点,构造了求解该模型的混合算法,即上层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下层采用模拟退火法求解。对IEEE-6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进行的仿真计算表明所建立... 建立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二层规划数学模型。基于二层规划模型和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的特点,构造了求解该模型的混合算法,即上层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下层采用模拟退火法求解。对IEEE-6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进行的仿真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算法有效可行,对于大系统而言,该算法与上下层均采用遗传算法相比能大大提高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算法 二层规划 无功优化模型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模拟退火法 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 规划模型 节点系统 计算速度 求解 计算表 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互联大区电网联络线功率振荡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洪峰 陈金富 +4 位作者 段献忠 奚江惠 凌卫家 李勇 姜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51,共6页
以华中华北两大电网特高压互联为大背景,研究大扰动(跳机、直流闭锁)下弱互联系统联络线有功功率波动峰值问题。结合实际振荡过程分析了联络线功率波动的特点。通过两机系统模型对联络线功率波动最大值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影响联络线... 以华中华北两大电网特高压互联为大背景,研究大扰动(跳机、直流闭锁)下弱互联系统联络线有功功率波动峰值问题。结合实际振荡过程分析了联络线功率波动的特点。通过两机系统模型对联络线功率波动最大值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影响联络线功率波动峰值的相关因素。指出波动峰值与联络线两侧系统电磁功率突变量的差值成正比,与故障侧系统和对侧系统转动惯量的比值成反比。由于系统电磁功率突变量的差值与故障位置紧密相关,实际系统中故障地点距离联络线落点越近转移比越小。采用华中华北联网系统作为算例对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弱互联 联络线功率振荡 低频振荡 区域间振荡 转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多回特高压直流的四川电网高频切机优化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志强 袁荣湘 +2 位作者 徐友平 唐晓骏 徐遐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四川电网锦苏、复奉和宾金三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继投产后,若任一直流工程发生双极闭锁稳控拒动故障,大量盈余功率转移将导致渝鄂输电断面失步解列装置动作,川渝电网孤立运行。由于四川电网原有高频切机方案切机量不足以及切除机组... 四川电网锦苏、复奉和宾金三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继投产后,若任一直流工程发生双极闭锁稳控拒动故障,大量盈余功率转移将导致渝鄂输电断面失步解列装置动作,川渝电网孤立运行。由于四川电网原有高频切机方案切机量不足以及切除机组选择不当,将引发川渝电网高频问题且失去稳定。对此,针对多回特高压直流投运新形势,提出的高频切机方案配置原则包括:应避免特高压直流发生换相失败期间和线路故障再启动成功后误切机组;高频切机防控故障应限于单回直流故障;为避免过切机组,每轮次切机量不宜过大;直流闭锁引发的高频问题,应该由直流配套电源来解决等。最后,重新配置并校核了高频切机方案,研究结论已得到实际应用,切机定值已下发至机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电网 特高压直流 满送方式 高频切机 配置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互联区域电网解列后送端电网频率特性及高频切机方案 被引量:50
14
作者 张志强 徐友平 +4 位作者 袁荣湘 唐晓骏 徐遐龄 秦晓辉 吴丽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8-293,共6页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联网格局,联网初期有必要研究特高压联络线解列后,2个区域电网的频率稳定性。以华中(含川渝)电网调度数据为基础,通过推导大型互联区域电网频率偏差的解析式,把握了频率变化过程中最高频率和稳态...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联网格局,联网初期有必要研究特高压联络线解列后,2个区域电网的频率稳定性。以华中(含川渝)电网调度数据为基础,通过推导大型互联区域电网频率偏差的解析式,把握了频率变化过程中最高频率和稳态频率特性;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再通过构建华中电网的等值单机带负荷模型,研究华中电网高频切机的最佳频段、最少切机量和切机各轮次的较优比例。最终,提出了适合于华中电网的高频切机方案,并验证了其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网 频率特性 高频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方向性和风险性的大型互联电网可用输电能力快速计算 被引量:11
15
作者 石东源 罗钢 +4 位作者 陈金富 段献忠 党杰 徐友平 奚江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58-66,10,共9页
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对于大型互联电网的运行与调度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的适用于大型互联电网的可用输电能力快速计算方法。该模型采用重复潮流法构建动态ATC的计... 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对于大型互联电网的运行与调度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的适用于大型互联电网的可用输电能力快速计算方法。该模型采用重复潮流法构建动态ATC的计算框架,通过优化校验过程与自适应步长控制提高了计算速度。文中全面地考虑了包括暂态稳定约束在内的多种动态和静态约束;在分析不同的功率调整过程对计算结果影响的基础上,给出3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功率增长方向及其计算方法;并引入暂态稳定的概率风险评估,间接计及不确定性因素,计算系统承担一定失稳风险时的ATC。所开发软件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输电能力 重复潮流法 功率增长方向 暂态稳定 大型互联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二江电厂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建模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勇 吕东晓 +2 位作者 黄要桂 毛承雄 范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59,共4页
葛洲坝二江电厂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以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机端电压、发电机有功出力和机端电量频率为状态量,以机组励磁电压为控制量。针对反馈增益的选择问题,在运用试探法进行仿真计算的基础上,从机组运行工况、转速测量和现场干扰... 葛洲坝二江电厂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以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机端电压、发电机有功出力和机端电量频率为状态量,以机组励磁电压为控制量。针对反馈增益的选择问题,在运用试探法进行仿真计算的基础上,从机组运行工况、转速测量和现场干扰等方面讨论了反馈增益的选择原则。仿真计算和现场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最优反馈增益是正确的,对提高华中电网的电压稳定水平是有益的,可以减少切负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二江电厂 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 建模 参数优化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国波 刘天琪 +1 位作者 王春明 李群山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以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DG)发挥其综合效益为目的,建立了以最小化分布式电源投资运行成本、最小化配电网网损和最大化静态电压稳定性为目标的配电网DG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引入了多目标遗传算法—带精英策略的快速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以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DG)发挥其综合效益为目的,建立了以最小化分布式电源投资运行成本、最小化配电网网损和最大化静态电压稳定性为目标的配电网DG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引入了多目标遗传算法—带精英策略的快速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该算法能够协调各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能使各目标函数尽量达到比较大的Pareto最优解集。在考虑不同类型DG的接入特性的基础上,采用NSGA-Ⅱ优化求解DG配置问题。算例分析表明,DG接入配电网后有利于节省配电网投资、减少配电网网损、提高静态电压稳定性。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DG配置方案能够达到经济、技术、安全3个方面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多目标优化 NSGA-Ⅱ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电网协调电压控制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庆来 孙宏斌 +3 位作者 张伯明 周济 常青 徐友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0-34,共5页
主要研究特高压示范工程南部落点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设计并开发潮流仿真平台,能模拟电网无功电压调节的准稳态过程,并兼顾电网安全约束和特高压线路绝缘要求。基于仿真平台,对比研究了独立控制和协调控制两种模式,并综合利用发电机进... 主要研究特高压示范工程南部落点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设计并开发潮流仿真平台,能模拟电网无功电压调节的准稳态过程,并兼顾电网安全约束和特高压线路绝缘要求。基于仿真平台,对比研究了独立控制和协调控制两种模式,并综合利用发电机进相、直流降压运行、停运500kV线路等各种调节手段,对三峡近区电网的电压控制进行了全过程仿真,分析了影响特高压线路落点变电站电压下降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电网 电压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电网线路距离保护延时段整定计算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登峰 柳焕章 +1 位作者 李银红 段献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1-65,共5页
按照逐级逐段配合原则整定超高压电网线路距离保护Ⅱ段会因多级同段配合而导致动作时延过长,这在线路故障主保护拒动时将严重威胁系统安全。提出了一种距离保护延时段整定计算方案,方案中距离保护Ⅱ段只与相邻线路纵联保护配合,若不能... 按照逐级逐段配合原则整定超高压电网线路距离保护Ⅱ段会因多级同段配合而导致动作时延过长,这在线路故障主保护拒动时将严重威胁系统安全。提出了一种距离保护延时段整定计算方案,方案中距离保护Ⅱ段只与相邻线路纵联保护配合,若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则采用灵敏度调整函数适当提高灵敏度使其能够反应本线路绝大部分故障,同时增加距离保护Ⅱ段延时以确保选择性;并从灵敏度补充的角度将距离保护Ⅲ段当成传统的距离保护Ⅱ段使用,由其确保灵敏度满足规程要求。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整定方案能够保证距离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并能兼顾速动性,配合逻辑简洁,方便程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线路 距离保护 延时段 整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电厂智能稳定控制装置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勇 郑伟 +3 位作者 吕东晓 黄要桂 周良松 胡会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72,共5页
葛洲坝电厂智能稳定控制装置不仅克服了常规稳定控制装置存在的许多缺点 ,如难以与实际故障相匹配 ,存在误切机、过切机现象以及调度、现场运行人员操作频繁、复杂等 ,而且兼顾了华中电网全网暂态稳定控制的需要。它能够根据系统运行方... 葛洲坝电厂智能稳定控制装置不仅克服了常规稳定控制装置存在的许多缺点 ,如难以与实际故障相匹配 ,存在误切机、过切机现象以及调度、现场运行人员操作频繁、复杂等 ,而且兼顾了华中电网全网暂态稳定控制的需要。它能够根据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情况 ,自动采取最佳稳定措施 ,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最优动态电阻制动、高压直流输电紧急调制的优势 ,以减少切机、切负荷数量。在结构设计、智能化、可靠性和快速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装置不仅能完成现有任务 ,而且能与其它安全自动装置配合 ,构成全网在线稳定控制系统。该装置自 1998年 6月投运以来 ,经历了多次系统故障考验 ,均正确动作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厂 智能稳定控制装置 电网 葛洲坝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