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板内地震过程的三层次构造模式 |
杨巍然
曾佐勋
李德威
邢集善
王杰
罗文行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8
|
|
2
|
褶皱构造的曲率分析及其裂缝估算——以江汉盆地王场褶皱为例 |
李志勇
曾佐勋
罗文强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6
|
|
3
|
黄骅坳陷新生代沉降中心迁移:数值模拟证据 |
胡才志
曾佐勋
任建业
祁鹏
李志勇
胡烨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4
|
鄂东南铁山梯形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的应变测量与分析 |
吴林波
曾佐勋
高曦
王杰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酒泉盆地南缘老君庙构造带应力场数值模拟 |
胡烨
曾佐勋
潘良云
孙庭斌
尹崇军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月球主要构造特征:嫦娥一号月球影像初步研究 |
王杰
曾佐勋
岳宗玉
胡烨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7
|
开合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杨巍然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8
|
鄂东南铁山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的应变测量与分析 |
吴林波
曾佐勋
高曦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台湾南投地震(M_S6.7)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流变构造分析 |
曾佐勋
吴达兵
王杰
贺赤诚
黄倩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都江堰地震(M_S4.1)短期预测和流变构造分析 |
曾佐勋
吴达兵
贺赤诚
王杰
黄倩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鱼嘴构造在相邻能干层能干性估测中的应用 |
林彦蒿
曾佐勋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骨节状香肠构造形成机制研究——以湖北铁山为例 |
李泉
曾佐勋
张鲲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金星Beta Regio地区构造与成因分析研究进展 |
丁宁
曾佐勋
谢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水星构造特征及演化 |
闫丹
曾佐勋
胡才志
徐大良
胡烨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5
|
芦山地震(M_S7.0)前甲烷释放与大气增温异常 |
王杰
张雄
潘黎黎
曾佐勋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16
|
湖南阳明山复式花岗岩的岩石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约束 |
刘伟
曾佐勋
陈德立
贺赤诚
莫皓然
曾志方
魏运许
徐大良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17
|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
龚伟
曾佐勋
王杰
徐大良
胡烨
李细光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8
|
广西富川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区斑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刘伟
曾佐勋
李绍凡
贺赤诚
杨宝忠
刘建雄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9
|
裂缝预测主曲率法的新探索 |
李志勇
曾佐勋
罗文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1
|
|
20
|
芦山地震(M_S7.0)及玉树地震(M_S5.2)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分析 |
潘黎黎
曾佐勋
王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