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结构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勇 《江淮论坛》 1981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社会生产力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因素组成,而组成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因素是不断发展的,与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系统就会形成不同的内在结构。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系统 相互作用 内在结构 物质资料 劳动者 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属性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管理 生产力诸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当·斯密只断定“分工起因于交换”吗?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剑 信长星 《人文杂志》 1985年第5期61-62,67,共3页
《经济研究》1984年第二期刊登了赵惠明同志的《对分工起因于交换的观点不能一概否定》的文章,赵文认为不能否定亚当·斯密关于分工起源于交换的命题。刘佑成同志在《人文杂志》1984年第五期上撰文,提出了与赵文绝然相反的观点,认... 《经济研究》1984年第二期刊登了赵惠明同志的《对分工起因于交换的观点不能一概否定》的文章,赵文认为不能否定亚当·斯密关于分工起源于交换的命题。刘佑成同志在《人文杂志》1984年第五期上撰文,提出了与赵文绝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亚当·斯密关于分工起因于交换的命题是错误的”。但赵刘二人立论的前提却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倾向 亚当·斯密 起源问题 社会分工 因子交换 马恩 游牧民族 交换能力 马克思 狩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三制”原则在鄂豫边区的实施
3
作者 龚伏秋 刘光明 《江汉论坛》 1985年第8期64-67,共4页
(一)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在根据地内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鄂豫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一)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在根据地内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鄂豫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豫南的竹沟、鄂中的汤池和鄂东的七里坪为战略基地,奋起抗击日寇的侵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经过半年多的战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大会 三三制 中共党组织 鄂豫边区 民主人士 国民党 应山 县长 中国共产党 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马克思主义恋爱观
4
作者 薛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5年第1期63-70,共8页
读过马克思《致燕妮》的爱情诗,看过克鲁普斯卡娅写的《列宁回忆录》,翻过《恩格斯传》的人,总不会认为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冷冰冰的吧。他们在爱情上,不仅具有崇高丰富的感情,而且有很多精辟深刻的见解。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恋爱观。
关键词 恩格斯传 恋爱观 克鲁普斯卡娅 恋爱自由 经济学手稿 革命理想 革命事业 杯水主义 恋爱过程 商品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在三治—治水、治山、治土斗争中的光辉胜利
5
作者 赵其田 毛晓村 +4 位作者 徐平中 沈骏 张庆炎 严昌尧 萧乾芬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3期72-82,共11页
枣阳县位于湖北省北部,土地总面积五三○万亩,耕地面积二一八万亩。全县有十四个人民公社,三八六四个生产队,现有人口六十万人,二十六万个劳动力。农作物以粮食、棉花、油料生产为主,由于全县大部份是岗地,土质很坏,解放前每亩地只产粮... 枣阳县位于湖北省北部,土地总面积五三○万亩,耕地面积二一八万亩。全县有十四个人民公社,三八六四个生产队,现有人口六十万人,二十六万个劳动力。农作物以粮食、棉花、油料生产为主,由于全县大部份是岗地,土质很坏,解放前每亩地只产粮食几十斤,棉花几斤,是本省有名的低产县,群众处于极端贫穷饥饿的境地。岗地的人民,生在岗地,长在岗地,但不愿住在岗地。解放后,岗地人民见到了青天。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合作化,技术革新,兴修水利等,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五七年以前粮食的总产量是4.3亿斤,比四九年增加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兴修水利 园田化 技术革新 人民公社 公路 劳动力 发动群众 大兵团作战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