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4-76,共3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学者们对长期主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 ,纠正了过去存在的某些简单化和教条化的认识 ,发表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成果 ,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学术规范和话语体系。在充分肯定中国近现...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学者们对长期主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 ,纠正了过去存在的某些简单化和教条化的认识 ,发表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成果 ,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学术规范和话语体系。在充分肯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也应看到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研究范围仍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研究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研究范式仍有待于进一步更新。为此 ,本刊邀请几位长期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辛勤耕耘的学者 ,以“中国近代现史研究的范式转换”为主题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希望这一讨论对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发展能够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研究 “范式转换” 理论思维 历史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荣张企业集团的盛衰看近代中国家族企业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全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5,共8页
荣张两大企业集团是近代中国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代表,从它们的兴衰可以看出家族企业明显比非家族企业拥有优势,其表现有四:一是利润分配服从资本积累,企业的内聚力很强;二是投资走向、经营理念更趋于务实而非理想化;三是能够有效控... 荣张两大企业集团是近代中国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代表,从它们的兴衰可以看出家族企业明显比非家族企业拥有优势,其表现有四:一是利润分配服从资本积累,企业的内聚力很强;二是投资走向、经营理念更趋于务实而非理想化;三是能够有效控制贪污浪费、官僚习气等管理漏洞,企业内耗小;四是精力注入程度极高,企业家的自我定位明确化。至于家族企业之所以优越,与血缘关系的内部维系作用分不开。当然,血缘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当制度弱化后它会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家族企业私有化更彻底也是原因之一。需要附带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家族企业的优势就因此而认定儒家文化优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张企业集团 家族企业 非家族企业 民营企业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近代汉口市政体制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秋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辛亥革命对中国市政体制所产生的复杂影响不容忽视。辛亥革命前夕,西方市政体制被引入了租界,市制在华界萌生,汉口市政体制的现代转型开始起步。辛亥革命促进了民初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它提升了汉口的城市地位,为其独立... 辛亥革命对中国市政体制所产生的复杂影响不容忽视。辛亥革命前夕,西方市政体制被引入了租界,市制在华界萌生,汉口市政体制的现代转型开始起步。辛亥革命促进了民初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它提升了汉口的城市地位,为其独立成市做了进一步的铺垫,推动了汉口市政管理机构向专门化迈进,加快了汉口市政规划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促成了官治与商人自治双轨并行的二元化过渡性市政管理体制。辛亥革命所造就的政治与市政管理格局成为民国中期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大背景,所奉行的三民主义转化为民国中期汉口市政体制转型的精神动力。而民国中期市制的建立与完善,既标志着汉口市政体制现代转型的初步完成,又表明辛亥革命倡导的的民权思想部分得到实现。同时,市政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又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辛亥革命宗奉的民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近代汉口 市政体制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革命史的缩影——《湖北近代革命史》代序
4
作者 章开沅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92-192,共1页
湖北,地处祖国中部。“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湖北,又是被誉为“堪与希腊文化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历经传承,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涵已深深融入荆楚人民的心灵... 湖北,地处祖国中部。“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湖北,又是被誉为“堪与希腊文化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历经传承,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涵已深深融入荆楚人民的心灵。近代以来,由于汉口开埠、工商日兴,海外文明纷至沓来,湖北又是西方文化较早登陆的地方。如此等等,都决定了当中华民族遭遇各种危难时,湖北人民都会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湖北 革命史 代序 地理优势 希腊文化 精神内涵 近代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代续“经世文编”文化热潮的成因 被引量:2
5
作者 沈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9-492,共4页
自1826年魏源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问世后,近代中国出现了一股赓续“经世文编”的热潮,这股文化热潮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实现现代转换的一种文化实践,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内外因素相互... 自1826年魏源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问世后,近代中国出现了一股赓续“经世文编”的热潮,这股文化热潮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实现现代转换的一种文化实践,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文编 文化热潮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南生 易仲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114,共9页
以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平台的南开经济学人,是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的以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一个研究群体,他们以"学术中国化"及"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理念,开展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研究,主张推进以手工业... 以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平台的南开经济学人,是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的以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一个研究群体,他们以"学术中国化"及"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理念,开展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研究,主张推进以手工业为主的乡村工业的发展,挽救农村经济危机,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南开经济学人利用从政之机将其乡村工业理论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重新释读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对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经济学人 南开经济研究所 南开大学 乡村工业 农村调查 方显廷 何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惨案与国民政府的宣传对策 被引量:5
7
作者 左世元 罗福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155,共5页
济南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国民党统一中国而制造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作为一个尚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且处于弱势地位的国民政府,为使日本暴行大白于天下,宣传策略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国民党中常委和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了这次宣传工作,... 济南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国民党统一中国而制造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作为一个尚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且处于弱势地位的国民政府,为使日本暴行大白于天下,宣传策略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国民党中常委和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了这次宣传工作,结果在国际上得到了欧美列强政治和道义的支持,国内舆论统一,民众反日运动有条不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惨案 宣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市政”与“国政”的纠缠 被引量:3
8
作者 涂文学 高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中国的"市政"从一开始就和国家的政治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之中,"市政"在近代中国没有真正独立于"国政",而是依托于"国政"。事实上,这种模式也的确对城市化运动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 中国的"市政"从一开始就和国家的政治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之中,"市政"在近代中国没有真正独立于"国政",而是依托于"国政"。事实上,这种模式也的确对城市化运动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纠缠不清的关系实际上将城市作为了政治的工具,抹杀了城市的主体性,市政要独立于国政的理想最终落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 国政 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文化生活形态 被引量:8
9
作者 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7,共8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文化生活呈现出多维存在、多元化表达的特点,在存在形式上,日常性、节令性与应事性三种形式互补,在表现形式上,宗教文化、地方性戏剧、乡土性娱乐、迷信文化等多元共存,出现了宗教文化日常化、戏剧文化节令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文化生活呈现出多维存在、多元化表达的特点,在存在形式上,日常性、节令性与应事性三种形式互补,在表现形式上,宗教文化、地方性戏剧、乡土性娱乐、迷信文化等多元共存,出现了宗教文化日常化、戏剧文化节令化、迷信文化应事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农民 农村文化形态 文化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私盐对湖广市场的争夺与政府的缉剿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一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5-768,共4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清末湖广盐业市场上私盐的种类以及私盐对湖广市场的争夺。清政府为了筹措军饷、裕实国库,对私盐采取了严厉的禁缉措施。通过官、商、私对盐利争夺的分析,折射出了全国市场走向统一的趋势。
关键词 清末 湖广 私盐 盐业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经贸重心缘何由广州北移上海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全有 王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80,共5页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重心由广州北移上海。本文对这个变化产生的原因,作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探讨,从地理因素、五口分流、历史传承、外资流向、人文政治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贸易史 广州市 上海 晚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世知识群体的专业化与社会变迁——以史家、儒医、讼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2-146,共5页
知识群体的专业化,即指知识群体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地集中并致力于某些或某个方面,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向。这种专业化趋向与知识群体的社会化、职业化趋向紧密关联,同时与知识的社会化进程、地域社会的变动、社会阶层的运动以及... 知识群体的专业化,即指知识群体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地集中并致力于某些或某个方面,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向。这种专业化趋向与知识群体的社会化、职业化趋向紧密关联,同时与知识的社会化进程、地域社会的变动、社会阶层的运动以及社会变迁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明清时期,知识群体不断裂变,分离出不少具有专业化趋向的群体,史家、儒医、讼师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这些群体的专业化趋向体现了近世知识群体的内部变化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近世知识群体的专业化有别于现代意义的专业群体所包含的现代学科知识体系、公共服务特性等内涵,但却是知识群体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重要环节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世 明清时期 社会变迁 知识群体 专业化 史家 儒医 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国家建设下的边疆教育及其困境——以国民政府时期夏河县教育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储竞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74-79,共6页
国民政府时期,对于夏河县边疆教育的发展,政府着眼于整个民族国家的建设,地方实力派则更关注本族群的利益。着眼点的不同,并没使双方产生激烈的冲突。究其原因,一方面发展边疆教育促进边疆族群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符合双方的利益;另一方... 国民政府时期,对于夏河县边疆教育的发展,政府着眼于整个民族国家的建设,地方实力派则更关注本族群的利益。着眼点的不同,并没使双方产生激烈的冲突。究其原因,一方面发展边疆教育促进边疆族群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符合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在发展边疆教育中注意协调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并尊重其风俗与利益。地方实力派对国民政府势力渗透的抵制,也能以不损害国家的团结稳定为前提。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特别是日本的侵略,正是边疆教育与西北地区融入民族国家建设最大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教育 国民政府 夏河县 地方实力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对苏联外交的评判——以对华政策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希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101,共5页
胡适对苏联外交的评判大体是求是的。他高度评价苏俄初期的对华宣言 ,希望中国政府承认苏联 ,赞赏苏联在 3 0年代中期的和平努力 ,认为苏联是维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充分肯定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无私援助。胡适也谴责了苏联外交所表现出... 胡适对苏联外交的评判大体是求是的。他高度评价苏俄初期的对华宣言 ,希望中国政府承认苏联 ,赞赏苏联在 3 0年代中期的和平努力 ,认为苏联是维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充分肯定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无私援助。胡适也谴责了苏联外交所表现出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二战后 ,胡适以冷战思维判定苏联外交是侵略、扩张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苏联 外交 和平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解读陶行知的新视角
15
作者 刘大伟 申国昌 潘标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5期39-46,75,共9页
依据社会资本理论,可以将陶行知的人生划分为社会资本的形成期、拓展期、重建期和高峰期。陶行知充分调动其所积累的社会资本,通过同质性互动和异质性互动,实现社会资本内部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多元转换,推动了个人及教育事... 依据社会资本理论,可以将陶行知的人生划分为社会资本的形成期、拓展期、重建期和高峰期。陶行知充分调动其所积累的社会资本,通过同质性互动和异质性互动,实现社会资本内部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多元转换,推动了个人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社会资本 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商业广告中的“辛亥”纪念元素
16
作者 朱英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1,共3页
在民国时期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中,工商业者始终是较为重要的民间社会力量之一,并且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界别的鲜明特点。他们所谈论的话题,主要不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是与经济密切相关。他们往往借此特殊的政治场域,从各方面大力呼吁振兴实... 在民国时期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中,工商业者始终是较为重要的民间社会力量之一,并且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界别的鲜明特点。他们所谈论的话题,主要不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是与经济密切相关。他们往往借此特殊的政治场域,从各方面大力呼吁振兴实业,并藉机促销国货,打出包含有"辛亥"纪念元素的工商广告,使商业与政治得以有机结合,产生独特的作用与影响。这种社会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所具有的长久而持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民国时期 商业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伦敦会与武昌起义——基于伦敦会档案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婉盈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1,共10页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大量在华传教士对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相当关注,留下了大量记录。身处首义之地的汉口伦敦会传教士们加入红十字会、组织丧葬队,积极投身于伤兵难民救助活动,对革命前途较为乐观。传教士们出于自身背景、差会立场以及地域...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大量在华传教士对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相当关注,留下了大量记录。身处首义之地的汉口伦敦会传教士们加入红十字会、组织丧葬队,积极投身于伤兵难民救助活动,对革命前途较为乐观。传教士们出于自身背景、差会立场以及地域差异等原因,对这场革命运动的认知自起义之初就有所不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与信息传播,武汉之外传教士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伦敦会档案为还原辛亥革命的多维面相提供了相关史料,对扩展辛亥革命研究、了解地方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伦敦会 传教士 辛亥革命 差会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