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动态中观察语言 从发展中寻求规律——语言研究方法随想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向农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2-25,共4页
在动态中观察语言从发展中寻求规律———语言研究方法随想□李向农今年年初,国家语委语用所于根元先生来华师,组织“关于语言哲学的对话”座谈会,大家围绕“动态:语言的本质”和“怎样发展我国的语言学”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在讨... 在动态中观察语言从发展中寻求规律———语言研究方法随想□李向农今年年初,国家语委语用所于根元先生来华师,组织“关于语言哲学的对话”座谈会,大家围绕“动态:语言的本质”和“怎样发展我国的语言学”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我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方法 语言系统同质说 形容词 重叠式 理论和方法 中篇小说 用例 语言的动态本质 现代汉语 双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及顺序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宇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8-23,共6页
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及顺序性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这些阶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发展顺序。语言发展阶段是一种大致的平衡状态,是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做出的静态分析。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儿童的语言发展则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及顺序性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这些阶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发展顺序。语言发展阶段是一种大致的平衡状态,是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做出的静态分析。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儿童的语言发展则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连续性。本文讨论儿童语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语言发展 语言现象 顺序性 正常儿童 独词句 发展顺序 语言输入 语言运用 类比推理 弱智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囧——网络的语言智慧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翠珠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古汉字“囧”自2004年以来成为网络新宠,倍受网友追捧。我们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囧”的形体、意义和功能的变异运用及其表达效果,阐述了网络语词“囧”所传达的语言智慧。
关键词 网络 智慧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现代汉语教学法的语言因素考察
4
作者 李宇明 《云梦学刊》 1993年第2期78-81,共4页
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原理、综合把握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因素、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保证,是教师的创造性高智力劳动的表现,是教学经验的理性升华,同时,也是教学科学是... 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原理、综合把握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因素、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保证,是教师的创造性高智力劳动的表现,是教学经验的理性升华,同时,也是教学科学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现代汉语教学法属于语言教学法之一种,语言教学有母语教学和非母语教学之分,因此,语言教学法也首先要区分母语教学法和非母语教学法。本文要讨论的是关于母语教学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法 语言因素 非母语 教学目的 母语教学 第二语言 学习类型 第一语言 口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脱维亚大学汉语教学新探
5
作者 王琼子 尚劝余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2年第4期76-85,92,共11页
本文首先对国内学界有关拉脱维亚大学和拉脱维亚汉学研究创始人彼德·施密特的史实谬误做了匡正;其次以近三十年来拉脱维亚大学汉语教学改革和发展为线索,从历时角度纵向考察拉脱维亚大学汉语教学的特点,认为拉脱维亚大学汉语教学... 本文首先对国内学界有关拉脱维亚大学和拉脱维亚汉学研究创始人彼德·施密特的史实谬误做了匡正;其次以近三十年来拉脱维亚大学汉语教学改革和发展为线索,从历时角度纵向考察拉脱维亚大学汉语教学的特点,认为拉脱维亚大学汉语教学发展缓慢,维持传统发展模式。2011年孔子学院成立带来了汉语教材、语言实践模式、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极大繁荣,但长期以来在本土教师、本土教材和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深度访谈探因,认为应找准社会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学生学习动机,推进教师和教材本土化,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脱维亚大学 汉语教学 彼德·施密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代白族作家文学艺术语言的审美价值
6
作者 赵文英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4-52,共9页
当代白族作家文学中运用了大量充满意趣且能够传递情感信息的艺术语言,体会其中艺术语言的妙用,有助于透过作者情感的外射,了解白族人民审美心理的外化,体会白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感。文章从美学的角度,从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文境美和神... 当代白族作家文学中运用了大量充满意趣且能够传递情感信息的艺术语言,体会其中艺术语言的妙用,有助于透过作者情感的外射,了解白族人民审美心理的外化,体会白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感。文章从美学的角度,从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文境美和神韵美三个角度和层面予以微观考察,从当代白族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选取客观可信的例证,来探究当代白族作家的艺术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白族文学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当涂民歌中历史人文价值承载及其研究
7
作者 汤家骏 杨凯璇 《歌海》 2018年第6期74-80,共7页
当涂民歌历经千年的发展,有文字记载的体裁形式已有多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涂民歌是当涂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的优秀成果,它直接反映了当涂的历史、社会劳动、日常生活,同时也是研究区域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 安徽当涂民歌 史学价值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8
作者 樊小琴 阮璠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4期93-95,共3页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中,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时长、作业负担等提出了要求,学校方面应从作业管理机制、作业总量、作业质量、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此设计符合学生...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中,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时长、作业负担等提出了要求,学校方面应从作业管理机制、作业总量、作业质量、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此设计符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语文作业。本文提出了三点设计原则,即形式多样、分层兼顾、学用合一。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教师阐述了五种不同的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旨在为“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双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被引量:25
9
作者 邢福义 汪国胜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6-37,共2页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邢福义汪国胜多年来,高校现代汉语教师都在呼吁要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确,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实行改革,得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明确所要实现的改革目标。...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邢福义汪国胜多年来,高校现代汉语教师都在呼吁要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确,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实行改革,得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明确所要实现的改革目标。一、现状与问题现代汉语是中文专业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课程改革 汉语课程 语言研究能力 课程体系 现代汉语教学 语用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 语言教学 语音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宇明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李宇明肯定和否定是任何语言都存在的两个互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来说,否定是以肯定为基础的,但是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平行性。本文以形容词为例来探讨肯定和否定的不平行性与“不”和“没”的否定差异。... 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李宇明肯定和否定是任何语言都存在的两个互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来说,否定是以肯定为基础的,但是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平行性。本文以形容词为例来探讨肯定和否定的不平行性与“不”和“没”的否定差异。一、各类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根据能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重叠式 性质形容词 否定式 “没” 参照点 程度副词 李宇明 状态形容词 语气副词 修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华语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华语形态透视 被引量:3
11
作者 萧国政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2-44,共3页
提起推广普通话,人们往往会想到新加坡,认为他们推广普通话的速度和成效是举世瞩目的。不过,一般人常常是看到效果一面,如果深入该国进行考察,你会发现动因一面,并且是普通话学习的动因和广大民众的结合,才产生了现在这样的成就... 提起推广普通话,人们往往会想到新加坡,认为他们推广普通话的速度和成效是举世瞩目的。不过,一般人常常是看到效果一面,如果深入该国进行考察,你会发现动因一面,并且是普通话学习的动因和广大民众的结合,才产生了现在这样的成就。把专家和领导者的灼见变成民众的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历史动因 新加坡华人 推广普通话 语言政策 马来语 新加坡人 语形 英语 民族共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自称代词“某”、“某甲”和“某乙”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翠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年第6期65-68,共4页
“某”、“某甲”、“某乙”是人们所熟知的隐名代词,用来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而作为自称代词,就鲜见探讨了。唐宋时期是自称代词“某”、“某甲”、“某乙”盛行的时期,它们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一致,语用功能和分布却大有不同,... “某”、“某甲”、“某乙”是人们所熟知的隐名代词,用来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而作为自称代词,就鲜见探讨了。唐宋时期是自称代词“某”、“某甲”、“某乙”盛行的时期,它们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一致,语用功能和分布却大有不同,复数表达也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称代词 隐名代词 某甲 某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安阳方言的时间助词“动儿”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安阳方言的"动儿"经常跟谓词性词语构成"VP动儿"格式,意义相当于"……的时候"。本文描写了"VP动儿"的语法和语义特点,比较了晋方言各地区"动/动儿"类结构、用法的差异,指出了该类结... 安阳方言的"动儿"经常跟谓词性词语构成"VP动儿"格式,意义相当于"……的时候"。本文描写了"VP动儿"的语法和语义特点,比较了晋方言各地区"动/动儿"类结构、用法的差异,指出了该类结构语法化程度的不同。并从语法化角度区分了"VP动儿"与"……的时候"的不同,以及受语言接触和语言运用的影响,"……的时候"对"VP动儿"的替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方言 晋语 时间助词 语法化 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陈而出新声 化古而为今用——从何开四赋文的汉语形象说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加晓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2,共4页
赋作为一种旧文学体裁,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渐渐活跃起来,推陈出新,化古为今。其演进传承的流变特点及意义是值得研究的。何开四先生被称为当今"天下写赋第一人",其赋文作品具有赋体流变的普遍性意义。本文从何开四先生赋文... 赋作为一种旧文学体裁,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渐渐活跃起来,推陈出新,化古为今。其演进传承的流变特点及意义是值得研究的。何开四先生被称为当今"天下写赋第一人",其赋文作品具有赋体流变的普遍性意义。本文从何开四先生赋文的汉语形象特点出发,发掘出赋文背后的"歌颂性"文本要求,以及赋文具有的"当代性"文史立意。因此,当今赋文不但是现代汉语向古代汉语寻求语言资源的审美必然,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更是盛世强国的时代要求。它是当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文学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开四赋文 汉语形象 “歌颂性”文本要求 “当代性”文史立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以为”和“刚刚”看词的语法个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邱林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撇开语用因素的制约不说,两个词意义相近相等,词性相同,它们的语法分布就相同吗?换句话说,它们在语法上就可以随便换用吗?本文以动词“以为”和时间名词“刚刚”的分析为例,说明两个词意义相近相等,词性相同,但在语法上并不一... 撇开语用因素的制约不说,两个词意义相近相等,词性相同,它们的语法分布就相同吗?换句话说,它们在语法上就可以随便换用吗?本文以动词“以为”和时间名词“刚刚”的分析为例,说明两个词意义相近相等,词性相同,但在语法上并不一定能够随便替换使用。1动词“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为” 现代维吾尔语 时间名词 中心语 《小说月报》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收获》 抽象名词 《毛泽东选集》 语义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方言的“儿化”和“儿尾”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6-69,共4页
安阳市区方言的"儿化"和"儿尾"与中原官话、普通话相比,有很大不同,该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对安阳方言的"儿化"、"儿尾"进行研究,提出安阳方言"儿化"和"儿尾"现象并存,并... 安阳市区方言的"儿化"和"儿尾"与中原官话、普通话相比,有很大不同,该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对安阳方言的"儿化"、"儿尾"进行研究,提出安阳方言"儿化"和"儿尾"现象并存,并受前一音节影响与"子尾"呈互补分布的面貌;并结合历时分析和语法化理论,指出儿化和儿尾的层次性,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方言 儿化 儿尾 子尾 语法化 晋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系统的关系词搭配算法
17
作者 肖升 胡金柱 +1 位作者 阳西述 吴锋文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基于统计模型的搭配强度算法存在诸多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P/T系统的关系词搭配算法.算法首先基于P/T系统建立了关系词搭配的基本模型,并以变迁数量区分了描述单层有标复句的单层型和描述多层有标复句的多层型;随后讨论了多层型的分解,... 基于统计模型的搭配强度算法存在诸多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P/T系统的关系词搭配算法.算法首先基于P/T系统建立了关系词搭配的基本模型,并以变迁数量区分了描述单层有标复句的单层型和描述多层有标复句的多层型;随后讨论了多层型的分解,并借助分解的可行性及S_不变性论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最后以链表形式储存了库所和变迁,并用C语言对算法进行了描述.结论说明P/T系统是构建算法合适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系统 关系词 搭配 建模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之源流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承法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4期146-149,共4页
通过考察"哲"的造字理据和历史变迁,指出"哲"为"悊"的假借字、"嚞"和"喆"的今字,其语义由"聪明"引申为"聪明之人",再度引申为表尊称的敬辞,广泛用作人名、地名,后又随西方philosophy的日语译名传入中国,获得"哲学"这一... 通过考察"哲"的造字理据和历史变迁,指出"哲"为"悊"的假借字、"嚞"和"喆"的今字,其语义由"聪明"引申为"聪明之人",再度引申为表尊称的敬辞,广泛用作人名、地名,后又随西方philosophy的日语译名传入中国,获得"哲学"这一新义项。建议现代汉语辞书对"哲"释义时应尽可能保证义项的完整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流 义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字句的变异运用
19
作者 肖青青 云兴华 王莉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5-99,共5页
存现句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现和消失的句子,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有"字句是存现句中的一种,但有时又超出了存现句的范畴。表存在的"有"字句是属于存现句,但是表示某人具有某物就超越了这个范围。关于"... 存现句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现和消失的句子,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有"字句是存现句中的一种,但有时又超出了存现句的范畴。表存在的"有"字句是属于存现句,但是表示某人具有某物就超越了这个范围。关于"有"字句的语表形式、句法条件、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等等,语言学界也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文章仅仅从修辞的角度,谈谈"有"字句的变异运用,作为对"有"字句研究的一个方面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变异运用 语表形式 语里意义 语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洒”和“撒”
20
作者 王洪涌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颗粒状 《儿女英雄传》 粮食 假借字 形声兼会意 《红楼梦》 阳光散射 歧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