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言形象术研究”的基础与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永红教授访谈 |
刘永红
邬忠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2
|
新建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单元布局评定——以华中师范大学即将投入使用的图书馆为例 |
张军华
韩全会
|
《现代情报》
CSSCI
|
2010 |
1
|
|
3
|
汉语语法规律的探索者——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 |
汪国胜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学前儿童祈使语言图式研究 |
宫君卓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句子中心的跨语言差异和词类与句法成分的是否对应 |
司罗红
|
《汉语学报》
|
2009 |
2
|
|
6
|
高档次的华中师大学报 |
邢福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7
|
语言学应该调整为一级学科 |
杨亦鸣
徐杰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8
|
信息量调控:标题语言创新的内在机制 |
姚双云
徐杰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1
|
|
9
|
从连词“或”看澳门中文立法语言的规范化 |
汪国胜
白林倩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0
|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
董秀英
徐杰
|
《汉语学报》
|
2009 |
15
|
|
11
|
高校语言学成果评价的崇实取向 |
匡鹏飞
沈威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2
|
移动互联时代的语言生活问题 |
王晶
谢晓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3
|
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学考察 |
汪国胜
徐采霞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4
|
语法知识在语言问题思辨中的应用 |
邢福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5
|
语言学科发展三互补 |
邢福义
|
《汉语学报》
|
2005 |
15
|
|
16
|
感叹句标记手段的跨语言比较 |
李莹
|
《汉语学报》
|
2008 |
10
|
|
17
|
辩证地看待语言研究中的几对关系──从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说起 |
罗进军
尹蔚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8
|
2005年的语言理论研究 |
罗进军
尹蔚
|
《汉语学报》
|
2006 |
1
|
|
19
|
主观视点理论的语言学观照 |
宋晖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0
|
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研究 |
徐宜良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