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思维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优化食品包装设计流程
1
作者 凃志初 李弘立 庄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35,共6页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运用的大背景下,分析AIGC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梳理出系统性的食品包装设计优化流程,以推动食品包装设计方法的创新。从系统性思维出发,剖析食品包装设计各个环节,归纳AIGC在食品包装...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运用的大背景下,分析AIGC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梳理出系统性的食品包装设计优化流程,以推动食品包装设计方法的创新。从系统性思维出发,剖析食品包装设计各个环节,归纳AIGC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三大应用场景以及五大设计板块,并建构出AIGC优化食品包装设计流程的模型。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转变设计思维、拓展包装设计形式,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效率,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前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为食品包装设计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食品包装设计 系统性思维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教育“整饬”时期私立高等美术学校立案的考察——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线索 被引量:4
2
作者 侯云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对私立高等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加强,私立专门美术教育出现变局,其中立案一节成为改变私立专门美术教育态势的关键。通过立案来严格私立高等美术学校设立,从而使私立专门美术教育"泛学校化"的势头得到遏...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对私立高等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加强,私立专门美术教育出现变局,其中立案一节成为改变私立专门美术教育态势的关键。通过立案来严格私立高等美术学校设立,从而使私立专门美术教育"泛学校化"的势头得到遏制,进而以中西美术、"纯艺术"与"实用艺术"并行发展引导办学方向,建立整齐划一的"完备之美术学校"。然而,力求通过立案门槛强行充实和提高的目标并未能在立案后的办学中预期运行,可见当时社会总体状况保障私立高等美术学校全面发展的条件依然有限,只能适时调整,以特色获取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 “整饬”时期 私立高等美术学校 立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学科建设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建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95,共5页
跟随 2 1世纪教育体系的改革步伐 ,关注美术学科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美术理论界、教育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美术及其教育的传统面貌出发 ,对当前美术学科的发展态势做了一个大体的观察 ,并力图在观察美术学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对学科价... 跟随 2 1世纪教育体系的改革步伐 ,关注美术学科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美术理论界、教育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美术及其教育的传统面貌出发 ,对当前美术学科的发展态势做了一个大体的观察 ,并力图在观察美术学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对学科价值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价值 学科性质 学科目标 学科精神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术及其教育的社会取向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建滨 《理论月刊》 2002年第6期53-54,共2页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中,美术应不断地将自身命运指向与其同步的精神和物质空间。介入时代———成为当今艺术的一个重要命题。艺术应该更多地反映、体现、创造“与时俱进”的面貌,融入人的精神和社会的物质形态之中,发挥自己积极...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中,美术应不断地将自身命运指向与其同步的精神和物质空间。介入时代———成为当今艺术的一个重要命题。艺术应该更多地反映、体现、创造“与时俱进”的面貌,融入人的精神和社会的物质形态之中,发挥自己积极的审美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及其教育 社会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寓意?兼论17世纪荷兰风俗画解读的双重面向
5
作者 杨贤宗 王一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69,I0001,共8页
“五感”作为一个传统母题,经历了由理论探讨到绘画呈现的物质性转变。荷兰风俗画中“五感”主题的图像表达,在图式与功能上则呈现出一种特有的二元特征。此外,感官所具有的生活感知与回忆反思的双重功能,同米歇尔·塞尔与阿斯曼夫... “五感”作为一个传统母题,经历了由理论探讨到绘画呈现的物质性转变。荷兰风俗画中“五感”主题的图像表达,在图式与功能上则呈现出一种特有的二元特征。此外,感官所具有的生活感知与回忆反思的双重功能,同米歇尔·塞尔与阿斯曼夫妇的理论立场相对照,从而使得对“五感”的探讨得以回溯至有关风俗画内涵的解读方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感 风俗画 感官 17世纪荷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专门美术教育的民族化转向
6
作者 侯云汉 余子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在全面抗战时期,表现中国社会现实的新写实主义取得西洋画教学的主导地位,带动西洋画中国化的探索走向深入,同时引发了在图案等相关领域的民族化实践,改变了战前专门美术教育的样态,并在战后作为专门美术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延续着战时... 在全面抗战时期,表现中国社会现实的新写实主义取得西洋画教学的主导地位,带动西洋画中国化的探索走向深入,同时引发了在图案等相关领域的民族化实践,改变了战前专门美术教育的样态,并在战后作为专门美术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延续着战时开创的事业。这种专门美术教育的民族化转向,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专门美术教育的理念、方法及实践路线,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美术 新写实主义 西洋画中国化 专门美术教育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美术教学例证
7
作者 杨建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1,共4页
美术教学的有效问题是必须予以关注的,这来自我们对美术本体文化价值、学生多元化发展性意义的认知和尊重。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更换教学的观念、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我发现的权利和空间,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态势。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观念 有效教学 文化价值 教学方式 无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天子·天理:论宋代院体画主题的三个维度
8
作者 喻颖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9,152,共17页
宋代院体画作为皇家扶持的绘画类型,其主题围绕“天下”“天子”和“天理”形成不同的维度;宋代院体山水画形成“山水-庙堂”的天下结构关系,其主题从“天人关系”的表象隐喻地指向“天下”;宋代院体人物画主题隐喻地指向“天子”,这一... 宋代院体画作为皇家扶持的绘画类型,其主题围绕“天下”“天子”和“天理”形成不同的维度;宋代院体山水画形成“山水-庙堂”的天下结构关系,其主题从“天人关系”的表象隐喻地指向“天下”;宋代院体人物画主题隐喻地指向“天子”,这一主题指向从“君与民”“君与臣”“君与君”三个层面展开;宋代院体花鸟画主题隐喻地指向“天”或“天理”,通过“以物观物”和“观之以理”的方式呈现。宋代院体画主题的三个维度对应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意识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院体画 天下 山水画 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整合实践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欧阳丽莎 李思思 王艳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7,共5页
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是当今先进的教学模式,文章试图找到两种教学模式的契合点,将两者有机地植入中国艺术教育体制之中,形成新的一种艺术教育教学模式。该文分别对混合教学模式与德国探讨式教学进行了分析,重点对两种模式的整合理... 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是当今先进的教学模式,文章试图找到两种教学模式的契合点,将两者有机地植入中国艺术教育体制之中,形成新的一种艺术教育教学模式。该文分别对混合教学模式与德国探讨式教学进行了分析,重点对两种模式的整合理论、过程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了这种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价值,对于艺术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探讨式教学 混合教学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被引量:24
10
作者 肖丰 任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中国方式”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视觉元素 ,并把它转换成符合当代艺术语境的艺术形式 ,使人们在欣赏当代艺术的同时 ,又能领悟作品中文化的根源和脉络。“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中... “中国方式”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视觉元素 ,并把它转换成符合当代艺术语境的艺术形式 ,使人们在欣赏当代艺术的同时 ,又能领悟作品中文化的根源和脉络。“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本文通过对当代艺术作品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方式 当代艺术 转换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公共视觉信息沟通的关系——以博物馆功能转型中的视觉信息设计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辛艺华 涂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服务型社会的要求正在促使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的传统功能发生巨大转变。本文以视觉信息沟通设计在博物馆功能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为例,阐明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视觉信息设计对于社会沟通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公共文化... 服务型社会的要求正在促使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的传统功能发生巨大转变。本文以视觉信息沟通设计在博物馆功能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为例,阐明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视觉信息设计对于社会沟通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发生的转型是中国在向服务型社会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公共视觉信息的有效沟通是传统功能转型的基本标准之一。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视觉信息设计,如博物馆一类的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从而多角度地发挥其与社会服务对象沟通交流的最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信息设计 博物馆 服务型社会 功能转型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一个现实的文化策略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丰 任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4,共6页
中国方式的艺术扮演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主义”的先锋角色,并且以自身的方式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现实性的平台。它意在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智,进行现代性的转型,并以他者能够“读懂”且感兴趣(中国概念)的方式呈现。“中国方式”... 中国方式的艺术扮演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主义”的先锋角色,并且以自身的方式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现实性的平台。它意在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智,进行现代性的转型,并以他者能够“读懂”且感兴趣(中国概念)的方式呈现。“中国方式”承载了中国当代文化价值观,使“他者”重新认识中国——一个开放的、现代的、有历史沉淀和当代智慧的中国新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方式 文化策略 当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6
13
作者 辛艺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117,共6页
日本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纹样的题材及装饰形式散发出华美而精巧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和服手绘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些特有的审美对象去思考凝练在手工艺人心目中的审美情趣,认为日本和服手绘纹样所表现出的技艺之美、象征之美、... 日本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纹样的题材及装饰形式散发出华美而精巧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和服手绘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些特有的审美对象去思考凝练在手工艺人心目中的审美情趣,认为日本和服手绘纹样所表现出的技艺之美、象征之美、装饰之美,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和服 手绘纹样 技艺美 象征性 装饰性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崇高的分析”的贡献与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晓庚 李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9,共6页
康德崇高论在他的美学及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学者对其研究集中在他论述的表面性方面,而对其内在本质旨意缺少研究,没有研究其崇高的美感心理,鲜有对康德崇高思想的方式对后来美学的影响做总体思考。针对这些,本文研究康德崇高在... 康德崇高论在他的美学及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学者对其研究集中在他论述的表面性方面,而对其内在本质旨意缺少研究,没有研究其崇高的美感心理,鲜有对康德崇高思想的方式对后来美学的影响做总体思考。针对这些,本文研究康德崇高在美学史上的创造性,指出他将崇高纳入整体美学思想之中,突破传统美学仅将崇高理解为艺术风格的局限,在研究其崇高的外在形式之中,推理出其实质是崇高为人的心灵与精神道德家园,进一步深化崇高贯穿其整个美学的思想价值,进而研究崇高的美感心理主要特征,指出其对审美心理学派的影响,深化康德美学的研究。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康德美学与黑格尔美学研究的不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崇高的分析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邱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64,共3页
本文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陶艺"课程教学实践,着重探究如何以"创新思维"为主导,通过"陶艺"课程的独特教学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凝练出集创新性、知识性、技能性和趣味性成一... 本文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陶艺"课程教学实践,着重探究如何以"创新思维"为主导,通过"陶艺"课程的独特教学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凝练出集创新性、知识性、技能性和趣味性成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同时,也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课程教学 创新思维 新教学模式 探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虎头鞋艺术缘起与特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吕枫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在中原地区的民间艺术中,虎头鞋艺术占据相当重要的分量。它不仅承载着中原民间艺术的大气与粗犷,还洋溢着母亲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虎头鞋无论是造型还它的意蕴都有着强烈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本文从它的造型观念生成、造... 在中原地区的民间艺术中,虎头鞋艺术占据相当重要的分量。它不仅承载着中原民间艺术的大气与粗犷,还洋溢着母亲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虎头鞋无论是造型还它的意蕴都有着强烈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本文从它的造型观念生成、造型特点、装饰手法、工艺手段几个方面分析了虎头鞋的艺术特征,以期更好地继承传统造型方法和工艺,保护好这种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虎头鞋 民间艺术 造型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33
17
作者 辛艺华 罗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77,共7页
本文主要是对土家织锦这一特定对象作出审美经验的解释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 ,即通过对土家织锦发生学的研究 ,指出土家织锦的自然审美意识 ;通过对土家织锦的技艺、形式、风格的分析 ,总结土家织锦的形式美学风格 ... 本文主要是对土家织锦这一特定对象作出审美经验的解释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 ,即通过对土家织锦发生学的研究 ,指出土家织锦的自然审美意识 ;通过对土家织锦的技艺、形式、风格的分析 ,总结土家织锦的形式美学风格 ;通过对土家族族源的梳理揭示出土家织锦纹样符号隐喻中的深层次审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织锦 审美特征 文化内涵 自然审美意识 审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敏 张聃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59,共3页
主流新闻网站的功能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门户网站,其发展重点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非商业利益。而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许多不同的力量因素参与其中,如果意见力量分布不均衡则很容易导致网络舆论传播方向的转变,进而影响到网络舆论... 主流新闻网站的功能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门户网站,其发展重点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非商业利益。而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许多不同的力量因素参与其中,如果意见力量分布不均衡则很容易导致网络舆论传播方向的转变,进而影响到网络舆论的发展。近年来,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主流新闻网站相继进入全球网站百强行列,它们在改善网络新闻秩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主流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方面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新闻网站 舆论导向 成因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武陵家具木雕艺术的风格看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互渗 被引量:9
19
作者 辛艺华 罗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本文通过对土家族民间家具木雕艺术特征的分析 ,以及明清时期、改土归流之后土家族区域经济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结出土家族家具木雕造型的风格特征 ,认为它独特的形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大胆夸张的以意造型 ;本质元素的以线概括 ;打破时空的... 本文通过对土家族民间家具木雕艺术特征的分析 ,以及明清时期、改土归流之后土家族区域经济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结出土家族家具木雕造型的风格特征 ,认为它独特的形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大胆夸张的以意造型 ;本质元素的以线概括 ;打破时空的自由空间。并从家具木雕艺术的题材与表现风格上与其它民族区域家具木雕的相似性 ,结合民族之间族际演化的特点深入探索土家民间文化与汉文化的互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家具木雕 艺术特征 文化互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织锦构成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可借鉴性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洪 张大庆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9,共5页
土家织锦艺术因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一直保留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现代平面设计可以吸取土家族织锦抽象几何构成形式、造型、... 土家织锦艺术因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一直保留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现代平面设计可以吸取土家族织锦抽象几何构成形式、造型、色彩中优秀的元素,以此来丰富其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 构成元素 平面设计 土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