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杜飞鹏 余颖 曾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4-97,共4页
从纳米TiO2 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各种因素 ,提高光催化活性途径及催化剂载体的研究等方面 ,对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作了详细概述。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氧化 机理 污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降解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O制备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夏晓红 贾志杰 +1 位作者 范中丽 陈正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以硝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纳米CuO ,与传统的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的球形纳米CuO相比 ,高压 热晶法制备的纳米CuO呈片状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X 射线衍射分析及耐老化烧结等实验研究发现 ,它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球形颗粒稳... 以硝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纳米CuO ,与传统的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的球形纳米CuO相比 ,高压 热晶法制备的纳米CuO呈片状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X 射线衍射分析及耐老化烧结等实验研究发现 ,它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球形颗粒稳定性好 ,比表面积大 ,而且自分散 ,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 ,比能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热晶法 片状纳米CuO 氧化铜 硝酸铜 锂离子电池 纳米材料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 被引量:17
3
作者 余颖 曾艳 +3 位作者 王卫军 刘冰 张平 贾志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研究了聚苯乙烯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探讨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碳纳米管加入量为 1.0 %时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较高 ,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此时 ,碳纳米管在基体中呈纳米级分布 ,而且碳... 研究了聚苯乙烯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探讨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碳纳米管加入量为 1.0 %时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较高 ,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此时 ,碳纳米管在基体中呈纳米级分布 ,而且碳纳米管对苯乙烯的聚合过程没有阻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聚苯乙烯 碳纳米管 微观结构 分子量 拉伸强度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对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漆新华 王中华 +2 位作者 庄源益 余颖 李家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以TiO2 作为光催化剂 ,研究了TiO2 对活性艳红X - 3B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 ,以锐钛矿为主的混晶型TiO2 的催化活性最好 ;X - 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 muir Hinshelwood动力学模式 ,并求出其动力学参数k(表观反应速率常... 以TiO2 作为光催化剂 ,研究了TiO2 对活性艳红X - 3B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 ,以锐钛矿为主的混晶型TiO2 的催化活性最好 ;X - 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 muir Hinshelwood动力学模式 ,并求出其动力学参数k(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为 0 5 92 1,KA(吸附平衡常数 )为 0 172 5 ;温度对X - 3B的降解影响很小 ,其活化能仅为 6 0 4kJ/mol;溶液中盐度的增加会不断降低TiO2 对X - 3B的光催化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艳红X-3B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PA6复合材料的机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颖 贾志杰 +1 位作者 曾艳 张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在探讨碳纳米管的加入对 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基础上 ,用扫描电镜 (SEM)、拉曼光谱和特性粘数法对碳纳米管增强 PA6复合材料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的加入提高了PA6的强度 ,此时碳纳米管能以纳米状态均匀地分... 在探讨碳纳米管的加入对 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基础上 ,用扫描电镜 (SEM)、拉曼光谱和特性粘数法对碳纳米管增强 PA6复合材料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的加入提高了PA6的强度 ,此时碳纳米管能以纳米状态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中 ,且碳纳米管与 PA6之间在界面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同时碳纳米管在原位复合过程中未对高分子链段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反而使 PA6的聚合程度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增强 PA6 复合材料 机理 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法制备单分散的纳米氧化锌分散液 被引量:6
6
作者 白凡飞 贺平 +2 位作者 贾志杰 黄新堂 何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0-583,共4页
用ZnCl2作原料,PVP作分散剂,在160℃下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得单分散、具有良好晶体结构和规则外形的ZnO纳米单晶分散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工艺条件对纳米ZnO尺寸和形貌的... 用ZnCl2作原料,PVP作分散剂,在160℃下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得单分散、具有良好晶体结构和规则外形的ZnO纳米单晶分散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工艺条件对纳米ZnO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并对其生长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PVP 原位生成法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度下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漆新华 王中华 +2 位作者 庄源益 余颖 李家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以活性艳红X-3B为模型化合物,以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光照度下污染物的多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iu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随入射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大,... 以活性艳红X-3B为模型化合物,以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光照度下污染物的多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iu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随入射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平衡常数(KA)却随入射光照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实验的光照度范围内,k和K-1A与光照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降解 活性艳红X-3B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锡枝蔓晶的制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朱路平 宋海胜 +2 位作者 廖桂红 贾志杰 黄在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以SnCl4·5H2O等为主要原料,在160~200℃时成功地制备出分散性好、晶型完整、结构稳定的四方晶型纳米氧化锡枝蔓晶,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氧化锡纳米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S... 以SnCl4·5H2O等为主要原料,在160~200℃时成功地制备出分散性好、晶型完整、结构稳定的四方晶型纳米氧化锡枝蔓晶,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氧化锡纳米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SnO2微晶具有枝蔓状外观结构,其躯干长为3~5μm,直径为100~200nm,枝节长为5~8μm,直径为10~40nm.同时对其可能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成核并延伸生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纳米材料 枝蔓晶 压力-热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结构-光催化降解活性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漆新华 韩哲楠 +2 位作者 庄源益 余颖 李家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52-654,共3页
以近20种水溶性染料为研究对象,选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及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等理化参数,建立了染料的定量结构-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关系模型,得到定量关系式为:lgk=0.01628×lgKow+0.13246... 以近20种水溶性染料为研究对象,选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及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等理化参数,建立了染料的定量结构-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关系模型,得到定量关系式为:lgk=0.01628×lgKow+0.13246×(ELUMO-EHOMO)-2.14856,很好地表示反应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水溶性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光催化降解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颖 刘冰 +1 位作者 王卫军 张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19,43,共3页
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加入对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用扫描电镜和特性粘数法对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的加入提高了PA6的强度 ,此时碳纳米管能够以纳米状态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中。碳纳米管在原位复合过... 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加入对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用扫描电镜和特性粘数法对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的加入提高了PA6的强度 ,此时碳纳米管能够以纳米状态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中。碳纳米管在原位复合过程中没有对高分子链段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反而使PA6的聚合程度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橡胶改性技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曾艳 张平 +1 位作者 余颖 贾志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0-202,共3页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及特性,阐述了纳米材料在提高力学性能、改善硫化等方面对橡胶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橡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棒状SnO_2纳米单晶的制备及表征
12
作者 梁英 范晶 贾志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11,共3页
以SnCl4·5H2O为主要原料,盐酸为抑制剂,采用压力-热晶法,在300-330℃成功地制备出单分散、高结晶度、结构稳定的氧化锡纳米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氧化锡纳米单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 以SnCl4·5H2O为主要原料,盐酸为抑制剂,采用压力-热晶法,在300-330℃成功地制备出单分散、高结晶度、结构稳定的氧化锡纳米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氧化锡纳米单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SnO2单晶具有棒状外观结构,其直径和长度分别为20-100nm、50-400nm。实验还考察了反应预压和盐酸浓度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预压和适当的酸度都有利于四方晶型氧化锡单晶的形成。而且样品经900℃高温烧结,其形貌和尺寸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单分散 纳米粒子 压力-热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NiO-MgO纳米粒子
13
作者 梁英 范晶 贾志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6-728,共3页
采用水热法,以硫酸镍和硫酸镁为主要原料,在150℃制备出结构稳定的NiO—MgO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能谱等测试技术对NiO-MgO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NiO—MgO呈颗粒状,其直径为10—4... 采用水热法,以硫酸镍和硫酸镁为主要原料,在150℃制备出结构稳定的NiO—MgO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能谱等测试技术对NiO-MgO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NiO—MgO呈颗粒状,其直径为10—40nm。水热法制得的粉体和经过380℃煅烧所得的样品,结构和形貌基本保持不变;经690℃高温煅烧后,形成了良好的NiO—MgO固溶体,晶化程度提高,分散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MgO 纳米粒子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法制备纳米石墨棒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向菊 余雪里 +1 位作者 夏晓红 贾志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6,共4页
以甲烷为碳源,在865℃~930℃温度条件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铁基催化剂上生长出纳米石墨棒。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认其为石墨结构,晶粒径估算为16.3nm,长度为200nm^800nm。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拉曼光谱仪作进一步的分析,结... 以甲烷为碳源,在865℃~930℃温度条件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铁基催化剂上生长出纳米石墨棒。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认其为石墨结构,晶粒径估算为16.3nm,长度为200nm^800nm。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拉曼光谱仪作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纯度较高的纳米石墨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法 石墨 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材料NiO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英 范晶 贾志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0,共4页
以Ni(NO3)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O。通过TG-DSC分析,确定了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NiO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400℃焙烧得到立方结构的NiO产品,以0.1... 以Ni(NO3)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O。通过TG-DSC分析,确定了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NiO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400℃焙烧得到立方结构的NiO产品,以0.10mA·cm-2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151mAh·g-1,经过2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仍为776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NIO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