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4
1
作者 郑军 阳光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在当代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潮”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象,因而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动因的不断探讨。以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考研动因进行分析,就是从微观层面的个人行为出发,通过微观向宏观的转... 在当代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潮”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象,因而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动因的不断探讨。以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考研动因进行分析,就是从微观层面的个人行为出发,通过微观向宏观的转变,使个人行动层次上升到系统行动层次,用合理化来说明大学生考研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研 社会学 理性选择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琼 张慧玲 冯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角色理论、社会组织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角色进行了解读。在充分分析角色特点和成长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次上实践大学生党员角色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角色认知 角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 被引量:108
3
作者 符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58,共23页
青年农民工适应城市的实践受到乡土世界、想象世界、城市世界和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的影响,其形态和逻辑被四个世界型塑。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都是其实践世界之社会与人际关系结构的直接反映。他们通过实践性惯习的生产与再生产方式,来寻求... 青年农民工适应城市的实践受到乡土世界、想象世界、城市世界和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的影响,其形态和逻辑被四个世界型塑。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都是其实践世界之社会与人际关系结构的直接反映。他们通过实践性惯习的生产与再生产方式,来寻求一种界定并表达自身身份的社会适应性。这足以使他们应付城市的一般生活,并不一定需要获得现代性来适应城市。乡土性在他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较大的路径依赖作用,获得一些现代性特征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适应、融入城市。青年农民工实践世界里诸多冲突关系和限制因素直接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和融入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城市适应 实践性 现代性 “脱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兆曙 蔡志海 《学术论坛》 2004年第5期61-65,共5页
在现代社会学综合运动和后现代社会学解构热潮的背景下,经典社会学理论被指责为制造了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不可调和性。经典理论中的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在解释立场和解释路径上的确是相互对立的,但两种范式在各自的逻辑起点和前... 在现代社会学综合运动和后现代社会学解构热潮的背景下,经典社会学理论被指责为制造了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不可调和性。经典理论中的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在解释立场和解释路径上的确是相互对立的,但两种范式在各自的逻辑起点和前提上却又相互提供了解释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理论是对立的,但同时又是相互贯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社会学理论 范式 结构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主体范式与社会学的超越 被引量:14
5
作者 符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本文区分并分析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三种主体范式:信仰事象范式、象征/文化范式和社会过程范式。通过对以往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径的批判性检讨,本文指出了社会学超越目前主体范式的可能途径,即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剖析民间信仰与国家和社... 本文区分并分析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三种主体范式:信仰事象范式、象征/文化范式和社会过程范式。通过对以往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径的批判性检讨,本文指出了社会学超越目前主体范式的可能途径,即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剖析民间信仰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其它多对复杂关系的实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信仰事象范式 象征/文化范式 社会过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级:初级群体还是社会组织——一个教育社会学论争的实证性解释和结论 被引量:5
6
作者 陶双宾 林李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5-89,共5页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某体校田径专项的15人小班进行了整体社会网的测量,并描述和分析了班级的情感网络和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班级作为初级群体还是社会组织的争论进行分析,并得出了班级更倾向于是社会组织的结论。
关键词 班级 初级群体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学学科的使命——“改革开放30年与湖北社会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陈雯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6期116-119,共4页
湖北省社会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8年5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省内部分高校及社科研究单位的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改革开放30年与湖北社会学"为主题,分别围绕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研究以及当前主要的社会问题等... 湖北省社会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8年5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省内部分高校及社科研究单位的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改革开放30年与湖北社会学"为主题,分别围绕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研究以及当前主要的社会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明确了新时期社会学学科使命,指出当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湖北社会学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市社区研究 社会问题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巧蓉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共4页
巴结是个世俗化的概念,是人们为建立社会关系而采用的一种手段,也是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一说起"巴结",人们就会想到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那些重权在握的"高官",那些财大气粗... 巴结是个世俗化的概念,是人们为建立社会关系而采用的一种手段,也是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一说起"巴结",人们就会想到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那些重权在握的"高官",那些财大气粗的"款爷",而不会想到所谓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成为人们巴结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理论 人际关系 “巴结”行为 社会分工 农村大学生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与传统职业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88
9
作者 龙立荣 方俐洛 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5-232,共8页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通过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目标3个核心概念整合起来,动态性地揭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全过程,克服了传统理论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分割开来进行研究并建构理论、缺乏动态性等局限性...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通过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目标3个核心概念整合起来,动态性地揭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全过程,克服了传统理论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分割开来进行研究并建构理论、缺乏动态性等局限性,使职业理论更全面。但和传统职业理论相比,该理论还存在概念比较模糊,操作性较差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职业理论 职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 被引量:46
10
作者 江立华 胡杰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排斥 适应策略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及其社会化 被引量:20
11
作者 唐有财 符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当前研究关于留守儿童和亲子分离的认识基本上都是截面静态、共时态和结构性的,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农民工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尤其是父母流动和儿童自身流动这两个更为复杂的维度。将这两个维度纳入到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之中,意味着留... 当前研究关于留守儿童和亲子分离的认识基本上都是截面静态、共时态和结构性的,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农民工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尤其是父母流动和儿童自身流动这两个更为复杂的维度。将这两个维度纳入到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之中,意味着留守儿童研究的对象、问题及其分析思路都需要改变。因而引入动态生命历程视角对于考察留守儿童与亲子分离的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可以克服静态的定量调查及其分析所面临的桎梏。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呈现一种"反埃里克森定律"的现象,应引起学界乃至社会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亲子分离 动态生命历程 “反埃里克森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 被引量:96
12
作者 夏玉珍 吴娅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在全球社会风险聚焦的背景下,对风险和风险社会概念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详细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的源起、分配与承担以及传递,勾勒出目前中国正进入社会风险时代的基本轮廓以及可能产生的新的风险景况,指出转变旧有的社会治理思... 本文在全球社会风险聚焦的背景下,对风险和风险社会概念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详细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的源起、分配与承担以及传递,勾勒出目前中国正进入社会风险时代的基本轮廓以及可能产生的新的风险景况,指出转变旧有的社会治理思路,建立适应风险社会的新型风险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风险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现状与心态——对武汉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强 李进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3,共3页
大学贫困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校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从进校伊始,他们就背负着与其他人不同的压力和负担.在长期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受贫困的影响,无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别,这也就构成了这一群... 大学贫困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校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从进校伊始,他们就背负着与其他人不同的压力和负担.在长期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受贫困的影响,无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别,这也就构成了这一群体独有的特性.本次调查的H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作为师范类高校,由于其特殊的体制和背景,以及教育行业由冷门向热门的转变,该校对广大贫困地区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也就形成了该校贫困生比例居大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贫困生 生存现状 心态 武汉市 高校 物质消费 生活作风 进取精神 自主意识 人际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解读与讨论 被引量:27
14
作者 夏玉珍 郝建梅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10期120-128,共9页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风险社会图景在理论研究的导引下逐步清晰明朗。本文以宏观结构和微观视角相结合,以风险社会理论的创立者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的相关理论为核心,以风险社会的架构体系、社会结构和运作逻辑...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风险社会图景在理论研究的导引下逐步清晰明朗。本文以宏观结构和微观视角相结合,以风险社会理论的创立者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的相关理论为核心,以风险社会的架构体系、社会结构和运作逻辑为主线,旨在对风险社会相关概念予以追根溯源,对相关理论加以解读剖析,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风险社会 理性化法则 个体化法则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倚靠体制,面向社会”:体制外公益组织“准社会化动员”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玉苗 慈勤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8,共4页
"准社会化动员"是体制外公益组织适应"后总体性社会"的产物,其精髓是"倚靠体制,面向社会",其特点是:借用体制因素、以社会资源为目标、采用社会化手段和社会取向。"准社会化动员"显示了"... "准社会化动员"是体制外公益组织适应"后总体性社会"的产物,其精髓是"倚靠体制,面向社会",其特点是:借用体制因素、以社会资源为目标、采用社会化手段和社会取向。"准社会化动员"显示了"后总体性社会"中,公益组织体制外出生,自下而上,走向与体制良性互动、合作发展的独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外公益组织 资源动员 社会动员 准社会化动员 民间公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多视角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杭生 杨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43,共9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既是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化,又是它的实质与焦点。社会生活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人“自主”与社会的“规范”不断进行相应地自我调适的过程。权益...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既是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化,又是它的实质与焦点。社会生活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人“自主”与社会的“规范”不断进行相应地自我调适的过程。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所表现的个人与社会关系,可以也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权益自主 权力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3
17
作者 郑杭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共5页
当前 ,我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引起了众多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但是 ,面临这样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 ,许多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尚未解决。本文主要从客观结构与解释框架、根本观点与具体论断。
关键词 社会阶层结构 阶层 阶级 中国 社会进步 社会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晓军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74-79,共6页
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交换理论 ,既避免了个体主义唯经济论的狭隘性 ,又避免了结构主义无法将结构决定与个体理性选择有机结合的尴尬。本文即是在弄清了社会交换实质的基础上 ,通过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基础的梳理 ,用构建的社会交换... 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交换理论 ,既避免了个体主义唯经济论的狭隘性 ,又避免了结构主义无法将结构决定与个体理性选择有机结合的尴尬。本文即是在弄清了社会交换实质的基础上 ,通过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基础的梳理 ,用构建的社会交换模型分析了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 ,认为转型期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不是单纯的由“传统的”网络性交换向“现代的”非网络性交换的转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乡村社会 社会交换 网络性交换 非网络性交换 社会转型 社区记忆 社区关联形式 社会资本类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企业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博弈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黎民 曾永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6-60,共5页
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制度安排和运行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政府和企业是社会养老保险中最重要的两个责任主体,也是最主要的两个博弈主体。目前两者的博弈集中表现为:政府利用制定社会养老保险规则的权力,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转嫁给企... 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制度安排和运行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政府和企业是社会养老保险中最重要的两个责任主体,也是最主要的两个博弈主体。目前两者的博弈集中表现为:政府利用制定社会养老保险规则的权力,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转嫁给企业;养老负担较轻的企业进行逆向选择,不愿参加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企业,则采取各种对策,逃避缴费义务。因此,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企业 社会养老保险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村农民与农民工的社会风险意识考察——以对皖南S村农民的访谈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道勇 江立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9-213,共5页
通过对皖南S村留守农民与农民工的访谈,我们发现,农民的社会风险意识正处于过渡时期,新型社会风险已经影响农民生活的各种层面,新型风险意识急需确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亟待完善。
关键词 现代性 风险社会 社会风险意识 居村农民 农民工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